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寫作中,學生通過分析、理解、判斷、想象等,對所獲得的內容進行轉換,以完成新的認知結構,從而形成高階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借由故事創(chuàng)新寫作這一教學模式,能夠將讀和寫融合起來,利用寫作任務激起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
一、依據(jù)學生需求,解決寫作難題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基于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進行故事寫作教學。只有基于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才能夠真正促進學生的成長。
比如在故事寫作中,有的學生會受困于故事情節(jié)的編排,此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給予學生啟發(fā),教會學生設置懸念、制造矛盾,讓情節(jié)更加吸引讀者;有的學生不會進行人物描寫,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教給學生幾種人物描寫方法。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進行集中教學,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幫助學生解決共性問題。對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則可以利用課下時間給予個別指導。有針對性的教學有助于打破學生思維上的禁錮,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寫作能力。
二、充實寫作知識,設置教學內容
有的教師依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完全跟著教材走,教學范圍過于狹窄。學生的學習需求各有不同,僅靠教材遠遠無法滿足教學的需要,所以教師應走出教材,盡可能充實教學內容。教師可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求,為學生準備豐富的寫作知識和素材,并對其進行深加工,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比如在教學Gulliver in Lilliput這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幫助學生收集與故事相關的背景知識,帶領學生分析文章的情節(jié)設置,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以此幫助學生掌握其中所涵蓋的知識點,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水平。隨后,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帶動學生思考,詢問學生:“How did the story develop? What happened?”以引導他們對故事的走向進行猜測,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補充寫作框架的搭建方法,與學生共同梳理文章寫作技巧,向學生介紹修辭手法,從而將新的知識點融入所學內容當中,利用所學文章為學生提供續(xù)寫模版。這樣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單詞、句型以及寫作方式,創(chuàng)新自己的寫作框架,明確寫作思路,以防止其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邏輯混亂的情況。適當?shù)財U充教學內容,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還能進一步豐富課堂容量,讓學生有話可寫。
學生在發(fā)揮自己想象力進行續(xù)寫的過程中,其關注的主體不再局限于主角,還可以是其他人物。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夠合理想象,設計出更多的新情節(jié),并且賦予人物更多的性格特點,從而讓所描寫的對象形象更為立體。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學生要加深思考,明確故事的具體走向。并且由于續(xù)寫需要承接上文,因此在語言風格上也要和原文保持一致,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以及批判思維能力。
三、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提高寫作熱情
學生只有對所學的內容感興趣,才會產(chǎn)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從而進行自我優(yōu)化,不斷完善,提升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明確學生的知識構建者定位,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寫作情境,從而改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讓其主動進行探究與思考。結合寫作內容創(chuàng)設的情境,能夠快速拉近教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端正學生的寫作態(tài)度,讓學生以更為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學習,從而拓展其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教師可以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比如可以通過播放視頻動畫、親自演示、講述故事等,讓學生能夠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形式來學習,充分調動其思維,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依然以Gulliver in Lilliput這一課為例,教師可以以改寫的方式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可先向學生拋出問題:If you were the author, what stories would you write? How will these stories advance? What are the surprises?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打開寫作思路,明確寫作內容,賦予不同人物以不同的性格。教師可以以寫作示范的方法,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自己所寫的內容,給予學生更多的啟發(fā)。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有助于學生在寫作時跳出原作者的思維模式,改變已有的故事情節(jié),合理地構造出新的故事和情節(jié)。通過再次創(chuàng)作,學生不僅能得到有效的寫作鍛煉,還能提升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
四、給予即時反饋,提升寫作水平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模塊,能夠反映出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暴露其在寫作中存在的不足,從而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站在客觀的角度認知自己。借由即時評價,學生能夠及時處理自己在文章中的錯誤,完成思維上的遷移,培養(yǎng)分析比較的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其批判性思維水平。教師可以借由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方式,提高評價的效果,讓學生在相互評價中,了解其他同學的寫作思路,掌握不同的寫作技巧,從而提升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接下來的寫作練習奠定基礎。
在初中英語故事寫作教學中,借由對文本當中故事內容和人物的深度分析,能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夯實英語知識基礎。通過故事創(chuàng)新寫作以及即時評價,學生在分析、評價、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高階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其英語水平也得以進一步提升。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靖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