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做合一”理念強調以“教學做”為整體,以“做”為核心,倡導做上教、做上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其音樂素養(yǎng)的綜合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深入探討并實踐“教學做合一”理念,與學生一起探索、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其音樂素養(yǎng)的目標。文章針對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具體策略進行全面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做合一”理念;教學策略
小學音樂教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構成,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教師要構建系統(tǒng)化的小學音樂教學體系,不斷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授課方式,讓學生在“做”中體會音樂的獨特魅力,最大限度發(fā)揮“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價值。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從“做上教”和“做上學”兩個角度出發(fā),重視音樂課堂的教學實踐,通過“教唱—學唱—演唱”這一過程,充分提高學生的藝術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意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音樂技能,發(fā)揮“教學做合一”理念的重要作用,讓學生學習音樂、享受音樂。
一、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教學做合一”理念,教師應當重視對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優(yōu)化,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采取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充分吸收音樂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可以實施分級教學,將音樂教學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階段,由淺入深地推動教學進度,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音樂知識、熟悉音樂節(jié)奏。隨著教學進度的不斷推進,學生的理解能力隨之提高,逐漸養(yǎng)成獨立分析的良好習慣,獲得豐富的音樂體驗。
例如,在教學蘇少版《義務教育教科書·音樂》(以下統(tǒng)稱“教材”)三年級上冊《映山紅》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想要表達的感情,體會音樂表現(xiàn)手法在塑造藝術形象中的重要作用,隨后可以積極開展如下分級教學活動。
初級階段:以聊天的方式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的革命電影或革命歌曲,自然引出歌曲《映山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級階段:通過逐句演唱示范,引導學生在熟悉曲譜的基礎上,跟隨教師學唱歌曲,使其能夠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與感情。
高級階段:將歌曲分成多個段落,以分段表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利用肢體語言、面部表情等表達歌曲的真摯感情。
為了進一步鞏固“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進行拓展教學,播放《紅星歌》《歌唱祖國》《東方紅》等具有不同情感與節(jié)奏的歌曲,引導學生通過對比,欣賞、感受不同音樂的風格特點,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方案,以激發(fā)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這樣有助于體現(xiàn)歌曲《映山紅》的重要性,讓學生在掌握發(fā)聲技巧的基礎上,感悟歌曲背后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意志,豐富學生的音樂體驗。
二、實施律動教學,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
律動教學是合作學習的特殊形式,注重學生的實踐探索和音樂體驗。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設計一系列的律動教學活動,如舞蹈編排、節(jié)奏練習等,讓學生能夠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多樣化的律動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節(jié)奏與律動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相互協(xié)調與配合,根據(jù)音樂旋律或節(jié)奏做簡單且有規(guī)律的動作,增強學生的節(jié)奏感,展現(xiàn)學生的個性,使其能夠在合作互助中理解音樂、表達音樂,從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教材三年級下冊《金孔雀輕輕跳》這首歌曲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傣族音樂的特點,了解傣族的民族風情,從歌曲中感受孔雀優(yōu)美、從容的步態(tài),初步學習傣族音樂的特點。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做”促進學生學習,實施律動教學,引導學生學習歌曲中的經(jīng)典動作,深入體會傣族舞的精髓,增強對孔雀和傣族舞的喜愛之情。最后,在學生掌握基本的舞蹈動作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律動表演,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舞蹈的編排與表演,發(fā)展學生的表演潛能,深化學生對歌曲主題的理解。
在本課學習中應用“教學做合一”理念,能創(chuàng)新律動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新路徑,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參與律動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切實感受傣族音樂和傣族舞的特點,對傣族文化產(chǎn)生興趣。
三、設計趣味游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做合一”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多樣化的課堂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游戲元素融入音樂教學,巧妙設計與音樂相關的趣味游戲,如音樂猜謎、歌詞接龍等,營造輕松、愉悅的音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通過這樣的游戲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自主探索廣闊的音樂領域,掌握豐富的樂理知識,以此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趣味性,全面發(fā)揮“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應用價值。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上冊《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時,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學唱歌曲,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歡快情緒和體現(xiàn)的節(jié)日氛圍,以及所表達的熱愛美好生活的真摯感情,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其次,教師可以結合這首歌曲的主題設計搶答游戲,播放所學過的相關主題店歌曲片段,引導學生舉手搶答歌名,帶領學生進行此次課堂學習;最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學唱過程改為“接龍演唱”的游戲形式,將歌曲分成多個句子,讓學生逐句接唱,接不上的學生需要表演一個節(jié)目,以此提升音樂課堂的趣味性。
通過游戲化教學,小學音樂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游戲與“教學做合一”理念合理相融,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能夠保持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在實踐中掌握樂理知識,提升音樂素養(yǎng)。
