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紅梅
摘要:所謂“體驗”就是“人們在實踐中親身經(jīng)歷的一種內在活動,體驗更多的是指情感活動,是對情感的種種體會和感受”。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體驗?筆者從三個方面作了探討。
關鍵詞:體驗;網(wǎng)絡;組織;生活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2851(2009)12-0125-01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體驗”逐漸頻繁出現(xiàn)在語文教師的口中,隨后它也昂首闊步地邁入語文課堂。但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但我們的學生卻出現(xiàn)了“情感缺失”現(xiàn)象。我所說的“情感缺失”主要指的是當學生面對一些人、事、物時,學生的認識變得短淺,他們的情感變得很冷淡,甚至是漠然。
一、網(wǎng)絡——架起體驗的橋梁
隨著電腦的普及,人們的視野一下得到了拓展,許多平時只能通過電視、雜志獲得的信息,現(xiàn)在只要坐在電腦前,敲擊鍵盤,大量的相關資料就能如期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這給我們的語文課堂帶來了一屢清風,也為語文教學提供了更豐富的課程資源。
如在教學《莫高窟》一文時,學生對于莫高窟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一無所知。本課的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理解課文內容,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但單單憑借文本以及幾幅插圖,是無法完成這種體驗過程的。那怎么辦?讓學生親自去莫高窟看看,肯定不現(xiàn)實。于是,我就通過網(wǎng)絡實現(xiàn)了讓學生和莫高窟零距離的接觸。當一張張展示出形態(tài)各異的彩塑的圖片,一段段展現(xiàn)精妙絕倫的飛天的錄象,一個個觸目驚心的記載著莫高窟的浩劫的數(shù)字出現(xiàn)在同學們的眼前,他們的情感在跳躍,他們的思維在飛揚。
二、組織——激起體驗的浪花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教師逐漸退出了主導的地位。但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他們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的有效的引導,往往能使學生由“山窮水復疑無路”轉而到達“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教學片段:(蘇教版小學語文第10冊《麋鹿》)
師:請同學們讀麋鹿的經(jīng)歷,讀完后好好想想是否能用一個詞來概括它的經(jīng)歷?
(生讀文)
師:誰來交流一下?
生:我想用顛沛流離來概括。
師:結合麋鹿的經(jīng)歷來談談為何要用上這個詞語?
生:因為書中說早在3000多年前我國就有麋鹿,后來被外國侵略者屠殺和掠奪,幾乎絕跡,而后在英國繁殖生長,最后又回到中國,所以我用“顛沛流離”來形容。
生:我想用的詞語是“漂泊不定”。我認為……
生:我想用的詞語是“坎坷”……
師:剛才大家跟著作者的文字一起去感受到了麋鹿的經(jīng)歷,其實作者在寫著段文字的時候滲透了較為豐富的感情,老師建議大家再讀讀,邊讀邊想,讀到這段文字時你的胸中涌動著什么情感?是高興?是生氣?是欣慰?是憤恨?
生:當我讀到“麋鹿慘遭厄運,有的……”時,我感到很氣憤,因為外國侵略者這樣肆無忌憚地加害麋鹿,但清政府卻沒有阻止。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情感再次讀讀這段文字。(生齊讀)
《麋鹿》屬于介紹性的說明文,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說明文.在描述完麋鹿的外形后,作者又介紹了它傳奇的經(jīng)歷。這部分內容正是讓學生明白野生物種的珍貴,激發(fā)他們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的最好“憑證”。
三、生活——夯實體驗的根基
真正有效的體驗植根于生活。離開了具體的生活內容,再談體驗就如韓信紙上談兵,毫無實際意義。因此,教師就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組織學生結合實際進行有效的體驗。
教學片段二:(蘇教版小學語文第10冊《天游峰的掃路人》)
師:同學們,哪些同學爬過山?(生舉手)你爬的是什么山?談談爬山的感覺?
生:我爬的是安峰山。(有同學在一旁說:“這也能算山!”)
師:什么感覺?
生:很累。
師:別看安峰山不很高。但爬起來還是感到很累的。
生:我去過泰山。
師:真的?你爬上去了嗎?
生:坐纜車上去的,但下山是自己走的。
師:下山輕松嗎?
生:也很累。
師:同學們,爬山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zhàn)。今天我們要去爬天游峰,讀讀課文看看天游峰有什么特點?
(生讀課文并劃出相關語句)
師:這么高這么險的山,如果讓你去爬,你會怎樣?
生:我會堅持。
生:我可能會退縮。
生:我想如果有纜車,我會選擇坐纜車上去。
師:可是有位老人卻要每天爬一個來回,這就是負責打掃天游峰的石階的掃路人。大家一起去認識一下他。讀課文試著從老人的外貌、語言和動作中去體會老人的特點。(生讀文)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旅游日益流行。許多家長在節(jié)假日喜歡帶著孩子外出旅游。爬山對于學生來說,都應是有過親身感受的。在教《天游峰的掃路人》一課時,由“爬山”這一話題引入,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調動學生學習課文的主動性。在體會“天游峰的高與險”后,再次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談表現(xiàn),通過自己的表現(xiàn)與老人的表現(xiàn)進行對比,從而感受老人那份熱觀,那份豁達!這時體驗才是最真切的!
總之,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體驗?我將帶著這個疑問繼續(xù)在這條路上摸索,反思,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