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樂樂 劉姝 劉暢
摘 要|信息技術的進步推動線上漢語教學蓬勃發(fā)展。目前在國際中文教育領域,Zoom、ClassIn、騰訊會議、釘釘、雨課堂、騰訊課堂六款線上教學平臺最為流行。根據(jù)調查與課堂觀摩,本文發(fā)現(xiàn)ClassIn的交互功能最好,釘釘和騰訊課堂相對最弱。而雨課堂和ClassIn在互動功能設計方面還考慮了學生的情感因素。此外,本文還發(fā)現(xiàn)線上漢語教學課堂互動主要體現(xiàn)為師生互動,而且又以教師啟動的交際為主。基于以上問題,教學平臺的功能設計不應只考慮滿足線上教學的一般需求,還應考慮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國際漢語教師應探索構建多款平臺相互配合的線上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平臺的功能優(yōu)勢,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爭取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關鍵詞|線上漢語教學;課堂互動;線上教學平臺;互動功能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與發(fā)展,線上教育在國際中文教學領域展現(xiàn)出了極大的優(yōu)勢,比如突破時空限制,靈活地進行教與學等,新冠疫情期間的線上教學就證明了這一點。線上漢語教學是指使用電腦或手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完成漢語講授、練習、考試等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互動則是指在課堂上師生之間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為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的信息、知識交流和思想溝通等交際活動,包含“師生互動”與“生生互動”兩種形式。而線上漢語教學的課堂互動還包括師生與機器(教學平臺)之間的互動,即“人機互動”。目前,國際中文教師使用的教學平臺主要有三類:直播類平臺、錄播類平臺和信息交際類平臺。直播類平臺主要有Zoom、釘釘、騰訊會議、ClassIn、騰訊課堂等;錄播類平臺主要有慕課、超星學習通等;而信息交際類平臺主要有微信、QQ等。三類平臺都具備一定的互動功能,但是相比之下,直播類教學平臺的互動功能最多,形式豐富,疫情期間使用的人數(shù)也最多。因此,直播類教學平臺線上漢語教學最值得研究。
關于線上漢語教學,學界已有較多成果,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來,相關研究成果越來越豐富。其中,與線上漢語教學互動性相關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關于線上漢語教學互動模式的研究,如李琪(2021)、覃碧月(2021)、王銘顯(2022)的研究;二是關于互動平臺的研究,如張麗維(2018)、丁楊梅(2019)、李瑤(2022)等人的研究;三是關于言語互動的研究,如王夢瑤(2021)、曹蓉麗珠(2022)、李卓(2016)、李亞男(2021)、江彥羲(2022)等人的研究。盡管關于線上漢語教學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國開展大范圍線上漢語教學的時間還不是很長,線上漢語教學研究,尤其是線上漢語教學課堂互動研究在廣度與深度方面仍有不足,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文立足直播類教學平臺,對線上漢語教學平臺的互動功能以及線上教學課堂互動進行調查,分析各類教學平臺及課堂教學在互動方面的特點與不足,為線上漢語教學平臺完善平臺設計提供參考,也為國際中文教師提高線上漢語教學技能提供借鑒。
二、線上漢語教學平臺的互動功能
教學平臺的互動功能指的是人機互動功能。人機互動是線上漢語教學課堂互動的重要類型,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學生與教學平臺之間的互動,或者說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平臺滿足教學需要的互動功能上。目前,常用的直播類教學平臺主要有六款,即Zoom、ClassIn、騰訊會議、釘釘、雨課堂、騰訊課堂。這些線上教學平臺都設計了各自的互動功能,并且通過版本升級不斷豐富與完善。根據(jù)互動的目的與方式,這些功能大體可以分為課堂交互(如舉手、屏幕共享、彈幕等)、課堂練習(如隨堂測試、作業(yè)發(fā)布等)、課堂記錄(如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直播回放)、課堂管理(如簽到、分組)等四種類型,每種類型又包含若干具體的互動形式。為了了解這些互動功能的特點,本文對這六款教學平臺的互動功能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一)課堂交互功能
課堂交互功能是指將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聯(lián)系在一起完成課堂教學任務的基本功能。課堂交互功能有15種具體的功能形式:屏幕共享、舉手、聊天框、虛擬背景、白板、紅包/獎勵、彈幕、視頻音頻發(fā)言、投票、隨機選人、搶答器、遠程控制、計時器、骰子、匿名反饋。其中,有些功能主要為學生設計,如舉手、投票、搶答器等;有些功能主要為教師設計,如白板、紅包/獎勵、隨機選人、遠程控制等;還有些功能則面向師生雙方,如屏幕共享、聊天框、虛擬背景、彈幕、視頻音頻發(fā)言等。根據(jù)調查,Zoom等六款教學平臺的課堂交互功能詳細信息見表1。
從上表可以看出:
(1)在15種課堂交互方式中,ClassIn擁有最多的功能,達到12種;騰訊會議和雨課堂9種;Zoom有7種;釘釘和騰訊課堂有6種。因此,ClassIn的交互功能最完善、騰訊會議與雨課堂次之、Zoom又次之、釘釘和騰訊課堂相對最差。
