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在進步,科技的出現(xiàn)也在不斷地改變著幼兒教師對學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尤其是在將信息技術引入教學活動以后,教師可以應用形象直觀、動靜交替、比較生動的多媒體進行教育教學活動。生動形象的多媒體教學活動能夠讓幼兒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興趣更加濃厚,認知能力進一步增強。
【關鍵詞】 信息技術;幼兒教師;課堂教學
在現(xiàn)代化教學中,加強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進一步幫助幼兒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的學習思維,讓幼兒的學習興趣逐步提升,引導幼兒學習接觸新的事物,提高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和知識水平。對幼兒而言,具備一定語言能力,能夠與別人進行順暢交流,能讓他們更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學前教育階段,不斷鍛煉和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很關鍵的,但枯燥的語言學習很難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易使其學習效果不理想,采取合適的教育方式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尤為重要。因此,要抓住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幫助幼兒更好地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信息技術和幼兒園課堂教學活動的完美結合,可讓教學活動更加鮮活,如多媒體能夠直觀展現(xiàn)幼兒喜歡的視頻、動畫效果,刺激幼兒的大腦產(chǎn)生興奮的效果,這樣幼兒接受知識的能力就會加強。本研究將探討將信息技術引入幼兒園課堂教學的作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年齡小,很容易被外界環(huán)境分散注意力,并且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比較短,所以教師要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幼兒感興趣的學習環(huán)境,將幼兒難以理解的教學內(nèi)容動感性增強,呈現(xiàn)幼兒喜歡的動畫效果。動感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可從不同的角度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既有美麗的圖畫,還有動聽的聲音,不論是課件還是動畫視頻的色彩都比較艷麗,活動的畫面、好聽的音樂、逼真的配音,能刺激幼兒的每一個細胞和感官,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學習興趣更加濃厚,達成的教學效果也就顯著提高。
幼兒都喜歡聽故事,尤其語言故事是幼兒比較感興趣的。例如在大班教學欣賞《美麗的春天》一文,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用動畫的形式展現(xiàn)春天嫩嫩的小草從泥土中破土而出,春天的柳枝像貓耳朵一樣慢慢長大,在輕輕的微風中搖曳和擺動的畫面。春天的迎春花美麗綻放,小燕子排著隊從南方慢慢飛回了北方。教師在給幼兒講述故事時一邊播放動畫視頻,一邊播放動聽的音樂,讓一幅幅美麗的春天景色圖畫展現(xiàn)在幼兒的面前。教師在教學中重復播放視頻,讓幼兒仿佛融入這美麗的春天畫面中,這樣的多媒體集體教學可讓幼兒對新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大腦及興趣思維更加活躍,能夠積極動腦并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同時,視頻教學能夠充分調(diào)動幼兒的感官,使幼兒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活躍,能夠積極主動地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表達出來,激發(fā)幼兒想表達的意愿,使幼兒有話可說,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語言和思維的發(fā)展。
二、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豐富教育教學模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結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豐富教育教學模式,融合文本、圖片、視頻教學方式,幫助幼兒自我提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地搜集有關的語言教育教學視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及時為幼兒播放相應的視頻,讓幼兒能夠在視頻化的教學模式中進一步提升對語言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方式主動查找有關的學習資料,并能夠融合自身的情感進行朗讀。例如,教師在教學詩歌《憫農(nóng)》的過程中,可以充分借助視頻化教學資源幫助幼兒進行學習。教師可以讓幼兒觀看農(nóng)民在田間進行勞作的視頻,從而更加直觀地展示農(nóng)民的基本生活情景。采用微課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觀看對詩歌進行解讀的動畫教學視頻,讓幼兒能夠了解到農(nóng)民在勞作過程當中的辛苦,知道每天吃的糧食就是農(nóng)民伯伯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換來的,從而教育幼兒從小愛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尊敬勞動人民。
三、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促使幼兒理解重難點知識
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前都會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方案,在教學方案中,將幼兒不容易理解的內(nèi)容標記為重點和難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應用巧妙和靈活的教學手段讓幼兒突破和掌握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
多媒體教學視頻是突破難點和重點最基本的教學手段,可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動力,刺激幼兒大腦皮層產(chǎn)生興奮,幫助幼兒理解重難點。教師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活動案例設計應突出重難點,這些重難點知識幼兒很難掌握。在教學中,為讓幼兒掌握重難點,教師應想辦法在重難點上進行突破,可以設計一個比較新穎的多媒體教學視頻,經(jīng)過加工處理的教學視頻可以將抽象的問題簡單化,這樣幼兒會容易掌握和理解。
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教師可以更加直觀展現(xiàn)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的重點以及難點問題,加強對重點知識的教育和講解,讓幼兒能夠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學習以及整合知識。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幼兒對課堂教學中的發(fā)音以及語法知識的學習了解較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較為困難,而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有著很多優(yōu)勢,教師要挖掘其中的教育資源優(yōu)勢,結合直觀的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優(yōu)勢,幫助幼兒更好理解教學活動當中的重點內(nèi)容。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當中的優(yōu)勢,加強現(xiàn)代化的教學資源在解決幼兒難點問題中的應用,促進幼兒語言表達水平的提升以及各方面素質(zhì)的綜合發(fā)展。
