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將教、學、評三者結合在一起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更能體現(xiàn)教學的完整性。基于“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教學目標,然后設計相應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诖?,本文主要論述“教—學—評”一體化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為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提供助力和支持,進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陳麗紅,廈門市集美區(qū)頂許小學。
新課改背景下,為了有效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教師首先需要明確“教—學—評”一體化的相關內容,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開展教學活動,這樣能夠有效增強英語教學的效果。同時,在開展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活動時,英語教師需要將教學活動、學生學習和教學評價結合在一起,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式,更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主要探究“教—學—評”一體化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提供幫助。
一、“教—學—評”一體化的具體內容
在應用某種模式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首先需要明確該模式的具體內容,然后才能融會貫通,獲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所謂“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是指在課程設計中以課程目標為導向,將教學評價活動整合到教學與學習活動中,共同為課程教學目標的完成服務。不僅要在教學中達到“以評促學,以評促教”的效果,更要在課程設計上突出“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方式,突出重視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實現(xiàn)學科育人的目的,增強班級整體英語學習效率。
二、“教—學—評”一體化引領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
(一)以英語單元教學活動為契機,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
英語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出發(fā)點,幫助學生在英語交流中深度研究,挖掘不同語篇的語境和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語言能力。因此,在單元整體教學理念指導下,教師需將原有的機械式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調整,設計具有活動意義的英語課堂,在增添英語教學趣味性的同時,借助單元活動教學,鼓勵學生結合已知的知識和經(jīng)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例如,“My family”這個單元的主題為“我的家人”,以“家人”為核心話題。在家庭生活中,家人是彼此相愛的,有了家庭才有溫暖。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有關家人的單詞和圖片,例如family、father、mother、brother、cousin等,讓學生了解家人之間的稱呼。之后,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情境:“同學們,你們可以用英語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家人嗎”?該問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用英語來表達還能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不僅如此,教師還要通過對單元內容的深入研究,從多個角度幫助學生理解“家人”的含義,它不僅指每一位家庭成員,同時也是愛的體現(xiàn),進而讓學生意識到共建美好家庭環(huán)境的重要性。由此可見,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既可以調動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二)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評”一體化情境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可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新式的教學理念,同時還需要整合豐富的英語教學內容與資源為學生構建趣味性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可以置身于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習英語知識。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既可以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和靈動性,又可以學到豐富的英語知識,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著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學有關小動物的英語單詞時,會涉及panda、pig、cat、bear、bird等,這些單詞是學生需要重點學習和掌握的。為了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教—學—評”一體化情境。首先,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在正式開始英語教學之前,預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瀏覽課本內容,了解一下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重要知識點,并且根據(jù)自己已經(jīng)掌握的內容拼讀新單詞,這個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能力。在正式講解時,教師需要以單元整體教學內容為主,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鼓勵各小組成員拼讀和記憶所學新單詞,或者開展單詞比賽等活動。具體活動可以這樣設計: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xiàn)小動物的圖片,然后每個小組的學生搶答,正確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小組獲得勝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可以獲得鞏固?;顒咏Y束后,英語教師可以針對每個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對表現(xiàn)較好的小組提供獎勵,鼓勵他們再接再厲,而對表現(xiàn)相對較差的小組,教師可以指出他們存在的問題,激勵他們,并且指導他們改正。由此可見,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進而實現(xiàn)預期的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目標。
(三)創(chuàng)新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需要基于“教—學—評”一體化創(chuàng)新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然后采取有效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眾所周知,在英語教學中,學生既需要學好重要的英語知識,同時還需要強化整體學習能力,這樣有助于其全面發(fā)展。英語學習不僅僅包括單詞、句子的理解和使用,同時還對學生的聽力、口語、對話、寫作等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學生只有做到聽、說、讀、寫都比較擅長,才能獲得全面發(fā)展。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設計單元整體教學模式時需要綜合安排,多方面考查學生,提高對學生聽力和口語能力的重視程度。針對聽力能力培養(yǎng),教師可以在上新課之前為學生播放有關新課內容的聽力內容,同時還需要每天為學生安排聽力練習時間,為學生播放音頻,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再者,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英文歌曲,例如:The wheels on the bus、Baa Baa Black Sheep、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等,讓學生在聆聽英文歌曲的過程中鍛煉聽力能力。此外,小學英語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適合他們觀看的英文電影,例如《獅子王》《瘋狂動物城》《瘋狂原始人》《飛屋環(huán)游記》等。學生不能單純地觀看電影,而是要在觀看的過程中模仿人物說話,積累其中的重要單詞和句子,這對鍛煉學生的聽力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有著重要意義。以《獅子王》這部電影為例,該電影主要講述了小獅子的父親被同類陷害,小獅子長大后終于親手為父報仇并成為草原獅子王的故事,體現(xiàn)了小獅子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品格。小學英語教師可以這樣設計英語教學活動: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這一英文電影,并且要求學生仔細觀看。觀看電影后,學生需要用英文寫出觀后感,在下次上課時互相分享。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娛樂中學到英語知識,有效提升班級整體英語學習水平,真正發(fā)揮“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作用。
