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逐漸為人們所認識,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效果十分有限,因此,將全新教學思想、教學方法用于閱讀教學中迫在眉睫。深度學習是小學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思想,強調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的引導,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全心投入,進而獲得全面發(fā)展。本文首先概述了英語閱讀教學,其次探討了將深度學習理念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最后針對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提出了將深度學習融于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例如,課前復習知識、創(chuàng)設閱讀氛圍,課上通過提問引出內容、利用思維導圖降低閱讀難度,課后拓展任務、鞏固學習成果。希望能夠給英語教師提供一定參考,為英語閱讀教學有序開展助力。
關鍵詞:深度學習;閱讀教學;小學英語課堂
作者簡介:趙斯皖(1996.08-),南京外國語學校仙林分校,小學英語二級教師。
目前,深度學習理念已經被廣泛融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在實際閱讀中,教師可通過制訂合適的閱讀教學計劃,引導聚焦閱讀主題,對閱讀內容展開深入研究,使得英語閱讀更加具趣味性,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F(xiàn)階段,在針對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展開閱讀教學時,多數教師均選擇為學生設置具有挑戰(zhàn)性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一系列的活動中,以期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閱讀技巧,提升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學生以深度學習為契機,構建起較為全面的知識架構。鑒于此,本文對深度學習的意義加以剖析,在此基礎上,結合多個教學案例,提出將深度學習融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以期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有益參考。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概述
小學階段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初衷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詞匯儲備量、提升表達能力、培養(yǎng)英語思維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日后英語學習奠基。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要想使閱讀活動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以基礎詞匯為出發(fā)點,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并掌握常用單詞和詞組,通過游戲、圖片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記憶并鞏固詞匯。第二,根據學生情況,向其推薦適合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在閱讀簡短英語故事的過程中,學習并整理新詞匯、新句子,為閱讀更高難度的文本作準備。第三,向學生傳授基本的閱讀技巧,以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材料,提高閱讀速度。第四,課前提出問題,要求學生閱讀完文本后給出答案。這樣做能夠促使學生深入理解并思考所閱讀的內容,學習效果得以提升。第五,設計各種閱讀活動和游戲,例如,角色扮演等,增加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第六,通過小組討論、寫作、口頭報告等方式,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展,提供針對性的指導。
二、將深度學習融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
深度學習需要教師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分析學習材料并參與相關活動,在建立健全知識體系的前提下,掌握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將深度學習用于英語閱讀教學,可以使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得到大幅提升,這樣做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
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理念。通過分析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能夠發(fā)現(xiàn),該教材中的課文普遍包含積極、樂觀的價值理念,考慮到學生自行閱讀時,往往更關注課文出現(xiàn)的詞匯、語法,而無法準確把握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與情感,導致閱讀效果不佳。將深度學習融入閱讀教學,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問題出現(xiàn)。這是因為深度學習需要學生深入挖掘作者的寫作意圖,跟隨教師的腳步,分析并點評課文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
(二)鍛煉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言技能主要包括表達性技能、理解性技能,要想使學生語言技能得到鍛煉,關鍵是要酌情引入更符合實際學情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開展閱讀活動,是使學生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得到鍛煉的關鍵。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深度學習需要教師帶領學生分析閱讀文本,解讀文本結構,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厘清文本內容。事實證明,將深度學習與英語閱讀相結合,一方面能夠使學生的理解性技能得到鍛煉,確保學生對作者所要傳遞的情感有更準確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通過深入分析閱讀文本,掌握表達技巧,為日后英語寫作奠基。
(三)促使學生形成高階思維
作為英語核心素養(yǎng)極為重要的一個維度,思維品質與學生的理解、評價還有創(chuàng)造能力密切相關。無論是分析、評價還是創(chuàng)造活動,均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極為嚴格的要求,要想使相關活動取得預期成效,關鍵是要將深度學習用于日常閱讀教學,先由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學生理解文本內涵后,再分析作者所使用的寫作技巧,對作者和自己的觀點加以比較,從實際生活、文本語言等角度出發(fā),評價閱讀文本,并對個人見解加以表達。與此同時,學生的高階思維、英語能力均會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三、將深度學習融入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實踐經驗表明,基于深度學習開展英語閱讀教學,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大幅提升。日常教學中,教師先要帶領學生復習舊知識,為深度閱讀作準備,再通過提出問題等方式,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結束閱讀后,引導學生對新學習的知識進行遷移,以確保閱讀教學達到預期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前期準備
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應完成兩項工作,一是帶領學生復習與本單元內容相關的舊知識,二是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通過分析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能夠發(fā)現(xiàn),該教材中各單元的閱讀文本之間存在密切關鍵,鑒于此,教師應酌情調整教學方式,以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為抓手,科學、有效地導入新知識,降低閱讀難度,保證教學效果。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My family”為例,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準確掌握并正確運用“This is”這一句型。通讀課文能夠發(fā)現(xiàn),本單元課文中包含大量該句式,如“This is my mother.”等。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方案,對本單元內容進行教學:第一步,帶領學生復習第一單元的內容,加深學生對交流用語的印象。第二步,展示學生提供的照片,兩人一組,用“Who is/This is...”句式進行問答。第三步,鼓勵各小組閱讀課文并展開交流,使學生對該句型有更加準確的理解。事實證明,在課前導入已經學習過的知識,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使閱讀內容變得更加豐富,通過營造良好閱讀氛圍,使閱讀教學效率達到預期水平。
