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學足球教學中引入“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足球技能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增強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和動機,同時促使學生養(yǎng)成體育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為此中學應積極設置分階段教學目標,確保學習內容從基礎到競賽的遞進;組織差異化訓練,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模擬比賽環(huán)境,強化學生的實戰(zhàn)應用能力和競技精神;利用科技輔助工具,提高訓練效率和學習體驗;構建多維度評價機制,定期反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效。
關鍵詞:“學練賽”一體化教學;中學;足球教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4年鄭州市教育科學一般課題,《基于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中學足球教學探析》,立項編號:2024-ZJKYB-S09-001,研究成果。
一、引言
“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將理論學習、技能訓練與實戰(zhàn)比賽三個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的先進教育方法。該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分離的局限,通過一系列連續(xù)且系統(tǒng)的教學活動,確保了學生在吸收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將所獲得的技能應用于比賽中。在中學足球教學中實施該模式,即讓學生從基礎技能的掌握到實戰(zhàn)技能的應用,再到競賽中的策略運用,每個階段都緊密相連,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學習周期,有助于顯著提升學生的技術熟練度,增強他們在比賽中的應變能力,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對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了“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中學足球教學中的重要意義,探討了該模式如何有效促進學生足球技能的全面提升、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以及個人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揭示了該教學模式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與教育內容對接方面的有效性,及其在推動體育教育朝向更系統(tǒng)、更科學方向發(fā)展的潛在價值。
二、在中學足球教學中引入“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
(一)提高學生足球技能的系統(tǒng)性和連貫性
在中學足球教學中實施“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有效促進學生足球技能的系統(tǒng)化和連續(xù)性。
首先,該模式致力于打通學習、練習與競賽三個階段的界限,確保學生在理論掌握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技能的實際運用和場上演練。教學活動由理論導入,至實踐操作,再到實戰(zhàn)應用,形成閉環(huán)循環(huán),有助于系統(tǒng)性提升學生掌握各類足球技能的能力。
其次,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往往割裂,學生雖然能理解大量規(guī)則與技巧,但缺乏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實戰(zhàn)的機會,而“學練賽”模式通過模擬實戰(zhàn)的教學設計,使得學生在掌握理論的同時,也能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深化理解。例如:教師通過安排結合競賽的特定訓練,可以使學生將學到的技能付諸實踐,這不僅有助于教師了解其技能的掌握程度,也加強了其在真實比賽環(huán)境下的應用能力。
最后,該模式強化了訓練的系統(tǒng)性與連貫性,有助于通過技能的有效整合,幫助學生構建起完整的技能體系,形成能夠適應多樣化比賽需求的綜合技術能力。這就使得學生既能全面掌握足球技能及戰(zhàn)術知識,還能提高其在實際比賽中的自信心與應對能力[1]。
(二)提高學生對足球學習的興趣和動機
將“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引入中學足球教學中,有效激發(fā)了學生對足球的熱情與動力。
首先,該模式綜合了學習、練習與比賽三個環(huán)節(jié),這種將課堂理論學習與足球比賽相融合的教學,極大地增強了足球課程的吸引力,使得學習既生動又具體。同時,在這一模式下,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清楚這些知識將如何在接下來的實踐和比賽中得到應用。這種對實際應用的預見性極大地促進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了解到控球和傳球技巧如何助力比賽中團隊協(xié)作與取得勝利后,學生往往會在練習中投入更多的熱情。
其次,比賽的競爭性和觀賞性為學生提供了展現(xiàn)技能的舞臺,這就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感,也提升了其對足球學習的熱情。
總之,“學練賽”模式使得足球教學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技能練習,而是演變?yōu)橐粋€充滿挑戰(zhàn)與樂趣的全方位體驗。這一教學布局使學生有機會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自己的技能,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這有助于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對體育活動的整體興趣,激發(fā)對足球運動的熱愛,從而為其未來長期參與體育活動奠定了基礎。
