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為例,分析微課與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的結合點及優(yōu)勢。針對微課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其具體應用策略,包括知識點導入、實驗教學演示、復習鞏固等方面,以期充分發(fā)揮和利用微課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中的優(yōu)勢。希望通過這次研究,為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提供有效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微課;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育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為傳統(tǒng)教學模式帶來了深刻的變革。初中化學作為一門基礎而重要的學科,其教學方式也在不斷革新。信息化教學以其豐富的資源、靈活的方式和高效的互動,為初中化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1]。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化教學模式,逐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展現(xiàn)出其獨特的魅力。微課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為主要載體,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展開,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聚焦、生動的學習體驗[2]。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微課可以輔助教師講解抽象概念、展示化學實驗過程、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因此,在進行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期間,強化對微課的應用尤為重要。
一、微課與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的結合點及優(yōu)勢分析
微課與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的結合點主要體現(xiàn)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提升教學效果兩個方面。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微課具有容量小、時間短、內(nèi)容具體、模式多元和創(chuàng)作靈活等特點,非常適合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的需求。通過微課,教師可以將抽象的化學知識以圖片、視頻、動畫等形式呈現(xiàn)出來,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直觀、形象,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微課還可以作為輔助性教學手段,與傳統(tǒng)教學進行有效整合,拓展教學資源,構建高效的初中化學課堂。在實際應用中,教師應注意微課使用的合理性和適時性,充分發(fā)揮其在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的輔助作用,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質(zhì)量。
二、微課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源與質(zhì)量問題
微課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資源與質(zhì)量方面。具體表現(xiàn)為:教師對微課平臺了解不足,且相關平臺上的微課資源質(zhì)量參差不齊、分類混亂,導致教師難以找到適合的微課資源[3]。此外,雖然微課教學具有獨特優(yōu)勢,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教學難點變得形象生動等,但由于資源與質(zhì)量問題的存在,影響了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和效果提升。針對這一問題,需要健全微課網(wǎng)絡資源平臺,提高微課資源的質(zhì)量與分類的合理性,以便教師能夠更方便地找到并應用適合的微課資源,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初中化學教學[4]。
(二)應用氛圍不佳
微課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學校應用微課的氛圍較差。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教師使用微課的頻率低:教師僅在公開課或比賽中使用微課,而在日常教學中很少應用,導致微課的教學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揮[5]。第二,學校對微課的重視程度不夠:除了管理部門布置的微課培訓外,學校并沒有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相關培訓,導致學校缺乏微課教研氛圍,同時,教師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與技術支持。
(三)設計與制作水平低
微課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另一問題是,部分教師的微課設計與制作水平較低,不能靈活地將微課運用于化學教學中。具體表現(xiàn)為:第一,微課設計缺乏專業(yè)性:部分教師對微課的內(nèi)涵理解不深,缺乏微課設計與制作的專業(yè)培訓和指導,導致微課作品質(zhì)量不高,無法有效支持學生的學習[6]。第二,微課應用不靈活:盡管微課在化學教學中有極高的應用潛力,但部分教師未能充分發(fā)掘其優(yōu)勢,僅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或公開課中偶爾使用,日常教學中應用較少。
(四)知識系統(tǒng)化問題
微課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應用中存在知識系統(tǒng)化問題。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為初中化學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然而,其碎片化的特點也可能對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尤其是可能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系統(tǒng)化學習[7]。具體表現(xiàn)為,微課往往聚焦于單一知識點,學生只能看到一章中的某個知識片段,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應用微課進行初中化學教學時,教師需要通過設計系列微課、提供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整合等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
三、微課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知識點導入與講解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利用微課進行知識點導入與講解,可以增強教學效果。微課以視頻為載體,針對特定知識點進行講解和引導,能夠幫助學生快速解決問題并深刻把握教學目標。在知識點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立體化教學情境,將抽象的化學概念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在知識點講解環(huán)節(jié),微課能夠充分發(fā)揮其內(nèi)容豐富、畫面生動的特點,將難以用語言、文字表述的化學知識點通過視頻方式直觀展現(xiàn),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培養(yǎng)其化學核心素養(yǎng)[8]。
1.利用微課進行生動有趣的知識點導入
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zhì)量,教師可利用微課進行生動有趣的知識點導入。以人教版“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為例,教師可制作一段微課視頻,視頻開頭以一場趣味實驗為引子,如“鐵釘生銹實驗的時間加速版”,通過生動的畫面和引人入勝的解說,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接下來即可開始導入環(huán)節(jié),具體實施步驟如下:首先,展示實驗現(xiàn)象,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接著,簡要介紹實驗原理,為新課內(nèi)容做鋪墊;最后,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傊ㄟ^這樣生動有趣的微課導入,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點,為后續(xù)的課程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通過微課展示化學實驗與現(xiàn)象,輔助學習理解
