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責
- The lost ring
iltn.內疚;罪責grabv.抓住miraclen.奇跡completeadj.完整的;完全的Ⅱ.語法填空Paula,1.________(live)a happy and worry-free life in Somers Point,New Jersey,had a shocking experience when she 2.________(realize) her expensive ring was missing.Despite feeli
瘋狂英語·新悅讀 2023年11期2023-12-26
- 本哈德·施林克《朗讀者》中的罪責、人性與啟蒙
茨糾纏一生的愛、罪責與創(chuàng)傷的故事。小說中的漢娜·施密茨作為納粹集中營的女看守,挑選猶太婦女,將她們送去奧斯維辛集中營,還眼看著幾百名猶太婦女被燒死。漢娜無疑是有罪的,那么,她是否是一個無情、殘忍的惡魔?與此相關的問題是,在當時納粹德國的集體之惡中,每個個體成員是否要承擔相應的罪責?漢娜由于無知而犯下的罪,是否情有可原?可以說,《朗讀者》體現(xiàn)了本哈德·施林克對二戰(zhàn)時期德國個體罪責與集體罪責的反思與探究。另外,朗讀作為貫穿全文的中心線索,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23年1期2023-04-15
- 犯罪構成論的司法邏輯化探究*
)從違法性判斷到罪責性判斷在基本定罪過程中,司法邏輯表現(xiàn)為,先依法對行為是否違法進行認定和評價,在確定其違法后,再依法進行行為人應否承擔罪責的認定和評價。不法與罪責之區(qū)分,是德國刑法學的最大成就。28參見緱澤昆:《三階層犯罪構成體系:一個域外經驗的反思與質疑》,載《現(xiàn)代法學》2010 年第2 期?!斑`法”與“不法”有所不同。德國的“不法”同日本的“可罰的違法”很相似,意指具備值得處罰的質和量。29參見[日]松宮孝明《:刑法總論講義》(第4 版補正版),錢葉
法治研究 2023年1期2023-04-06
- 伯納德·威廉斯羞恥道德論的情感維度及其限度
代道德哲學中的“罪責”概念,他提出并論證了“羞恥”在道德領域的功能,使羞恥在形成穩(wěn)定和持久的倫理原則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威廉斯這種新穎的學術思路對我們重審人類情感在道德領域的意義、反思理性與情感的深層關系頗具啟發(fā)。一、威廉斯羞恥道德論的理論緣起20 世紀初,摩爾(G.E.Moore)、羅斯(David Ross)等西方學者的著作出版,加上牛津日常語言學派與邏輯實證主義的影響,在道德哲學領域出現(xiàn)了從規(guī)范倫理學向元倫理學的轉向。威廉斯批判了當時的研究范式,認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11-22
- 犯罪嫌疑人罪責感的理論建構與實證考察
100038)罪責感包括兩種心理成分:一是犯罪嫌疑人在產生犯罪動機的過程中就已產生的自我譴責的情感;二是對罪責的感知[1]99,即“感受到自己的行為要遭到社會批判,承受社會壓力,接受國家權力的制裁”[2]。在心理學研究中,罪責感也被稱為罪惡感、有罪感、罪感等,朱智賢主編的《心理學大詞典》將其定義為“一種自責及認為應受到懲罰的情緒狀態(tài)”[3],該定義和訊問學理論對罪責感的理解具有相同的內涵。犯罪嫌疑人有無罪責感,對其是否會形成畏罪心理,以及是否更易作出供述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5期2022-11-17
- 論犯罪故意在三階層體系中的地位
授都認為故意只是罪責要素而不是構成要件要素;相反,周光權教授、勞東燕教授和蔡桂生博士則認為故意是構成要件要素。在主張故意是構成要件要素的學者內部,對于是否承認罪責故意,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除此以外,對于違法性認識(不法意識)是否屬于故意的認識要素,我國學界也存在一些爭議。本文主要探討三個問題:第一,故意僅僅是罪責要素還是構成要件要素?第二,罪責故意的含義與功能是什么?第三,違法性認識(不法意識)是否屬于故意的認識要素?通過對上述三個問題的探討,本文試圖厘清
法學論壇 2022年1期2022-11-06
- 商談罪責視域下刑事歸責模式的并和論轉向
073)1 引言罪責理論可視為刑法學理發(fā)展的晴雨表。晚近時期,我國刑法學界沉浸在不法論的邏輯掙扎之中,以數(shù)對范疇之間的對立為議題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論爭。討論的結果當然使得我們在部分問題上產生了新的認知,但是這種片面的深刻也遮蔽了我們的視野,尤其體現(xiàn)在責任論的論域之中。本文以尚未引起我國學術界充分重視的“商談罪責理論”作為切入點,以期能在責任的論域中提供被批判的資料。2 商談罪責的觀念引介與核心意旨2.1 商談倫理觀融入刑法方法論的初步嘗試商談倫理學也被稱之為
