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杏芳
摘要: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也是學生身心成長的導師,教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面對個性差異、成長變化中的學生群體,教師只有用心去了解,細心去關愛,真心去付出,才能獲取學生的理解與信任,在愛的相互傳遞中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優(yōu)秀的教師要像春風化雨一樣,滋潤學生的心,只要從“心”做起,付出真誠,就將收獲一片希望。
關鍵詞:教師;用心;關愛;施愛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名言深深感動和影響著我。是的,一名優(yōu)秀教師應該是學生智力的開拓者,也應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更應該是學生心靈的陶冶者。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zhì)的形成,主要靠老師的啟發(fā)、誘導、熏陶和影響。優(yōu)秀教師就要像春風化雨一樣,滋潤學生的心。要成為“優(yōu)秀”教師其實不難,只要從“心”做起,付出真誠,就將收獲一片希望。
一、用心去關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心的教育將失去意義。做人要有愛心,做老師更要有愛心。教師不僅要愛學生,還要愛教育職業(yè)本身。否則你將滿腹牢騷、長吁短嘆、疲憊不堪、痛苦不已,不單害己,更害學生。教師的愛體現(xiàn)在對全體學生的全方位關懷上,“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教師要學會跟學生交心。溝通從心開始,教師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愛心才能傳達給學生。要想抓住學生的心,教師首先要學會在學生面前交出自己的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這樣才能在不經(jīng)意間縮小老師與學生間的距離。不要總是埋怨現(xiàn)在的學生難教,只因你的辦法太少太土;不要總是抱怨教師太累,只因為你沒有放下架子與學生融洽相處;不要總是板著面孔面對學生,因為所謂的尊嚴永遠征服不了學生的心。最美的教育是無痕教育,最聰明的教師善于用自己的心換取學生的心。
1.學會尊重
真正有愛心的教師一定要善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蘇霍姆林斯基有句話:“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苯處熢趯W生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他們認為教師是領導、權(quán)威,甚至是上帝。我們的每個細小行為,都有可能在瞬間粗暴地摧毀一個學生的全部自尊心,壓碎他們的榮譽感。教育不是要培養(yǎng)有尊嚴、有自信的人嗎?不是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嗎?那我們就要時時刻刻注意維護學生那稚嫩、脆弱的心,注意傾聽他們的聲音。不要以為學生不成熟,很多事還不懂,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相反,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有太多的禁忌,思想不開放,必然導致教育的失敗。我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要考慮學生內(nèi)心的感受,否則,毫不夸張地說,我們不經(jīng)意間就可能成為學生成長的罪人。
2.嚴是愛的最高境界
愛首先要通過嚴來表現(xiàn),不然就是糊涂的愛。一個優(yōu)秀教師,特別是一個優(yōu)秀班主任總能把握好愛的尺度,不能放縱學生去做不該做的事,更不能容忍學生去做不能做的事。而應一開始就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紀班規(guī),教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守紀、如何讀書,從各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意識和行為習慣。我想,這就是優(yōu)秀教師的一種大愛,有大愛的老師往往能贏得學生的終生尊敬,這就是我對“嚴就是愛”這一觀念的理解。有些人把“嚴”理解為“罵”和“打”,這是大錯特錯的,這種理念是行不通的?!傲R”和“打”有時確實有些用,可更多時候,罵完了、打完了之后,被打罵者并沒有受到什么深刻的教育,變好的不多,有的甚至變得更壞。
3.真心實意關愛有問題的學生
老師喜歡聽話的學生,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喜歡講衛(wèi)生的學生,喜歡愛思考的學生,有這種或那種問題的學生就不那么討老師喜歡。但是思想偏激、性格古怪、有早戀傾向的學生越來越多。作為教師,面對這些學生你該怎么辦?我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去理解這些學生:①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也應該允許學生犯錯,我們小時候就一定犯過錯;②學生犯錯誤后也渴望得到原諒、被理解——其實他們的內(nèi)心也挺矛盾的;③有問題的學生比一般學生更需要關懷,因為他們身上的問題亟待解決,不然養(yǎng)成惡習就很難改了;④想想我們自己,便容易想通了。所以老師要經(jīng)常心平氣和地跟學生打成一片,親切交談。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以足夠的耐心去教育和影響他們,力爭成為他們最信賴的人,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和心理上重新樹立自信,戰(zhàn)勝自我。
二、用心去施愛
用心施愛,一是指教師要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中;二是指在教育教學中一定要講謀略。學生是單純的,但學生個體差異巨大,因此學生這個群體自然就復雜了。十六年的教師生涯讓我明白:要想教好一名學生,絕對不能靠“罵”和“打”,而要靠我們教師的智慧,靠我們教師的“心”來感化他們。所以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用“心”去跟學生交流,用“心”去了解學生,用“心”去教學生。
1.用心準備
光靠經(jīng)驗去教學是不能很好實現(xiàn)高效教學的。由于高考制度的制約和新課改的要求,班級生源出現(xiàn)差異,面對個體差異較大的學生集體,我們只有用心去準備、去設計最佳的預習方案,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尤其在我校,既有宏志班,又有實驗班,還有平行班,許多教師同時兼任三個班級的課,不用心準備能行嗎?
2.用心觀察
首先要用心去觀察學生的細節(jié),認真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然后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只有做到深入地調(diào)查研究,才能得出有價值的結(jié)論,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只要我們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多一些賞識、少一些責備,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懷疑,始終堅持辯證的思想,就一定能培養(yǎng)更多的學生加入“優(yōu)秀學生”行列。光有耐心會導致學生放縱自己,沒有耐心則容易導致教師的盲目性或不負責任。
3.用心思考
用心去思考,就是要切實轉(zhuǎn)換教育理念,懂得換位思考。記得有一次我批改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的作業(yè)答案是一樣的,我當時非常生氣,“這不是抄作業(yè)嗎?”于是馬上把那些學生找來,搬一個個大道理去罵他們,最后我禁止再出現(xiàn)雷同答案。但不久我發(fā)現(xiàn),作業(yè)答案是不同了,但出現(xiàn)錯誤的太多,原來他們在做作業(yè)時,碰到難點,不再去弄明白,怕跟其他同學的答案一樣,而是隨便了事。看來我上次的做法并不理想,后經(jīng)仔細琢磨,我放寬政策,允許出現(xiàn)雷同作業(yè),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進行抽測,沒通過的,要作出解釋。經(jīng)過一段時間,我發(fā)現(xiàn)效果比預期的還要好,不但防止了抄作業(yè)的壞習慣,而且還能督促學生如質(zhì)如量地完成作業(yè),提高了學習效果。
4.用心垂范
教師是學生的楷模、心中的榜樣,甚至是偶像。教師的良好言行直接作用于學生的靈魂,影響著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甚至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形象,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讓正確引領成為一種垂范。改正陋習,加強修養(yǎng),以最佳狀態(tài)面對學生。如坐著講課、化妝太濃艷、打扮超前衛(wèi)、滿嘴臟話、抽煙等不文明習慣都要堅決改過來。改變教學思路、教學理念、教學方法。
總之,老師要用愛心對待學生,用誠心打動學生,用熱心去幫助學生,用微笑去面對學生,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