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旭春 伊勝濤
[摘要]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猶如社會中的一個個家庭,軀體里一個個細胞。細胞的好壞決定著軀體的好壞,家庭的好壞決定著社會的興衰。因此,班級和諧與否,決定著學校教書育人的社會功能能否得到很好地實施。
[關鍵詞]班級 和諧關系 德育
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猶如社會中的一個個家庭,軀體里一個個細胞。細胞的好壞決定著軀體的好壞,家庭的好壞決定著社會的興衰。因此,班級和諧與否,決定著學校教書育人的社會功能能否得到很好地實施。下面,筆者就談一下班級中的和諧。
一、師生關系的和諧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是有效進行教育活動、完成教育任務的重要條件,而且本身也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能夠對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產生極大的教育效應。正如古人說的“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也才能“受其術”。
要建立融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作為一名老師首先應該深入了解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活生生的實體,因此一定要先了解學生,把握他們的個性。在工作中,我們才可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其次,要注意老師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罢讼日骸保蠋煴仨毺岣咦陨硭刭|,做到“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情動情”,“以行導行”。以自己良好的道德為學生樹立榜樣。再次,我們還要善于運用遠大的理想引領學生主動發(fā)展,人的內心深處都有真、善、美的愿望。老師教育的奧秘在于喚醒,在于激勵。喚醒學生內心深處向真、向善、向美的愿望,不斷地呵護,不斷地引領,不斷地激勵,那么,他們美好的愿望便會越來越強烈,最終成為指引自己前進的巨大動力,實現(xiàn)主動和諧發(fā)展,實現(xiàn)人生的快樂和幸福。
和諧的師生關系要求我們在課堂中還要必須注意師生關系的平等、民主。師生在人格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我們要充分相信每個學生都具有發(fā)展的潛能?!澳就笆⑺怼备嬖V我們,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創(chuàng)設公平民主的學習情境,讓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在去體驗成功,尋找樂趣。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的班級才是健康的班級,才是和諧的班級。良好的學習情景,民主合作的學習氛圍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而且可以使學生產生責任感,自覺努力,嚴格要求自己。
師生關系的和諧在課堂教學中的另一個重要表現(xiàn)就是教學相長,“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鄙羁探沂玖藥熒鷥烧咧g的辯證關系。在“文化反哺”現(xiàn)象十分明顯、信息網絡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學相長對于班級,對于學生和諧充分的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中只有做到教學相長,教育者才能正確扮演自己“導演”的角色,才能更好地,更和諧地與學生交流。否則師生關系可能會成為“貓與鼠”、“警察與小偷”、“聽不進、掏不出”的畸形關系。
二、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
同學之間應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勵、互相學習、平等互助、共同進步的新型同學關系?!爸挥性诩w中,個人才能會更好地表現(xiàn)出來,也就是說,只有在集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一個學生在校度過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只有與同學建立良好的關系,保持一個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歸屬感,才有利于自己的進步與成長。
怎樣才能構建同學之間的和諧之美呢?我認為,應該從學生內心深處去發(fā)掘他們之間彼此的友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用愛心去播種。要急同學所急,幫同學所幫。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睅椭鷦e人,心中何嘗又不是香甜之至呢?
2.用真誠去催發(fā)。同學之間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誠和善意,這也是做人的最根本原則,口是心非,是不能交到好朋友的。3.用熱情去澆灌。同學關系是互動的,不要總是消極地去等待別人來關心自己,而是要主動地與周圍的同學交流溝通,要知道開放自我是有感染性的,當對方走出故步自封、自我封閉的小圈子的時候,你不僅會對對方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對自己也有新的認識和體驗。
4.用諒解去護理。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蔽覀冎車耐瑢W都還處于成長的階段,處理問題常常有許多不妥之處,在許多問題上同學間也會有不同的見解,這就要要求我們換位思考,能夠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相互諒解,相互支持。
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教育。如班上有同學身體不適發(fā)生嘔吐、頭疼等事件,我們應該抓住教育契機教育學生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經過幾年的工作實踐,我發(fā)現(xiàn),只要老師點撥到位,學生在這方面做得都比較好。同時,在班級中出現(xiàn)不和諧的人際關系時,老師還要注意引導,使學生之間的關系走向緩和。同學之間只有相互信任,坦誠相待,寬容尊敬,平等互勉,才能建立良好的和諧的同學關系。
三、老師之間的和諧
老師之間的和諧是班級和諧的基礎。老師之間和諧的意義在于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祥和、文明、健康的良好育人環(huán)境,使人際之間處于和諧狀態(tài),同事之間感情融洽、配合默契,就能產生強大的群體凝聚力和向心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團結合作,有效地克服教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障礙,為實現(xiàn)班集體的教育目標而奮斗。
因此,協(xié)調好老師之間的關系,會使老師彼此心情舒暢,建立起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的和諧人際關系,發(fā)揮整體力量大于部分力量之和的作用。老師之間以坦誠友善相處,營造既有直率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又有信任與支持的和諧氛圍,充分發(fā)揮各人所長,從而聚合起一種能發(fā)揮整體戰(zhàn)斗力的優(yōu)勢。
老師之間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更是實現(xiàn)育人使命的需要。作為同一個班級包教組的老師,我們要做到公正處事、公平待人,工作上嚴格要求,生活上互相關心;個人對集體要多看一點大局,多做一點貢獻,多講一點服從;個人與個人之間,要多一點尊重,多一點寬容,多一點愛心;個人對自己,要多一點自律,多一點自省,多一點修煉。努力形成見賢思齊、團結和諧、共促發(fā)展的良好氛圍,使我們的班級得以更加和諧充分地發(fā)展。
四、與學生家長建立和諧的關系
尊重家長,打開精誠合作的大門。有尊重,才有溝通。老師在接觸家長時,首先,要尊重學生家長的人格。特別是對“問題學生”的家長更要尊重。其次,尊重學生家長對學校及班主任老師教育教學工作的監(jiān)督、評估意見。對于家長的批評建議,要虛心聽取,吸收合理的“內核”。再次,對不同類型的家長要一視同仁。不論學生家長年齡大小、社會地位和文化水平高低,優(yōu)秀學生還是后進生的家長都要一視同仁,禮貌待人,講究談話的內容、方法和語氣。有了尊重作為前提,就有了合作的基礎和可能。
尊重學生家長和家長平等相待,及時溝通,當學生在學習上或品行上出現(xiàn)異常時,及時與該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指出該生的優(yōu)點及表現(xiàn)出的不足,取得家長的支持,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總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實現(xiàn)學生“德、智、體、美、勞”和諧發(fā)展的基本前提,是班級各項活動正常開展的基本保障,是今后班級德育工作中的一項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