中國刑警學院學報 2022年5期2022-04-07
- 論施林克小說《朗讀者》對二戰(zhàn)的反思
因納粹歷史引發(fā)的罪責問題的德國知識分子。”[2]通過米夏與漢娜的愛情故事,主人公被置身于一定的歷史時期?!叭宋镄愿穸嗝?,好壞的界限也變得模糊”[3],這樣便能呼吁讀者反思歷史和社會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我們還可能不由自主地被‘引誘’去正視自己人性中惡魔的一面”[1]。對此,赫爾穆特·莫爾斯指出:“人們出生的時間和年代,決定了一個人是否有罪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有罪,而這是純屬巧合的。”[4]小說摒棄了關于有罪與無罪、肇事者與受害者、惡與善的明確評判標準,不容忽視的個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2年8期2022-03-25
- 假想防衛(wèi)的認定路徑
——基于我國《刑法》第14條的分析適用
則無罪。1.限制罪責說。該理論認為故意屬于構成要件要素,違法性認識屬于責任要素。該學說認為假想防衛(wèi)行為符合構成要件故意,繼而審查違法性階層時,發(fā)現(xiàn)具有假想防衛(wèi)情形,并認為該種錯誤效果類似于構成要件錯誤,因此假想防衛(wèi)不屬于違法性錯誤,而是類推適用構成要件錯誤的結論,從而阻卻故意,進而審查是否成立過失犯,若該法益同時處罰過失犯,則最終成立過失犯刑責。但這種學說會產生處罰漏洞。首先,在楊某與夏某的案例中被告人對被害人造成的是輕傷,由于我國刑法并未規(guī)定“過失致人輕
榆林學院學報 2022年3期2022-03-16
- 為官的擔當
,等候國君對自己罪責的判罰和處理。晉文公很愛才,當然不想失去一位秉公辦事的好官。他親自為李離松綁,說:“官有貴賤,罰有輕重。這本是你下屬官員的罪責,實在不用你這個做上司的來承擔?!卑凑f一國之君出來勸說,面子真是有天大,一般的人巴不得給國君一個臺階下。可李離仍不肯釋懷,他說:“我是長官,平常沒有跟下面人說我們一起來當這個官;我在這個機關里拿的俸祿最優(yōu)厚,也沒有與下面的人員分享過。如今有案情誤查而枉殺人命,卻還要把罪責推諉給下級,這種道理我是從未聽過的?!睍x文
黨課參考 2021年16期2021-11-15
- 為官的擔當
,等候國君對自己罪責的判罰和處理。晉文公很愛才,當然不想就這么失去一位秉公辦事的好官。他親自為李離松綁,說:“官有貴賤,罰有輕重。這本是你下屬官員的罪責,實在不用你這個做上司的來承擔?!卑凑f一國之君出來勸說,面子真是有天大,一般的人定巴不得會給國君一個臺階下??衫铍x仍不肯釋懷,他說:“我是長官,平常沒有跟下面人說我們一起來當這個官;我在這個機關里拿的俸祿最優(yōu)厚,也沒有與下面的人員分享過。如今有案情誤查而枉殺人命,卻還要把罪責推諉給下級,這種道理我是從未聽過
領導文萃 2021年7期2021-04-18
- 企業(yè)刑事風險分析與防控
鍵詞:刑事合規(guī);罪責;單位犯罪;定罪標準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0.059刑事合規(guī)從字面意義上來看是指企業(yè)內部建立的一套合乎法律規(guī)范的機制,起到內部自我治理和風險預防的作用。其本質是企業(yè)的內部管理。關于刑事合規(guī)的內涵學界尚未達成一個統(tǒng)一的認知。企業(yè)內部的風險控制機制本是屬于公司法所要研究的理論范疇,但近年來由于單位犯罪率的提升,以及我國企業(yè)對外“走出去”過程中所遭遇的不利困境,
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 2020年30期2020-09-12
- 海德格爾哲學中的罪責與自由
,海德格爾提出了罪責的問題,其標題為:“召喚之領會,罪責”。從標題上我們可以看出,海德格爾的罪責概念與之前幾節(jié)所探討的良知問題以及良知的召喚具有非常緊密的聯(lián)系。海德格爾的良知概念和罪責概念具有存在論和現(xiàn)象學意義上的嶄新意義,但又并沒有完全地脫離西方哲學的傳統(tǒng),并非是海德格爾憑空發(fā)明,而是具有深刻的西方哲學理論背景的概念。海德格爾在這一節(jié)中首先探討了以往哲學中的罪責概念,他認為最初的罪責的概念是來源于欠債和責任。日常知性首先是在“欠債”、“賒欠某人”的意義上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2期2019-12-23
