周亞莉
摘要:大學英語與中學英語存在著一個過渡期。文章從兩種教學的區(qū)別,大學新生學習英語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大學新生;英語學習;過渡
中圖分類號:G642.42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29—0156—02
經(jīng)過調(diào)查與了解,中學英語到大學英語的過渡已經(jīng)成為剛入校的大學生在新環(huán)境中面臨的問題之一。中學英語的傳統(tǒng)教學手段和模式和大學英語教學模式不同,并分屬于不同的學習階段,其教學側重點也不同,學生跨入大學校門面對全新的大學學習環(huán)境時必然有一個學習的過渡期,而英語學習尤其與其它學科不同。這個過渡期處理的不好,或多或少會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動力,降低英語學習的興趣。本文從分析中學英語學習與大學英語學習的區(qū)別入手,分析了新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中學英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區(qū)別
在中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目標明確,其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教師授課以語法、詞匯、閱讀為主。學生很少有機會練習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的“說”,只是留于形式,大多數(shù)教師只讓少數(shù)學生回答幾個問題,就轉入課文知識點的講解。上完課,學生做各種各樣以選擇題為主的試題。然后是教師的評講。在這種高強度的擠壓方式下,無法按照學生認知規(guī)律進行教學,學生并沒有真正消化吸收所學的知識。導致了學生聽力、口語較差。很多學生語音基礎薄弱,且受漢語語音及當?shù)胤窖缘挠绊憽W校所采用教材、課型比較單一,沒有聽力、口語教材和課程。大學英語與中學英語最大的區(qū)別是課堂信息量大,課后作業(yè)量多,聽課難度大,很多學生入校后聽不懂、說不出。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中心,課堂形式由教師面授,口語課、網(wǎng)絡視聽說課組成。課后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的多,那就是自己多聽、多看、多說,擴充自己的詞匯量,而并沒有大量的練習題可做。英語學習突然之間變得好像完全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師起到的是監(jiān)督和引導的作用。
二、大學新生在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新生在英語學習觀念上存在的問題
很多大學新生把語言僅僅看成是語法加詞匯,新生剛進入大學時,潛意識地希望大學英語教師也能像中學英語教師那樣,系統(tǒng)地講解語法、詞匯的用法,進行“題海戰(zhàn)術”。學生一直習慣于跟著教師學習,他們等待著教師來傳道、授業(yè)、解惑,等待著教師的指令。他們認為對學習和學習過程負責的人應該是教師,教師應告訴他們做什么。因此,在課堂里總是難以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大多數(shù)學生習慣于傳統(tǒng)的聽課方式,把自己的英語學習全部寄托在教師身上。教師認真講,學生仔細聽,勤做筆記。而大學英語教育注重英語的實用性,要求學生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提高。但是,新生上了一段時間的英語課后,感到大學英語課堂不是自己所期待的那樣,感到“大失所望”,甚至感嘆大學英語教師還不如中學英語教師,甚至認為老師不負責。大學教師往往以“指導者”、“幫助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自己多開口、多動手,盡量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于課堂教學,有的同學認為語言交流活動,如小組討論、對話、角色扮演等與考試考級成績無多大關系,是在“浪費”時間,所以不愿參與其中。有些學生甚至希望教師按照英語考級的模式來上課以此來幫助自己通過國家考試的機率,完全忽略了自己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二)大學新生在英語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問題
在中學階段,死記硬背英語單詞,埋頭做試題是大部分學生采用的方法。進入大學之后,學生自然延續(xù)這些方法。但是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卻發(fā)現(xiàn)這些方法對大學英語學習而言,好像不起作用,所記的單詞基本不會用,對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提高幫助也不大。學生每天不再有大量的練習題可做。除了上課,及課后背單詞,學生并不知道怎樣去學英語。對大學教師用全英語授課和要求大量時間自學卻感到失落或不知所措,甚至不知道怎么去利用空余時間學習英語。
(三)大學生自身角色的轉變
一般來說考上大學的學生大多數(shù)都是出類拔萃的,然而上大學后分數(shù)已不再是唯一的評價標準,評價也呈現(xiàn)多元化。很多學生在中學時英語筆試很好,而在大學英語成績的評定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師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來打分的。遇到比自己能力強的學生,很多英語本來還較好的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失落感,這會逐漸影響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很多英語基礎或口語本來較差的學生,或者是一些由于各種原因而導致心理產(chǎn)生自卑的學生,他們在英語課堂活動中跟不上節(jié)奏,表現(xiàn)得不知所措或消極,不能很快適應大學英語的教學。不知道自己的英語水平到底處在哪個階段,還不清楚自己的角色是大學生。
三、問題解決的策略
(一)幫助大學新生渡過入學后的不適應期
學生進入大學后,其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不論是輔導員還是任課教師要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學會支配增多的自由時間,并了解大學學習的專業(yè)性和職業(yè)性。學生入學后系部應該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大學英語學習的特點,讓學生了解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并注意大學英語學習和中學英語學習的差別所在,使大學新生改變中學時重語法、輕語用,重考試、輕交際的學習觀,以新的學習態(tài)度和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融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中。
(二)學習方法的培養(yǎng)及教師的明確指導
