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語文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有效的教學評價不僅具備助教、助學的價值,還有助于發(fā)掘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提供靈感與支架。從整體出發(fā),簡要分析和概述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意義,明確教學評價在整個語文課程體系中占據(jù)的地位和發(fā)揮的作用。而后,探究寓學于評、精選視角等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舉措,凸顯出教學評價的作用和價值。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教學評價 "多元化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中提出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等總體要求,將教育評價的基本定位指向了“立德樹人”和“全面發(fā)展”等,倡導教育者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對學生實施教學評價,真正將育人的理念融入到教學評價之中。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又提出了“倡導課程評價的過程性和整體性,重視評價的導向作用”等課程理念,對教學評價的具體方式、目標等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綜合以上種種可以看出,教學評價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教育措施。教師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建設多元化、創(chuàng)新化的評價模式,探索多樣化的評價對策和方式,從而發(fā)揮出教學評價的助教和助學功能,推動語文課程教學的整體發(fā)展與進步。
一、 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重要意義
基于新課標以及教育評價改革背景,教師以多元化的評價舉措實施教學評價工作,其價值和意義十分顯著,主要可從兩個角度進行概述。
第一,有助于推動語文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教學評價的深層目的,是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和學習習慣,讓他們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自我反思。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以教學評價為主要手段,從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行為、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成果等多個層面,對學生展開客觀、公正地考察與評價,引導他們審視自我、彌補不足、解決問題。當學生具備了自我審查和反思的意識后,他們自然也擁有了全面發(fā)展的動力。在此基礎上,語文教學也具備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源泉,其發(fā)展前景一片向好。比如,在閱讀一篇寫人類的文章時,通過自評、互評和教師總評等不同的評價方式,學生能夠明確應采用何種標準衡量一篇寫人類的文章。當他們再次開啟寫人類文章的閱讀或寫作活動時,自然能夠運用既定的標準約束自己的行為、評判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當學生能夠合理地評判自己和他人后,他們的反思能力也會大大加強,由此,語文教學便具備了可持續(xù)發(fā)展和進步的原動力。
第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以課堂測驗、期中、期末考試等為主要形式,評價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果。而以應試的方式進行教學評價,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學生進行學習,可是,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很難明確自身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問題的成因以及改善問題的方法等。因此,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評價舉措,將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融為一體,貫穿于學生的課前預習、課中探究和課后拓展的過程之中。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在教學評價的驅動下,可以及時地了解不足、明確優(yōu)勢,并能在針對性、適時性的教學點撥中,有效地提高語文學習效率以及語言、思維、審美等各項素養(yǎng),最終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的目標。如在《背影》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診斷性評價,明確學生對朱自清的了解程度,了解他們的閱讀積累情況;還要以過程性評價為手段,評斷學生所采用的閱讀方法、鑒賞技巧等;最終利用總結性評價,考察學生是否理解了文章中深厚的情感、是否形象地還原了文章中的場景。經(jīng)過三個階段的考察和評價,學生即可全面地審視自我,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自然也會不斷提升。
二、 初中語文教學評價的多元化舉措
1.寓學于評,有機融合
初中語文課程的發(fā)展,要始終圍繞著兩個基本方向,一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為目標,主要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強烈的學習興趣以及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等要素。二是鼓勵學生采取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課程實踐中,無論是選擇教學內容還是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都要以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為主要目標。