- 罪刑關系的反思與重構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被確立以來的兩百多年中,科學技術可謂日新月異,社會生活的變遷猶如滄海桑田,人們價值觀念的嬗變似斗轉星移,刑法罪名也在成倍地增長。新時代,價值目標趨向多元,行為被犯罪化的原因也趨向多元,與之相適應的罪刑關系法則也應當趨向多元。視角局限:未考慮查處概率(一)成本收益理論導出的刑罰配置法則根據(jù)法經濟學理論,只有預期收益大于預期成本時理性犯罪人才會選擇犯罪。犯罪成本由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構成,隱性成本又包括潛在成本和機會成本。顯性成本類似如直接成本,
社會觀察 2019年7期2019-11-19
-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對司法實踐的指導
阮齊林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包含刑法適正、謙抑內容,先驗設定罪狀與法定刑相適應,是構成要件實質解釋論的根基,體現(xiàn)刑罰報應與預防犯罪的目的,是排除、減輕不法和責任的實質根基。我國刑法法定刑配置模式、司法量刑模式存在不適應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之處,需要完善。一、刑法謙抑、適正的內容,應包含于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之中歐陸國家一般沒有把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專門規(guī)定為刑法原則,所以學術上通常把刑法適正謙抑的內容納入了罪刑法定原則之中把握。中國學者受其影響,往往也在罪刑法定原則之下掌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19年7期2019-09-18
- 海德格爾哲學中的罪責與自由
爾提出了自己對于罪責概念的理解,這種對于罪責的理解不同于傳統(tǒng)形而上學和倫理學對于罪責的理解,也不同于基督教原罪意義上的罪責,而是一種建立在現(xiàn)象學和存在論基礎上的罪責概念。海德格爾認為罪責即是此在的自由,而自由是不能作為知識的對象來加以證明的。關鍵詞: 海德格爾;罪責;良知;自由中圖分類號: B516.54?文獻標識碼: A?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2.0018在《存在與時間》第58節(jié)中,海德格爾提出了罪責的問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年2期2019-05-12
-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對司法實踐的指導
授、博士生導師)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包含刑法適正、謙抑內容,先驗設定罪狀與法定刑相適應,是構成要件實質解釋論的根基,體現(xiàn)刑罰報應與預防犯罪的目的,是排除、減輕不法和責任的實質根基。我國刑法法定刑配置模式、司法量刑模式存在不適應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之處,需要完善。一、刑法謙抑、適正的內容,應包含于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之中歐陸國家一般沒有把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專門規(guī)定為刑法原則,所以學術上通常把刑法適正謙抑的內容納入了罪刑法定原則之中把握。中國學者受其影響,往往也在罪刑法定
中國檢察官 2019年13期2019-01-27
- 德國終身自由刑的歷史、根據(jù)與適用
刑原則只是強調了罪責是量刑的基礎,并且規(guī)定了相關的酌定量刑情節(jié)。因此,對行為人判處終身自由刑,主要還是根據(jù)刑法分則的規(guī)定進行,同時遵循總則關于量刑原則的規(guī)定。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看,1977年到2018年42年間,德國被判處終身自由刑的人員雖然有波動,但大體呈緩慢增長的趨勢,從1977年的989人到2018年的1794人,其間被判刑人數(shù)最少的是1981年的956人,最多是2010年和2011年,均被判處2048人。1977年到1983年七個年份均在1000人以下,超
中國應用法學 2019年3期2019-01-26
- 我國刑法第18條的內容建議和完善
——以原因自由行為為基礎
實施的行為是沒有罪責的。我們在確定行為人有無罪責時,需要通過兩個方面去考慮。首先,行為人是否存在生物學意義上述描述情況中的一種,其次便是若行為人有著在生物學意義上的原因,而在心理上沒有能力的行為不法負責。這種罪責能力是建立在沒有對自己該行為具有足夠的洞察能力和控制該項行為的心理因素上的。在我國刑法中沒有將該種無責任能力類型類別進行區(qū)分,我們可以參照德國刑法典20條中類似規(guī)定,德國刑法典將生物學意義上的不能辨認或不能控制行為的類型分為四種:(1)病理性謹慎障
