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在雙相情感障礙復發(fā)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所得價值。方法: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霞浦縣精神病醫(yī)院精神科收治的雙相情感障礙復發(fā)患者63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31)和觀察組(n=32)。對照組為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對2組服藥依從性、睡眠質量、自我和諧程度等進行分析。結果:1)干預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睡眠質量、自我和諧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2)干預后,觀察組服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lt;0.05)。結論:雙相情感障礙復發(fā)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提高其用藥依從性作用顯著。同時,此種護理模式在改善患者睡眠質量,提高自我和諧程度方面優(yōu)勢突出。
關鍵詞 雙相情感障礙復發(fā);針對性護理;服藥依從性;睡眠質量
Effect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Bipolar DisorderQIU Fang
(Xiapu County Third Hospital,Xiapu 355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value of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the nursing process of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bipolar disorder.Methods:A total of 63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bipolar disorder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psychiatric department of Xiapu County Psychiatric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a random number table:a control group(n=31)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n=32).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medication compliance,sleep quality and self-harmon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1)After the intervention,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the scores of sleep quality and self-harmony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Plt;0.05).2)After the intervention,trial medication complianc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lt;0.05).Conclusion: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bipolar disorder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medication compliance.At the same time,this nursing model has outstanding advantages in improving patients′ sleep quality and enhancing their self-harmony.
Keywords Relapse of bipolar disorder; Targeted nursing; Medication compliance; 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749;R338.6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4.11.036
雙相情感障礙作為臨床一類高發(fā)的精神科疾病,不僅近些年的發(fā)生率有明顯升高趨勢,而且致殘、復發(fā)風險高。患者發(fā)病后,以躁狂、抑郁交替、間歇性、循環(huán)性發(fā)作為主。同時,受到疾病的影響,患者認知功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存在情緒異常的表現(xiàn)[1]。因該病的病情復雜、病程較長,臨床無根治的措施,所以在具體治療過程中,主要是通過服用精神類藥物的形式幫助患者控制病情。但是對于部分患者而言,有明顯的不良用藥情況,伴隨一定程度的焦慮情緒,睡眠情況不佳。對于此種情況,為降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復發(fā)風險,在常規(guī)用藥的基礎上,需要采取合適的護理對策。針對性護理服務作為臨床新型護理手段的一種,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在維護患者身心健康方面優(yōu)勢顯著[2]。有研究指出,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服藥依從性明顯提升,并且睡眠改善明顯[3-4]。本研究對針對性護理干預應用于雙相情感障礙復發(fā)患者護理中的意義進行探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霞浦縣精神病醫(yī)院精神科收治的雙相情感障礙復發(fā)患者63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n=31)和觀察組(n=32)。對照組中男19例,女12例;年齡28~67歲,平均年齡(44.58±2.90)歲;病程4~15個月,平均病程(7.39±1.47)個月。觀察組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27~69歲,平均年齡(44.62±2.89)歲;病程5~16個月,平均病程(7.42±1.52)個月。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標準
