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評一體化”是將教師教學、學生學習、效果評價有機整合。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既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發(fā)展其英語核心素養(yǎng),又能深化教育評價改革,為英語課堂注入活力。本文簡要分析了“教學評一體化”的概念內涵與構成要素,結合教學實例探討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下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策略,旨在推動學生個人及英語教學的持續(xù)發(fā)展,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效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實踐策略
作者簡介:冉茂碧,德江縣第二中學。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印發(fā)后,許多學校開始對教育評價改革進行探索?!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中也有教學評價的相關內容。高中英語教師應有效整合“教”“學”“評”三個方面,推動“教學評一體化”,以完善的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學用能力及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高中英語教師應認真研究“教學評一體化”的概念內涵、構成要素及實施策略,使評價成為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最終達成教學相長的目的。
一、“教學評一體化”的概念內涵
教、學、評是教學活動的三個方面,圍繞著共同目標將三者有機整合,能夠突出教學活動的完整性與連貫性,推動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敖獭笔侵附處焽@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組織實施課內外教學活動;“學”指的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參與各類探究性學習活動,通過自主或合作形式習得知識與技能,獲得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評”是監(jiān)控學習過程、檢驗教與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往往由教師確定評價目標與評價標準,師生共同參與評價活動。
結合“教”“學”“評”的概念來看,“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主要包括過程完整、手段多樣、主體多元三個層面。首先,過程完整意味著教師需要將“教學評一體化”理念貫穿教學全過程。課前,教師應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生學情等設計教學方案,并對教學方案進行預先評價,優(yōu)化評價設計;課中,教師應通過師生互動、理答反饋等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落實形成性評價,了解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課后,教師可借助終結性評價把握學生的學習成果,幫助學生了解自身學習優(yōu)勢與不足之處,從而合理調整后續(xù)的教學方案與學習計劃。其次,手段多樣意味著“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學習活動及評價方式豐富多元,教師可結合教學實際選擇合適的手段與方法,促進學生學習。最后,主體多元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意味著在“教學評一體化”課堂中,學生應成為學習主體與評價主體,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與評價活動,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元認知意識。
二、“教學評一體化”的構成要素
結合相關研究與實踐經驗可知,“教學評一體化”主要由目的、手段、解讀、使用四個維度構成。其中,目的指教師明確指導思想,展現(xiàn)學科育人價值,發(fā)揮評價的多重功能,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效果;手段指教師圍繞著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設計層層遞進的學習活動,合理設定評價目標、評價手段及評價活動,確保教、學、評的一致性,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解讀指教師留心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據(jù)此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與教學目標進行對比,給出科學的反饋信息,促進學生更好地發(fā)展;使用指教師記錄評價結果并向學校、家長、學生等呈現(xiàn)評價結果,反思“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效果,了解各方的意見與建議,調整、改進“教學評一體化”實施方案。
三、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下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策略
下面以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 6“Disaster and hope”的閱讀課教學為例,闡述了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下,“教學評一體化”的實施策略。
(一)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
課程標準是教師教學的參考與依據(jù)。在“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環(huán)節(jié),教師應以高中英語新課標為指導思想,將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基本目標,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展開教學設計,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用能力。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明確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及要求,認真研讀語篇內容,提煉語篇主題意義,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融入綜合性、探究性、實踐性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以自主或合作形式進行語言輸入與輸出,實現(xiàn)語言技能、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學習能力等的發(fā)展,推動課標的有效實施。
(二)從What、How、Why三大維度分析語篇
語篇是英語教學的基本載體,對語篇的分析解讀程度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在進行“教學評一體化”實踐之前,教師應從What、How、Why三大維度分析語篇,把握語篇的主要內容、主題意義、文體結構、語言修辭及作者的寫作意圖,幫助學生厘清語篇的內在邏輯,全面、深入地了解語篇的語言、內容及主題。首先,語言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部分。在英語學習中,學生只有熟練掌握語言本體知識與技能,才能靈活運用相關知識與技能進行分析判斷、創(chuàng)造想象、推理論證等活動,獲得思維能力的提升。同時,對語言知識及技能的掌握能夠為跨文化溝通、弘揚中華文化、中外文明互鑒等提供支持,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其次,內容與語言相互融合,其涵蓋了語篇的核心要素,具體要素需要根據(jù)語篇體裁進行明確。比如,故事類語篇的核心要素包括人物、時間、地點、情節(jié)等,非故事類語篇的核心要素包括數(shù)量、特征、程序、空間等。最后,主題是對內容的升華,對主題意義的把握有助于塑造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連接英語學習與實際生活,展現(xiàn)英語學科的育人優(yōu)勢。對語篇語言、內容及主題的把握能夠為“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提供參考依據(jù),為教學目標及教學活動設計作好鋪墊。
在分析外研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Unit 6“Disaster and hope”閱讀語篇“Hot! Hot! Hot!”時,從What角度出發(fā),教師應明確語篇主題意義為災難與希望,主要內容為作者在乘坐倫敦地鐵時的一連串想法,傳達了作者對極端天氣危險的擔憂;從How 角度出發(fā),教師應明確語篇的文體結構及語言修辭,本文體裁為記敘文,作者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乘坐地鐵過程中的感受,作者使用的語言鮮活生動,運用了夸張、比喻等修辭手法;從Why角度出發(fā),教師應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可使用關鍵詞概括作者一路上的感受,把握故事的發(fā)展變化,進而梳理語篇的邏輯關系與語言框架,啟發(fā)學生關注極端天氣,了解其成因與應對措施,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