海外文摘·藝術 2018年22期2018-11-13
- 在懺悔中呼喚良知
——《小狗包弟》中“良知呼喚”的現(xiàn)象學分析
意識到了“我”的罪責,良知讓“我”開始懺悔,良知讓“我”“帶著良知”去存在。但是,在現(xiàn)實教學中,教師卻往往不能“發(fā)現(xiàn)”那被“隱藏”起來的良知,當然也就無法引導學生去“傾聽”作者的“良知的呼喚”。本文的研究正是針對這一問題,通過對課文中作者自責、懺悔的分析,揭示出那被作者“隱藏”起來的作者的良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將借助于海德格爾關于良知現(xiàn)象學的分析。一、黑夜里,良知在訴說“我”的罪責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聽不見狗叫聲,看不見包弟向我作揖、跟著我進屋,我反
教學月刊(中學版) 2018年30期2018-11-06
- 比較《朗讀者》與《德語課》中的罪責問題及主人公態(tài)度的異同
學,文中均討論了罪責問題和盡職的問題,本文將討論并比較主人公對待罪責問題的不同態(tài)度及小說敘述者對待主人公罪責問題的不同態(tài)度及原因。關鍵詞:罪責;盡職;不同態(tài)度在西格弗里德·倫茨的小說《德語課》中重點討論了納粹罪責和盡職的問題。本哈德·施琳克的小說《朗讀者》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對這一話題的繼續(xù)。但是兩部小說在罪責問題和盡職問題的討論上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首先介紹兩部小說的主要內容,然后進行比較。《朗讀者》內容簡介《朗讀者》全書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講述的是十五
北方文學 2018年12期2018-05-25
- 將“情緒失控”納入限制責任能力可能性思考
作為新的一種減輕罪責辯護事由(partial defence),將因威脅而恐懼、絕望納入到情緒失控的范疇當中,是指行為人出于情緒失控殺人的,將承擔過失殺人(manslaughter)的刑事責任而不是謀殺(murder)的刑事責任①Section 56(7)of the Coroners and Justice Act 2009。。根據(jù)英美刑法理論②參見 Denis·J·Baker所著《text of criminal book》。,情緒失控的主要原因是行為
江西警察學院學報 2018年4期2018-04-14
- 陀思妥耶夫斯基語錄
人們背負起各自的罪責,才能體會到人生的真諦。●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我們有時候感謝某些人,確實僅僅因為他們和我們一起活著。我感謝您,因為我遇見了您?!穹彩切碌氖挛镌谄痤^總是這樣的,起初熱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為他已經明白,不經過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能忍得過這番痛苦?!褚粋€人要是拒絕了上帝,就得去崇拜其他的偶像,可能是由木頭、黃金或理念塑造成的偶像。所以,那些自以為不需要上帝的人,其實只是偶像崇
中外文摘 2017年9期2017-11-14
- 淺談《蛙》中的罪責與自我救贖
一己私利而產生的罪責,以及人物為實現(xiàn)自我救贖而采取的不同方式,這種因私欲而產生的罪責以及求心安而進行自我救贖,引人深思。關鍵詞:莫言;《蛙》;計劃生育;罪責;自我救贖一、《蛙》中的罪責(一)因踐行國家政策而產生的罪責小說中的姑姑無疑是最典型的代表,背叛了她并且投誠國軍的未婚夫曾這樣形容她,“紅木頭”,姑姑對黨和國家有著高度的忠誠,將計劃生育政策當成一種“信仰”來執(zhí)行,她是高度符號化了的時代英雄,是以忘我甚至無我的“螺絲釘”精神去服務革命和進行事業(yè)的,她沒有
速讀·中旬 2017年4期2017-06-10
- 論功利主義刑罰觀對罪責原則之支持
長春)摘 要:罪責原則和免責條件的理論基礎不在于報應主義而在于功利主義。允許懲罰無辜將使每個人面臨遭受刑罰之危險,因此功利主義不會允許懲罰無辜。免責條件的存在能使每個人得到最大的自由,因此功利主義必然允許免責條件之存在。關鍵詞:刑罰;功利主義;罪責;免責在刑罰分配之正當性問題領域,歷來存在著報應主義刑罰觀和功利主義刑罰觀的對立。當今主流的觀點則是一種報應優(yōu)先、兼顧功利的綜合刑罰分配觀。人們普遍認為,罪責原則是報應主義為刑罰理論所做的最大貢獻。罪責原則是報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5期2017-05-31
- 論刑法中的罪責刑相適用原則