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期間,為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學實驗原理,教師可通過微課展示化學實驗與現(xiàn)象,輔助學生理解。例如,針對“金屬的化學性質(zhì)”章節(jié)的教學,教師可以制作微課視頻,展示不同金屬與酸反應的實驗過程,如鎂、鋅、鐵與稀硫酸的反應。視頻通過慢動作、特寫鏡頭等手法,清晰展示反應現(xiàn)象,如氣泡產(chǎn)生、金屬溶解等,同時配以解說,解釋反應原理。這樣的微課不僅直觀生動,還能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金屬活動性強弱的概念,提高教學效果。
3.設計微課互動環(huán)節(jié),增強學生參與感
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期間,為了增強學生的參與感,設計微課互動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以人教版“酸堿中和反應”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嵌入互動問答,如“預測酸與堿混合后溶液顏色變化”,鼓勵學生暫停視頻進行思考。同時,設置虛擬實驗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拖拽虛擬試劑完成反應,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記錄實驗結果。此外,教師可以在微課結尾設置討論區(qū)鏈接,引導學生分享學習心得,提出疑問,促進師生、生生間的互動交流。這樣的設計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他們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他們的化學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實驗教學與演示
1.利用微課展示危險或難以進行的化學實驗
微課作為一種結構化的視頻資源,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中具有顯著優(yōu)勢。針對危險或難以進行的化學實驗,微課能提供安全、顯著的素材,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實驗過程,突破教學難點。針對該類實驗的微課教學流程如下:首先,制作層級微課。教師根據(jù)知識點的難易程度,制作不同層級的微課,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其次,實驗過程展示。利用微課詳細展示實驗步驟、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項,確保學生準確掌握實驗細節(jié)。最后,安全實驗演示。通過微課模擬或演示危險實驗,讓學生在無風險環(huán)境下開展實驗學習,提高學生對實驗的理解能力。
以人教版“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zhì)”一課為教學案例,教師通過微課視頻,展示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過程,包括裝置搭建、氣體收集、性質(zhì)驗證等關鍵步驟。對于實驗中可能涉及的危險操作,如濃硫酸的使用、氣體的處理等,教師可通過微課中的特寫鏡頭和詳細解說加以強調(diào),確保學生理解并注意安全事項。學生觀看微課后,再進行實驗操作,不僅能提高實驗成功率,還能加深對實驗原理的理解。此教學案例有效利用了微課的優(yōu)勢,既保障了學生的安全,又提升了教學效果。
2.通過微課分享課外化學實驗,拓寬學生視野
微課具有時間短、內(nèi)容集中、場景情境化、運用靈活等特點,能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化學實驗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知識運用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課外化學實驗微課制作流程如下:首先,確定選題:選擇安全、有趣、具有教育意義的課外化學實驗。其次,視頻制作: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將實驗過程、原理及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等相關內(nèi)容素材制作成微課視頻。最后,視頻分享:教師通過班級群、、在線學習平臺等將視頻分享給學生,供學生開展課外自主學習??傊ㄟ^微課分享課外化學實驗,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以人教版“生活中常見的化學物質(zhì)”單元為例,教師通過制作微課,介紹課外實驗“自制肥皂”,展示實驗過程、原理及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從而達到拓寬學生視野的目的。具體實驗過程如下:準備油脂、堿液、水等材料,并進行加熱油脂、混合堿液、攪拌至稠化、靜置成型等操作,然后,運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皂化反應現(xiàn)象,即油脂與堿發(fā)生反應生成肥皂和甘油。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本次課外實驗可以學會自制肥皂。自制肥皂具有較高的去污能力,能夠進行日常衣物的清洗,降低化學洗滌劑的使用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復習與鞏固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尤其在復習與鞏固階段,其價值愈發(fā)凸顯。具體應用策略包括以下幾點:首先,知識點梳理與鞏固:教師利用微課視頻,梳理和講解化學概念、定義及重難點知識,幫助學生回顧和鞏固所學知識。其次,情境模擬與實驗:教師通過微課創(chuàng)設與化學知識相關的情境和模擬實驗,有助于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復習效果。最后,互動問答與討論:教師可在微課中嵌入互動問答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思考并回答與復習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在線討論,分享學習心得,促進知識的鞏固。
例如,教師可利用微課視頻,幫助學生系統(tǒng)梳理初中化學教材中的關鍵知識點,如人教版教材中“營養(yǎng)素種類”“人體元素組成”等知識點,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此外,教師還可通過微課展示生活中的化學實例,如金屬器具生銹等,引導學生分析化學原理,加深學生對化學原理的理解。同時,教師還要設計微課在線測試,測試內(nèi)容可涵蓋人教版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在線測試可即時反饋測試結果,能夠幫助學生迅速定位知識盲點。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中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潛力和優(yōu)勢。本文深入分析微課與初中化學信息化教學的結合點和優(yōu)勢,探討了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應對策略。研究發(fā)現(xiàn),微課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化學知識點,輔助學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同時,微課還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未來,教育工作者和相關研究者可以進一步探索微課與虛擬現(xiàn)實、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結合方式,打造更加生動、更具互動性、更加個性化的化學學習環(huán)境。同時,也需要關注微課在化學教學應用中的挑戰(zhàn)與問題,如如何確保微課內(nèi)容的質(zhì)量與時效性、如何有效評估微課的學習效果等,以不斷優(yōu)化微課教學,為初中化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單位:王鴻亮 靜寧縣成紀中學
參考文獻
[1]劉曉軍.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堂內(nèi)外(高中版),2024,(02): 95-97.
[2]張雪.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4,26(14):233-235.
[3]楊慧.基于信息化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探究[J].文淵(中學版),2022,(09):481-483.
[4]蔡建琦.微課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輔助應用研究[J].學周刊,2021,(33):71-72.
[5]傅有明.微課在初中化學結構化教學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11):11-12.
[6]魏學東.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討[J].新課程,2020,(32):130-146.
[7]王煜.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科學咨詢,2020,(53):290-301.
[8]鄧愛玲.淺談微課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和思考[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 2020,(05):1058-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