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婧
摘 要:課堂教學有效性,始終是教學重點研究的內(nèi)容,為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構建高效課堂同時,提高教學質(zhì)量。文章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以及教學案例,深入分析了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意義,闡述課堂構建原則和基本途徑。研究結果表明,高效課堂構建是核心素養(yǎng)培育提出的要求,教師在高效課堂構建中,通過靈活使用多媒體設備、融入情境教學方法、強調(diào)小組合作教學、以興趣為導向,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注重分層教學理念的應用,能夠滿足高效課堂構建的基本目標,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多媒體設備;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4)01-0053-04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是保障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基礎,更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主要方式之一。受到年齡的限制,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無法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習。加上語文學習內(nèi)容較為枯燥、單一,學生極易產(chǎn)生厭煩心理。為避免發(fā)生上述問題,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尤為必要。故文章研究此項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意義
小學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對學生順利升入初中、提高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為達到上述目的,需要重視高效課堂的構建。小學語文教師通過營造良好語文課堂氛圍的方式,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為提高語文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不斷強化語文教學成果。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語文學習意識,保障在具體教學中學生能夠?qū)W習有主動探究的意識,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語文不僅是小學階段的重要學科還是學生整體學習生涯的重要學科。因此,只有不斷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才能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為小學語文教師提供的教學方式也愈加多樣,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實現(xiàn)高效語文課堂構建的目的。
綜上,高效課堂的構建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提高學習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使他們在課堂上能夠積極參與,提高學習效率。此外,高效課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包括聽、說、讀、寫、譯等多方面的能力。教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在課堂學習中強調(diào)學生批判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思辨、分析和評價,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和判斷問題的能力。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批判性閱讀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思辨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逐步提升學生的合作與交流能力和水平。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演講等形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因此,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不僅僅符合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要求,同樣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發(fā)展的核心關鍵;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對提高學習效果、培養(yǎng)綜合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合作與交流能力以及培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二、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原則
在小學階段,語文課堂的高效構建需要遵循以下幾方面的原則:一是長期性原則。高效課堂的構建并非一蹴而就的,是一項長期、持續(xù)的教學工作。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來說,為構建高效課堂應做好長期教學準備工作,對高效課堂有明確把握的情況下,了解課堂構建的核心與具體內(nèi)容,針對不同階段設計有針對性的課堂活動內(nèi)容。二是互動性原則。高效課堂的構建,不僅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更需要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只有通過教師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才能借鑒優(yōu)秀經(jīng)驗,通過總結教學經(jīng)驗的方式,不斷提高課堂構建水平。三是目的性原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對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依據(jù)目的性原則,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開展具體化的課堂構建方案,不斷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水平。
三、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途徑
(一)引入多媒體教學
當前,在現(xiàn)代化教育發(fā)展背景下,素質(zhì)教育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ヂ?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為教育的縱深發(fā)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對小學語文課堂高效構建也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引入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多媒體、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不斷活躍語文課堂學習氛圍,通過營造輕松、活潑課堂氛圍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語文學習內(nèi)容,打牢基礎。原有的語文教學以教師單方面?zhèn)鬏斨R為主,教師多采用板書教學,該種教學模式較為單調(diào),僅通過板書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的心理。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語文學習的難度也不斷加大,如果學生缺少學習積極性的情況下,課堂學習效率也將受到較大的影響。為此,如果將多媒體教學、信息技術融入語文課堂學習中,則能夠解決上述問題。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將動畫、視頻和語文內(nèi)容相結合,為學生帶來強烈的視覺、聽覺享受,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將不斷提高。例如,在學習《亡羊補牢》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動畫播放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學生對課文有初步了解后,再引導學生理解這則寓言故事的啟示,讓學生能夠明白,在生活或者學習中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誤而未能及時改正,如果一錯再錯,那么最終只能造成更嚴重的后果。所以,在生活、學習中要勇于面對自己的錯誤,及時改正才是好孩子。與此同時,運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在調(diào)動課堂學習氛圍、活躍課堂方面也有著積極的意義,使得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集中精力和專注力。比如,在學習《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尋找有聲讀物和相關的背景音樂。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通過播放使得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對親人的思念,發(fā)揮想象感受作者當時的心情,并思考“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當播放完成后,鼓勵學生單獨閱讀和朗誦,在想象過程中融入當時的情境。除此之外,利用多媒體教學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在上課前通過搜索與課堂內(nèi)容有關的課外讀物,幫助學生不斷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二)融入情境式教學
情境式教學可以分為生活與游戲兩種教學情境。其中,生活教學情境主要是指幫助學生融入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語文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在生活情境中充分調(diào)動自身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注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語文學習中,不斷提高語文課堂學習質(zhì)量和學習效率。對小學生而言,語文理論知識不僅枯燥、乏味,還較為單調(diào),語文學習興趣始終無法培養(yǎng)。但生活情境的引入,能夠拉近語文與生活的距離,幫助學生輕松理解語文基礎知識。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應盡量融入更多的生活知識,尋找生活中和語文有關的內(nèi)容。例如,在《挑山工》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首先問一問學生假期是否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旅游了?說一說都去過哪里?有沒有去過泰山或者爬過其他的山峰?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先讓學生說一說旅游過程中最喜歡做的事情有哪些?引導學生踴躍發(fā)言,在活躍課堂氣氛后引出課堂學習的重點。無論是否去過泰山,今天我們都跟著老師一起,看一看泰山上的挑山工是如何工作的。通過前期的鋪墊,幫助學生建立語文和生活的聯(lián)系,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聯(lián)想、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方式,由此及彼,對語文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增強語文學習參與感,從而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使得學生能夠在真實生活情境中對語文加深了解,保持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