02?論刑法中的罪責刑相適用原則林粟鳳河北大學,河北 保定 071002我國新刑法第五條規(guī)定了罪責刑相適用原則,其是我國刑法三大基本原則之一;罪責刑相適用原則在我國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中有很重要的意義,在我國的刑罰體系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從罪責刑相適用原則的含義和理論來源、罪責刑相適用原則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更好的適用罪責刑相適用原則三個方面進行論述;以求更好的實現(xiàn)我國的立法目的。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社會危害性;立法表現(xiàn)一、罪責刑相適用原則的含義
法制博覽 2017年17期2017-01-27
- 論我國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內涵、現(xiàn)狀與出路
0860?論我國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內涵、現(xiàn)狀與出路陳繪宇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四川 成都 620860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是我國立法司法文明化、現(xiàn)代化的體現(xiàn),是我國立法司法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本文從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角度入手,對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內涵做一定的詮釋。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問題;對策一、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歷史發(fā)展演變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是構成我國司法立法的十分重要的一點。從歷史的角度來講,罪責刑原則并不是從法律建立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人類文明不斷完善與發(fā)展的進程中產生的
法制博覽 2017年21期2017-01-27
- 愛的險境
這個姑娘對此沒有罪責嗎?我相信是沒有的,或不如說,我知道她是沒有的。前面這個比喻并不恰切,我也是被全副武裝的人圍著的,而他們的矛頭是向內的,也就是說是對著我的。當我想要沖到那姑娘那里去時,我首先會撞在我的武士們的矛頭上,在這兒就已經是寸步難行。也許我永遠到不了姑娘身邊的武士那兒。即使我能夠到達,也將是渾身鮮血,失去知覺。那姑娘始終是一個人待在那里嗎?不,另一個人到了她的身邊,輕而易舉,毫無阻撓。由于艱苦的努力而筋疲力盡,我竟然那么無所謂地看著他們,就好像我
視野 2017年1期2017-01-10
- 論功利主義刑罰觀對罪責原則之支持
功利主義刑罰觀對罪責原則之支持羅冠杰(130012 吉林大學法學院 吉林 長春)罪責原則和免責條件的理論基礎不在于報應主義而在于功利主義。允許懲罰無辜將使每個人面臨遭受刑罰之危險,因此功利主義不會允許懲罰無辜。免責條件的存在能使每個人得到最大的自由,因此功利主義必然允許免責條件之存在。刑罰;功利主義;罪責;免責在刑罰分配之正當性問題領域,歷來存在著報應主義刑罰觀和功利主義刑罰觀的對立。當今主流的觀點則是一種報應優(yōu)先、兼顧功利的綜合刑罰分配觀。人們普遍認為,
職工法律天地 2016年10期2016-11-10
- 愛的險境
這個姑娘對此沒有罪責嗎?我相信是沒有的,或不如說,我知道她是沒有的。前面這個比喻并不恰切,我也是被全副武裝的人圍著的,而他們的矛頭是向內的,也就是說是對著我的。當我想要沖到那姑娘那里去時,我首先會撞在我的武士們的矛頭上,在這兒就已經是寸步難行。也許我永遠到不了姑娘身邊的武士那兒。即使我能夠到達,也將是渾身鮮血,失去知覺。那姑娘始終是一個人待在那里嗎?不,另一個人到了她的身邊,輕而易舉,毫無阻撓。由于艱苦的努力而筋疲力盡,我竟然那么無所謂地看著他們,就好像我
讀者 2016年21期2016-10-17
- 膽小鬼
眼睛后,攬下所有罪責,說是自己不小心摔到啤酒瓶上受傷的。是的,你的一只眼睛瞎了,有玻璃碴不小心進了你的右眼。我一直不敢進去看你,是的,其實我才是那個最懦弱的膽小鬼。我戴著墨鏡,蒙著口罩,在你的病房外久久地站著,我看到你蒼老的父母進進出出為你操勞著。我不知道此刻的你在想什么,就像我一直摸不透你的心思一樣。我的手機上還有你發(fā)給我的短信,你讓我不要為你擔心,你說你會承擔一切,讓我安心考研,千萬不要承認是我傷了你,你怕在我的學籍檔案上留下不好的記錄。你說:對不起!
