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辰 趙立新 劉宏英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新審視語文學科建立之初的教育家的作文教學思想,對作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研究夏丏尊作文教學思想,得出當代啟示:培養(yǎng)讀者意識,體現(xiàn)自我人格,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這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作文觀、提高作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夏丏尊;作文教學;當代啟示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下作文教學中耗時耗力、效率不高的問題仍然存在。重新審視語文學科建立之初的教育家的作文教學思想,對作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夏丏尊是我國重要的教育家、文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出版家、翻譯家,他有著多年的教學和出版工作經歷,對當時的語文教學產生了重要影響。研究其作文教學思想,對解決當下作文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作文觀、提高作文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夏丏尊作文教學思想的產生背景
教學思想的形成離不開時代的影響。20世紀20年代,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進一步傳播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新舊思想文化之間的強烈碰撞,構成了夏丏尊教育思想萌芽并發(fā)展的背景。作文教學思想是其整個教育思想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的教學經歷、從事出版工作的經驗,以及學習和工作的融會貫通,造就了其獨具特色的作文教學思想。
(一) 豐富的教學經歷
夏丏尊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文學家,有著多年的教學經歷。他曾任浙江兩級師范學堂國文教員,在此期間,他大量閱讀西方文學著作,并與魯迅相識且交往密切,深受魯迅的影響。他任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院國文教員期間,積極鼓勵學生寫作,同時,他編寫了不同文體寫作方法的講義,對寫作的法則進行專門的教授。他積極響應新文化運動,倡導革新語文教育,與劉薰宇一同完成了流傳至今的作文法著作《文章作法》。他在春暉中學任教時,又對其講義進行補充和完善,集結蔡元培、朱自清、楊賢江等共同投身教育事業(yè),培養(yǎng)了一大批棟梁之材。在任教過程中,他廣泛閱讀關于語文教育的論著,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豐富的教育經歷和先進思想的碰撞,為夏丏尊作文教學思想的發(fā)展提供了機會。
(二) 出版工作的經驗
夏丏尊也是一位出色的出版家。他在任編輯時期,探索新的語文教育思想,這是他創(chuàng)作的黃金期,也是其作文教學思想的發(fā)展期。他與葉圣陶等人先后出版《文章講話》《國文百八課》等重要書籍,與豐子愷等人創(chuàng)辦了《中學生雜志》,并在雜志上發(fā)表了《作文的基本態(tài)度》一文,初步闡述了為讀者而作的意識;他還在雜志中為學生提供了發(fā)現(xiàn)錯誤、指出錯誤的機會,開辟了《文章病院》專欄。此外,他與葉圣陶在《中學生雜志》中以通俗的語言向學生傳授國文寫作的知識,并將這些文章編訂成《文心》,這是當時教育史上的重要著作。他還在出版工作中探索出新的作文教學思想,在開明書店中專門設置了供青少年閱讀與寫作的板塊,以期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 夏丏尊作文教學思想的主要內容
(一) 作文的原則:法則加練習,知行合一
夏丏尊認為文章是有法可依的,《文章作法》就是這種思想的體現(xiàn)。他一方面詳細而精辟地介紹了文章的各種作法和規(guī)則,另一方面也肯定了作文法的價值。雖然作文是有法可依的,但他認為習得作文法只是學習作文的一個方面,要想寫好作文還需要勤加練習。他說:“技術要達到巧妙的地步,不能只靠規(guī)矩,非自己努力鍛煉不可?!保?]同時他提出作文練習的方法,“多讀,多做,多商量”,也明確了作文訓練的序列,指出了作文練習的步驟,如記事文這一章,就從“記事文的意義”“作記事文的第一步”“材料的整理和取舍”“記敘文的順序”“文學的記敘文”五方面進行指導,從理論知識的學習逐步過渡到實際寫作的練習,供學生參考。
法則加練習是夏丏尊作文教學的原則,法則是“知”,練習是“行”,法則加練習就是知行合一。在《文章作法》出現(xiàn)的年代,關于作文法的著作有很多,但是將法則與訓練相結合的,夏丏尊的《文章作法》可謂首創(chuàng)。
(二) 作文的態(tài)度:要預先想到讀者是誰
夏丏尊在作文教學中十分重視讀者意識,他說:“文章是為了使讀它的人了解作者的意思,所以難懂和容易讓人誤解的文章算不上好文章;其次文章的作用和談話差不多,都是用來發(fā)表意思和情感,談話不清楚可以詢問,文章不清楚如何找作者詢問呢?”[2]他還認為文章的好壞與態(tài)度有關,使文章適應讀者的心情,應從態(tài)度入手。他提出,文章的態(tài)度可以分解為六個問題。一是我們?yōu)槭裁匆鬟@篇文章?目的不同,寫作的方法也不一樣。二是在文章中要說明什么?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三是誰在作文?這是作者與讀者之間關系的問題。四是在什么地方作文?在不同的地方作文要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五是在什么時候作文?要認清自己所處的時代。六是怎樣作文?是詳說還是略說,是委婉說還是直接說,開頭結尾怎么說,這些都要在心里做好打算。在作文時如果能留心這幾個問題,作文態(tài)度就沒有大問題,也就能照顧讀者的心情。
