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的推出,表明英語課程目標要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轉向“核心素養(yǎng)導向”。英語新課標帶來了理念、目標、結構、內容、評價和實施六個方面的變化。英語學科大觀念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強調英語學科應該具備普適性、個性化、科技化等特點,以及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和未來發(fā)展的需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教學設計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觀能動性,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未來發(fā)展能力。文章探討了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旨在為相關行業(yè)或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英語學科大觀念;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
作為一門重要的外語,小學英語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交流和文化認知能力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小學階段,英語教育不僅是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基礎,更是塑造學生英語文化素養(yǎng)和開拓性視野的重要途徑。然而在英語教育中,注重知識點的獨立教學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全面發(fā)展需求。因此,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模式,它能夠幫助學生感受英語知識點之間潛在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應用背景
(一)順應教育改革要求
當前的教育改革,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向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轉變,從單向的傳授知識轉變?yōu)榇龠M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從“教書匠”轉為“育人者”。在這種背景下,小學英語教育也應該將傳統(tǒng)的課本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以情感目標為導向的教育模式。小學英語教育需要從單一的語言知識傳授轉向全面的語言技能和情感目標培養(yǎng)。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和技巧,以滿足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需求。此外,教師還需要注重學生情感目標的培養(yǎng),比如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自信心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全面發(fā)展,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小學英語教育需要從傳統(tǒng)的課本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掌握英語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適應教育需求與社會發(fā)展需求
當下的教育需求是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應用背景之一,也是小學英語教學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國際社會的交流中,英語是聯(lián)合國的正式語言之一,因此培養(yǎng)英語能力已經(jīng)成為人們進行國際交流和了解外國文化的重要方式。小學英語教育也需要適應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語言技能,增強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發(fā)展。在當前的教育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通過整體式教學,學生不僅可以掌握英語語言的基本知識,還可以提升綜合素質。同時小學英語教育也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英語教師可以通過情景教學、游戲化學習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他們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此外,在該環(huán)境下,小學英語教育還需要注重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度。
二、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
(一)縱向梳理教材,領會單元整體設計意圖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全面梳理教材,通過對每個單元以及每個單元下兩個小單元課文的串聯(lián),找出相仿的教學內容或話題進行整合,并與單元大觀念相結合,促使學生領悟整體單元設計的意圖。此外,教師需要結合實際需求,將教材每一個單元中的多個模塊進行主次、重點的劃分,并重新排序單元章節(jié),令單元之間的知識產(chǎn)生聯(lián)系,初步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重塑新的主題。新主題的搭建能夠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單元整體設計意圖,將英語學習和日常生活之間建立起良好的聯(lián)系,進而促使教師提煉育人價值,幫助學生消化吸收知識。
例如,小學英語教師縱向梳理了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的課本內容,具體以第七模塊“Module 7 Unit 1 His dog can help him.”的內容展開敘述。在這個單元中,所有內容都圍繞著情態(tài)動詞can展開。該課文通過比較導盲犬和普通寵物狗Fifi能夠做的事情來闡述它們之間的區(qū)別,使用了句型“The guide dog can help blind people. Fifi can’t help blind people.”來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導盲犬可以幫助盲人而寵物狗不能。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思考并認識到導盲犬和寵物狗之間的差異。
(二)結合拓展材料,拓寬單元整體設計思路
在確定整合后的單元主題后,教師需要針對主題收集各種相關的拓展材料,如圖片資源、文案和視頻資源等;可以通過借閱相關的圖書和期刊來獲取更多的學術資源和研究成果;還可以與其他教師進行經(jīng)驗交流,探討設計方法,以拓寬單元整體設計的思路。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還能幫助教師發(fā)散思維,更好地完善單元整體設計。
另外,針對眾多豐富的資源,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需求對資源進行遴選整合,精簡改編,讓其更好地貼合單元主題。結合上述話題,教師可以搜集導盲犬的圖片、電影和新聞報道等素材,讓學生通過直接拼讀單詞,并結合圖片和句子的展示方式,了解導盲犬的意義和作用;學生需要學習can這個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以及句子表達結構。接下來,學生觀看導盲犬的視頻,并組成小組進行交流討論,教師則總結導盲犬能夠為盲人做的事情,并用句型“It can help blind people...”來表達導盲犬對盲人的幫助和貢獻。最后,通過觀看相關圖片和新聞報道,以及小組的交流討論,學生明白應該如何保護導盲犬,并利用句型“We can/can’t...”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語言和文化知識,并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三)深度挖掘價值,提煉主題立意
在整合教材設計內容和結合拓展材料的基礎上,教師需要深入挖掘單元主題設立的內涵,聚焦單元大觀念,反映育人價值。教師可以與其他教育工作者或者教研組進行探討,分析論證單元主題能使學生在知識學習、能力培養(yǎng)、思想品質、個人素養(yǎng)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獲得的進步,從而確定文章的主旨和核心語句,達到提煉主題立意的目的。同時教師需要將單元主題和具體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仔細排查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減少冗余內容,使學生能夠掌握重要的英語知識點和技能。