花火A 2016年6期2016-06-14
- 淺析我國逮捕措施的條件
施,對證據(jù)條件、罪責條件、社會危險性條件嚴格把控,以期發(fā)揮逮捕措施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保證刑事訴訟活動順利地進行。關鍵詞:逮捕;證據(jù);罪責;社會危險性中圖分類號:D9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4-0274-01作者簡介:趙佳榮(1992-),女,漢族,河南三門峽人,西北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學2014級碩士研究生。一、逮捕的概念逮捕是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逮捕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強制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法制博覽 2016年5期2016-05-14
- 美國夢的幻滅與女性“罪責”
夢的幻滅與女性“罪責”儲修友(蚌埠醫(yī)學院 外文教研室,安徽 蚌埠233030)文章采取女性主義的視角,對《馬丁·伊登》和《了不起的蓋茨比》進行細讀,指出其在藝術形式上如何著意安排事件,編織出具有因果關聯(lián)性的小說情節(jié),從而建立起“男主角/女主角”這組二元對立的角色關系。這些“文學慣例”經過情節(jié)的編織隱藏在經典文本中,成為父權制社會中文學話語的基本內容之一,且不斷通過“文學權力”生產著關于女性的“知識”,塑造著父權制社會中被貶抑的“他者”女性形象,強化著不公正
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4期2016-03-07
- 淺析我國逮捕措施的條件
施,對證據(jù)條件、罪責條件、社會危險性條件嚴格把控,以期發(fā)揮逮捕措施打擊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作用,保證刑事訴訟活動順利地進行。關鍵詞:逮捕;證據(jù);罪責;社會危險性一、逮捕的概念逮捕是刑事強制措施中的一種。逮捕是指在一定時間內強制剝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押送到特定場所羈押的強制措施。在我國,逮捕是指完全剝奪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的法定行為,執(zhí)行逮捕措施后,犯罪嫌疑人將在看守所所被羈押,是強制措施中最嚴厲的一種,它是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妨礙刑事訴訟
法制博覽 2016年14期2016-02-02
- 罪責刑均衡原則視野下對于69條刑九修改的再思考
學 陜西 西安)罪責刑均衡原則視野下對于69條刑九修改的再思考任德順(710063 西北政法大學 陜西 西安)刑法修正案九在六十九條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數(shù)罪中有判處有期徒刑和拘役的,執(zhí)行有期徒刑。數(shù)罪中判處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執(zhí)行完畢后,管制仍需執(zhí)行?!边@一修改是我國對于數(shù)罪并罰的執(zhí)行的細化,目的在于貫徹刑法的罪責刑相適應原則,處理在數(shù)罪判處了不同種自由刑情況下如何并罰的問題,但這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故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職工法律天地 2016年10期2016-01-31
- 罪責感是一種心靈凈化
——讀喬葉《認罪書》
◆ 付秀宏罪責感是一種心靈凈化 ——讀喬葉《認罪書》◆ 付秀宏近一段時間,陳毅之子陳小魯?shù)榷辔晃母镉H歷者反思自己的過錯,發(fā)起道歉會,向那些曾被自己行為傷害過的老師和同學們表達懺悔之情。那種痛和悔,非常真切。世間的很多不幸,不應靠打殺進行平衡,而該進入內心深處——自發(fā)思其過直至認罪。罪責感與榮譽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在過分強調榮譽感的時候,抱持負罪感并深刻反省,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善于反思的民族,才能避開覆轍并從教訓中獲得警醒,使前行的腳步不再發(fā)生大的偏移。對
躬耕 2015年11期2015-12-16
- 愛的險境