根據(jù)語文課程發(fā)展的兩個基本方向,在實施多元化教學評價時,教師可將寓學于評作為主要形式,推動教學評價與學習活動的有機融合。具體來說,教師可根據(jù)語文課程的實際內容,設計聽、說、讀、寫等多種類型的學習活動。在此類活動之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性明顯增強,此時,便是教師展開教學觀察、收錄具體信息的最佳時機,從而對學生做出更為公正和客觀的評價。以口語交際類的課堂活動為例,教師可結合教材中的課文,引導學生將課文《散步》改編為劇本,并按照劇本中的對話、獨白等內容,展開口語交際和語言表達。而在學生編創(chuàng)劇本、小組排練等流程中,教師要將過程性評價融入其中,時刻觀察學生的真實表現(xiàn),明確其優(yōu)缺點。
在觀察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圍繞著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公正合理的考察和評價。其一,語言的評價。劇本的旁白、對話等是否得當,是否與課文的內容相吻合;讀臺詞和旁白時語音是否清晰準確,是否能夠體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用語是否貼切、規(guī)范,是否符合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其二,思維的評價。劇本的結構是否層次清晰,是否體現(xiàn)了原文的內在邏輯;在表述和對話的過程中,是否可以客觀、清晰地表達想法。其三,儀態(tài)的評價。聲音是否有力量,肢體動作是否與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點等相契合,表情是否自然。依據(jù)以上三項評價條例,教師在學生展開口語交際活動的過程中,時刻觀察他們的反應和表現(xiàn),能夠及時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通過完善的過程性評價,教師將教學評價的理念與行為貫穿于學習活動的全過程。經(jīng)過如此縝密的觀察和監(jiān)測,教師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地帶領他們彌補不足。在教學評價的助推下,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也能穩(wěn)步加強。
從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角度來說,教師也要給予學生自評的機會,為他們提供基本的自評標準(見表1)。
利用表1中的自評標準,學生要對自身在口語交際活動中的真實表現(xiàn),展開全方位的自我評判和審視,并將自評的結果,體現(xiàn)在“○”上。每一項的滿分為10分,如果學生對自身的表現(xiàn)非常滿意,他們可將空白的“○”全部涂黑,如果基本滿意,即可將“○”涂黑八顆。總之,學生可以從個性化的角度入手,記錄下自己的真實表現(xiàn)。
2.精選視角,多元并重
一直以來,語文課程評價都過度重視總結性評價,傾向于以考試和測評的方式實施教學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使得教師站在了絕對權威的視域下,師生之間形成了一種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若此種關系長期存在,學生極易產(chǎn)生厭倦和抵觸的情緒,這不僅會降低語文課程教學的效率,還可能會阻礙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因此,立足于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學評價,要精選教學評價的視角,根據(jù)課程教學所需,綜合性地運用診斷性、過程性以及總結性評價,著眼于課程教學的前期準備、中期實施和后期總結三個主要階段,建構起多元評價的評價模式。在此模式中,學生會充分認識到自身的長處與短處,也能在有效的時間內彌補不足、扭轉頹勢。
如在《飲酒》(其五)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選擇三個評價視角,即課前、課中和課后,這三個視角又分別對應診斷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首先,在課前的診斷性評價中,為了直觀地了解學生的文學常識儲備情況、字詞解讀能力等,教師可以借助課前預習單實施診斷性評價。
《飲酒》(其五)課前預習單
姓名:_____ " " "完成總用時_____
①《飲酒》(其五)是_____代文學家_____的代表作,這是一首_______________的詩歌。
②簡介詩人,說一說你對他的了解,在下列導圖中填寫相應內容。
③初讀《飲酒》(其五),你有何感受?請在下面橫線上寫出你的感悟,不超過100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課前預習單,教師可快速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情況,從而初步明確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進一步設計課堂教學的計劃和方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的前提下,能夠對古詩詞的內容與主題展開更深層地解讀和分析。
其次,在課中的過程性評價中,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教師可以時刻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及時記錄下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交流、學習探索等情況。比如,針對“‘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理想”這一問題,在學生解答問題時,教師要從“是否精準解讀字面含義”“是否關聯(lián)陶淵明的人生經(jīng)歷”“是否挖掘字詞的象征意義”等多個角度,對學生的答案進行審辨式的評判和分析,并根據(jù)某一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及時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
最后,在課后的總結性評價中,為了做好課后檢測和歸納工作,教師可綜合分析課前診斷、課中評價的數(shù)據(jù)和量化標準,并結合學生最終的學習成果,對其展開綜合性、多元化的評價,從學習態(tài)度、學習行為、學習成果和學習潛力等多個維度,做好系統(tǒng)化的評價工作,形成一份科學的評估報告。這份評估報告,不僅僅是對學生《飲酒》(其五)課堂學習活動的針對性評價,還對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發(fā)展有著較強的啟示意義和價值。
基于總體方案和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影響,教師全面認識到教學評價的重要意義和實際價值,了解到教學評價在整個語文課程體系中占據(jù)的重要地位。在明確重要意義的前提下,通過寓學于評、精選視角等多元化的舉措,實施語文教學評價,將評價的對策和舉措貫穿于語文教學活動之中。當教師能夠靈活地采取多種評價方式時,語文教學的反饋效果、學生的進步程度則會有較大程度上的提升。
[作者通聯(lián):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qū)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