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燕芳明(1980~),男,漢族,山東臨清人,山東省臨清市唐園鎮(zhèn)李官寨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
摘? 要:隨著當下教育改革速度的不斷加快,迫切需要尋找一條適合當下教育改革實際情況的方法,其不僅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還要適當增加學生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的機會。文章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教育的具體實施策略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維;創(chuàng)新改革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11-0071-04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應試教育將持續(xù)向素質教育轉變,小學數學作為基礎性學科,毫無疑問地成為改革進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小學數學中數學思想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思想是必要的一個教育內容。
一、 解放思想是促進教育改革發(fā)展的新起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數學的教育中數學思想的培養(yǎng)受到了極大的關注,特別是其中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問題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數學課程的基本性質決定了小學數學教師進行數學思想培養(yǎng)的必要性。
為了能夠給學生提供優(yōu)良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法,教育也在不斷地改革和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越來越新穎且有效的教學方法,特別是有關思想解放的方法受到了更多的關注。新課改對教育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是在教學形式還是教學方法上,都要求教師能夠踐行因材施教的原則,在保證開展符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活動的同時能夠與生活實踐相結合,通過各種手段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及有效性。
在新課改的指導內容中要求教學建立在數學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情況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明確學生的需求,細心仔細地觀察生活中與數學知識緊密相連的一些事物,教師要合理規(guī)劃和設計與學生能力水平相匹配的課堂教學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學習和掌握知識的效率得以切實提升,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數學思想。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小學數學教學應注重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教學質量得到“質”的飛躍。
二、 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單一
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大量記憶和反復計算掌握知識點,容易忽略公式想表達的主題,并且這種教學方式也會使得學生對教學要求的內容無法深入理解和應用,甚至會降低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情景教學開展少
有些教師覺得開展情景教學花費的時間和精力較多,認為在課堂上講解主要知識點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這種“唯分數論”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無法親身感受到數學思維的重要性,無法更好地理解教材,甚至會使學生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傳統課堂中學生參與度低
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時候只會學習教師所教授的內容,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時,還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yōu)橹饕慕虒W目標,教師采取這種教學方式容易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對學生的成績要求過于嚴苛,這樣使得大多數學生對教師只有畏懼,不敢主動與教師交流,甚至在上課過程中也不敢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問題,最終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較低。
我國的數學課堂教學大多只重視數學理論講述,很難將講述的內容與實踐相結合,使得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生不知道數學學習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他們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接受基本的數學知識,被動地完成作業(yè),最后參加期末考試獲得成績。學生體會不到學習數學知識的用處,不能與教師產生共鳴,更別提提高學生課堂的參與度了。
(四)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
小學生數學基礎薄弱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面對一無所知的學習內容時,單單只通過教師的講述很難領悟,因此這就需要學生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第二,教師將數學理論知識教授給學生后,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沒有加深理解和掌握,沒有鞏固這些知識,這就使得學生的基礎越來越不扎實。第三,學生不注重平時的練習和作業(yè),使得所學習的知識多數被遺忘,導致學生的基礎越來越差。第四,學生的學習方式生硬,呆板,較為傳統,不會變通,掌握的知識較為零散。第五,唯分數論使得學生在心理上產生一定壓力,這會嚴重打擊學生的自信心。
(五)課堂教學效果不佳
小學教師因所教授的學生年齡較小,沒有積累足夠的經驗,教學熟練程度比較低,所以教學效果可能并不好。小學的課堂教學不似幼兒園那樣歡快活躍,突然更改的教學環(huán)境使得學生無法適應,也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在探究學生成績不佳的原因時,教師容易將全部的責任推到學生身上,往往只是認為是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態(tài)度不積極,卻忽略教師在教授過程中的作用。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相脫離,學生不能與之產生很好的共鳴。甚至有的教師過分側重于理論的解釋,照本宣科,無法靈活地應用這些知識。教師講解的知識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和用處,自然而然就會對學習產生懈怠心理。
部分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只是將書本上的知識生搬硬套到課堂數學教學中,所以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當前的素質教育的理念相背離。為貫徹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與方法,對傳統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可知: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應嘗試新型教學模式。因此,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分層教學法,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愿意全身心參與其中,學生接受合理且適宜的教學才能夠提升數學能力。另外,每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學習能力存在一定差異,教師應對其進行分別對待,給予數學這門學科應有的重視,促進學生今后全面健康地發(fā)展。
(六)教師教學素質較為低下
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師大多是剛畢業(yè)的本科生或碩士生,一畢業(yè)就踏上講臺,沒有實踐經驗,只能盡自己最大努力將自己學習的知識講給學生聽,忽略了教學方式的有效選擇。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對分數重視程度很高,往往會忽略對學生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以及對自己教學能力的提高。
精心備課,愉快教課,課后復盤,這是小學教師需要重視和反思的問題。提高教師的教學素質,從備課開始,做好教學反思,多次復盤,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指引學生學習小學數學,增加自己的實踐經驗。
三、 關于改革小學數學教育課程的研究、思考
(一)科學教育
教師在運用任何一種教學模式之前,都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充分的認識與了解,明確教學模式和教學活動的內涵之后,再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對于新型教學模式的實施,部分教師還不能夠充分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質內涵,僅僅是通過專題講座、教師培訓、理論學習等方式學習和了解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并未對其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掌握。在這種快速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使得小學數學教學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困難。例如:教師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內涵理解存在片面性,或難以將新的小學數學教學應用在實際教學中,存在教學方式不佳、教學效果不理想的現象。另外,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的學情,避免學生難以理解所學知識與實踐生活的關系,從而導致教學成果缺乏合理性。