另一方面,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At Christmas”為例,該單元的課文均以圣誕節(jié)為主題,包括圣誕節(jié)的時間、傳統(tǒng)食物等。對該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西方國家人民為圣誕節(jié)所作的準備,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再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圍繞“圣誕節(jié)”這一主題展開討論,討論的內容既可以是節(jié)日美食、裝扮,也可以是圣誕老人。這樣做既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對教材沒有提及的知識有所了解,還可以搭建起中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課上教學
1.通過提問引出課堂教學內容。如果教材中的閱讀文本內容較為抽象,則需要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以確保學生可以準確理解文本內容。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Then and now”為例,該單元的課文用大量筆墨描寫了過去、現(xiàn)在的不同,要求學生通過學習掌握can/couldn't的用法。在針對本單元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率先提出關于過去、現(xiàn)在的問題,鼓勵學生暢所欲言,通過思考給出自己的答案。隨后,帶領學生通讀課文,要求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標出關于過去、現(xiàn)在之間差異的句子。閱讀結束后,學生再參考課文所出現(xiàn)的句型,描述自己發(fā)生的變化。事實證明,教師根據文本內容設計并提出問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學生的閱讀思維,學生閱讀效率也會得到明顯的提升。
2.利用思維導圖厘清文本內容。由于小學生的學習經驗、詞匯儲備量有限,因此,在面對全新的課文時,極易出現(xiàn)畏難心理,導致閱讀效果不理想。要想避免該問題出現(xiàn),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引入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厘清文本內容,降低閱讀難度。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教下冊第一單元“The lion and the mouse”為例,該單元主要講述了發(fā)生在獅子、老鼠之間的故事。該版本教材中有大量以動物為主人公的文本,原因是與動物有關的故事往往更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考慮到課文的篇幅相對較長,小學生難以獨立完成閱讀任務,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己作“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先組織學生通讀課文,標出新詞匯、重點詞匯,再利用思維導圖厘清文本內容,思維導圖的主線是“The lion and the mouse”,兩條支線是the line、the mouse,由支線所分出關鍵詞是who/what/where。隨后,要求各小組仿照教師給出的思維導圖,自行設計思維導圖,保證思維導圖結構正確、內容完整。綜上,將思維導圖引入英語課堂,可以使文本內容變得更加清晰,在觀察并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將對文本框架形成深刻印象,在此基礎上,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理解,通??梢匀〉檬掳牍Ρ兜男Ч?/p>
(三)后期拓展
文本閱讀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教師應盡快將教學重心轉向拓展應用,通過拓展任務、深度解讀等方式,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并使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更加深厚的情感。實證有效的教學方法如下:
一是拓展任務。閱讀教學所包含內容較多,英語教師既要通過閱讀教學,鍛煉學生理解詞匯、文本的能力,還要以閱讀文本的故事主線、重要詞匯或短語為落腳點,結合學情對閱讀任務加以拓展,例如,續(xù)寫閱讀文本,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再如,以小組為單位,就閱讀文本存在爭議的內容展開討論,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等。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為例,該單元課文描寫了女孩與三只熊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在教學Story time這一板塊時,教師應當帶領學生反復閱讀并分析示范文本,確保學生對房子、湯等詞匯形成深刻印象。隨后,引導學生運用“There are/There is”等句型,參考示范文本的內容,編寫全新的故事。實踐表明,將閱讀文本的活動與仿寫活動相結合,能夠全方位鍛煉學生的閱讀、寫作能力。與改、擴寫相比,仿寫更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有助于學生快速、準確地記憶重要句型,對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有重大意義。
二是深度解讀。考慮到閱讀文本往往包含大量情感元素,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既要觀察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的情況,還要以深度學習為抓手,對學生的閱讀情感進行培養(yǎng)。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第八單元“Our dreams”為例,該單元以人生的夢想為主題,學生通過閱讀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應引導學生以課文內容為依據,圍繞“如何實現(xiàn)夢想”這一話題展開討論,通過深度解讀,準確了解文中提及的各種職業(yè),形成“只有不斷付出努力,才能實現(xiàn)夢想”的認知。隨后,圍繞“My dream”這一主題組織開展交流活動,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分享自己的夢想和關于實現(xiàn)夢想的計劃,由教師對學生所分享內容進行匯總,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科學且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事實證明,將教材閱讀文本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以課文所包含情感元素為依托,高效開展教學活動,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教材課文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在小學階段樹立遠大理想,對其今后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綜上,在英語閱讀中,深度學習發(fā)揮的作用尤為明顯,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而且能夠引導學生參與到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學習機會。在基于深度學習理念設計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可改變以往單一的閱讀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多個領域實現(xiàn)共同進步,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由此不難看出,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采取深度學習策略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可通過靈活設計教學計劃、采取高效的學習方法,確保深度學習得到落實,并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沈凱敏.深度學習視角下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園,2023(20):59-61.
[2]張藝文.基于高階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海外英語,2022(19):188-190.
[3]湯雪平.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路徑微探[J].教師教育論壇,2022(2):46-48.
[4]左鵬,譚艷.小學英語閱讀理解教學新策略探析:基于《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標準[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9(3):33-40.
[5]金永紅.指向深度學習的小學生英語語篇閱讀教學設計:以譯林版小學英語6B Unit2 Cartoon time為例[J].華夏教師,2019(1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