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嘉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教育領域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其中教學方法也逐漸得到改進。問題式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對于高中政治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問題式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為例,探討了該方法的原理、設計與實施過程,并分析了其在激發(fā)學生興趣、培養(yǎng)批判思維、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的優(yōu)勢,旨在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問題式情境教學法;高中政治教學;運用
高中政治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素養(yǎng)和批判思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問題式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基于問題情境的教學策略,強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知識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針對此進行分析。
一、問題式情境教學法的原理與特點
問題式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基于實際問題情境的教學策略,其核心原理在于通過構建情境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探究和解決問題。與傳統(tǒng)的單向知識傳授不同,問題式情境教學法強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知識和交流合作。其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問題引領。教學過程始于一個具體問題或情境,學生需要從問題出發(fā),積極思考并逐步展開解決問題的過程。這種引導方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其次,情境背景。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嵌入一個具體的情境中。這種情境背景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的現實背景和應用場景,使他們能夠將抽象的概念與實際情境相連接。再次,探究與合作。問題式情境教學法強調學生的探究和合作能力。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合作,共同分析問題、尋找解決途徑,通過互相交流和協作,不僅提升了學習效果,還培養(yǎng)了團隊合作的能力。最后,綜合素質培養(yǎng)。通過問題式情境教學,學生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更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批判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問題解決能力等綜合素質。這些素質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
二、問題式情境教學法的設計與實施過程
(一)案例選擇與設計
為了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教師在設計問題式情境教學時,首先需選擇一個具有代表性和現實性的案例。這個案例應當涵蓋關鍵概念,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發(fā)思考和討論。同時,教師在設計案例時,要注意情境的真實性和相關性。情境應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現實相聯系,以便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的背景和意義。這樣的設計可以增強學生的投入感和探究動力。其次,案例的多樣性也是重要的。教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選擇案例,以便學生能夠全面理解問題。多樣性的案例可以促使學生形成更廣闊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多元思維能力。此外,案例設計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背景知識。教師應確保案例不過于復雜,能夠被學生理解和分析。適當的難度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挑戰(zhàn)欲望,但過于復雜的情境可能使學生望而卻步。最后,案例設計要具有啟發(fā)性和開放性。案例中的問題不應僅有一個標準答案,而是能夠引導學生提出不同的解釋和觀點。這樣的設計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他們的自主學習[2]。
以高中政治《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教材內容為例,教師在問題式情境教學中可以選擇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為引發(fā)學生思考的情境。通過這個案例,學生可以深入思考革命的勝利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探究背后的原因和推動力。這種情境引導下的學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革命的歷程,還能夠促使他們深入探討相關政治概念和原則,培養(yǎng)出色的分析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學習和社會挑戰(zhàn)。
(二)學習活動設計
其一,為了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深入思考,教師在學習活動設計中可以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分析和討論問題,從不同角度提出解決方案,進而形成多樣的觀點和觀察角度。其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拆解。將復雜的問題分解為若干個相關的子問題,每個小組負責解決一個子問題,最后再將各組的解決方案進行整合。這樣的設計能夠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其三,在學習活動中加入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擬。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特定的情境,要求他們以不同的角色來思考和回答問題。這樣的設計可以增強學生的情感投入,提升他們的參與度。其四,引入實地調研和信息搜集也是有益的學習活動策略。學生可以走出教室,進行實地考察,或者利用圖書館、互聯網等資源進行信息搜集。這些實踐性的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提升他們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其五,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的思考。在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將政治問題與其他學科的知識聯系起來,從而豐富問題的思考角度。
以高中政治《偉大的改革開放》教材內容為例,教師可以精心設計一個小組討論活動,引發(fā)學生對改革開放的多方面思考。學生可以分析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及對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影響。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小組內扮演不同角色,如政治家、農民、企業(yè)家等,從不同視角探討改革開放的利弊、挑戰(zhàn)與機遇。這種多角度思考能夠促進學生更全面地理解改革開放的深遠影響,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為未來的學習和社會參與奠定堅實基礎。
(三)引導與輔助
在問題式情境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是關鍵。教師應當在學習活動開始時,明確問題的重要性和意義,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需要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教師需要在學習活動中成為問題的引導者。通過提問、提示等方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不同角度和層面,促使他們深入探究。這種引導應當靈活而有針對性,避免過度干預學生的思考。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教師可以提供必要的輔助材料。這些材料可以是相關的文獻資料、統(tǒng)計數據、圖片、視頻等,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有助于他們深入分析問題。教師還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及時給予個體化的指導和支持。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學習水平和需求,提供適當的幫助,防止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迷失方向。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解決問題。雖然教師在引導和輔助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教師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適當的時候要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讓他們自己探索問題的答案。