(四)融入單元目標,英語整體教學與課后作業(yè)相結合
教師在開展小學英語教學時,首先需要設定具體的教學目標,然后引領學生對單元學習內容進行初步了解與把握,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學習積極性,為后續(xù)單元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My classroom”這一單元時,小學英語教師首先需要對這一單元的內容進行充分的了解,明確這一單元的主題是“我的教室”,具體內容是學習教室里邊有什么,如桌子、板凳、黑板、門、電風扇等。同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分享一下你的教室”設置教學目標,對學生需要掌握的詞匯及句型等進行提煉與總結。同時,教師展示各種具有代表性的圖片、影視劇片段或者英文短文等,幫助學生對本單元的核心知識進行初步了解。在圖像與核心內容的展示與分析中,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教室中各種物體的表達方式,在此基礎上融入關鍵句型,引導學生展開自主練習,使其感知賓語從句和感嘆句的使用規(guī)則。之后,教師可以將英語整體教學與課后作業(yè)相結合。教師可以這樣設計作業(yè):讓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的一些好習慣,下節(jié)課讓學生分享自己的寫作內容。這種課外作業(yè)既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和寫作能力。由此可見,將英語整體教學與課后作業(yè)相結合,能夠有效增強課堂教學的針對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五)英語課堂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有機結合,實現(xiàn)合作學習
生活與學習息息相關,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知識的蹤跡,以生活化視角掌握重要的知識內容。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重要的理論知識。在課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大自然和生活中尋找知識,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熟悉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之后,英語教師可以構建師生評價體系,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評價。教師還需要建立學生互評機制,這樣更加客觀和公平。比如,在教學“Good morning”這一單元時,因涉及人們平時的生活用語,教師可以提出這一問題:“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經(jīng)常使用哪些禮貌用語?老師給大家三分鐘時間來思考一下?!痹谔岢鲞@一問題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學生借助小組合作討論模式共同解決這一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然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已經(jīng)建立的互評機制,讓學生對各小組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聽取學生的反饋意見,以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教學過程中,教師若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錯誤,需要及時指出來,并且協(xié)助學生改正錯誤,這樣有利于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六)信息技術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有機結合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需要一改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融入新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使學生有耳目一新之感,進而激發(fā)學生的英語課堂參與興趣和熱情。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具有直觀性、高效性的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助力教師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利用網(wǎng)絡可以隨時隨地輔導學生學習英語知識,還能記錄學生的學習過程,實現(xiàn)對學生的合理評價。教師需要為學生制定個性化評價方案,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實現(xiàn)真正的生本教育。例如,在教學“Being a good student”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PPT呈現(xiàn)問題“How to be a good student? 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a good student should have? How do you plan to be a good student?”。在提出這一系列問題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思考并且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如何成為一名好學生。這種方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通過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要對單元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從多個角度幫助學生理解“好學生”的含義,它不僅體現(xiàn)在學習方面,還表現(xiàn)在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身心健康等多個層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成為一名好學生激勵學生努力學習,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意義重大。同時,教師還要完善小學英語評價考核制度,在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過程中提高評價的質量,這樣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由此可見,借助信息技術,可以實現(xiàn)直觀性教學,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又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將課外作業(yè)設計和最終的教學評價有機結合,能夠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并有效發(fā)揮英語課堂教學的作用和價值。
三、結語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需要高度重視“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的資源和教學形式,全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小學英語教師還需要借助英語作業(yè)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在設計英語課外作業(yè)時,小學英語教師需要考慮課本中的重要知識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多方面能力等因素,這樣才能設計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英語課外作業(yè),并及時為學生批改作業(yè)、評價反饋等,進而更好地踐行“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模式。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確自己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學生及時改進,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黃靜.單元教學下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探究[J].學苑教育,2023(10):59-61.
[2]顧永麗.“教—學—評”一體化指引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合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23(5):144-146.
[3]吳昊,諸虹.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J].中小學教材教學,2021(5):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