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鶴,劉春芝
1.吉林省腫瘤醫(yī)院護理部,吉林長春 130012;2.吉林省腫瘤醫(yī)院內科,吉林長春 130012
伴隨腫瘤內科護理環(huán)境的愈加嚴格,患者護理需求愈加提高,給護理人員帶來較大的工作壓力,故此對于腫瘤內科護理人員來說,提高護理能力,不僅要求其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具備精準的操作技能以及極強的護理責任感[1-2]。傳統(tǒng)管理模式作為既往主要實施的管理手段,雖然能夠保障內科護理工作穩(wěn)定運行,但是在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期間心理彈性,強化責任感和人文關懷能力方面效果并不理想[3]。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是一種新型管理理念和方法,強調將護理人員需求、發(fā)展和待遇置于組織管理的核心位置,這就需要護理管理人員為護理人員提供“人性化”管理,尊重護理人員的工作,為護理人員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和晉升的平臺,從而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護理質量和管理水平。管理人員應給予護士足夠的參與權及決策權,鼓勵護士積極參與到管理工作中,其目標是創(chuàng)造一個積極的工作環(huán)境,提高護理人員工作滿意度、人文關懷能力、職業(yè)使命感,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服務[4-5]。本文選擇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吉林省腫瘤醫(yī)院內科21 名在職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觀察護理管理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內科21 名在職護理人員,根據時間不同分為管理前(2021 年1—12 月)和管理后(2022 年1—12 月)。兩組人員年齡20~55 歲,平均(33.94±3.56)歲;職稱:副主任護師1 名,主管護師5 名,護師11 名,護士4 名。
納入標準:護理人員為本院內科正式護士,且工作時間>1 年;身體、心理健康,具有一定抗壓能力;主動積極參加本研究。
排除標準:護理工作不認真,多次遭到投訴者;研究期間有預見性休假計劃者,如婚假、產假、外派學習等。
管理前實施傳統(tǒng)管理模式:由護士長統(tǒng)一管理本科室護理人員,①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排班,實施3 班輪換工作制度。②針對內科臨床護理專業(yè)范疇之內的工作內容進行常規(guī)性考核與監(jiān)管,對于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給予指正或批評。③根據院內或科室安排對護理人員分批次進行培訓。
管理后實施以人為本管理模式:(1)培訓提高。①理論培訓,根據護理人員層級進行分層培訓,其中理論培訓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培訓,培訓內容包括:腫瘤基礎知識,包括各種疾病的起因、發(fā)展過程、臨床癥狀、診斷方法、治療手段等;學習腫瘤治療方法,包括化療、放療、手術、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等治療的原理、目標和常見副作用;掌握腫瘤護理的最佳實踐證據,包括化療藥物分類及作用機制、化療藥物的給藥途徑、化學治療不良反應、腫瘤常見癥狀護理、腫瘤患者的心理護理、疼痛管理和營養(yǎng)支持;疾病護理常規(guī)、感染控制、健康教育。②實踐培訓,實踐培訓均為線下培訓,包括:安全管理,學習和遵守醫(yī)院和護理部下發(fā)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包括患者安全、藥物安全、感染控制,設備使用和患者隱私保護;護理操作技能培訓,包括護理常規(guī)技能操作培訓、化學治療靜脈的管理、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及中心靜脈導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VC)護理培訓,定期進行考核;化療藥物管理,學習如何正確配置、輸注和監(jiān)測化療藥物,包括藥物儲存、稀釋、計算劑量和注射技巧以及發(fā)生局部不良反應的處理方法;評估和管理患者疼痛,使用鎮(zhèn)痛藥物,非藥物鎮(zhèn)痛方法;積極做好心理護理,持續(xù)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③情感培訓,由護士長和護理組長為護理人員培訓,包括:學習如何開展心理護理,傾聽患者感受,回應患者護理需求和提供鼓勵和支持,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信心;學習如何與臨床患者家屬溝通,為患者治療提供支持保障;學習如何識別和應對患者可能的心理健康問題等。(2)激勵內容。①獎勵內容護理人員完成科研項目,發(fā)表省級、國家級論文、積極參加醫(yī)院及科室各項活動等給予優(yōu)先評優(yōu)加分項。同時獎勵情況根據護理人員所收獲的成績決定,包括物質獎勵等。②工作福利,本院正式護理人員定期參加醫(yī)院免費全身體檢活動,增加晚班值班人員薪酬,根據小時計算,節(jié)假日提供福利待遇。(3)護患問題解決。因當下護患糾紛發(fā)生率顯著增高,需重點關注,出現(xiàn)護患糾紛時,管理者會第一時間介入,暫停護理人員臨床工作并對其給予人身保護,積極調查事件原由,當調查完畢,發(fā)現(xiàn)為護理人員失職,將根據責任大小按照處罰流程處罰。發(fā)現(xiàn)護理人員并未有任何疏漏,均為患者方問題,將公正處理,耐心做好患者工作,保護護理人員個人權益。
①人文關懷能力:選擇人文關懷能力量表,包括共情(4 個條目)、個性(4 個條目)、尊重(4 個條目)以及舒適(3 個條目)3 個維度,共15 個條目,每個條目計1~5 分,分值越高代表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越好。