針對游戲教學情境來說,其最大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對學生主動探究、自主探究知識上,培養(yǎng)學生熱愛語文的同時,增強語文課堂的參與感,為提高語文課堂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將游戲情境與語文知識相融合,對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和靈活性有著積極的意義,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例如,學生在學習《田忌賽馬》這篇課文時,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每一個小組都選出三個人,分別扮演上等馬、中等馬和下等馬,想一想應該如何安排才能取得勝利?以互動、討論和實踐的方式,幫助學生更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最后由每一個小組派一名代表說一說為什么這么選擇?分享經(jīng)驗、促進交流的方式,不僅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還有助于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氛圍,保障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三)開展課堂小組合作
所謂高效課堂,主要是指通過加強學生與教師的互動能力和水平,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的前提下,為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該種方式能夠保障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對小學生來說,語文課堂只有具有趣味性,才能長時間保持專注力并集中精力學習。師生互動、開展語文課堂小組合作的方式,有助于挖掘?qū)W生對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采用課堂交流、溝通的方式及時了解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遇到哪些問題,并幫助學生迅速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由于小學生對語文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知識理解、消化與吸收方面并不相同,學生的學習進度也具有一定的差距。為盡量避免上述問題的發(fā)生,通過開展課堂小組合作的方式,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針對在課堂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先在小組內(nèi)部討論、交流,并指派小組代表對小組內(nèi)的學習討論結果進行總結。說一說通過小組內(nèi)討論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教師再根據(jù)未解決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例如,在學習《守株待兔》這門課時,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合作探討農(nóng)夫為什么每天都去樹下等兔子,而不繼續(xù)勞動了呢?最終農(nóng)夫為什么沒有等到兔子呢?最后,這則寓言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提高小學語文課堂學習效率。
(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在課堂構建中應以高效為基礎,積極轉變原有的教學思維,根據(jù)現(xiàn)有的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發(fā)展規(guī)律,注重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科學、合理化設計,增強學生的語文課堂主動參與性。所以,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作為小學教師意識到語文課堂的教學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的緊密性。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角度出發(fā),制訂科學、合理的現(xiàn)代化教學方案,在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同時,逐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能力與語文邏輯思維。一方面,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充分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深入挖掘?qū)W生的課堂學習習慣,保證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高效性。例如,在學習《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這門課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一想一年之中最喜歡哪一個節(jié)日?并說一說為什么?想一想所有節(jié)日中有哪些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隨后教師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端午節(jié)的由來,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不僅要包粽子、掛荷包、采艾蒿,南方還會舉行龍舟比賽,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已經(jīng)成為我們精神文化的象征。接著啟發(fā)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背后都有哪些故事?組織大家一起分享,通過分享、交流的方式不斷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課堂中舉行比賽,幫助學生充分參與到語文學習中,并能夠?qū)φZ文知識有深入的理解,增強小學語文課堂的生動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學習態(tài)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高效課堂構建工作時,應從學生學習興趣出發(fā),逐步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又如,在學習《惠崇春江晚景》這首詩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詩中所描繪的景象進行充分想象,用筆記錄一下感想,引導學生簡單記錄后通過豐富的語言表達出自己對這首詩的看法,說一說讀完后有什么樣的感想。與此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以繪畫、小作文寫作的方式進行記錄,在小組內(nèi)比一比誰畫得最好,誰的作文寫得最棒。由全班投票選出最佳作品后,投票最高的作品將再在報欄展出一周,并由教師發(fā)放相關的禮品。以上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通過該種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我認同感,進而提升學習語文的信心。
(五)開展分層式教學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在語文知識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教師應積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允許學生學習中存在問題,幫助學生找到原因予以解決。部分學生只通過簡單看書就能掌握學習重點,但另外一部分學生則需要持續(xù)性學習和鞏固才能夠充分掌握知識,因此學習效率并不高。因此,對教師而言,在構建高效語文課堂過程中,應注重分層式教學的應用,依據(jù)學生的學習特點開展教學,逐步提升學習的難度,以大多數(shù)學生的進度與承受能力為基礎,保證教學計劃的針對性。例如,針對學習能力較差、接受新知識較慢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從簡單的角度出發(fā),課后作業(yè)主要以鞏固基礎知識為重點。而針對學習能力較強、學習效率高的學生,則可以引導該類學生強化課外知識的延伸,以自主查閱資料的方式,了解更多與語文學習有關的知識內(nèi)容,重視學生發(fā)散思維、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語文學習習慣。語文對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文思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是促進學生思維成熟化的基礎,為學生的日后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培養(yǎng)積極的學習習慣。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可以鍛煉學生自行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逐步提高學生語文思維的靈活性。
四、 結論
總而言之,在教育改革深入發(fā)展的背景下,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提高重視程度。構建高效課堂對提高教師教學質(zhì)量、保障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如何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當前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小學語文教師須深入挖掘?qū)W生的語文學習特點,豐富課堂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良好的語文思維。
參考文獻:
[1]劉麗.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提問策略”——以《伯牙鼓琴》為例[J].漢字文化,2023(16):112-114.
[2]張靜.“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3,25(13):185-187.
[3]賀穎洋,石曙東.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課堂互動行為分析[J].湖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2,42(3):60-66.
[4]宋俊楠,馬勇軍.“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合作教學樣態(tài)重塑——基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分析[J].現(xiàn)代教育,2022(9):50-54.
[5]王芳.讀出新意 寫出快樂——小學語文課堂中讀寫結合的有效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2(7):71-72.
[6]黃周月.清風蓮韻 馨香四溢——“雙減”視角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提升策略[J].亞太教育,2022(14):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