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文諾 鄭春鳳
摘要:朱自清是著名作家,其文學成就很高,初中語文教材選入了他的很多作品。文章以《春》《綠》為例,首先介紹朱自清作品的特點,然后論述初中語文教材朱自清作品的教學理念,最后從五個方面闡述初中語文教材朱自清作品的教學策略:互動分享,慢慢深入,走進朱自清的世界;強化朗讀,對比分析,體會優(yōu)美語言;問題驅動,合作探究,感受抒情;加強教學熏陶,引導關注,鑒賞女性意象;課內(nèi)外結合,強化訓練,培養(yǎng)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朱自清;教學策略;《春》;《綠》;教學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06-0092-04
中國散文的歷史源遠流長,古代的各個時期均有優(yōu)秀的散文,其哲理性和思辨性均十分出眾,五四運動后,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達到巔峰,許多名家的散文具有鮮明的人文特征,其中朱自清是典型代表。他的散文膾炙人口,構思精巧,意境深遠,很多作品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如《春》《綠》等。
1.思想主題
朱自清的作品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展現(xiàn)了他的人生智慧。在思想方面,朱自清追求雅俗共賞,作品較好地保留了生活中的人情味和音樂感。因此,作品思想容易被大眾理解和接受。朱自清深厚的文化氣質(zhì)為作品增添很濃的詩意,作品讀起來活潑自然,具有濃厚的文學氣息。如在《綠》中,朱自清不直接說梅雨潭的景色有多么美,而以“綠”為擬人化對象,并寫道:“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么?”這樣的表達更加生動,能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近代詩人郁達夫曾這樣評價朱自清散文的思想:“能夠貯滿一種詩意?!?/p>
2.語言特色
朱自清作品的語言講究錘煉文字,語言凝練,在平淡中傳遞著真摯的感情?!洞骸贰稑暉粲袄锏那鼗春印贰洞掖摇返榷际悄捴巳丝诘拿?,令讀者動容,也讓朱自清的散文由此成為“白話美文的模范”。朱德熙在《漫談朱自清的散文》一文中指出:“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講究語言的,哪怕是一個字兩個字的問題也絕不放松?!盵1]
3.結構層次
朱自清作品結構嚴謹,突出文眼。他總是十分細致地觀察現(xiàn)實生活,憑借寫實的態(tài)度,選擇相應的材料,按照文章要表達的主題進行構思。這些材料在他的筆下得到了巧妙的安排,作品內(nèi)容的結構十分嚴謹。例如,《春》從不同角度寫出了春天的無限生機,結構巧妙,充滿藝術性,以“一年之計在于春”為文眼,深化文章主題。
葉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說:“談到文體的完美,文字的會寫口語,朱先生該是首先被提及的。”[2]
1.思想修養(yǎng)層面
朱自清的很多作品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這些作品蘊含濃厚的人文思想。學生學習這些作品,不僅能豐富自己的語文知識,還能受到思想的啟迪。例如,《春》就是典型的規(guī)勸人們珍惜時間的作品。在文章中,朱自清以生動的語言描繪春意盎然的圖畫,對春天出現(xiàn)的人物和景物做了重點描寫,催人奮發(fā),告誡人們珍惜時間,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生活,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3]。
2.審美品格層面
新課標要求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還要讓學生得到審美體驗。學生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要認真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和情感,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朱自清的作品源于生活,飽含真情實感,對人生有獨特的見解。例如,《綠》對梅雨潭進行描寫,蘊含作者獨到的藝術感知,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學生閱讀朱自清的作品,心靈會被喚醒,審美能力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4]。
3.語言表達層面
文章語言是讀者和文章之間的橋梁,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只能通過文章的書面語言來接受文章所講的道理、所抒發(fā)的情感和所塑造的形象等。語言是給我們一切印象、情感、思想以形態(tài)的東西。朱自清對語言的使用技巧十分高超,他在語言中喜歡使用疊詞,為文章增添生動的色彩,如《綠》中,寫梅雨潭“閃閃的”“松松的”“清清的”。朱自清十分講究煉字,以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如“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的“踞”字,“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huán)兒擁著”的“擁”字,都將所描寫事物的特征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5]。學習朱自清的散文,可以讓學生體會語言的奧妙,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鑒賞水平,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1.互動分享,慢慢深入,走進朱自清的世界
學生要對一篇文章進行深入學習,就要回歸文本,走進作者內(nèi)心,這樣才能真正把握作者的情感。朱自清所處的時代和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時代不同,要對朱自清的作品進行剖析,就要了解他處的時代和他的生平經(jīng)歷,了解他的生活和他的思想。了解這些信息后,才能更好地理解朱自清為什么會在某一個景物描寫上運用這樣那樣的技巧,輔助學生學習和理解作品。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要收集有關資料,同時讓學生也進行收集。在講解朱自清作品時,教師要先帶領學生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可以采取PPT展示、口述等形式。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在教學中可提出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自己收集到的材料進行分享[6]。了解朱自清的生平,能讓學生走進朱自清的世界,為學習朱自清的作品作鋪墊。
2.強化朗讀,對比分析,體會優(yōu)美語言
