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一個典型的心理特征便是“榜樣趨向性”,他們會不自覺地被榜樣身上的優(yōu)秀所吸引,繼而崇拜強者,并模仿榜樣的言行舉止,涵養(yǎng)個人思想,塑造個人品格。基于以上原因,榜樣文化在班集體中的出現(xiàn),是良好班風形成的基礎,亦是班級優(yōu)秀文化彰顯的重要條件。筆者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踐,初探如何結(jié)合榜樣因子,凝聚班集體力量。
一個人生活在集體中,或多或少要被集體影響。而集體的前行少不了個人的力量。因而,要凝聚班集體力量,其實就是要讓每一個人都能在集體中有所成長,有所進步。而班集體這艘大船的行進,需要“榜樣”引領,亦需要源源不斷的“榜樣”出現(xiàn),成為它不斷前行的動力。
“榜樣”是什么?小學生往往會將之解讀為“學習好”或者“性格乖巧”的學生。為了讓學生初步理解“榜樣”,我和他們分享了一些歷史故事,例如:大禹治水的“三過家門而不入”;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古代的榜樣也許和孩子隔了一道歷史的鴻溝,使得他們對于榜樣依舊一知半解。于是,我又繼續(xù)向他們講述了現(xiàn)代運動員們鍥而不舍、辛苦訓練的故事……在講述里、在畫面中,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了榜樣。
與此同時,通過交流與研討,學生更感知到榜樣是一種榮耀,而榮耀的背后是汗水與奉獻,亦是堅持與忍耐。更重要的是,榜樣的出現(xiàn)有時不是個人就能完成的,往往是一個群體奮斗與拼搏的結(jié)果。
除了歷史中的榜樣人物,我號召學生把目光聚焦當下、聚焦周圍的人和事,尋找身邊閃耀的星星。
在尋找身邊榜樣的過程中,很多孩子也默默期待自己可以成為那個被找尋的“榜樣”,希望自己可以出現(xiàn)在“光榮榜”上,這樣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得他們在學校生活中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班隊課上,我也會抓住機會,將表揚的權利分享給“學生”,讓他們說說自己身邊的“榜樣”,同伴的贊賞、老師的鼓勵,對學生來說,既彌足珍貴,同時也是不可替代的動力。在找尋榜樣的過程中,班集體在不知不覺中確立了共同的目標:分享互助,積極成長。
在無數(shù)榜樣的引領下,學生“有樣可依”,不知不覺被無形中的“優(yōu)秀”吸引,涵養(yǎng)了自己的精神品質(zhì),繼而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既朝著自己設立的目標大步前進,又以身作則,貫徹落實著班級共同的目標。
每次學期初始階段,我會將班級里的衛(wèi)生崗位公示,同時請學生自主選擇,選擇時需提供自己對這一崗位的了解,例如,擦窗戶。你會擦窗戶嗎?擦窗戶有哪些小妙招?如果一個崗位出現(xiàn)兩個人競爭,那么則看哪一位同學對這一崗位更熟悉,能夠做得更好。
在這樣的模式下,一方面學生對于自己“競爭”來的崗位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感,在之后的工作中能更盡責;另一方面,給學生樹立了一種意識,做任何一件事,都需細致準備。
定期的交流分享既檢查了學生是否盡職盡責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又是一次榜樣間的分享。對于榜樣的肯定,能夠拓寬學生對于榜樣的理解,“榜樣”不僅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具有優(yōu)秀品質(zhì)、崇高精神的都是值得學習的榜樣。對于榜樣的多樣化解讀,能夠吸引每一個孩子去爭做榜樣。
生活在群體中,他人評價對于自身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從實踐活動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幼童期待并重視他人的評價。他人的評價亦是學生前進的動力,能夠激發(fā)他們的進取心,從而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促使自己變得更加優(yōu)秀。
基于此,我在班級里設置了陽光角,請老師和同學們寫下一句稱贊的話,并于一周小結(jié)時公開。小小的一句話,包含著溫暖與力量。后來,有心的學生豐富了這句話的表達形式,將之寫于“千紙鶴”或“心形便利貼”上,使得這句“話”的溫暖更甚、力量更強。學生收到這些評價之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表現(xiàn)也愈加優(yōu)秀,成為班級中的榜樣代表。
一個人要成長,必須學會反思;一個集體要前行,亦要時時反思。集體是抽象的一個名詞,如何將之貫徹融入學生的集體生活中,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便是時時刻刻提之、思之、問之。
集體中的成員每日可以用一句話指出今日集體生活中的一個不足之處,這一舉措既提醒了學生們時時處于集體生活中,又賦予了他們集體小主人的身份,使得他們能夠時時審視集體生活,用心觀察與體悟,發(fā)揚主人翁精神,增強主人翁意識。個人是集體的,集體也是個人的,提出的一句反思之語,要交給集體中的每一個個人去思考、去解決,以個人的改進推動集體的進步,每一個“一”凝聚起來是一股不可戰(zhàn)勝的集體之力。而且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的不足之處,解決時方向更明確、行動更有積極性、班級也因此變得團結(jié)而優(yōu)秀。
綜上所述,“一個榜樣”“一個崗位”“一句話語”其實都是來源于集體中的每一個個人。只有每一個“個人”齊心協(xié)力,才能讓“一個班集體”溫暖而有力、積極而快樂。作為教師,我們亦是班集體前行路上的參與者,作為集體中的一員,我們也應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以自身的進步帶動集體的進步,給予學生前行路上的信心。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東亭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