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式教學是一種以項目為核心的教學方式。項目式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和探究?;陧椖渴浇虒W,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教學資源,明確項目主題,舉辦項目活動,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落實項目評價。筆者以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麻雀》為例,組織學生開展項目式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分析文本的主要內容,確定項目主題,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積極融入閱讀過程,為后續(xù)教學活動的落實打下基礎。
《麻雀》這篇課文敘述了一只老麻雀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獵狗傷害的動人故事,贊揚了母愛的無私、偉大,抒發(fā)了作者對老麻雀的敬佩之情。教師結合課文內容,確定項目主題“向學校廣播站投稿”,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親愛的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常會看到、聽到或讀到一些有趣的、感人的事情,請選擇一件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把它寫下來,給學校廣播站投稿吧!
教師可以結合項目主題和具體的情境,從語言運用、審美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等核心素養(yǎng)角度設計教學目標。其中,針對語言運用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是:抓住重點語句和段落,理解文本內容,掌握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針對審美創(chuàng)造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是:感受老麻雀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母愛的力量”;針對思維能力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目標是:學習文章的敘事順序,掌握把一件事情寫清楚的技巧。
教師圍繞文章結構,抓住重難點內容,從項目主題和情境出發(fā),布置項目任務,提出對應的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項目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拓展問題支撐項目活動。
《麻雀》這篇課文共分為三個部分,第1—3自然段屬于第一部分,重點講述獵狗隨“我”打獵歸來,途中看到從樹上掉下來一只小麻雀;第4—5自然段屬于第二部分,重點講老麻雀奮不顧身地掩護小麻雀,歌頌了偉大而高尚的母愛;第6—7自然段屬于第三部分,講述獵狗被“我”帶走,小麻雀得救了。這篇課文的重難點內容是:了解老麻雀保護小麻雀的行為,感受“母愛”的力量;抓住重點詞句,找到文中描寫小麻雀、獵狗、老麻雀的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學習作者通過神態(tài)、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人物形象的方法;學習把一件事情寫清楚的方法?;诖?,教師可以布置相應的項目任務:任務一是“初讀課文,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對應的驅動性問題是“麻雀發(fā)生了什么事情”;第二個任務是“精讀課文,感悟寫作方法”,對應的驅動性問題是“作者是如何將事情寫完整、清楚的”;第三個任務是“學法遷移,完成課后作業(yè)”,對應的驅動性問題是“如何把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寫清楚”。
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四年級學生的學情,繼續(xù)細化驅動性問題:第一個驅動性問題是“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是什么”;第二個驅動性問題是“文章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有哪些”;第三個驅動性問題是“如何寫一個關于‘愛’的故事”。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項目合作,探究閱讀任務,總結閱讀要點,掌握寫作技巧。
針對《麻雀》的閱讀教學項目任務,教師可以繼續(xù)細化項目活動,引導學生通過深入閱讀文本為后續(xù)的寫作投稿打下基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結合具體的項目任務開展合作學習。針對“初讀課文,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的任務,學生閱讀第1—3自然段的內容,分析故事的起因:小麻雀剛出生不久,從巢里掉下來了;學生閱讀第4—5自然段,了解故事的經(jīng)過: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落在獵狗面前,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學生閱讀第6—7自然段,總結事情的結果:獵狗后退。
針對“精讀課文,感悟寫作方法”的任務,學生閱讀課文第4—5自然段,圈畫出關鍵詞,標注對應的感受,如:“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說明老麻雀下落的速度非???,可以看出它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要與比自己強大的獵狗戰(zhàn)斗,救出自己的孩子。學生還畫出“緊張”“發(fā)抖”等詞語,并進行標注:老麻雀面對兇狠的獵狗,“絕望”和“緊張”是本能的反應,因為老麻雀這么緊張、害怕,但還是要保護小麻雀,凸顯了母愛的偉大,使老麻雀的形象更真實。
針對“學法遷移,完成課后作業(yè)”的任務,學生抓住課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列舉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比如:一只老麻雀從一棵樹上跳下來……絕望地尖叫著……學生綜合課文的主題和細節(jié)描寫,完成課后作業(yè),提煉、總結文章的寫作技巧,即:理清主干部分,包括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豐富細節(jié)部分,包括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
教師引領學生分組完成項目任務,開展項目評價,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基于《麻雀》項目化教學主題和情境,教師引領學生完成“向學校廣播站投稿”的任務。學生通過深入閱讀課文,明確了寫作的順序,掌握了寫作方法。在此基礎上,學生以“捉蚊記”為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一個學生在習作中寫道:一個夏日的晚上,一只賊頭賊腦的蚊子把我從吃豬蹄的美夢里拉了回來……我躺下裝睡,假裝沒留意蚊子的挑釁……這場“人蚊大戰(zhàn)”終于結束了。想著我不翼而飛的“豬蹄”,我深深地感嘆:人與蚊子的戰(zhàn)爭,什么時候可以平息呢?教師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評價:“你把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果寫清楚了,但是沒有把看到的細節(jié)寫具體?!睂W生根據(jù)教師的意見,重新梳理看到的內容,寫出了具體的細節(jié),完成了向學校廣播站投稿的任務。
總之,通過《麻雀》這一課的項目式閱讀教學實踐,我們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還通過豐富的項目任務和小組合作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項目式教學不僅提升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