(二)環(huán)境教育
小學數學教師因所教授的學生年齡較小,且小學生面對突然更改的環(huán)境無法適應,會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與實際相脫離,學生不能與之產生良好的共鳴。甚至有的教師過分側重于理論的解釋,照本宣科,這些都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不明白學習的意義和用處,自然而然就會對學習產生懈怠心理。
部分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缺乏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只是將書本上的知識生搬硬套到數學教學中,由此可知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當前的素質教育的理念相違背。為貫徹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與方法,并對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可知: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難以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應嘗試新型教學模式。另外,每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學習能力和性格存在一定差異,小學數學教師應對其進行分別對待,給予孩童應有的重視,促進學生今后全面健康地發(fā)展,為提升學生的數學思想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策略
(一)構建數學思想教學課堂
在數學課堂上構建合適的教學情景,引入數學知識,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認識與理解,改變小學生只知道跟著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提升他們的數學思想和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復刻課本上的內容,加深學生對數學的感觸,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學習和掌握課本上的知識點,使得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漸形成頑強拼搏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品質。
隨著國家持續(xù)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小學數學教師要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將新教學模式融入教學課堂中,摒棄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不足之處,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構建合適的教學課堂,將課本內容與現代生活實際相結合,真正做到以聯系實際生活作為教學主線,培養(yǎng)高素質、高能力和高表達的人才。
(二)構建情景教學課堂
通過整體情景的布置,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本中的數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這種教學方法被稱為情景教學法。例如:在進行九九乘法口訣的教學時,大多數教師要求學生直接記憶而不在乎學生是否理解乘法口訣表,建議鼓勵小學生對九九乘法口訣表進行討論并對其所討論的內容進行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加深對九九乘法口訣表的理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進行九九乘法口訣表中的數字扮演,通過適當的情景道具和背景音樂,使得學生能夠通過“九九乘法口訣表的數字齊聚”的情景游戲來理解和記憶九九乘法口訣表。
(三)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在小學階段,數學教師應該注重將數學知識進行系統化、結構化的教學。在平時的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在完成學校安排的教學任務的基礎上,通過知識結構化、系統化教學模式,讓學生把握數學的本質。
將情感教育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是十分重要的。以小學數學加減法為例,利用生活化的情景展示加減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跟隨父母通過觀察生活中自己的父母親是如何買菜的等一系列小事,有意識地去發(fā)現那些自己習以為常的、往往被自己忽略的“加減法計算”。通過將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增強小學數學教師的反思意識
小學階段是打好數學學習基礎的關鍵階段,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在這個階段對基礎知識進行結構化、簡約化整合,讓學生抓住數學的本質,提高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形成自己的數學體系。教師要注重結構化教學,使得數學知識能夠形成體系,要有耐心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面對對數學知識不理解的學生,要耐心細心地講解,也可以利用實際生活中所熟悉的例子進行講解。比如在學習“長、寬、高”的數學知識點時,如果直接跟學生講述與之有關的定義和概念,學生可能會很難理解。但是如果換一種方式,將長、寬、高相關知識點講解后,將其聯系到實際生活中舉例說明。比如這個桌子,哪一部分是它的長,哪一部分是它的寬,哪一部分是它的高,就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這些知識,多次舉例可以加深學生對這部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將數學知識代入實際生活中,指引學生聯系生活學習數學,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熱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甚至可以拓展相關知識點供他們了解。
(五)分層教學模式開展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多優(yōu)良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法,教育也在不斷地改革和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了很多新穎有效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分層教育。新課改對教育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無論是在教學形式上還是在教學方法上,要求教師能夠踐行因材施教的原則,在保證開展符合學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活動的同時,既能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及有效性,也能確保學生能夠真正地進行科學且合理的學習。
當然,分層教學并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分層”,在新課改的指向內容中要求分層教學是建立在數學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情況進行過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明確學生的需求,對學生進行科學且合理的劃分。教師也要規(guī)劃和設計與學生能力水平相匹配的課堂教學活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其學習的效率得以切實提升,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分層教學充分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更注重學生個體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使得教學質量的提升得到了“質”的飛躍。
(六)理實一體化課程教學
不似傳統理論教學,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因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吸引著學生,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這樣一體化的教學方式相比于枯燥無味的課堂講解更受學生的歡迎。為滿足學生的需求,學校對理實一體化教學越來越重視,開設了更多豐富的理實一體化的課程教學,真正地將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
(七)多媒體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視聽效果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現代化教育的主流,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教學應給學生提供情感體驗,并且有效提高視、聽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視、聽結合的教學環(huán)境,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多媒體教學相比于傳統教學手段更具有表現力,其具有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為現代化教育的發(fā)展以及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提供了保障,開拓了一個廣闊的教學前景。
五、 結論
新時代教育大綱對我國教育階段小學數學課程的教育提出了綜合性意見,小學數學同其他考試科目一樣,對學生的三觀塑造和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應給予高度重視。小學數學教師應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想。
參考文獻:
[1]曾麗梅.新課標視域下小學數學思想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3(20):23-25.
[2]歐陽燕平.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的策略[J].名師在線,2023(28):5-7.
[3]馬碧霞.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策略[J].亞太教育,2023(17):1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