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tǒng)的“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采用線下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手法單一,師資力量薄弱,并且龐大的教學資源很難集中在課堂教學中。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線上教學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高校教師擁有了新的教學方式。通過對“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模式進行研究和探索,進行新型課程規(guī)劃,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學生們可以更高效地學習知識,教師可以通過綜合渠道得到教學反饋,改進教學方法,并最終提升課程的整體教學質量,讓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得以進步。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模式;高等教育;圖形圖像處理;混合式教學體系
在新時代發(fā)展下,信息化和互聯網技術對于課程教學的重要性日漸提升,課程設計和教師素養(yǎng)都有必要針對信息化技術進行提升。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文件《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第八條指出:“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tǒng)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1]因此,傳統(tǒng)的“圖形圖像處理”教學模式有必要借助信息化技術,改變課程教學模式。
一、“圖形圖像處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思路
根據開設專業(yè)的不同,“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結構類型存在不同,該課程的開課思路也有所差異??傮w而言,這是一門由廣播電視、數字媒體、動畫制作等專業(yè)開設的專業(yè)教育必修課程,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使用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圖像的繪制和處理。用通俗的語言進行表達,這是一門教導學生使用Photoshop等圖像處理軟件進行圖像處理和加工的課程。該課程是非線性編輯制作技術和影視特效制作的前置課程,學生需要先通過掌握靜態(tài)圖像的處理方法,再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去學習后續(xù)課程中視頻素材的編輯和加工的方法。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是一門重要程度很高的基礎課程,但是由于課程要求較高,對教學者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軟硬件設施有一定的要求,使得教學方式存在限制,課程設置普遍存在教學方法單一、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除此之外,“圖形圖像處理”對于實踐操作能力的要求很高,單純地學習理論知識并不能滿足課程的需求,學生需要大量的實踐操作才能對課程知識點產生深入的了解。然而,傳統(tǒng)的“圖形圖像處理”教學模式對于實踐環(huán)節(jié)的著墨較少,少數安排好的課程實踐環(huán)節(jié)也和相關行業(yè)的實際操作流程產生了脫節(jié)。
信息時代的到來為高等教育課程帶來了新的可能性,為“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授課模式帶來了全新的改變,也讓課程學習和專業(yè)技能知識產生了全新的化學反應。在新時代新技術的影響下,各類網絡課程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讓教師們可以便捷地通過這類平臺進行課程改革,開展混合式教學,讓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課堂當中,借助線上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結合教師自己的教學平臺,學生們在課堂之外也可以隨時學習知識,提升學習興趣,并最終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概念和意義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融合了兩種不同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是一種具有重要意義的新型教學模式。先通過互聯網讓學生可以進行線上課前學習,然后在線下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和教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起到更直接的教學效果。在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在網絡教學平臺上事先準備好課程資料和課程實踐材料,并通過平臺發(fā)布教學任務,讓學生們根據教師派發(fā)的任務,完成課前學習。而在實際授課階段,教師可以通過線上和線下渠道聯合進行授課,借用網絡上無盡的教學資源來輔助教學,并讓學生學習到更加豐富的知識。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使雙方都能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在教學中起到示范、引導和激勵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其由淺入深地進行學習。[2]
在傳統(tǒng)的“圖形圖像處理”課程教學中,由于該課程對于教師和學生都需要一定的知識和技能需求,再加上課堂教學資料和實際專業(yè)技術存在一定距離,導致實際教學效果往往并不盡如人意。高?!皥D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改革既要讓教師教授的知識和技能符合社會上相關專業(yè)人才的需要,也要讓學生能夠提升學習興趣,以更高的效率進行學習。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課程改革的全新方向,眾多高校教師開始認識和了解這種新式的教學方式,并將其用于改進原有的教學流程。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狀況自由地安排學習流程,在線上線下進行自由切換,同時教育資源可以多次使用和共享,提高了教學效率。而教師也可以通過各種工具和數據分析,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興趣和能力,為他們提供更為適合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這種教學模式也可以使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成倍增加交流的機會。運用好“線上線下”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和教師得到共同的進步。
三、“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目標
“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設立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專業(yè)的圖像處理技術,提升對圖像美學和構圖的理解,并通過實踐操作來培養(yǎng)處理、優(yōu)化和創(chuàng)作圖像的綜合能力。為了更好地達成“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教學目的,如遠程授課、實時互動、在線討論等,使教學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的課堂環(huán)境。
以江西服裝學院的“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為例,教師在“學習通”網絡教學平臺上上傳教學課件、練習材料和講解視頻,并借用互聯網上豐富的“圖形圖像處理”教學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內容。而學生也可以進入教室建立的課程門戶,用于課前學習和課后復習。此外,課后作業(yè)和考試也可以在教學平臺上進行,方便一些因特殊情況無法趕到教室的學生也能正常參與到課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這種“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實時查看學生的學習狀況,提供針對性的幫助和輔導,同時學生也可以在課后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交流,或與教師進行實時溝通,從而提高了授課效率。
通過構建“圖形圖像處理”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降低教學成本、整合和共享資源,同時學生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來促進自主學習,實現個性化和自主化的學習。
四、“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方法
(一)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體系
(1)安排課前學習內容。教師需要在線上平臺準備好課前學習的內容。教師在授課前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fā)布學習內容,并提供所需要的課件和教學材料,供學生在正式上課前學習需要了解的知識和技能。細節(jié)上,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設置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內容,學習內容的安排順序,學習內容完成后的練習內容,完成學習內容的時間點,學習內容的成績安排,等等。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效果的反饋,制訂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供正式上課時使用。
