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雙減”背景對初中歷史課堂的新要求及存在的問題,指出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策略,包括重視深度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平衡電子設備的應用、探索多元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自主思考及推行全面評價體系,以提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歷史;雙減背景;教學效果;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24)17-0030-03
“雙減”背景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與機遇。為提升教學效果,教師要將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挖掘與創(chuàng)新設計,探索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注重學生評價的全面性與科學性,激發(fā)學生的歷史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此過程中,歷史教師的角色也將發(fā)生重大變化,他們需要成為學生歷史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和伙伴,共同探索歷史學科的魅力。然而,當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課程內容繁多,學生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獲取,忽略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電子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導致學生過度依賴,忽視了獨立思考和獨立思維的培養(yǎng);多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度較低,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等。因此,探索如何在“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一、“雙減”對初中歷史課堂的新要求
“雙減”對初中歷史課堂的新要求主要體現(xiàn)在減負,要求教師從以下幾方面實現(xiàn):第一,合理控制課程內容和學習進度。由于歷史課程內容繁多,為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進度,合理選取重要的歷史知識點進行教學,避免過多的教學內容和過快的學習進度,從而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第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思考?!半p減”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獨立分析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度,降低學習負擔。第三,推行個性化教學和差異化輔導。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采用個性化教學和差異化輔導策略,針對不同學生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第四,提供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主要以考試成績?yōu)閷?,使師生壓力較大,教師可引入多元化評價方式,如口頭表達、小組合作項目、展示和報告等形式,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能力發(fā)展,減輕對考試成績的過度依賴,從而降低學生的評價壓力。
二、當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雙減”背景對初中歷史課堂提出了新要求,主要強調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然而,在當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歷史課程內容繁多,學生往往過于注重知識的獲取,而忽略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提升。歷史教學需要覆蓋廣泛的時間范圍、地域范圍以及各種歷史事件、人物、現(xiàn)象,從古代文明到現(xiàn)代社會,國內到國際,歷史課程內容豐富多樣,旨在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的歷史觀,理解歷史發(fā)展的脈絡和規(guī)律。然而,在歷史教學中,時常存在過多關注知識獲取而忽略理解和應用能力的現(xiàn)象,這主要是由于社會對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的限制所引起的。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需要面對各種考試,考試成績與學生的升學、評優(yōu)等密切相關,因此,為獲得好成績,部分學生可能會將過多精力投入到知識點的記憶中去,而忽視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一些學生可能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總是依賴教師的引導和灌輸,缺乏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對知識點的接受變得被動,無法從中發(fā)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是電子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學生過度依賴電子設備,忽視了思考和獨立思維的培養(yǎng)。電子設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是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教育教學現(xiàn)代化的需求,隨著互聯(lián)網和智能設備的普及,電子設備成了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的主要工具,他們具有信息量大、互動性強、傳播速度快等特點,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通過多媒體課件、在線課程、歷史模擬軟件等電子資源,可使歷史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歷史知識。然而,學生在使用時可能會過度依賴,導致學生過多地側重于記憶和復述信息,而不是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思考和獨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電子設備的互動性和娛樂性可能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干擾,分散其注意力,減少深度閱讀和思考的機會。
三是多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度不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往往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通常按照教材內容進行講解,而學生則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這種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不夠深入,缺乏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全面理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常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而且容易導致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厭倦。另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容易忽視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地聽,很少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不僅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表達能力,而且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四是評價體系過于注重成績,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當前,初中歷史教學評價體系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這種傾向導致了教學過程的應試化。教師和學生為追求高分,將大量時間投入到歷史知識的記憶和復習中,忽略了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應試化的教學評價體系對歷史學習的負面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1.學生過于注重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復習,考試時可能會出現(xiàn)焦慮,對歷史學習產生負面情緒,這種情緒可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使他們無法享受學習歷史的樂趣,而只是將其視為一種任務或負擔。2.這種評價體系忽略了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歷史學習不僅是記憶歷史事件和人物,更重要的是理解歷史背后的原因和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如果只注重記憶而忽視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可能會形成死記硬背的學習習慣,缺乏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
三、“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重視深度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引導討論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時,在教學中注重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將歷史知識應用到實際情境,培養(yǎng)其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明清時期的社會變革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為什么明代中國開始走向衰落?為什么清朝受到英國侵略影響如此之大等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研究明清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變化,通過搜集并分析史料,理解其中的原因和影響。同時,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去博物館、紀念館等地方進行考查,讓學生感受歷史的真實性和復雜性,以此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理解及分析能力。
(二)平衡電子設備的應用,注重思考和獨立思維的培養(yǎng)
教師要適度控制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長,避免出現(xiàn)過度依賴和濫用,并引導學生在使用時保持專注,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維。如,在討論美國獨立戰(zhàn)爭的原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搜索資料,采訪專家,從不同角度探討問題,并進行辯論和對比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三)探索多元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引入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效果至關重要,教師可以嘗試合作學習、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思考,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及創(chuàng)新精神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適當?shù)膶W習資源和指導,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同時,教師還可設計相關的學習任務和項目,凸顯教學的多元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在“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果十分重要。研究證明,通過重視深度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平衡電子設備的應用、探索多元化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思考以及推行全面評價體系,可以有效改善當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應靈活運用、積極探索更多有效的策略,為初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王" "霞.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歷史教學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22):35~36.
[2]姜來安,趙延安.淺談影響當前初中歷史教學質量提高的因素與對策[J].考試周刊,2021,(34):125~127.
[3]于光遠.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幾點對策[J].新課程·下旬,2020,(4):15~16.
[4]李秀玲.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高歷史教學質量——以初中歷史課程為例[J].中外交流,2020,(52):344~345.
[5]曹樂華.淺析“雙減”下如何提升初中生的歷史素養(yǎng)[J].互動軟件,2021,(7):10~15.
[6]歐陽程楚.“雙減”態(tài)勢下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文淵(高中版),2021,(8):80~81.
[7]沈紅光.探究雙減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學落實立德樹人的途徑運用[J].文淵(高中版),2021,(10):2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