朱自清的散文語言十分優(yōu)美,適合學生進行朗讀?!毒G》就是一篇語言優(yōu)美、情感真摯細膩的文章。在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整體感知,通過朗讀帶領學生走進情境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有關秋天的音樂,讓學生想象畫面,并用PPT展現(xiàn)梅雨潭圖片。在學生產(chǎn)生興趣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朗讀,再通過講解,讓學生體會作品優(yōu)美的語言[7]。為了讓學生體會作品語言的獨特之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將朱自清的作品和其他作家的作品進行比較。朱自清重視運用清新自然的口語,他認為要用“活的口語”寫文章,讓文章像平常說話一樣,這樣才能讓人讀起來倍感親切。因此,口語化語言是朱自清區(qū)別于其他作家的一個重要標志。以《春》為例,朱自清通過描寫各種競相開放的花來展示春天的到來,其描寫花開的場景運用的就是口語,讀起來十分親切?!疤覙?、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而其他作家大都使用書面語,如沈從文的《春游頤和園》中的“讀過《紅樓夢》的人,如偶然到了這個地方,會聯(lián)想起當年書中那個性情乖巧,雖出家還多世俗幻念的女尼妙玉的住處。還有史湘云醉眠芍藥茵的故事,也可能會在霽清軒大門前邊一點發(fā)生”。作者以《紅樓夢》中的故事為切入點,展現(xiàn)春天游頤和園的場景。而對沒有讀過《紅樓夢》的人來說,似乎很難有這種感覺。通過比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朱自清的口語化語言更能激發(fā)閱讀興趣。在學習朱自清的口語化語言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披文入境,不僅要讓學生讀出形、讀出色、讀出味,更要讓學生讀出韻、讀出情,陶醉其中[8]。為了讓學生深入體會朱自清的語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整合課內(nèi)外資源,深入挖掘文本內(nèi)容的細枝末節(jié),讓學生實現(xiàn)與文本的深層交流。
3.問題驅動,合作探究,感受抒情
朱自清的作品顯示出完美的人格魅力,抒發(fā)的情感親切自然。學習朱自清的作品,要感受抒情。學生生活閱歷淺,知識儲備有限,很多時候不能與作品進行深層交流。首先,教師要發(fā)揮好引導作用,從宏觀上把握文本內(nèi)容,根據(jù)教學重點生成主要問題,在主要問題的驅動下,帶動學生進入文本。在問題驅動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思考,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例如,在教學《綠》這篇文章時,教師可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描寫景物的一句話,并回答原因,也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見過的最美麗的景色,面對這么美的景色,自己的內(nèi)心有什么感想。人們在面對喜歡的人、喜歡的景色時,會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在《綠》一文中,作者運用富有表現(xiàn)力詞語對景色進行描寫,以抒發(fā)自己的喜愛之情,增強了文章的藝術魅力。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進行研討,增強學生的感受,讓學生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其次,要組織學生合作探究。教師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比如,可讓學生在《綠》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理由,以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合作探究結束,教師可讓各小組選派代表,對本組的探究成果進行介紹。在互動交流中,學生能了解不同的見解,開拓自己的思維,能從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抒發(fā)的情感。前面我們提到一些語文教師忽視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主動性,使學生閱讀呈現(xiàn)被動化局面。在教學朱自清作品的過程中,教師應帶領學生閱讀文章,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領悟作者的寫作意圖,學習作者運用的抒情方式,體會作者抒發(fā)的情感,感受朱自清的人格魅力[9]。
4.加強教學熏陶,引導關注,鑒賞女性意象
選擇合適的意象可以突出要表達的情感。朱自清在作品中經(jīng)常使用意象,并且使用的意象大多是有女性氣質(zhì)的,這也是朱自清與其他作家不同的地方。在作品中,朱自清將很多自然景物賦予女性的特征,以女性的性格特點去形容這些自然景物,讓景物帶有女性氣質(zhì),十分生動,讓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學生年紀較小,對于意象,尤其是女性意象了解不多,教師要尋找合適的途徑,對學生進行引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對不同時代的女性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比如,教師可尋找古典詩詞中有關描寫少女、婦女、老嫗等女性形象的句子,帶領學生進行鑒賞,引導學生談談對女性形象的理解,如媽媽、姐姐、妹妹等,從而引出女性意象的概念,并探究使用女性意象的作用。例如,在《綠》這篇文章中,朱自清寫道:“她松松的皺纈著,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著,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著,像涂了‘明油一般?!敝熳郧迨褂昧藥讉€比擬句,把潭水分別比作少婦的裙幅,初戀的少女的心、女性的皮膚。以上這些女性意象,會讓人想象出女性具有的美好特征,少婦的裙幅是很松的,有一種動態(tài)的美;初戀的少女的心是敏感的、嬌羞的,有一種羞澀的美;女性的皮膚是嫩滑的,有一種觸覺的美。作品使用的意象體現(xiàn)了作者的所思、所想,使文章更加唯美動人。朱自清作品中女性意象的使用比較頻繁,教師在對朱自清的作品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注意朱自清作品中的女性意象,可引導學生把相似風格的女性意象歸納到一起進行鑒賞。教師可對學生進行訓練,引導學生對適合做女性意象的事物進行總結。教師也可以某一個場景為依托,要求學生進行描寫,并在合適的地方嵌入含有女性氣質(zhì)的意象,表現(xiàn)景物的柔美,體會使用女性意象的作用。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自我意識比較強烈,有些男生會對寫作中嵌入女性意象比較排斥,這個時候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突破固有思維,不要把對女性“美”的認知僅僅停留在外貌和性格方面,而要關注女性的人格,讓學生認識到女性的內(nèi)在美。通過學習這些意象,學生可以深入了解朱自清的作品風格和獨特的審美傾向,還可以了解朱自清的創(chuàng)作情感,提高自己的審美能力,加深對女性意象的理解[10]。
5.課內(nèi)外結合,強化訓練,培養(yǎng)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
文學創(chuàng)作離不開聯(lián)想與想象,聯(lián)想與想象可以讓文章增色,讓描寫更加生動。要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就要做到課內(nèi)學習與課外訓練相結合。課內(nèi)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兩方面。首先,教師應讓學生了解聯(lián)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讓學生認識到聯(lián)想思維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在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其中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手法的段落進行賞析,體會聯(lián)想與想象的作用。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怎樣進行聯(lián)想與想象,可以把哪些不同的意象聯(lián)系到一起,他們的共同之處是什么。