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駟驊
[摘要]后進生一般是指學習成績差、調皮搗蛋、不守紀律、不求上進、品德較差的學生。后進生的存在,對形成良好的校風、班風,提高教學質量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們應當積極努力去探討更多、更為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促進后進生的轉化,達到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后進生 心理缺陷 愛 因材施教 自信心
一個班集休中總會有一些后進生,他們的存在,常給班級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對于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要想做好后進生的工作,必須先找出后進生心理方面的缺陷,這樣才能做到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對于“后進生”他們心理方面的缺陷,筆者認為主要表現(xiàn)在這幾個方面:
1.自卑。由于平時沒有表現(xiàn)什么才能,成績和操行也一直處于一般狀態(tài),老師不賞識,甚至存在歧視態(tài)度,在同學心目中無地位,產(chǎn)生自卑感,缺乏競爭欲望,競爭意識淺薄。
2.過度自尊。有些后進生在自卑心理氛圍中又往往表現(xiàn)出特別強的自尊,一般不愿意主動報名參加活動,他們希望老師點名請他們參加。這樣,既讓自尊心得到滿足,萬一成績不理想,也可以有退路“是老師要我參加活動?!?/p>
3.畏懼。盡管學習態(tài)度較認真,但成績不理想,而且缺乏活動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人前說話羞于表達,遇事怯場,有畏懼感,對集體活動缺乏參與競爭意識和行動,害怕引起別人的注意,這類學生一般性格都比較內向。
4.嫉妒。由于缺乏某方面的才干,不以參與競爭,或者競爭受挫折,卻又不認可別人的成績,煽陰風,說怪話,不可避免地影響競爭活動的正常開展。久而久之,表現(xiàn)在行為習慣、學習成績方面都不如人意,在集體中成為最不安定的因素。
對于“后進生”,了解了他們在以上四個方面的心理缺陷,那么,教師在轉化他們的過程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一分為二地看待后進生
在上面,我們分析了他們心理方面的缺陷,并不是否定了后進生的全部,后進生也是有優(yōu)點的,只是他們身上的缺點更多一些,更突出一些罷了。教師應該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他們的閃光點,并以此為突破口去教育,后進生并不是天生就差,而是由各種原因造成的,如父母離異,周圍不良環(huán)境的影響,教育不當?shù)男睦韨Φ鹊取=處熤挥姓业讲≡?對癥下藥,才能取得奇效。一旦發(fā)現(xiàn)后進生的點滴進步,就要及時肯定和鼓勵,使他們產(chǎn)生成功感,并根據(jù)具體情況,提出新的要求。
二、給后進生以愛心和信心
班主任要想對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諸方面的發(fā)展全面負責,首先要具有愛心,也就是要熱愛學生。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得到愛,學生就會感到周圍世界的溫暖就會熱愛生活,熱愛集體,對前途充滿信心,朝氣蓬勃、積極向上。對于后進生,不能因為他學習差,拉班級后腿,字寫得差,批改作業(yè)時費勁或是調皮搗蛋。老是帶來麻煩就厭惡他,冷眼光加惡言惡語,或是不聞不問,態(tài)度冷淡,這樣,班主任與后進生之間就會筑起了鴻溝。因此,我們應該對他們有信心,相信他們并不是什么都差,也有閃光點,只要我們以敏銳的洞察力,隨時捕捉,加以表揚,他們會有所改變的。作為班主任千萬不能失掉對他們的信心,因為只要教育得當,后進生會靠自己的聰明才智通過努力也能做到。
與此同時,不但我們對后進生要有信心,后進生對自己也應該有信心,這信心是班主任的信心鼓起來的。在工作實踐中,我常常給后進生一些優(yōu)待,如讓后進生坐前面,上課時多提問,多板演、多面批、多說鼓勵性的話,多給獎勵分等,就這樣來鼓起后進生前進的熱情和信心。
教師要有愛心,沒有愛的教育永遠不會是成功的教育。在對后進生的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愛心尤為重要。教育中經(jīng)常遇到一些學生頑皮、搗蛋、不遵守學校紀律、給班級添亂等,這時教師如果對其產(chǎn)生厭惡情緒,歧視、挖苦等會使這些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對每一個學生都要滿腔熱情的關心和愛護,尤其對后進生更應傾注無私的愛心。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和愛戴,只有教師給他們真愛,才能促進他們的進步。
三、因材施教
要給病人治病,必須了解病的癥結。要轉化后進生,也需要對他們進行深入了解,不僅了解家庭和社會影響;不僅了解生理原因,還要了解心理特征,然后對癥下藥。
例如,頑皮型后進生,大多學習不用心,成績較差,但他們在其他方面卻精力旺盛。機靈、敏捷、好動貪玩、耍小聰明應付老師、愛打抱不平、惹是生非、出風頭、擾亂教學秩序等是他們突出的特點。因此,教育的關鍵是疏導、遷移的辦法,促使他們把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用到學習上,用到為班集體做好事上。
屬于遲鈍型的后進生,通常智力較差,自卑感較重。對于他們必須在開發(fā)智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信心等方面狠下功夫,教給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他們補上拉下的功課,解除自卑感。
對于學習成績一般,思想較差的后進生,則要肯定他們的學習成績,著重對他們加強思想教育,特別要注意研究和消除他們違紀違法的不良心態(tài),聯(lián)絡各方面教育力量,采取各種辦法防止外界不良因素對他們的干擾和誘惑,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當然,后進生的情況并不止以上幾種,只要我們堅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則,就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四、捕捉亮點,表揚鼓勵
后進生不是一切都差,也有好的方面和“閃光點”。有時一閃即逝,關鍵在于我們能否像淘金工人那樣,敏銳的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有價值的礦藏。我們要時時細心觀察,哪怕僅僅是一些苗頭,雖不穩(wěn)定,但也要給與表揚,促使發(fā)展成為穩(wěn)定的積極因素。真誠的表揚激勵,從而迸發(fā)出改過自新、奮發(fā)向上的決心和力量。同時也要嚴格要求他們,誠懇而熱情的指出他們的缺點,幫助他們克服,切不可一味遷就姑息
五、創(chuàng)造讓后進生成功的競賽活動
無庸置疑,競賽可以使參賽者加快速度、提高效率。但將競賽法運用于后進生的轉化一定要巧妙靈活一些。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但由于后進生也“好臉兒”、“愛面子”,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取勝的機會,便自動退出了競賽,這就達不到激勵其志的目的了。怎樣妙用競賽法激勵后進生呢?可以廣泛開展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通過這些競賽活動讓后進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在多種嘗試中尋求到自己的“對應點”,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現(xiàn)突出,因此而被別人尊重,便產(chǎn)生了上進心,以這種上進心為契機,就可以破開那包裹周身的外殼,使多方面優(yōu)點顯露出來,也就起到了轉化作用。
上面探索的各種方法還只是點滴之見,轉化后進生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工作,班主任必須要有很強的責任心,還要掌握豐富的心理學知識和教育理論,深入研究后進生,精心設計出能為后進生樂于接受的各種教育措施,大膽嘗試。只有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收到好的轉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