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梅娟 郭狀先
摘要:“ASP.Net技術與應用”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針對該課程的特點,采用案例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果。本文介紹了案例教學法及其特征,探討了案例教學法在“ASP.Net技術與應用”中的實踐和意義。
關鍵詞:ASP.Net;案例教學法;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引言
“ASP.Net技術與應用”是我院為計算機相關專業(yè)學生所開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它全面地介紹了ASP.Net的基礎知識和使用ASP.Net開發(fā)網絡應用程序的技術和方法。該課程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實踐性和實用性,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能力。該課程教材多是先分章節(jié)介紹基礎知識點,在相應知識點處提供小的范例,最后提供一個完整的范例。由于ASP.Net的基礎知識理論性比較強,學生學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并且覺得比較枯燥,如果采用常規(guī)的按部就班的方法教學,有的學生會覺得“入門難、不知所云、沒意思”,從而喪失學習興趣,不愿意學下去;也有的學生雖然堅持學到最后,但由于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比較分散、缺乏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而導致學生不能理解各知識點相互之間的關聯,不能學以致用,學到最后才稍稍明白ASP.Net的用途。
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使其能夠理論聯系實踐,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這些都是提高教學效果需要考慮的問題。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以提高“ASP.Net技術與應用”的教學效果為目的,對案例教學法進行了研究與實踐,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目前國內外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已被廣泛應用于醫(yī)學、法學和管理信息系統(tǒng)等教學中。案例教學法,即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研究、鍛煉能力的方法。
結合“ASP.Net技術與應用”課程的特點,其案例教學具有以下特征。
(1) 情境性:情境性也即案例性,實現了教學理論與實際應用的溝通與融合。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具體案例的分析和學習形成自主實踐、自主學習的空間,提高了學習興趣及內在動力。
(2) 主體性:在傳統(tǒng)的授受式教學中,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的地位,其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在案例教學中,為了解決案例內隱或外現的問題,學生會獨立地搜索、查找、閱讀、理解和分析資料,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其主體地位得到落實。
(3) 互動性:在傳統(tǒng)的授受式教學中,教師將教學信息單向傳遞給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沒有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在案例教學中,一方面,學生不斷地從教學案例中感知、提取信息,和教師進行交互;另一方面,學生和學生之間通過案例分析和討論,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4) 實踐性:案例教學法中所采用的案例通常是教師從教學實踐中提取出來的典型范例,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實踐性為一體,案例教學充分重視學生的能動性和實踐性。與傳統(tǒng)的授受式教學相比,案例教學法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5) 問題性:在案例教學中,提出問題是起點,解決問題是歸宿。案例教學法可以歸納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個步驟,通過這三個步驟,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批判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問題發(fā)現和解決中不斷發(fā)展他們的科學探究意識和能力。
3案例設計及應用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先將知識點分散在各個章節(jié)逐一進行講解,最后簡單介紹一個完整的實例。案例教學法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同,案例教學法的整個過程圍繞著案例求解來完成。在第一次課中,教師引入事先設計好的案例,讓學生明確地知道學完這一門課之后將能夠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將學會什么技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今后的課程中,教師根據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的講授要求將整個案例細分為若干個各自獨立的小案例。在每一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根據案例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講授所要用到的知識點;最后,教師為學生演示,一步一步完成案例程序的開發(fā)。
3.1案例設計
案例教學法成功與否,案例的設計是個關鍵。在設計案例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涵蓋知識點多,大小合適,難易合適,有一定的趣味性。
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設計了一個“留言板”網站作為“ASP.Net技術與應用”課程的案例?!傲粞园濉本W站包括前臺和后臺兩個模塊,前臺主要實現會員注冊、會員登錄驗證、查看留言(會員和非會員都可以查看留言)、發(fā)表留言(只有會員可以發(fā)表留言)、會員修改個人資料功能,后臺主要實現管理員登錄驗證、會員管理(可以查看、刪除會員)、管理員管理(可以添加、修改、刪除管理員)、留言管理(可以查看、刪除留言)功能。
“留言板”網站具有以下特點。
(1) 貼近學生生活,交互性強。留言板在Internet上應用廣泛,很多學生都用過,和學生生活比較貼近,再加上留言板交互性強,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
(2) 大小合適,難度適中。因為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規(guī)模太大的網站不容易實現,也會使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從而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傲粞园濉本W站規(guī)模相對較小,在課堂上比較容易實現,其難度適中,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并且有利于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3) 涵蓋知識點多。留言板網站是使用C#編程,使用SQL Server創(chuàng)建數據庫,在Visual Studio.Net環(huán)境下開發(fā)實現的。它涵蓋了Web窗體、常用服務器端控件、服務器端數據驗證控件、ADO.Net訪問數據庫、DataGrid控件、Application對象、Session對象、Response對象等知識點。
3.2案例應用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僅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說明筆者在授課過程中是如何圍繞案例一步步展開和深入教學的,如表1所示。
3.3案例式實驗教學
“ASP.Net技術與應用”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教學是很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只有重視實踐才能幫助學生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實驗教學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將驗證性案例的實現和設計性案例的完成相結合,分為兩個步驟:首先,以課堂教學案例為基礎,讓學生驗證性地完成教師課堂上使用的案例;其次,教師根據當前實驗所涵蓋的知識點,提出一個與教學案例相似的練習案例,該練習案例涵蓋的知識點要比教學案例多,最好能包含一個下一節(jié)課講到的知識點,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4結束語
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法在“ASP.Net技術與應用”中的應用,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唐世綱,譚曉林. 案例教學基本特征初探[J]. 成人教育,2004(9):59-60.
[2] 陳建潮,李洛,熊薇. 在程序設計課程中導入“案例式”教學方法[J]. 計算機教育,2007(4):22-26.
[3] 徐甜,吳華.“案例驅動”教學法在計算機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 職業(yè)時空,2006(15):74.
[4] 陳志泊. ASP.Net數據庫應用程序開發(fā)教程[M]. 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