四、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設置情景開展教學
情景化的教育教學模式能夠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更好地融入課堂教學活動當中,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新性學習能力,加強對幼兒興趣的培養(yǎng)。在情景化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設置具體的情境,營造一定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幼兒通過排練情景劇的方式,將學到的語言知識進行綜合化應用,在排練的過程當中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師可以為幼兒設置具體的情景劇排練主題,結合幼兒感興趣的學習方式,對教材內(nèi)容進行改編或者將幼兒主動創(chuàng)作,讓幼兒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運用想象力表達思想,用教師教學的內(nèi)容對臺詞進行設計,融合自己的情感加強臺詞的設計與創(chuàng)作。結合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教師可讓幼兒在臺詞設計的前期觀看其他情景劇的視頻,使其充分掌握情景劇的排練方式和流程。例如,學齡前幼兒普遍偏向更加具有趣味性、動畫性的教育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編排《動物園的故事》,讓幼兒自覺組成排練小組,在課上進行討論,設置動物園當中可能會發(fā)生的故事,讓每一個幼兒參與到臺詞的創(chuàng)編當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共同觀看有關的情景劇故事,采用視頻化的教學方式,讓幼兒熟悉情景劇的故事流程。教師在幼兒創(chuàng)編的過程當中應當積極地進行引導,通過提問的方式主動引導幼兒進行思考:“小朋友們想一想,獅子在動物園當中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幼兒有的回答“獅子是森林之王”,有的回答“獅子威猛勇敢”,這種提問的方式能夠讓幼兒把握好故事角色的特點。在實際的表演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設置背景氛圍,通過視頻播放、音樂播放以及圖片展示等營造出動物園的氛圍,幫助幼兒進行生動表演。
五、利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激活五大領域教育教學
在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有利于幼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打破以往的教育教學模式的桎梏,解決幼兒教育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幼兒園健康領域的教學活動更加生動、有趣味性。在幼兒教學中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藝術領域教學更加有立體感和畫面感,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茖W領域知識點更加容易讓幼兒理解,多媒體能夠讓幼兒清楚地看到科學事物發(fā)展的全過程,讓抽象的語言更加形象化,使深奧的道理更易于幼兒接受。動感的畫面配合美妙的音樂使幼兒的新知識得以鞏固,并增強對新知識點的記憶,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更加靈活,激發(fā)了幼兒面對問題積極動手、動口能力,有效發(fā)展了幼兒在語言領域的能力,使幼兒能夠全身心投入課堂教學活動的整個過程。
這樣的教學模式可讓幼兒各方面得到發(fā)展。信息技術教學讓知識更加貼近生活,能夠讓靜態(tài)化為動態(tài)、煩瑣化為簡單、虛構化為實際,使枯燥乏味的知識更加有趣。多媒體教學較直觀,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誘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提升幼兒園教育教學效果。
在幼兒園藝術教學中使用多媒體,可使幼兒對歌曲產(chǎn)生興趣,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將歌曲中出現(xiàn)的場景設置成美麗生動的畫面,在播放音樂時將這些美麗的畫面作為背景,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同時,音樂與美麗畫面的完美結合,對幼兒聽覺和視覺來說都是一場比較完美的盛宴。多媒體信息技術表現(xiàn)力強,能夠具體形象地展現(xiàn)出事物發(fā)展變化和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整個變化的情景和發(fā)展過程,將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畫面豐富、動感十足,這些特點正好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的需要。例如教師在教幼兒學習歌曲《我的好媽媽》時,為了讓幼兒能理解和感受到媽媽的辛苦,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媽媽每天起早貪黑為家人做飯、工作、忙碌的場景做成視頻。尤其可將媽媽較累的畫面展示在幼兒面前,再配上比較感人的音樂,在課堂教學現(xiàn)場給幼兒播放相關視頻,然后再進行歌曲教唱,這樣的教學會使幼兒從小了解媽媽的辛苦,教育他們從小學會尊敬長輩,在學會歌曲的同時體會媽媽的不容易,既達到了學習目標,又起到了教育的意義。
對幼兒而言,科學是比較抽象的一門學科,在科學活動中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容易引起幼兒的探索愿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開展一些科學探索小實驗,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幼兒學習5的組成時,可利用多媒體準備三個魚缸,一個浴缸里放3條魚,另一個浴缸里放2條魚,為了讓幼兒輕松愉快地接受新知識,教師讓幼兒觀察:將兩個魚缸里的小魚倒進第三個空的浴缸里,這時候魚缸里面的小魚變?yōu)閹讞l?幼兒紛紛舉手告訴老師答案,這樣的教學比較直觀,幼兒容易接受新知識,也會對學習比較感興趣。
小班剛入園的幼兒對繪畫并不感興趣,尤其在參加美術活動時,不會握筆,拿到一張紙常常亂七八糟一陣狂涂亂抹。為了讓剛入園的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激發(fā)幼兒學習繪畫的興趣,教師可設計相關教學活動。例如在幼兒園小班美術教學“美麗的線條”活動中,教師將線條紙做成動感的水波浪,并且水里放進游泳的小魚,小魚是幼兒感興趣的小動物,幼兒看到游來游去的小魚,再看到流動的波浪式的線條水波,可以激發(fā)作畫的興趣和創(chuàng)作的靈動感,于是多數(shù)幼兒可以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任務。
六、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應當充分結合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當中貫穿現(xiàn)代化先進的教學技術和理念,結合情景化的教育教學模式,動靜交替來激發(fā)幼兒發(fā)展?jié)撃埽龠M幼兒全面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張珂. 淺談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 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12):124-125.
[2] 任廣利. 淺談幼兒園多媒體教學應遵循的原則[J]. 學園:教育科研,2012(10):141.
[3] 張艷榮. 淺談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J]. 學周刊,2014(24):218.
[4] 汪建華. 淺談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J]. 學周刊,2017(16):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