以高中政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材內容為例,教師可以巧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中國夢的內涵和實現路徑。通過問題引導,鼓勵學生思考如何將這一抱負內化為現實,從而為國家發(fā)展貢獻力量。教師可以提供政策文件、領導演講等資料,幫助學生更全面了解中國夢的歷史背景和意義。針對學生的不同思維,教師適時提供個體化的指導,鼓勵他們提出獨立的見解,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和自主分析能力。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將更深刻地理解中國夢的實現之道,為實現國家的偉大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四)資源準備與支持
教師在問題式情境教學中需要充分準備相關的教學資源。這包括與問題情境相關的資料、案例研究、實地調研數據等。資源的準備要充分且多樣,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促進他們全面理解問題。同時,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支持和引導。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知識不足、信息不全等問題。教師應當提供必要的輔助材料、參考文獻、網上資源等,幫助學生填補知識的空白,拓寬問題的視野。此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利用各種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這包括圖書館、互聯網、學術期刊等。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查找、篩選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進行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最后,教師要關注學生在資源使用過程中的問題,及時提供解答和指導。有時學生可能會遇到困難,無法理解某些資料,教師的支持和指導能夠幫助他們順利地克服困難,繼續(xù)進行問題解決。
高中政治《我國的社會保障》教材內容可以借助問題式情境教學法進行深入探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政策文件、統(tǒng)計數據等資料,全面了解我國社會保障的現狀與問題。同時,鼓勵學生積極查找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從中獲取更多支持性信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深入理解社會保障的意義和挑戰(zhàn),還能培養(yǎng)信息獲取和分析能力,為未來社會問題的解決提供有力支持[3]。
(五)問題引導與啟發(fā)
教師在問題式情境教學中要善于提出引導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應當能夠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但又不直接給出答案。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促使他們深入思考問題。第一,問題的設置要具有啟發(fā)性。教師可以提出一些有趣或具有深度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思考。這種啟發(fā)性的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第二,教師可以利用現實案例來啟發(fā)學生思考。將問題與實際情境相結合,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的背景和現實意義。第三,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技巧,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例如:可以提出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深入剖析問題的各個方面,從而拓展他們的思維廣度。第四,教師應當在問題引導中注意學生的反應,根據學生的思考情況適時調整問題的引導方向。如果學生出現誤解或困惑,教師可以通過合適的問題引導,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解決路徑。
高中政治《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教材內容,可以采用問題式情境教學法。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貫穿于國家治理各個方面。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將思考如何在政策制定、社會服務、文化建設等領域體現人民的核心地位。同時,教師可以以政策和實際案例,如扶貧政策、民生改善措施等,引發(fā)學生對如何在實踐中體現人民主體地位的深入思考。
(六)評估與反饋
教師在問題式情境教學中應當設計多樣化的評估方式。評估不僅僅是對學生知識的考查,更重要的是對他們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價。教師可以采用小組討論報告、個人展示、寫作任務等方式,從不同角度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教師可以在評估中設置開放性問題。這些問題能夠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展示他們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避免機械地死記硬背。一是,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在學習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指出他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二是,還可以提供具體的改進意見和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提升學習效果。三是,教師還可以鼓勵同學之間進行互相評價。學生可以在小組內對彼此的表現進行評價,從不同角度給予反饋。這種同伴評價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還能夠促進學生互相學習和成長。四是,教師應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教學策略。評估不僅僅是對學生的檢驗,也是對教學效果的檢驗。教師可以根據評估結果,優(yōu)化問題的設計、引導方式、支持和資源準備等方面,以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以高中政治《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教材內容為基礎,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式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小組報告的評估任務,要求學生深入分析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取得的成就和面臨的問題。學生可以從不同歷史階段、政策變革等角度進行研究,探討法治建設的演變與影響。在評估反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對不同小組的報告進行具體的點評,贊賞他們的深入思考與研究,同時提出進一步完善的建議,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法治建設的歷程,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綜合分析能力。
三、問題式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問題式情境教學法的獨特之處在于將抽象的政治概念與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通過解決現實問題,學生不僅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政治理論的實際運用,還能夠感受到自己參與問題解決的重要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這種情境化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主動投入,從而在學習中獲得更為深刻和持久的體驗。
(二)培養(yǎng)批判思維
另外,問題式情境教學法的獨特之處在于要求學生從多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問題分析過程中,學生必須整合各種知識和信息,形成獨立的判斷和見解。這種培養(yǎng)方式不僅促使學生思考問題的復雜性,還能鍛煉他們在面對現實挑戰(zhàn)時提出合理解決方案的能力,使他們成為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批判性思維的學習者。
(三)提升問題解決能力
問題式情境教學法的獨特之處在于強調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對于他們綜合素質的提升至關重要。通過情境中的合作討論和問題解決,學生不僅能夠鍛煉團隊合作和溝通技能,還能培養(yǎng)問題辨識與解決的能力。這種培養(yǎng)方式不僅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的各種挑戰(zhàn),也為他們日后的學習和職業(yè)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4]。
結束語
問題式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在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批判思維,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然而,教學方法的選擇應當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進行,問題式情境教學法并非適用于所有教學情境。在實際應用中,教師需要根據教材內容、學生水平以及課程目標靈活運用該教學方法,確保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曾衛(wèi)平.辯論式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摭探[J].成才之路,2022(2):40-42.
[2]李小倩.主線式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政治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1.
[3]曹新平.辯論式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新課程研究,2021(19):125-126.
[4]王國翠.“主線式”情境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