(三)促進學生體育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的形成
在中學足球教學中融入“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有效促進了學生體育精神和團隊協(xié)作意識的發(fā)展。
首先,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涉及足球技能的學習,還包括培養(yǎng)學生在訓練與比賽過程中與他人合作、實現(xiàn)團隊目標的能力,而通過練習和比賽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可以學會溝通、在壓力中保持鎮(zhèn)定以及在面對挑戰(zhàn)時支援同伴,這均是體育精神的重要元素。具體來說,在“學練賽”框架下,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互連接,互為支撐,共同促進著團隊整體的表現(xiàn)。例如:在理論學習階段,教師強調足球技術的基礎和在實際比賽中的應用,如:掌握團隊戰(zhàn)術和個人責任;練習階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不僅提高技術實施能力,還學習如何在團隊中扮演關鍵角色;比賽階段是將學習和練習的成果進行檢驗的階段,學生需要將之前的學習內容應用于充滿變數(shù)的比賽環(huán)境中,同時學習如何在團隊中有效發(fā)揮作用[2]。
其次,通過實際比賽,學生可以在競爭與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尊重對手和隊友,體會公平競技的價值,并經(jīng)歷努力后的成就感與失落感。這些經(jīng)歷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教育他們如何在勝利與失敗中保持正義和尊重,以及如何將這種精神應用到生活的其他領域,都具有重要影響。
因此,“學練賽”一體化教學的實施不僅在技術層面促進了學生的成長,也在精神和情感層面提供了深刻的教育意義,為他們未來無論是參與體育還是其他社會活動都提供了寶貴資產。
三、“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中學足球教學的實踐策略
(一)設置分階段教學目標,確保學習內容從基礎到競賽的遞進
在中學足球教學中引入“學練賽”一體化模式,分階段設定教學目標尤為關鍵。這不只是有助于為教師明確整個學期的教學目標,更有助于確保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成果可以得到量化,進而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在學期初需制定詳盡的教學計劃,包括將足球課程細分為多個階段,每一階段設定具體的學習目標,覆蓋技能掌握、理論知識習得以及體育精神與團隊合作能力的培育。例如:課程的初級階段聚焦于足球的基礎技能,如:傳球、控球和射門技巧;中級階段則擴展至戰(zhàn)術應用,涵蓋防守和攻擊策略;而高級階段則著重于比賽中技能與戰(zhàn)術的綜合運用。通過這種分階段的目標設定,不僅可以使足球教學系統(tǒng)有序,還能全面提升學生的足球技術和戰(zhàn)術理解,這也為學生提供了持續(xù)的挑戰(zhàn)和成長機會,使他們能夠在每一階段的學習中都能體驗到成就感。
(二)組織差異化訓練,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在“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中實施差異化訓練,對于提升中學生足球技能、體能及心理素質極為關鍵。為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個別差異提供定制化的教學與訓練方案,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和體育表現(xiàn)。
首先,教師需對學生的體能條件、技術水平、理解力和心理狀態(tài)進行深入評估,并以此為基礎劃分不同的訓練小組,同時針對各組學生的具體需求制定相應的訓練目標與方案。例如:對技術基礎薄弱但體能較強的學生,教師將重點安排技術訓練;而技術嫻熟但體能相對較弱的學生,則更多進行體能提升訓練[3]。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和手段,如:運用視頻分析工具、組織模擬比賽以及設置技能挑戰(zhàn),增添訓練的趣味性,實現(xiàn)對學生能力的精準提升。
其次,差異化訓練的實施還包括心理技能的培養(yǎng)。特別是在競賽階段,通過心理輔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信心,學習如何在高壓環(huán)境下調控情緒,這不僅可以優(yōu)化他們的比賽表現(xiàn),也可以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fā)展,而學生也應在訓練中進行自我評估與反思,自主調節(jié)學習計劃和訓練強度,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總之,通過這種差異化的訓練方式,學生可按照個人的發(fā)展節(jié)奏穩(wěn)步提高,進而不僅掌握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的足球技能,還在心理和社交能力上得到提高,且差異化訓練使得“學練賽”教學模式更為細致和人性化,更好地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需求,有效提升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競技能力。
(三)模擬比賽環(huán)境,強化學生的實戰(zhàn)應用能力和競技精神
在中學足球教學中采用“學練賽”一體化模式,可實施比賽模擬策略,構建接近真實比賽的環(huán)境,從而有效地將學生在學習與練習階段獲得的理論知識及技能轉化為實戰(zhàn)能力。此模擬不僅有助于加深學生對足球規(guī)則和戰(zhàn)術的理解,而且可以為他們提供一個在競爭壓力中測試和應用技能的平臺[4]。具體來說,比賽模擬主要包括組織內部賽事和構建真實比賽場景。為此,根據(jù)課程進展,教師可規(guī)劃多種形式的模擬比賽,如:技能挑戰(zhàn)賽、戰(zhàn)術應用比賽或是全面的足球比賽,通過模擬,學生得以將課堂中學到的控球、傳球、射門及防守進攻戰(zhàn)術轉化為實際操作。此外,為了使比賽模擬盡可能接近實戰(zhàn),教師需細致設計比賽的每個方面,如:規(guī)則設定、場地布局及比賽時長等。同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學生在比賽中擔任不同的角色,了解并實踐團隊中各角色的戰(zhàn)術職責。值得注意的是,在比賽模擬過程中,教師既應是裁判以保證比賽的公正性,也應是教練以便對學生進行的即時技術和戰(zhàn)術指導。通過這樣全面的比賽模擬,學生能有效地將課堂知識和技能轉化為競技實力,同時在實踐中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和競賽意識,進而為其未來參與足球比賽,應對其他生活挑戰(zhàn)做好準備。