夏丏尊不僅在寫作態(tài)度上強調讀者意識,還在其他對作文的表述中強調讀者意識的重要性。他認為提高自己的人格修養(yǎng)是培養(yǎng)讀者意識的根本方法,強調在寫作上加強作者的自我修養(yǎng)與培養(yǎng)讀者意識之間的關系。
(三) 作文教學觀
1. 法則的教授:語感和形式
作文的法則有很多,夏丏尊認為語文教師唯一能幫助學生的就是“語感的傳染”。他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在教授作文法之后,學生在文字、結構形式上還過得去,但內容仍然簡單空虛,語文成績很難得到明顯進步,“徒增加一知半解的知識,思想愈無頭緒,文字反益玄虛”[3]。他在后來誦讀舊書時得到啟示:對文章的理解程度,人人都有所不同,但大部分程度都很淺,發(fā)表的見解也簡單空虛。他從知、情兩方面舉例,說明了學生對文章的含義無法充分感受。于是他認為教師唯一能做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學生對文字、事物的感受加深了,寫出來的文章有了自己的感受,這樣文章的內容就不簡單、不空虛了。
夏丏尊是第一個將培養(yǎng)語感作為充實寫作內容方法的人,他把作文教學的復雜內容,簡化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這種觀點有其獨到之處。我們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重點之一,也是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字和事物的獨特感受力。
在作文教學的重點是內容還是形式這一問題上,夏丏尊認為作文內容難有方法教授,作文教學的著眼點應放在形式上。他在《文心》中談及自己作文進步的經驗時,很重視詞類的收集和比較,每遇到一詞,經常能聯(lián)想到其他相近的詞,在心中做成一個串系,再把這些詞加以比較,哪個適用范圍最廣,哪個最狹,一一弄清,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寫作中選擇合適的詞使用。在文章中除了要講究用詞,還要講究修辭。夏丏尊提出,生活是修辭技術的源頭,學習修辭應該致力于生活的修養(yǎng),認真學習,認真領悟。
在文章的形式上,夏丏尊在《文章講話》中體現(xiàn)了他獨特的想法。比如在組織文章方面,他認為只要解決好如何開場、如何說出主要意思、如何結束三個問題即可。他還提出組織文章的三個原則:秩序,把所有材料排列成合適的次序;聯(lián)絡,從頭到尾順當?shù)剡M行練習;統(tǒng)一,通體維持一致。
2. 練習的教授:應從小品文入手
夏丏尊的作文原則是法則加練習,在教學上,法則主要指教授語感和文字形式,而練習的教授主要有兩種形式:基本文體的寫作練習和小品文的寫作練習。
基本文體的練習如記事文,在《文章作法》中分為五節(jié):第一節(jié)為“記事文的意義”,結合具體例文讓學生明確什么是記事文;第二節(jié)為“作記事文的第一步”,要求廣泛收集材料,按適當?shù)拇涡蜻M行排列,并將各類材料一一記下,舉具體的實例加以說明;第三節(jié)為“材料的取舍和整理”,先提出選擇材料的標準,將材料一一排列,再對材料進行取舍和整理,最后進行練習,讓學生自己收集材料;第四節(jié)為“記事文的順序”,由簡單的記事文到復雜的記事文,標明其中的順序,畫出順序圖,再進行設計練習,要求學生根據(jù)順序圖寫成一篇記事文;第五節(jié)為“文學的記事文”,在科學的記事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區(qū)分,闡述“文學的記事文”的特點,最后設置練習。以上基本文體的訓練操作展示了作文學習的認知和操作過程。
在掌握了基本文體的寫作后,夏丏尊的主要訓練手段是小品文的寫作。小品文字數(shù)較少,學生容易寫作;小品文的寫作內容也比較自由,不受任何限制,學生容易寫作。《文章作法》中有對小品文寫作的專門介紹。第一節(jié)為“小品文的意義”,讓學生初步明確什么是小品文。第二節(jié)為“小品文在文章練習上的價值”,指出小品文的練習可以提高寫作能力。第三節(jié)為“小品文練習的機會”,提到小品文的寫作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第四至八節(jié)分別講述了小品文寫作的注意點,如著眼細節(jié)、學寫暗示的筆法、中心統(tǒng)一、筆法機智等。第九節(jié)為“實際作例和添削”,從學生的寫作過程入手,教學生增增減減,修改完善,這就是一篇小品文的具體操作程序。
三、 夏丏尊作文教學思想對當代語文教學的啟示
(一) 培養(yǎng)讀者意識
寫作時要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在作文時樹立讀者意識,心中裝著讀者,處處為讀者考慮,是夏丏尊作文教學思想帶給我們的重要啟示。法國著名哲學家、作家薩特曾指出:“一個人寫作只為自己,那就不符合實際。只為自己寫作是十分糟糕的?!保?]柏拉圖也在《斐德若篇》中強調,在文章中要想達到與讀者的有效溝通,做到文章與讀者相適應,首先要明確交際對象,其次文章內容要適當,最后交際形式和風格要適宜。這里的明確交際對象即培養(yǎng)讀者意識。只有大致明確文章給誰看,才能恰當?shù)乜刂茖懽鞯某潭?,這些思想在如今看來仍具有借鑒意義。
作文是和讀者進行思想交流的過程,作文內容必須讓讀者明白,因此表述要恰當。讀者越多,評價就越多,這就能促成評價和學習的雙向促進,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當今很多學生甚至教師都缺乏讀者意識,作文的內容大同小異,缺乏創(chuàng)新。比如寫《一件難忘的事》就是“生病背我去醫(yī)院”“下雨為我送傘”;寫《我長大了》就是記錄從小到大的成長史,不去思考讀者的閱讀體會。