四、布置音樂任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深入探究“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核心內容,將其作為音樂任務的理論指導,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落實“教學做合一”理念,教師要重視音樂任務的設計形式,結合學生的音樂興趣與能力,布置具有挑戰(zhàn)性和實踐性的音樂任務,引導學生直觀感知音樂作品的情感要素,理解其中的文化主題。
例如,在教學教材四年級下冊《好月亮,你走得這樣靜悄悄》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深情、輕柔的聲音學唱歌曲,表現(xiàn)出月亮的寧靜、皎潔,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讓學生懂得感恩父母。為了落實“教學做合一”理念,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巧妙布置如下音樂任務,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創(chuàng)意改編任務: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月亮的感受,嘗試改編歌曲的部分歌詞,寫出有關月亮的小故事,融入自身的真摯感情,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
音頻錄制任務:引導學生利用錄音設備或錄音軟件,將自己演唱的歌曲片段錄制下來,并分享到班級群,讓學生能夠相互進行客觀評價,學習演唱技巧,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反思總結任務: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與總結,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回顧所學音樂知識,及時調整學習目標與方向,夯實學生的音樂基礎。
通過布置上述音樂任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使其能夠體會音樂的節(jié)奏,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提供指導,讓學生能夠在體驗音樂的過程中樹立“做上學”意識,高效完成多元音樂任務,增強學習信心,從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質量。
五、重視實踐教學,強化學生的音樂技能
“教學做合一”理念指出,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在實踐體驗中理解音樂知識,掌握音樂技能。具體而言,教師要結合課程目標,向學生介紹教學曲目的歌詞、旋律等,組織學生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如樂器演奏、團體合唱、舞臺劇表演等,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實踐機會,強化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力。由此可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及時調整與優(yōu)化實踐教學策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從而強化學生的音樂技能。
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上冊《東方之珠》這首歌曲時,教師要重視實踐教學,引導學生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通過聆聽、分析和演唱等實踐活動深刻體會歌曲傳達的思歸、盼歸的愛國之情。為此,首先,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分段賞析,了解歌曲背后的歷史故事,引導學生從多個維度來解讀歌曲的主題思想,明確歌詞中“淚珠”“尊嚴”“黃色的臉”所代表的意義,理解作者對祖國的熱愛與贊美之情。其次,教師可以開展實踐演唱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個人合唱、集體合唱、配樂演唱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讓其在演唱的過程中利用聲音變化與表情配合,傳達歌曲中蘊含的愛國之情,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我心中的香港”為主題,自由創(chuàng)編歌曲,并進行表演和展示,強化學生的音樂技能。
實踐教學是實施“教學做合一”理念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不同主題的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理解《東方之珠》這首歌曲的文化意義,使其能夠在實踐中感受歌曲的主題思想,即抒發(fā)對香港的深深眷戀、對祖國繁榮昌盛的自豪和期待,以此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懷。
六、完善評價體系,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
教學評價是落實“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有效途徑。教師可以構建多元教學評價體系,并將其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最終環(huán)節(jié),不僅包括對學生樂理知識、音樂技能掌握情況的評價,還包括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表現(xiàn)和成果等的評價,以全面、客觀評價學生的發(fā)展情況。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定期的評價反饋,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使其能夠根據(jù)評價反饋結果,主動參與專項訓練,優(yōu)化學習方法,以此滿足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需求。
例如,在教學教材五年級下冊《誰說女子不如男》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做合一”理念的核心思想,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從活動參與度、合作精神和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積極構建多元教學評價體系,全面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表演、檢測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能否有韻味地演唱歌曲、能否在表演中配上戲曲的身段和動作等,給予學生全面且公正的教學評價,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明確未來的學習方向,提高學習效果。另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相互評價,針對歌曲的學習情況提出具體的建議或意見,以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法,實現(xiàn)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的目標。
完善的教學評價能夠保障本課的教學效果,能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或同學的評價意見,彌補自身的不足,以此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還可以不斷優(yōu)化音樂教學策略,為“教學做合一”理念的實施創(chuàng)造充足的空間。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時,教師要踐行“教學做合一”理念,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通過采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開展律動教學、設計趣味游戲、布置音樂任務、重視實踐教學、完善評價體系等多種教學策略,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體會音樂的獨特魅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高效完成學習任務,以實現(xiàn)培養(yǎng)其音樂素養(yǎng)的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靜怡. 新課標下小學音樂奧爾夫節(jié)奏訓練的實踐探索[J]. 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43(35):62-64.
[2]何建梅. “教學做合一”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J]. 華夏教師,2023(31):54-55.
[3]高昕. 新時代背景下陶行知教育思想對小學音樂教育改革的啟發(fā)[J]. 大眾文藝,2023(8):136-138.
[4]高瑞蕓. “教學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學音樂教學創(chuàng)新[J]. 戲劇之家,2022(16):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