(四)利用科技輔助工具,提高訓練效率和學習體驗
在中學足球教學中實施“學練賽”一體化模式,引入科技輔助工具是提升教學品質與效率的重要策略。
首先,現(xiàn)代科技解決方案,如:視頻分析軟件、傳感器技術和在線學習平臺的運用,可使教師更精確地監(jiān)測學生的訓練進度,提供定制化反饋,同時提高教學的互動性及學生的參與度。
其次,視頻分析軟件的應用,允許教師與學生共同回顧訓練與比賽錄像,分析技術動作的準確性和效率。例如:通過觀察慢動作回放,學生可直觀地看到自己在控球或射門時的具體動作,明確力量分布和姿態(tài)調整的必要性,而教師也可在此基礎上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再次,運用傳感器技術,如:智能可穿戴設備,可以在訓練及比賽中實時追蹤學生的動作表現(xiàn),如:速度和移動距離,以及生理指標(如:心率)?[5]。這些數(shù)據(jù)不僅有助于教師監(jiān)控學生的體能表現(xiàn)和運動強度,還可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計劃,有效預防運動損傷。
最后,在線學習平臺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使學生可在非教學時間自主學習足球理論,觀看專業(yè)比賽分析,或是練習技術動作。此外,平臺的交互功能,如:論壇和問答,可以促進學生及師生之間的交流,加強學習社群的連結感,但教師在使用這些科技工具時,應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平等地訪問和利用這些資源,并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操作培訓,以確保他們能有效使用這些工具進行支持學習和訓練。
可見,整合這些科技工具至足球教學中,可以顯著提高足球教學的專業(yè)性和實效性,從而干擾使學生在技術、戰(zhàn)術和體能各方面均獲得全面提升。
(五)構建多維度評價機制,定期反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效
在中學足球教學的“學練賽”一體化模式中,建立多維度的評價機制尤為關鍵。
首先,評價系統(tǒng)不僅應涵蓋學生的技術技能和理論知識,還應綜合評估團隊合作能力、競賽表現(xiàn)、體育精神以及個人成長等多個方面。通過這樣全面的評價體系,有助于促使學生在多方面得到均衡發(fā)展。
其次,評價體系應包括多種評估方式,如:定期的技能測試、理論考試、自我評估、同伴評估及比賽表現(xiàn)評估等。技能測試應定期舉行,以確保學生技能的持續(xù)提升;理論考試則評估學生對足球規(guī)則、戰(zhàn)術策略和歷史的理解;自我評估和同伴評估鼓勵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參與,同時不僅需要對其自身表現(xiàn)進行評價,也需要觀察并反饋同伴的表現(xiàn)。這樣的評價方法可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責任感,促進團隊內的交流與協(xié)作。
最后,在比賽表現(xiàn)的評估中,教師應重點觀察學生如何將訓練中掌握的技能和戰(zhàn)術應用于實際比賽,并分析他們在比賽壓力下的應對策略,涵蓋對學生心理韌性、戰(zhàn)術適應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的評價[6]。此外,評價機制還應關注學生的體育精神和道德行為,這對于培養(yǎng)他們成為負責任的運動員和具有高尚人格的個體非常重要。通過這種多維度的評價體系,教師不僅能全面把握學生的成長軌跡,還能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滿足每位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從而可以促進學生在技術、心理、道德及社交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
四、結語
“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引入不僅提升了學生的足球技能,還增強了體育精神,并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結合理論與實踐,該模式有效橋接了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需求之間的差距,促進了學生在技能、心理和社交能力上的均衡成長。當然也要看到,該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要求教師掌握更高級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為此學校也必須在資源配置、教學設施及評估體系上做出調整和優(yōu)化,以支持這一教學模式的運行。
參考文獻:
[1]肖亮.\"學練賽\"一體化的高中體育教學模式[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3(19):89-91.
[2]李功.\"學,練,賽,評\"一體化新樣態(tài)足球課堂教學的設計與實踐——以水平四八年級《足球:大腿接球》為例[J].體育教學,2023,43(11):78-80.
[3]李加前.高中體育\"學練賽\"一體化教學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2023(18):72-74.
[4]鄭曼.高中體育\"學練賽\"一體化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華活頁文選(高中版),2023(23):108-110.
[5]林國慶.\"學練賽\"一體化視角下的高中體育課堂評價[J].2021(3):18-21.
[6]王韜.\"學練賽評\"一體化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探索[J].健與美,2023(3):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