1)符合雙相情感障礙復發(fā)診斷標準者;2)病情恢復期出現(xiàn)復發(fā)情況者;3)臨床資料齊全者;4)患者本人或家屬同意參與研究者。
1.3 排除標準
1)精神分裂癥者;2)器質性癡呆者;3)閱讀障礙者;4)處于昏迷狀態(tài)者。
1.4 護理方法
對照組將常規(guī)護理干預落實到位。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常規(guī)指導,針對雙相情感障礙的有關疾病知識,及時向患者說明,提高其認知程度,重點說明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目的是促進患者依從性提升;與患者本人、家屬溝通,了解其存在的疑惑,積極解答,并結合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其消除不良情緒。
觀察組應用針對性護理對策,如下:1)原因分析:患者入院后,第一時間與其溝通,對患者面對疾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積極把握,收集患者的相關信息,明確其當前存在的心理問題;在充分評估患者病情的基礎上,分析其用藥信息;與此同時,對患者疾病復發(fā)因素進行分析,了解其睡眠障礙程度。2)解決對策:a.心理疏導:就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而言,情緒相對不穩(wěn)定,疾病反復發(fā)作情況下,致使其服藥依從性受到嚴重的影響,針對此種情況,在護理工作落實過程中,應注意與患者的溝通,充分評估其精神、心理健康等相關內容等;重視對患者的鼓勵,予以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使之能夠樹立堅持治療的信念;與此同時,積極與患者溝通,讓其主動說出內心的感受,掌握患者家庭、重大經歷、變故等,明確其實際的心理感受、反應情況等;與患者多次交談,適當增加話題深度,延長談論的時間;觀察到患者情緒逐漸穩(wěn)定,且不會有失控狀態(tài)時,利用圖片、視頻等物品,引導其追憶往昔,尋找快樂事件,激發(fā)其治療的意念,力求以積極的情緒替代消極情緒。b.用藥指導:患者住院后,了解其用藥情況,為患者介紹藥物相關知識,說明用法、用量等;告訴患者當前服用藥物的藥理作用,重點說明藥物使用的禁忌證、不良反應,以此提高其用藥依從程度;與此同時,向患者說明遵醫(yī)囑用藥的積極意義,例如延緩疾病進展、減輕精神癥狀等;在患者用藥期間,做到積極監(jiān)督,避免出現(xiàn)漏服、錯服、藏藥的現(xiàn)象。c.睡眠指導: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環(huán)境,在夜間巡視期間,借助于手電、地燈等,幫助患者減少光線的刺激;結合患者日常習慣,制定科學的作息表,對患者的作息時間進行嚴格控制,督促其根據作息表的時間活動、睡眠;在患者睡眠前1 h,禁止其有強刺激活動,以免精神異常興奮;與此同時,在睡眠前30 min左右,可為患者播放舒緩、輕松的音樂,并指導其以溫水泡腳等,從而達到放松精神的目的;在安靜環(huán)境下,指導患者正確放松肢體的方式,閉上雙目,引導其有規(guī)律吸氣、呼氣,以此改善情緒,提高入睡效率。d.康復訓練:在充分評估患者身體情況的基礎上,為其安排適當的訓練活動,結合患者年齡、身體狀態(tài)等,讓其在日間以太極拳、八段錦等開展訓練,從而達到增強體質、調暢氣機的目的;對患者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鼓勵其寫心得、閱讀。
1.5 觀察指標
1)服藥依從性。對患者的用藥依從情況進行調查,調查問卷由院內自制,總分為100分,80~100分代表完全依從,60~79分為部分依從,0~59分為不依從,計算總依從率,即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2)睡眠質量。按照匹茲堡睡眠指數量表(PSQI)獲取該指標相關維度的具體結果,從睡眠時間、催眠藥物4個層面進行統(tǒng)計,每項評分最高3分,最低0分,分數值低,證明睡眠質量優(yōu)異。
3)自我和諧程度。評價工具選擇自我和諧量表(SCCS),涉及維度有自我經驗不和諧條目16個、自我刻板性12個、自我靈活性等7個,按照1~5分的評分原則,總分高說明患者自我和諧水平低。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 2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lt;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服藥總依從率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服藥總依從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2組患者睡眠質量比較
干預前,2組睡眠質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干預后,2組入睡效率、日間功能等維度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見表2。
2.3 2組患者自我和諧程度比較
對比2組自我和諧程度干預前的評分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價值(Pgt;0.05);干預后,2組自我經驗不和諧、自我靈活性等有關數據評分低于干預前,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見表3。
3 討論
