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的特殊單元包括閱讀策略單元、綜合性學習單元、習作單元。特殊單元整體教學是將特殊單元視為一個有機的教學整體,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特殊單元的學習內容,理解特殊單元的學習目標。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具體分析所教特殊單元的要點,準確把握教材要求學生掌握的重難點,讓學生在特殊單元學習過程中掌握所學知識,并在具體情境中加以運用。
一、讓學生掌握閱讀的萬能鑰匙
在閱讀策略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通過預測、提問、提高閱讀速度、有自的地閱讀等不同的方式和途徑,形成文本閱讀的觀念和意識,提升文本閱讀水平,成為善于閱讀和樂于閱讀的學習者。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設計符合學生的個性化教學方案。
1.預測
預測是學生在文本閱讀過程中,根據(jù)作者描寫的情節(jié)內容等線索,自主猜測作者在接下來的段落中可能描寫的內容。學生在一連串的預測中能夠發(fā)現(xiàn)其中的關鍵信息,并能夠多次驗證自己的預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引導學生推進文本閱讀的進程,提升學生的預測能力。
比如,在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編者安排了《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等三篇極富想象力的課文,然后安排了口語交際和習作的綜合練習,讓學生能夠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感受到不同的預測營造出的趣味。在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依次了解預測這一閱讀策略的差異性,比如,《總也倒不了的老屋》通過旁批提示學生可以根據(jù)標題、插圖等一些有價值的線索進行預測,《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小狗學叫》引導學生一邊閱讀一邊預測故事的發(fā)展和結局,給學生留下了更寬廣的預測想象空間。
2.提問
在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提出與教學有關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就是學生在下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的學習重點。
在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編者安排了《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等課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從字詞句的理解等角度提出問題。比如,針對《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中的“水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出各自的疑問,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段落內容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比如,在《夜間飛行的秘密》一課的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出了問題“蝙蝠和雷達這兩個事物是怎樣聯(lián)系起來的”,進而思考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
二、讓學生綜合提升語文實踐水平
在綜合性學習單元的教學中,教師應統(tǒng)一研究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課程資源、教學方法,設計單元教學方案。
1.循序漸進的內嵌式綜合性學習
在中年級語文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單元,編者采用了內嵌式的編排形式,即在本單元的綜合性課程學習內容前先讓學生學習數(shù)篇相關的課文,再讓學生綜合性地學習與課文有關的內容。
比如,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和四年級下冊的第三單元,即《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和《輕叩詩歌大門》兩個綜合學習任務,與學生實際的生活經驗緊密關聯(lián),練習內容指向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語文知識要點和日常生活體驗。在這兩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搜集有關的資料,增強學生搜集相關資料的意識,掌握搜集、整理資料的基本方法。在學生搜集、整理了相關的資料后,教師再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以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2.跨越提升的獨立式綜合性學習
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在單元導語頁中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活動任務,在單元課程中安排了“活動前言”和“活動過程”兩個不同的板塊,不僅提出了具體的學習任務,而且也明確了活動步驟,為學生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高年級的綜合性學習單元教學中,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活動計劃,幫助學生以更高的標準來處理獲得的資料;指導學生撰寫調查報告、活動策劃書,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讓學生擁有妙筆生花的寫作能力
教學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習作單元,教師要提煉出學生應當掌握的學習目標,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生活經驗設計具體的教學方案,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1.啟發(fā)想象思維
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習作單元有著明確的單元主題,為單元習作教學指明了方向。
比如,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習作要求是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寫故事,創(chuàng)造自己的想象世界。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宇宙的另一邊》《我變成了一棵樹》,啟發(fā)學生的想象思維,感受想象的神奇;學習《一支鉛筆的夢想》《尾巴它有一只貓》,掌握想象作文的寫作技巧。在此基礎上,學生自主撰寫習作,達成習作單元教學目標。
2.寫出人物特點
在高年級習作單元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讓學生在賞析文本的實踐中掌握人物寫作的方法,掌握寫出人物真情實感的寫作技巧。
比如,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單元習作要求學生寫出人物的具體特點,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摔跤》等三篇課文和《我的朋友容容》等兩篇習作例文,讓學生了解描寫人物特點的方法。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寫出了人物的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第二篇課文重在通過細節(jié)表現(xiàn)人物形象,第三篇課文用細節(jié)表現(xiàn)了嚴監(jiān)生的性格特點。從單元編排的三篇課文的整體視角來看,教材著重要求學生從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等特點和心理、性格、生活習慣等不同方面描寫人物,寫出人物的鮮明特點。
總的來說,在特殊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要以整體的視角開展單元教學,保持特殊單元內各教學板塊之間的銜接性和遞進性,不斷地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