作文的訓練不應局限于課堂寫作,辦黑板報、指導投稿也是作文訓練的好方法。朱自清曾主張學生寫作應該以“報紙化”為目標,這指的是寫作應該像報刊的文章一樣進入社會文化交際領域。在不同的報刊發(fā)表文章,都要注意自己的讀者范圍,使文章貼近讀者。教師可以在課外指導學生嘗試辦黑板報,與班級師生進行交際,并閱讀報刊文章,揣摩其中的特點,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讀者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要想使文章適應讀者的心情,就要從態(tài)度入手,樹立讀者意識。文章本來就是為了使讀者理解作者的意思,所以我們要引導學生在作文時常常問問自己:為什么要作文?在文中要說的是什么?誰在作文?在什么地方作文?在什么時候作文?怎樣作文?在作文時留心這六個問題,讓文章能適應讀者的心情,這是培養(yǎng)讀者意識的好方法。
(二) 作文要體現(xiàn)自我人格
作文要從生活中來,也要體現(xiàn)作者的自我人格。夏丏尊在談到讀者意識時也提出作文要體現(xiàn)自我人格,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使作文與人格達到統(tǒng)一。指導學生作文,就要從指導學生做人開始,寫作中要有自己的獨特感悟。
夏丏尊還提出作文必須要“真實”,這不僅是作文的基本態(tài)度,也是作者人格的表現(xiàn)。作為教師,我們應將作文教學與人格教育相結合,讓學生深入生活去修煉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進行人格教育,努力讓學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養(yǎng)成獨具魅力的個性,保持勤奮好學的習慣。倡導“作文先做人”,使作文與人格相統(tǒng)一。
注重人格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敖涛挠恕笔怯阡衾蠋熥魑慕虒W的總目標。她在作文教學中始終貫徹這一目標,這里,“教文”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育人”目的是提高學生的人格素養(yǎng)。她將“教文”與“育人”相結合,認為“學生的德智體美各項素養(yǎng)不是簡單并列,更不是機械割裂,而是有機融合不可分割的,其融合的最終指向就是人格,是人的綜合素養(yǎng)”。[5]于漪老師始終將培養(yǎng)健全的“人”作為作文教學的總目標,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并在作文中體現(xiàn)自我人格。
(三) 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
夏丏尊的知行合一、“多讀、多作、多商量”、從練習小品文入手等觀點,對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具有重要的啟發(fā)意義。
他在《關于國文的學習》中提出關于小品文的訓練問題。小品文的內容不受限制,練習機會多,小品文的寫作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細節(jié)描寫,可以增增減減,形成一篇嚴整的文章,提高寫作能力。小品文寫作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作習慣的上佳選擇。夏丏尊也強調應鼓勵學生將日常生活的見聞通過文筆抒發(fā)出來,從真實出發(f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從而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不會比走路說話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經常練習,歷練到成了習慣,才算擁有了這種能力?!保?]反復訓練讓寫作成為習慣,從技巧的運用到自己寫作技巧系統(tǒng)的生成,這樣作文行筆就會更順暢。葉圣陶在教學中也十分重視寫作習慣的培養(yǎng),他認為,要想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習慣,首先,要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在生活中細心觀察,這也是一種準備功夫。還要養(yǎng)成列提綱的習慣,抓住關鍵,想清楚再寫,按照順序寫。同時,養(yǎng)成推理判斷的習慣,闡明事理,說明自己的主張。最后,要養(yǎng)成正確的語言習慣。遵循語言規(guī)律,正確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寫出好文章。
總之,夏丏尊的作文教學思想是一筆重要的思想財富。他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探索出的作文教學思想,法則加練習的作文原則,“為讀者而作”、注意語感和文字的教授、從小品文入手進行訓練的觀點,對解決當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些思想都值得我們大膽地運用到作文教學的實踐之中。
參考文獻:
[1][2][3] 夏丏尊.夏丏尊文集第二卷[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6,7,115.
[4] 曾祥芹.文章學與語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4.
[5] 教育部師范教育司.于漪與教育教學求索[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4.
[6]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上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206.
(趙奕辰,河北北方學院文學院。趙立新,河北北方學院文學院。劉宏英,河北北方學院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