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將單元主題核心分為兩個步驟,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第一步是對單元主題表面的理解,引導學生吸納重點知識,強化學生英語技能,總結課文知識,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客觀看待事物。第二步是透過表面理解內涵,是指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理解單元的具體立意后,深化個人感悟的過程。如外研版英語教材五年級上冊Module 9,該單元的主題是“處理情感”,主要涉及人與自己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人與社會中的良好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學生通過對這一主題的探究,可以認識常見的情緒問題,獲得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以及解決自己和他人情緒問題時向外求助或向內反省的能力。此外,學生還可以關心他人的感受,給出合理的建議和情緒疏導,并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形成情緒轉移和調適的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對主題意義進行探究,可以由表及里地提高學生對自我和社會的認知,讓他們更好地理解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四)制訂單元目標,規(guī)劃單元整體學習進程
單元目標的設立是達成課程目標的重要基礎,在制訂單元目標時,教師需要貫徹落實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圍繞英語學科大觀念進行構思,以單元主題和實際教學內容為抓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單元目標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達成性。
單元目標一般包含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素養(yǎng)目標??茖W合理的單元目標不僅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全方面發(fā)展,適應社會需求,還能幫助教師鎖定教學的難點、重點,實現(xiàn)單元整體教學的落地。
英語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分解教學步驟,實現(xiàn)對單元學習進程的合理規(guī)劃。其中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時長,這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課時目標,課時目標要與單元目標間具有關聯(lián)性。單元目標是學生基于話題和詞匯認識常見的情緒問題,獲得解決方法,解決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問題。在第一課時中,學生將通過讀圖和聽讀對話的方式理解故事大意,并形成結構化的知識。例如,學生通過學習問句“Are you...?Do you want to...?”來提高語言能力。同時學生還將參與故事表演活動,并通過詢問同學的心情提供適當?shù)那榫w疏導建議。在第二課時中,學生將通過閱讀任務、思維導圖和語言支架的方式,獲取Zara心情故事的細節(jié)信息,形成結構化知識,學會自我情緒的轉移和疏導。此外,學生還將結合圖片提示、小組合作的方式講述和表演心情故事,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這些課堂活動,學生將能夠提高情商和人際交往能力,掌握應對情緒問題的方法,并在溝通和表達方面有所發(fā)展。
(五)圍繞主題意義,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在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過程中,為了貫徹落實英語學科大觀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中,需要圍繞單元主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內容。在單元整體教學初期,面對學生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狀態(tài)時,教師應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教師對英語知識點和英語技能的講授,能幫助學生建立知識基礎。在單元教學中期,可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多,教師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綜合使用,例如將游戲式教學和合作學習進行綜合使用,這既能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學生面對難點、重點時,教師可以采用視聽化教學的方式,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例如視頻、圖片和音頻等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對知識產(chǎn)生直觀感受,加深體會;教師也可以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中學習和應用英語知識和技巧。學生在認識能力、知識接受度等方面也會存在差異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興趣愛好,選擇個性化教學,對學生進行量身定制的教學,以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三、結語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方法已經(jīng)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通過整體式教學設計,教師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未來競爭力。同時拓展材料使用和師生互動的加強,更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綜合素質提高。未來,相關教育者應該進一步加強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注重學生情感目標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更多的科技手段,推進教育教學的現(xiàn)代化和信息化,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姚達文,盧少芬,謝婉霞,等. 基于英語學科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與實施[J]. 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05):43-54.
[2] 楊雯凈.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牛津上海版《英語》3A M4U1“Insects”教學設計為例[J]. 浦東教育,2023(09):78-82.
[3] 黃璜,俞曉燕. 2020年全國卷Ⅰ英語閱讀命題研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J]. 英語廣場,2020(36):117-119.
[4] 王薔,李亮. 推動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 課程·教材·教法,2019,39(05):114-120.
[5] 陳則航,付繪,孫曉慧,等. 基于大觀念的教學設計原則、思路與方法[J]. 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04):15-23.
[6] 李平霞. 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SMILE”單元整體教學的建構與實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24,25(02):58-63.
[7] 賀迎,許吇. 小學英語學習任務進階設計的要點、依據(jù)及路徑:基于大觀念下的單元整體教學視角[J]. 江蘇教育,2024(05):53-57.
[8] 羊秀明,葛連干. 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實踐:以譯林版《英語》六(上)Unit 5 Signs為例[J]. 小學教學設計,2023(36):31-34.
[9] 馮雅輝. 大觀念視域下的學科育人:以譯林小學英語6B Unit2 Good habits為例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J]. 新課程研究,2023(S1):106-108.
[10] 柯妍. 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助學生“大觀念”形成:“雙減”背景下小學六年級英語作業(yè)有效設計探究與實踐[J]. 校園英語,2023(37):88-90.
[11] 陳越. 大觀念背景下小學英語模塊整體教學設計的實踐[J]. 天津教育,2022(32):49-51.
[12] 閆景榮. 立足大觀念開展英語單元教學落實育人目標:以小學英語人與社會單元主題為例[J]. 新課程評論,2022(06):114-122.
(責任編輯:孫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