。這姑娘對此沒有罪責嗎?我相信是沒有的,或不如說,我知道她是沒有的。前面這個比喻并不完全恰當,我也是被全副武裝的人包圍著的,而他們的矛尖是向內的,也就是說是對著我的。當我想要沖到姑娘那里時,我首先會撞在我的武士們的矛尖上。在這就已是寸步難行。也許我永遠到不了姑娘身邊的武士那兒,即使我能夠到達,也是渾身是血,失去了知覺。那姑娘始終是一個人待在那里嗎?不,另一個人到了她的身邊,輕而易舉,毫無阻撓。由于艱苦的努力而筋疲力盡,我竟然那么無所謂地看著他們,就好像我是
文苑 2015年35期2015-11-17
- 明確“責任”讓責任人
位責任人,職責與罪責、刑責密不可分。罪責、刑責一方面是事故發(fā)生后的認定,另一方面也可以事先告訴責任人,一旦失職失責,個人將可能承擔什么樣的后果。在老年公寓大火發(fā)生后控制的十二名相關責任人中,有多少人事先清楚自己失職失責可能承擔的罪責、刑責?假如養(yǎng)老院負責人事先知道一旦造成老人群死群傷的事故,自己應負什么樣的責任,還敢使用鐵皮房辦養(yǎng)老院嗎?假如值班服務員知道自己脫崗后發(fā)生事故應當承擔的責任,還敢“一到晚上就找不到了”嗎? 現(xiàn)在,很多地方都搞什么責任書,找相
雜文選刊 2015年8期2015-07-23
- 懺悔錄
的遲鈍成為自己的罪責,我要懺悔向我的愛人,你是一滴降落的水珠砸向我的內心,一天一天軟化我的堅硬,我要懺悔自己的寡言少語,不懂憐惜缺乏世俗的功利,沉醉自己的內心世界飛速運轉,而我停頓在歷史深處,隱藏自己的身體愛人,你喚醒沉沉入睡的我尋找真實的生活,我們一起吃飯一碗米粥見證同心的歡樂電視劇上的一條蛇,如同我們各自的孤獨遠遠躲去,我要懺悔,對你的了解太少我對你的尊重,遠遠大于內心的渴望愛人,我想親吻你的身體,我們的未來是一張素潔的白紙,我是一支畫筆等你來描繪我們
中國詩歌 2015年12期2015-07-07
- “聰明”的馬車夫
了。為了逃避肇事罪責,他把醫(yī)生的尸體連同出診包一起運回家,架起兩只煤油爐烘烤。他想:尸體長時間處在高溫下,內部的變化一定比在冬季的野外快得多,這樣,法醫(yī)們就弄不清醫(yī)生的死亡日期,他就可以逍遙法外了。第二天夜里,他把烘得全身發(fā)熱的尸體連同出診包一起扔到較遠的一個池塘里。尸體被人發(fā)現(xiàn)以后,法醫(yī)果然把死亡時間搞錯了,認為這位醫(yī)生死了有十天以上。但是,有人證明說醫(yī)生4天前到他家出診過。戴克博士接到這個案件后,仔細查看了驗尸報告和醫(yī)生的隨身物品,最后,他指著一支水銀
小天使·五年級語數(shù)英綜合 2015年3期2015-04-20
- 不可能的寬恕與有限的“寬恕”
境為由推脫自己的罪責,這成為我們時代最常見的現(xiàn)象?,F(xiàn)代政治之所以產生極權主義的惡,其秘密就在于此:人們?yōu)樽约簤牡囊庠笇ふ液玫睦碛?,用意識形態(tài)取代個人良知,又以國家機器運作意識形態(tài)。由此,從最壞的行動只能得出“教訓”,不能得出寬恕的需要。人們只需相信自己的善良意愿,而無需為行為的后果負責,這種做法使人們的行動陷入一種著魔般的瘋狂系統(tǒng)中。在施害者那方,當罪行是以國家、團體名義犯下的集體性的政治罪行,一種由國家首腦或團體領袖表達的對寬恕的請求,如《中日聯(lián)合聲明》
讀書 2014年10期2015-01-13
- 淺析刑事政策與刑法體系的貫通
刑事政策機能。在罪責層面,需要討論的核心問題是原則上應科處刑罰的舉止,是否需要和多大程度予以處罰。在羅克辛看來,更為準確的用語是答責性,而不是罪責。罪責只是決定刑事答責性的因素之一,有關預防的觀點也決定著需罰性。[5]在構成要件方面,羅克辛認為正確的做法是:在行為犯領域,行為人支配著各個構成要件行為,這種支配就決定了犯罪行為支配。在義務犯領域符合構成要件的僅僅是違背了刑法之外的義務。對于個別性的正當化事由來說,闡明秩序框架的任務,就是通過對于典型的事實舉止
北方經貿 2015年12期2015-01-02
- 論德國小說《朗讀者》的罪責反思
小說《朗讀者》的罪責反思⊙南 楠[江蘇科技大學, 江蘇 鎮(zhèn)江 212003]德國小說《朗讀者》是德國反思文學的一部力作。作品涉及親歷第三帝國時期的父輩之罪責“平庸的惡”、后代的罪責以及罪責的延續(xù)性。對于罪責問題的討論與作者的職業(yè)有關。作為法學工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對罪責的高度敏感在其作品中得以體現(xiàn)。德國小說 《朗讀者》 本哈德·施林克 罪責反思德國小說《朗讀者》自 1995 年出版包攬眾多文學獎項,受矚目程度在德國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中實屬罕見。小說通過一個愛情故
名作欣賞 2014年30期2014-07-14
- 論心神障礙者的刑事責任——以原因自由行為規(guī)范之缺陷為切入
成要件的行為減免罪責的狀況出現(xiàn)。而我國原因自由行為和相關的刑事責任能力立法規(guī)范在滿足上述立法目的上存有漏洞,主要體現(xiàn)在其可能使無故意或過失陷入上述狀態(tài)實施符合構成要件行為的人,承擔完全刑事責任。而使得故意或者過失自陷前述狀態(tài)而實施犯罪行為的人,卻獲得處罰上的寬宥。前者會導致主觀無罪過之人入罪或者無法減輕處罰,后者會致使主觀有罪過之人出罪或者刑罰的減免。因此需要對我國原因自由行為的相關立法規(guī)范進行補足和修正,以防止上述入罪與出罪以及是否從寬處罰在適用上的顛倒