②工作壓力:選擇抑郁焦慮壓力量表(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DASS-C21),包括抑郁、焦慮、壓力等3 個維度,每個維度包括7 個條目,共21個條目,每個條目計0~3 分,分值越高代表工作壓力越高。
③職業(yè)使命感:選擇職業(yè)使命感,包括利他貢獻(4 個條目)、導向力(4 個條目)、意義和價值(3 個條目)共3 個維度,共11 個條目,每個條目計1~5分,分值越高護理人員職業(yè)使命感越強。
采用SPSS 26.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管理后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評分顯著高于管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管理前后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比較[(±s),分]
表1 管理前后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比較[(±s),分]
組別管理前(n=21)管理后(n=21)t 值P 值共情16.23±1.25 17.55±1.34 3.301 0.002個性16.34±1.25 17.56±1.27 3.137 0.003尊重16.84±1.34 17.92±1.27 2.681 0.011舒適12.35±1.25 13.64±1.42 3.125 0.003
管理后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評分顯著低于管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管理前后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比較[(±s),分]
表2 管理前后護理人員工作壓力比較[(±s),分]
組別管理前(n=21)管理后(n=21)t 值P 值抑郁10.42±1.26 6.35±1.31 10.261<0.001焦慮10.25±1.27 6.63±1.35 8.950<0.001壓力10.47±1.42 6.58±1.38 9.003<0.001
管理后護理人員職業(yè)使命感評分顯著高于管理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管理前后護理人員職業(yè)使命感比較[(±s),分]
表3 管理前后護理人員職業(yè)使命感比較[(±s),分]
組別管理前(n=21)管理后(n=21)t 值P 值利他貢獻16.52±1.65 17.58±1.38 2.258 0.029導向力16.39±1.29 17.63±1.37 3.020 0.004意義和價值13.28±1.54 12.32±1.27 2.204 0.033
腫瘤內科護理工作在執(zhí)行過程中需要極高的操作性和專業(yè)性,對于護理人員整體素質要求較高,且護理對象因疾病特殊,護理工作繁瑣,給護理人員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和工作壓力,長此以往,會降低護理人員在護理工作中的積極性,影響護理團隊穩(wěn)定性,以人為本理念是當代護理人員個人修養(yǎng)和品質的體現(xiàn),實施以人為本管理可以使護理人員有歸屬感,進而使護理人員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當中,促使護理質量不斷提升[6-7]。以人為本護理管理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現(xiàn)代管理體系,實施過程中,貫徹人性化管理理念,①尊重護理人員,獲取護理人員對醫(yī)院的信任感和安全感,②積極聽取護理人員自身意見,以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及工作熱情,③盡可能保護護理人員權益,給予其公開和透明的晉升渠道,更好地落實開展優(yōu)質護理服務保障效果[8-9]。
經本研究發(fā)現(xiàn),管理后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評分顯著高于管理前(P<0.05)。分析原因:以人為本管理模式中的情感培訓①情感智力提升,可以幫助護理人員提高情感智力,使其能夠理解、表達和應對自身及患者的情感,這有助于建立更強的護患信任,使患者保持一個較好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人文關懷水平[10]。②提高同理心,情感培訓鼓勵護理人員傾聽患者需求及感受,堅持以患者為本的護理理念,鼓勵患者提出合理訴求,并試圖站在患者角度理解其實際情況,強化護理人員同理心,更好地滿足患者心理和情感需求[11]。③增加溝通技巧,情感培訓有助于改善護理人員溝通技巧,使其能夠更有效地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更好地傳達關懷與支持。本文研究還發(fā)現(xiàn)管理后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小于管理前(P<0.05)。分析原因:①提供支持和資源,以人為本管理模式鼓勵管理層提供必要支持和資源,以滿足護理人員需求,這可以包括提供培訓、技術支持、情感培訓等,以確保護理人員能夠更輕松地履行工作職責[12]。②促進工作與生活平衡,以人為本管理模式關注員工工作與生活平衡,幫助其更好地管理工作壓力和個人生活,通過彈性工作時間、休假政策和家庭支持措施來實現(xiàn)。另外管理后護理人員職業(yè)使命感明顯強于管理前。分析原因:①強調護理人員價值,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將護理人員視為組織中不可或缺的資源,強調其價值和貢獻,為護理人員提供職業(yè)規(guī)劃,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成就感,這種關注有助于護理人員感到自己的工作受到重視和尊重,從而增強了其職業(yè)使命感[13]。②提高激勵效果,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提高激勵內容,并增加員工福利,在護患糾紛問題上保護護理人員權益、名譽,從而提高護理人員職業(yè)使命感。
綜上所述,內科護理人員實施以人為本管理模式在改善其人文關懷能力、降低工作壓力,強化職業(yè)使命感方面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