大部分學生入學后能認識到大學英語學習和中學英語學習的不同,但是對于新的教學模式和要求,學生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么還是按照自己的老方法學習,要么就是在茫然中學習,始終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好方法。甚至于不知道自己在英語學習上存在什么樣的問題。老師在此時就要給與明確的指導,只要學生掌握了較好的學習方法,并明確了自己的學習目標,以后的英語學習就會順利進行。具體而言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語音語調(diào)、聽說課教學和其它課中的聽說訓練。由于中學時學生學習英語不注重口語練習,因而很多學生的發(fā)音不準確,甚至于不知道自己的發(fā)音有問題。教師在教學時,應加強模擬語言活動的練習,認真糾正學生發(fā)音的錯誤。由于教學時間有限,除了在課堂上指導外,應該加大課后學生自己的糾音練習量。在聽力和口語課上,教師要讓學生反復聽一些材料,直到聽懂,并能表述出來。平時還可以在課前十分鐘進行聽寫練習,或讀一小段有情節(jié)有趣味的小故事等來強化學生的聽力能力。一方面盡快地提高新生聽懂教師用外語授課的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逐漸能開口說英語。
2.語法教學在高中階段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在大學外語教學中語法的講解比重較小。很多學生反映說自己大學的語法知識的掌握情況還不如中學時好,那是因為中學時學生只是機械的記憶語法知識,并通過大量的練習來強化,實際上并沒有消化理解。而大學英語課堂,著重進行語篇的分析、文化背景的介紹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所以學生會覺得自己的語法知識掌握的越來越少。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活動中,教師在語篇分析時,針對一些出現(xiàn)的語法現(xiàn)象進行點撥,讓學生有實際訓練機會。必要時應針對某些重要、關鍵性的語法項目,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專門講解和訓練,以便提高學生的語篇分析能力和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3.讀寫能力也是學生外語水平提高的關鍵,而詞匯掌握的程度對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有直接的影響。大學英語教材的單詞量比高中課本單詞量增加了不少,教師在教學時要著重分析詞的構成及詞的主要意思、特殊用法及固定搭配等。培養(yǎng)他們根據(jù)詞的拼法判斷詞類、詞義的能力,迅速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適當增加一些簡介英美國家知識的讀物,熟悉英語國家的政治、經(jīng)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有利于理解語言本身。并要求學生逐漸在課外多閱讀,一方面能強化自己學過的詞匯,另一方面又能掌握一些新詞,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意識到英語的學習不是孤立的、單方面的,而是要求英語能力的綜合提高。
(三)培養(yǎng)大學新生自主學習能力
現(xiàn)代心理學認為,學生要做到自主學習,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其一是心理要達到一定的發(fā)展水平,其二是要具有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其三是應具備一定的學習策略。從年齡來看,大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從學習經(jīng)歷來看,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和手段,可以說應該具備了自主學習的心理基礎和能力,自主學習應該可以成為大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而調(diào)查的結果卻是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普遍較低。大多數(shù)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高,不適應英語教學,很是頭疼英語聽力,感到英語口語難以提高,覺得英語聽力、口語、寫作方面的訓練不足。而這些方面提高慢的最大原因在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學生只想依靠課堂教學和老師,而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低。大學英語學習成績的評價依據(jù)不只是最后單純的卷面成績,而包括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xiàn)。這就必然要求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在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上熱情參與,課后及時查漏補缺,真正意識到學習是自己學來的,而不是教師或其他人教會的,自己才是學習的管理者,這些才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其綜合能力。
(四)教師教學方法的逐漸過渡
高中英語的教學方式表現(xiàn)為容量小、節(jié)奏慢、重復練習、反復強調(diào)。與高中教材相比較,大學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多,難度大。表現(xiàn)為抽象概念多,形象思維減少。這對大一學生而言,會讓他們感到手足無措、力不從心。因此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課堂上教學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盡量照顧到高中課程的內(nèi)容,使高中內(nèi)容與大學內(nèi)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滾動式教學。另外,還要注意由舊知識引出新知識,讓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對程度不同的學生進行難易不同的要求和指導,充分和及時地肯定他們學習上的成績,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和畏難情緒,幫助學生樹立起學好外語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翟玉建.大學新生存在問題及教育對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7,(2).
[2]劉紅梅.大學新生英語學習心理初探及教學對策[J].國外外語教學,2003,(3).
[3]羅平.幫助大學新生形成正確的語言學習觀念[J].教育與職業(yè),2006.
[4]朱孟華.大學新生英語學習心理研究[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4,(2).
[5]王艷.自主學習者對教師角色的期待[J].外語界,2007,(4).
(責任編輯/彭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