(三)全面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在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突出。為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發(fā)展其英語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做好學情分析工作,掌握學生的綜合情況,包括語言水平、認知特點、學習習慣、學習環(huán)境、興趣喜好、情緒狀態(tài)等。此外,教師應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分析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與生活經驗,預設學生可能會遭遇的學習困難,優(yōu)化“教學評一體化”實施效果。一般情況下,學情分析都在教學前進行,輔助教師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在“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教師可將學情分析融入教學全過程。比如,課前,教師可通過問卷調查、小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需求以及學習薄弱點,據(jù)此優(yōu)化教學方案,這一階段的學情分析也可作為預評價;課中,教師可借助提問、設置任務等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作出教學決策,以客觀、詳細的反饋信息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這一階段的學情分析屬于即時性評價;課后,教師可通過面批、作業(yè)、測驗等方式分析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后續(xù)的“教”與“學”指明方向。
(四)基于大觀念展開教學設計與實施
大觀念,也叫大概念,其是由零散概念統(tǒng)整而成的上位觀念,是各類重要觀念的聯(lián)結,存在于學科本質、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諸多方面,能夠突出學科教學的連貫性、整體性及系統(tǒng)性。在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在大觀念的統(tǒng)攝下整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與教學評價,使評價貫穿教學的全過程,突出“教”“學”“評”的一致性,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教學評一體化”設計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明確課程內容六要素,結合語篇研讀成果與學情分析結果,擬定教、學、評的具體內容,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便于后續(xù)的修改調整。在“教學評一體化”實施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做好教學組織與教學評價工作。在教學組織層面,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主題意義探究活動,使其通過實踐發(fā)展自身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評價層面,教師應動態(tài)評價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幫助學生彌補學習中的不足之處,發(fā)揮學生的特長與優(yōu)勢,促成學生的個性化、全方位發(fā)展。評價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原則,推動評價方式與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合理安排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點評等活動,更好地發(fā)揮評價的檢驗、導向、調控等作用。
在“Hot! Hot! Hot!”閱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大觀念為指導,統(tǒng)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活動與評價方式,推動“教學評一體化”的順利實施。首先,教學目標是“教學評一體化”的核心,明確、科學的教學目標能夠連接教學、學習與評價,突出教學的整體性。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果為導向,將評價融入教學目標,為后續(xù)的“教”與“學”鋪平道路。筆者所設計的教學目標如下:第一,引導學生提煉語篇中關于極端天氣的有效信息,感受作者想法的變化,梳理應對天氣災害的可行措施;第二,引導學生逐一分析語篇段落,了解作者的具體感受及其變化,繪制成概念導圖并以口頭表達形式進行概括;第三,引導學生分析不同災害的后果,思考作者提出的應對措施是否可行;第四,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談談所在地區(qū)可能遭遇的天氣災害,探討相關的應對措施。不難發(fā)現(xiàn),教學目標中包含許多行為動詞,如梳理、繪制、表達、分析、探討等,體現(xiàn)了目標的可操作性,也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
其次,學習活動是“教學評一體化”的主體部分,教師可結合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評價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活動,設置對應的活動內容,按照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層次引導學生深入語篇,掌握語篇語言、內容及意義,推動其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設置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在學習理解類活動中,教師可使用圖片、視頻等進行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求學生自主閱讀語篇,標注出其中的事實性信息。在應用實踐類活動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再次閱讀語篇,篩選整合事實信息,以概念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信息并向教師、同學展示,通過交流討論完善概念導圖。接著,學生討論分析天氣災害的后果,討論作者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否可行。在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中,教師可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借助網絡收集資料,以PPT形式呈現(xiàn)作業(yè)成果。
最后,教學評價能夠反映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了解學生真實的學習進展。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根據(jù)具體學習活動選擇評價方式,帶動學生參與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主人翁意識。比如,在學習理解類活動中,教師可通過提問方式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給出客觀的評價;在應用實踐類活動中,教師可借助觀察、提問、展示概念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方式評判學生對文本語言、內容的理解情況以及思維能力發(fā)展情況;在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中,教師可讓學生在下節(jié)課展示自己制作的PPT,考查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五)從技術、實踐、批判角度進行反思
“教學評一體化”的深化發(fā)展離不開教師持續(xù)的總結與反思。在完成教學后,教師應回顧整體教學過程,反思教學中的不足之處,總結教學經驗,對“教學評一體化”實施方案作出合理調整,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一般來說,教學反思包括技術理性反思、實踐行動反思、批判性反思三個層次。技術理性反思以教學現(xiàn)象為基礎,需要教師關注教學的各個層面,思考改進的方向;實踐行動反思以問題成因為主要對象,需要教師從根源上解決教學問題,提高教學質量;批判性反思以價值為核心,需要教師綜合各類影響因素設計最符合倫理道德的“教學評一體化”實施方案,發(fā)揮學科的育人價值。
綜上所述,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是發(fā)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高中英語教師應深入研究“教學評一體化”的概念內涵及構成要素,按照明確指導思想、認真研讀文本、分析學生學情、設計實施“教學評一體化”、展開教學反思等基本步驟進行教學實踐,推動課程標準的落實。
參考文獻:
[1]趙靜.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研究[J].英語教師,2023(10):175-178.
[2]帥飛飛.英語語法教—學—評一體化:過程、策略與成效[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3(5):42-46.
[3]王琦.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課堂活動設計[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3(13):76-78.
[4]王璐.高中英語“教—學—評一體化”路徑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3(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