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黨建和思政工作中的引領作用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分析其在教育引導、經濟發(fā)展與社會治理、宣傳教育與文化建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等方面的應用和影響,展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建思政|思想政治工作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聚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對于引導公民道德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黨建和思政工作中的引領作用,通過教育引導、經濟發(fā)展與社會治理、宣傳教育與文化建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等方面的深入分析,系統(tǒng)闡述其在新時代背景下的實踐路徑和意義,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與應對策略,為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入人心和實踐應用提供理論參考和實踐指導。
一、教育引導的重要性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教育體系中的融入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融入,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涵蓋了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個階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融入要求教育內容和方法與時俱進,既要注重價值觀的理論教育,也要重視通過實踐活動的體驗教育[1]。在基礎教育階段,通過故事講解、角色扮演等形式,使學生在情境中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等教育階段,則通過課程思政、專題講座、社會實踐等多樣化方式,引導學生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識,形成自我實踐的能力。
在具體實施上,教育部門和學校需要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程教學、教育評價、校園文化等各個方面,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體系。通過教材內容的更新、課程體系的優(yōu)化以及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不斷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和影響力。
(二)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策略
培養(yǎng)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新人,需要教育機構、家庭和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在學校教育體系內,需著重強調對學生道德情感及社會責任意識的培育。通過多元化、富有創(chuàng)意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志愿服務、社區(qū)服務等,使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價值實現(xiàn)的過程,從而內化為個人的道德行為和生活習慣。
同時,教育引導還需與時俱進,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如網絡課程、在線講座等,拓寬教育渠道和方式,增強教育的互動性和趣味性。此外,學校與家庭、社會的有效聯(lián)動,共同營造有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環(huán)境,對于加強青少年的價值觀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二、經濟發(fā)展與社會治理的融合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經濟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經濟建設的指導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推動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上,更重要的是指引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方向。在經濟領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文明具體表現(xiàn)為經濟制度的公平性、經濟運行的有序性、經濟管理的科學性、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健康性、資源利用的高效性以及財富分配的合理性等多個方面[2]。這些原則所引導的經濟發(fā)展模式,摒棄了傳統(tǒng)的對外掠奪和對內壟斷的不合理路徑,確保了國家經濟體系的長期穩(wěn)定運行,同時促進了經濟文明素質的整體提升。此外,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與經濟和諧緊密相連,而經濟和諧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經濟制度的合理安排,即如何妥善協(xié)調各類經濟主體的利益關系,這充分展現(xiàn)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經濟建設領域所發(fā)揮的深遠影響。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治理中的應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治理中的應用,體現(xiàn)在通過法治建設、公正司法、民主政治等方面將價值觀念融入社會管理實踐,實現(xiàn)社會管理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經濟行為和價值導向的有機統(tǒng)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tǒng)一是推廣社會主流價值的重要保證[3]。通過構建全面而有效的政策評估與調整體系,借助法律的力量來加深人們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自覺,這彰顯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管理中的實際應用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宣導層面,更貫穿于各項具體政策措施的落實之中。
1.宣傳教育與文化建設
(1)加強宣傳教育的路徑
宣傳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徑。通過媒體、公共政策等手段的有效利用,可以極大地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及率和影響力[4]。具體而言,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快速渠道,可以通過新聞報道、專題節(jié)目、在線教育等形式,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重要性。此外,公共政策也是推廣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手段。政府可以通過教育體系、社會組織、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納入日常管理和服務中,形成全社會范圍內的自覺踐行氛圍。例如,學??梢圆捎枚喾N方式,如精心設計的課程設置和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來深化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感。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文化建設
文化建設是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關鍵途徑,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則為文化建設提供了方向和靈魂。通過文化建設,可以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廣泛傳播和深入人心。一方面,應通過文化產品和文化活動,如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公共藝術項目等,展示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另一方面,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挖掘和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傳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提升國民的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通過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如社區(qū)文化講座、文化交流展覽等,能夠深化公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與接納,進而提升國民文化素養(yǎng)與社會文明水平。
2.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質量
(1)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提升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和影響力,需要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和工作機制。在實踐中,這意味著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如網絡平臺、社交媒體等,來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蓋面和滲透力。例如,利用“學習強國”等平臺,將思政教育資源數(shù)字化、互動化,使得學習更加貼合年輕人的習慣和偏好[5]。同時,通過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互動體驗方式,增強教育的吸引力,提高學習者的參與度和體驗感。此外,重視對教育內容的創(chuàng)新,使之更加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2)構建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構建覆蓋不同群體、不同領域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要求明確工作的重點和方向,同時注重方法的靈活多樣。首先,針對不同群體,如青年學生、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等,設計符合其特點和需求的思政工作方案,確保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其次,深化思政工作在各個領域的融合,包括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利用這些領域內的資源和渠道,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廣泛傳播和實踐。同時,加強跨部門、跨領域的協(xié)調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確保思政工作的全面性和連貫性。最后,注重思政工作的效果評估,通過建立科學的評估機制,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工作方法和內容,確保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果。
三、結語
本文探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黨建和思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涵蓋教育引導、經濟社會治理、宣傳教育與文化建設等方面。文章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推動社會和諧以及實現(xiàn)民族復興具有關鍵影響。未來,要加強這一價值觀的傳播和實踐,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加深文化建設、強化法制,利用現(xiàn)代技術提升全民價值認同,為社會發(fā)展打下堅實的思想文化基礎。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胡明輝,蔣紅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學生黨建[J].領導科學論壇,2016(15):94-96.
[2]劉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非公企業(yè)黨建工作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20(06):71-75.
[3]閆明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意識形態(tài)建設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20.
[4]隋芳莉.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9.
[5]曹迎春.關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J].學周刊,2018(10):185-186.
(作者簡介:孫宇杰,本溪市平山區(qū)委黨校,講師,本科,研究方向為黨史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