教師要對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性整合,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如何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在學生對聯(lián)想與想象有了充分了解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內(nèi)化為能力,做到學以致用,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以選入初中語文教材的《春》為例,朱自清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賦予春天更多內(nèi)涵,讓景物呈現(xiàn)勃勃生機。在作品的最后,朱自清對春做了三個比喻:“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在教學這篇文章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認識到作者將春與三個不同的人物形象聯(lián)系在一起,并提出“春天與三個人物形象有什么共通之處?為什么能放在一起來描寫”這一問題。在解答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舉一反三,進行模仿訓練。比如,秋天也是多姿多彩的,通過秋天可以聯(lián)想到什么呢?教師可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寫作練習,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試著寫一寫。通過思考和寫作,學生能加深對聯(lián)想與想象的理解,發(fā)展思維能力,提升寫作水平。要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僅靠課上練習是不夠的。在生活中,學生應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積累。事物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的關聯(lián)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深入研究事物之間的共同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為語文學習積累素材。例如,朱自清的《春》就不落窠臼,運用聯(lián)想與想象,表達了豐富的內(nèi)涵,抒發(fā)了真摯的情感。作者把春天想象成人,分別是剛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壯的青年。他們代表生命的不同階段,較好地展現(xiàn)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從這三個比喻可以看出,朱自清別具慧眼,能夠將日常見聞但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景物結合在一起,這正是學生應該學習的地方。因此,在課外,教師要讓學生善于觀察生活,并且做好積累,還要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提高自己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11]。
朱自清是著名作家,其文學成就很高,初中語文教材選入了很多他的作品。因此,對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朱自清作品進行研究十分必要,不僅能加深學生對作品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朱自清對生活的熱愛,對親人的溫情,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朱自清作品的魅力,從而愛上朱自清作品,為語文學習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德熙.漫談朱自清散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7.
[2]葉圣陶著,商金林編.大家國學:葉圣陶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2.
[3]何慧琳.略論朱自清語文教育思想[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3.
[4]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22-24.
[5]楊開越.部編本初中語文朱自清散文群文閱讀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
[6]黃金銘.《春》課例分析與散文教學方法的探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7]張曉娟.教材使用視域下《綠》教學內(nèi)容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9.
[8]趙娜.初中語文朱自清散文的教學研究[D].漳州:閩南師范大學, 2017.
[9]王杏.朱自清散文的教學價值及實踐[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7.
[10]李寶毓.中小學語文朱自清散文文本的多元解讀及其實踐策略[D].贛州:贛南師范學院,2014.
[11]熊芳雨.朱自清散文名篇與中學語文教學[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5.
Exploring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Zhu Ziqings Works in Chinese Textbooks
———Taking "Spring" and "Green" as Examples
Cong Wennuo, Zheng Chunf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 Zhu Ziqing is a famous writer with high literary achievements, and many of his works have been selecte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The article takes "Spring" and "Green" as examples, first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hu Ziqings works, then discusses the teaching philosophy of Zhu Ziqings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and finally elaborates on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Zhu Ziqings work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from five aspects, namely interactive sharing, gradually deepening, and entering Zhu Ziqings world; strengthen reading aloud, compare and analyze, and experience beautiful language; problem driven, collaborative exploration, and emotional expression; strengthen teaching influence, guide attention, and appreciate female imagery; combining in and out of class, strengthening training, and cultivating association and imagination abilities.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Chineselanguage; ZhuZiqing; teachingstrategies;"Spring";"Green";teaching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