上海政法學院學報 2014年2期2014-06-13
- 貪官所見略同
要人家為你擔一份罪責不成。說一千道一萬,貪官把自身的腐敗變質推給“老外”,找替身,而且都是“玩虛”的,這是貪官們慣用的手腕,其實這是障眼法,為的是混淆視聽,減輕罪責。也有貪官案發(fā)后責怪曾經的部下“當初咋沒人監(jiān)督我呢”?尤為可笑,有的貪官很不屑于接受監(jiān)督,往往置其于股掌之間,誰監(jiān)督到他那都不好使,在他眼里,監(jiān)督是“軟件”,貪官曾指責監(jiān)督者說:“別忘了你們在端誰的飯碗?”監(jiān)督部門一下子成了貪官的食客了。貪官以為,滿世界的人聾而又瞎才舒坦呢,最好還是啞巴。貪官“
檢察風云 2014年10期2014-06-01
- 論《浮世畫家》中的罪與贖
對他人造成傷害的罪責,與西方基督教中“原罪”概念的范疇略有所差,“贖”即是普遍定義中的“救贖”“贖還”。一、自我欺瞞,用隱蔽謊言遮掩事實真相在罪責面前,人們往往用隱蔽的謊言掩飾事實真相,然而越逃避越加重心靈的折磨,不安的情緒讓有罪的靈魂日益顯露。那么在文中,作者是如何通過獨特敘事揭露小野的真面目的?1.“避重就輕”的選擇回憶小野作為敘述者,故事隨著他的回憶而深入,但每每回憶到特別事件,總是引而不發(fā)就跳到若無相關的其他事件。這種行為正暗示出某種異樣的心態(tài)——
名作欣賞 2013年21期2013-08-15
- 從“不會忘記”說起——宗璞與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創(chuàng)作比較
篇系列小說都書寫罪責、怎樣贖罪等問題,筆者深切感到陀氏對宗璞小說創(chuàng)作影響。不過,中國文化和基督文化缺乏“姻緣”,更缺上帝信仰,因而宗璞對陀氏作品人物內心罪感意識、自我審判與救贖等的接受,呈現(xiàn)被本土文化所過濾后的“創(chuàng)造性的叛逆”。[2]96一“這確鑿是一個‘殘酷的天才’,人的靈魂的偉大的審問者?!盵3]406魯迅曾這樣贊賞陀氏,當然,這種追問來自現(xiàn)實生活,基于人心靈深處,陀氏擅長挖掘人心靈深處,尤其是犯罪心理。陀氏作品常滲透哥特式小說氣息,似乎“發(fā)現(xiàn)了每個人
城市學刊 2011年3期2011-04-02
- 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之倡導
400031)罪責刑相適應原則之倡導梅 錦1張曉靜2(1.重慶大學法學院,重慶 400045;2.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重慶 400031)罪刑相適應原則作為體現(xiàn)刑法基本精神內涵的原則,由來已久。但刑罰的正當化根據(jù)應是報應刑與目的刑的結合,已經成了現(xiàn)行刑法理論界的主流觀念,而此為傳統(tǒng)的罪刑相適應原則所不能完全概括,故應在新刑法修訂的基礎上將其演變?yōu)?span id="qyigew0" class="hl">罪責刑相適應原則。通過對“刑事責任”概念的分析,罪責刑相適應原則的內涵應為:刑不等于罪,責不等于罪,刑等于責。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10年5期2010-04-04
- 錯誤理論的構造分析
階層體系中故意與罪責是主觀面的反應,所以,探討錯誤理論必須探討錯誤與故意和罪責的關系,才能確認在刑法理論上有意義的基本錯誤類型及其法律效果。[關鍵詞]錯誤;故意;罪責;錯誤類型;犯罪階層體系[中圖分類號]D9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5595(2009)05-0054-(06)刑法上的錯誤是認識錯誤的簡稱。舉凡成立錯誤必定是兩相對照而得出的結論,若無對照就無所謂對與錯。雖然錯誤的定義有很多種,但都是圍繞著主觀和客觀的對照進行的:例如,錯誤是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年5期2009-12-09
- 以愛的名義卷入罪責
克爾卷入了漢娜的罪責之中;是愛,孩子對他們的父母、親人、老師和神父的愛,將戰(zhàn)后一代卷入了他們上一代人的罪責之中?!边@是一個深刻的命題,它讓我們聯(lián)想到自己民族的歷史。首先一個問題是,我們下一代人,以及再下一代人,是否卷入了上(上)一代人的罪責之中,卷入了“反右”“文革”等歷史陰影之中?是否感到痛苦,感到憤怒,是否需要去理解,并且需要去寬?。吭谀切┫硪磺械?span id="0ouaksw" class="hl">罪責之中,很多普通人也和漢娜一樣,既是歷史的受害者,也是具體的施害者,他們是否需要和自己、和他人、和未來
中國新聞周刊 2009年8期2009-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