(2)構建面對面的授課環(huán)節(jié)。在正式的面對面授課中,教師需要依據線上平臺中的課前學習階段數據反饋,將調整后的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授課。在具體細節(jié)上,教師需要先針對課前學習階段遇到的問題進行整理收集,然后在課堂教學階段進行分析和解答。而在正式授課方面,教師也可以借用網絡教學平臺上廣闊的教學資源進行課程內容構建,讓學生們接觸到最新的知識和實操項目。在講解完知識點后,教師也需要發(fā)布課后學習的內容和要求,使學生們在課后進行學習,讓學生深化學習內容、主動思考,對新知識和新技能做到進一步掌握。
(3)設置課后學習環(huán)節(jié)。在正式授課結束后,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組織課程復習和知識點復盤。教師需要收集正式上課階段學生出現的一些疏漏和問題,通過線上平臺進行分析和講解。由于教學平臺的電腦客戶端程序可以自行創(chuàng)建或者上傳文檔,教師可以憑借客戶端程序來共享教師的知識講解材料。此外,由于平臺上存在非常多共享的視頻教學材料,教師也可以自行分享發(fā)布同類型教學材料,用于給想要進一步學習相關課程知識的學生使用。教師也可以通過教學平臺上的數據統(tǒng)計,來追蹤每一個學生的教學進度。
(二)建立“圖形圖像處理”教學資源建設機制
(1)建立“圖形圖像處理”教學資源庫,讓學生們在課程練習題和課程作業(yè)外,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實例教學資源進行練習。在實際上課過程中,由于時間限制,學生練習內容通常較為簡單,只能練習少量知識點的小型練習題,而無法針對現實中可能存在的大型項目進行練習。通過建設“圖形圖像處理”教學資源庫,學生可以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點融會貫通。比如,一個平面廣告設計項目,學生就可以在制作項目的過程中同時使用選區(qū)工具、漸變工具、調色工具、濾鏡等多個知識點,讓學生在學習中深化學習的內容,并進一步掌握學習內容。而為了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主動選擇教學效果好且新穎的教學資源,最好選擇當前學生關心的熱點內容,讓學生們有動力、主動地進行學習。
(2)建立“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資源庫。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對于知識點的學習很多時候只能涉及面而無法具體到點。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借用網上豐富的慕課資源,以及教師自己的授課視頻,幫助學生加深認知和學習。比如Photoshop軟件的圖層樣式知識點,由于這個知識點涉及的內容多且繁雜,詳細講解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讓學生疲勞,因此授課過程中教師只能把不同的圖層樣式大致講一遍,而無法深入地對該知識點進行進一步分析和實踐講解。而如果有學生對這個知識點感興趣,便只能課下自行尋找相關教程。“圖形圖像處理”課程資源庫建立完成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快速查閱相關的講解課程,讓不同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3)建立課程思政資源庫。教師需要將課程思政內容安排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正如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所指出的“人才培養(yǎng)效果是課程思政建設評價的首要標準”[3],因此建立一套課程思政資源庫也是有必要的。在實操過程中,建立資源庫所需要的內容既需要滿足有關理想信念、人文情懷、家國文化的思維培養(yǎng),也需要符合“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的要求。因此,填充的資源內容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分類:①培養(yǎng)學生“熱愛傳統(tǒng),時代創(chuàng)新”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②培養(yǎng)學生“民族文化、民族自信”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③培養(yǎng)學生“愛黨愛國”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三)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估機制
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由于加入了網絡教學平臺這個互聯網上的新式教學方式,教學質量的評估機制需要隨之進行改變,線上教學的評估也需要加入整套評估機制中。因此,在實操過程中,需要建立持續(xù)改進機制,根據評估結果,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建立持續(xù)改進機制,以提高教學質量。以江西服裝學院的“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為例,“學習通”平臺上的教學材料和教學統(tǒng)計數據也會加入教學質量評估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在課前和課后的教學進度、任務完成狀況等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進行考察。根據網絡學習平臺和課堂教育的實際學習效果,鼓勵教師定期對自己所教授的課程進行自我評估,分析教學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措施??傊?,建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質量評估機制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等多方共同參與,協(xié)同合作,真正提高混合式教學的質量。
五、“圖形圖像處理”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注意“線上線下”課程融合的方式
由于“線上線下”課程融合的教學方式目前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范式,因此課程教學的方式依然依賴于教師個人的授課經驗。有些教師可能單純地把網絡教學平臺當成一個課件倉庫,而沒有深入運用教學平臺的多種功能。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需要精心策劃和組織線上教學資源,如教學課件、練習材料、講解視頻等,并確保這些資源的質量和內容與線下教學緊密銜接。同時,線下教學也需要注重實踐操作和互動討論,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線上教學和課堂教學只有實現互相結合,才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注意線上教學設計的創(chuàng)新
部分教師僅僅把線上教學平臺當作一個遠程直播平臺進行使用,忽略了它等同于課堂教學。因此,在實際使用中,教師需要主動掌握網絡教學平臺的各種功能,除了單純的直播授課外,要充分使用平臺中多環(huán)節(jié)、多功能的教學工具,如進度追蹤、打卡統(tǒng)計等,來最大化地實現教學平臺的學習功能。在授課過程中要更多地開展課堂討論、隨堂檢測等,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4]
結語
綜上所述,“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圖形圖像處理”課程中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這種課程模式可以拓寬教學資源和途徑,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實踐能力;可以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滿意度。因此,學校和教師需要制定一套符合課程要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模式,讓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新式線上教學的優(yōu)點相結合,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學有所成,成為符合社會需求的新人才。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EB/OL](20190513).https://www.gov.cn/xinwen/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2]蔡國棟.初中物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策略[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3(10):7475.
[3]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20200528)[2023030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朱曉博.大學英語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模式研究——以錦州師范高等??茖W校為例[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5):4850.
作者簡介:劉宇峰(1992—"),男,漢族,湖北武漢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