雙相情感障礙在臨床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屬于常見精神障礙疾病的一種?;颊甙l(fā)病后,表現(xiàn)形式不同的情感障礙狀態(tài),其一為抑郁癥狀,以心境低落為主;其二為躁狂發(fā)作,表現(xiàn)為心境高漲[5-6]?,F(xiàn)階段,臨床在此病治療中主要是應用抗精神類藥物,加之部分患者有著良好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識,所以臨床治療效果得到顯著的提升。但是就一些患者而言,認知水平較低,在病情恢復期服藥意識較為松懈,外加相關人員對其用藥的監(jiān)管力度較低,所以患者服藥依從性相對不佳,進而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而受到疾病復發(fā)的影響,患者的悲觀、厭世情緒進一步加重,睡眠障礙程度提高。為提高患者治療的信心,控制其病情進展,采取合適的護理方案非常必要。
針對性護理主要是專門針對某一疾病而開展的一系列護理操作,不僅具有專業(yè)化特征,而且在規(guī)范化、細節(jié)化層面優(yōu)勢顯著,能夠彰顯護理工作的人性化特點。此種護理模式可激發(fā)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配合的積極性、主動性,進而促進其服藥依從性提升,改善其預后[7-8]。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對比,干預后,觀察組服藥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并且患者相關睡眠質量評分比對照組低(Plt;0.05)。究其原因,針對性護理開展過程中,預先分析導致患者用藥依從性不高、睡眠質量較差的原因。在此基礎上,對患者的綜合情況進行評估,從而制定針對性、目的性護理對策。護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從認知、心理、服藥、睡眠等維度實施針對性地操作,可確保患者獲得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改善其就醫(yī)體驗,從而保證其遵醫(yī)用藥,規(guī)律作息[9-10]。本研究結果顯示,經由護理干預,觀察組自我經驗不和諧等各項自我和諧程度評分低于對照組(Plt;0.05)。這是因為開展針對性護理過程中,重視對患者的心理疏導,可將其自身壓力源作為輔助工具,通過將刺激條件反射為強弱不同的焦慮反應,然后自弱至強消除,能夠有效減輕患者的焦慮水平。此外,借助于正念療法,還可使患者體驗思想過程,保持內心的寧靜[11]?;诖?,患者機體的敏感程度減輕,交感神經反應性獲得良好的調節(jié)。而隨著患者對壓力源警覺程度的提高,其情感障礙程度也會減輕,這就使得其以積極情緒替代消極情緒,主動回避消極信息,最終促進其自我靈活性的提升。基于針對性護理的開展,患者的自我經驗不和諧、自我刻板性等也能夠減輕,從而提高自我和諧程度[12]。
綜上所述,雙相情感障礙復發(fā)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通過應用針對性護理的模式,不僅能夠促進其服藥依從性的提升,而且在改善其睡眠質量方面優(yōu)勢顯著。同時,此種護理對策還可促進其自我和諧程度提高。
利益沖突聲明:無。
參考文獻
[1]李水花.基于社會功能的心理護理在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下旬刊),2023,30(6):106-109.
[2]陸藝,米國琳,王瑋,等.五行音樂療法聯(lián)合碳酸鋰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抑郁躁狂情緒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3,43(9):2111-2114.
[3]龍敏琴,劉水英,羅芳芳,等.焦點解決短期心理療法對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社會功能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3,30(4):148-150.
[4]陳芳,任艷芳,萬勉,等.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在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3):187-189.
[5]陳銀蘭,陳莉.針對性護理對雙相情感障礙復發(fā)患者服藥依從性和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yī)學雜志,2023,10(1):133-135,139.
[6]廖淑芳.情境式交往訓練對雙相情感障礙緩解期患者應對方式、社會及認知功能的影響[J].黑龍江醫(yī)學,2023,47(1):83-85.
[7]陳志春,肖桂鳳.情境模擬護理結合共情護理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社會功能的影響[J].基層醫(yī)學論壇,2022,26(36):130-132.
[8]黎玉蓮,管淑媛,錢芳,等.雙相情感障礙病人岀院后自我管理行為與社會支持及家庭功能的關系研究[J].循證護理,2022,8(22):3088-3092.
[9]胡曉雪.支持性心理護理聯(lián)合接納承諾療法對青少年雙向情感障礙患者情緒調節(ji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2,40(19):130-132.
[10]李玉蓓,蔣鴻青,閔惠萍,等.正念冥想訓練結合正念團體瑜伽對雙相情感障礙抑郁期患者自我效能與自殺風險的影響[J].精神醫(yī)學雜志,2022,35(5):513-516.
[11]王清芳.行為沖動干預護理對腦治療儀治療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沖動行為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22,29(23):168-170,174.
[12]占麗娟,王清芳.基于Roy適應模式的針對性護理聯(lián)合情緒干預在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療裝備,2020,33(24):139-140.
作者簡介:邱芳(1985.01—),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內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