(2)對于屏幕共享、舉手、聊天框、視頻音頻發(fā)言這四種互動功能,六款平臺都具備。這四種功能是實現(xiàn)線上教學人機互動最基本的功能,可以認為是線上教學平臺的標準配置。其中,屏幕共享功能是將教師或學生的課件、筆記、講課、報告內容等畫面展示給學生或同學觀看的功能。教師可以利用該功能展示、豐富學習內容。舉手功能是給學生提供連接麥克風以提出個人疑問或者回答教師提問的功能。該功能為學生提供發(fā)揮個人主觀能動性的機會,幫助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互動中。聊天框可以看作是一個討論區(qū),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都能利用聊天框使用文字自由互動。學生因害羞不愿舉手發(fā)言、不想打亂教師課堂節(jié)奏、存在疑問時可以選擇聊天框與同伴和教師打字互動。視頻音頻的發(fā)言是學生參與互動的主要方式。相對于打開攝像頭視頻發(fā)言,有些學生因為性格內向、漢語表達能力欠佳或者對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而更傾向于選擇音頻發(fā)言。
(3)少數(shù)幾項功能只有個別平臺具備,比如雨課堂有彈幕和匿名反饋功能,ClassIn有搶答器、骰子功能等。與屏幕共享等功能不同,這幾種互動功能的作用在于增強線上教學人機互動的效果,屬于線上教學平臺的個性化設計。因此,從互動功能設計來看,在六款教學平臺中,雨課堂和ClassIn功能最完備。彈幕功能不僅是對視頻音頻發(fā)言的補充,也能發(fā)揮課堂管理的作用,同時還能起到知識眾籌的作用。對于紅包獎勵功能,教師可以運用該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比如在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紅包獎勵學生完成課堂答題,同時學生還需要保證題目答案的正確性,這能夠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白板功能主要供教師在屏幕上進行圈點勾畫,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該功能主要用于知識點的講解,比如在騰訊會議中白板功能是在屏幕共享狀態(tài)下進行,而ClassIn中的黑板功能則可以為學生和教師在同一時間提供書寫功能。對于投票功能,教師可以在平臺上發(fā)布投票請求,然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以此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可以使用騰訊會議中的投票功能開展隨堂測驗,學生即時作答,系統(tǒng)自動統(tǒng)計學生的正確率。匿名反饋功能只有雨課堂具備,學生在課堂上想提問但又不愿意透露身份時就可以使用該功能。因此,該功能廣受性格內向的學生歡迎。
(二)課堂練習功能
課堂練習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點,也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六款教學平臺中,課堂練習功能具有多種形式,如發(fā)布作業(yè)、批改作業(yè)、在線考試等,具體信息見表2。
從上表可以看出,六款平臺中,ClassIn、釘釘和雨課堂均有隨堂測試、作業(yè)發(fā)布、作業(yè)批改、在線考試四種課堂練習功能。Zoom只有在線考試一項功能,而騰訊會議則四項功能都沒有。由此可見,ClassIn、釘釘和雨課堂的課堂練習功能最強、騰訊課堂相對較好、Zoom和騰訊會議較弱。
隨堂測試功能是教師在線上課堂過程中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運用該功能來調整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幫助他們及時鞏固所學知識。比如,在釘釘上,教師可以發(fā)布隨堂小測試,并發(fā)送給多個班級群。作業(yè)發(fā)布和批改功能使教師能夠在課堂上發(fā)布課堂或課后作業(yè)并進行作業(yè)。比如,教師通過釘釘在班級群內以照片、錄音或文字的形式發(fā)布自定義作業(yè),并設置作業(yè)提交的截止時間。收到作業(yè)之后,教師可以對已提交的作業(yè)進行批改。作業(yè)發(fā)布和批改功能具有幫助教師反思教學、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等優(yōu)點,是線上教學課堂互動的有效手段。在線考試功能是可以直接在教學平臺上進行線上考試的功能。比如,在雨課堂中,教師可以選擇試卷庫,由系統(tǒng)自動組卷,導入試題,然后進行在線考試。
(三)課堂記錄功能
課堂記錄功能是指教學平臺能夠自動記錄統(tǒng)計學生學習數(shù)據(jù)的功能。該功能可以幫助教師分析師生課堂互動的情況、追蹤了解教學進度。另外,該功能還可以錄制保存線上教學過程,為學生提供復習的機會。平臺的課堂記錄功能包括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直播回放兩種具體功能。教育大數(shù)據(jù)是技術與教育的融合產(chǎn)物,教師可以依據(jù)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數(shù)據(jù)(如回放播放量、到課率等)不斷調整教學內容,促進教學反思。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功能也能為教師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提供科學依據(jù)。比如,在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平臺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功能獲得教師發(fā)送的教學活動數(shù)量、學生互動總數(shù)、習題互動數(shù)量、彈幕數(shù)量、課堂互動人次等數(shù)據(jù)信息。直播回放功能則是將直播錄制的課程變?yōu)榭梢员4娴木€上課程資源,便于學生復習或是供缺課的學生課下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觀看直播回放的課程進行教學反思,從而改進教學。另外,該功能也方便其他教師進行教學觀摩與學習。根據(jù)調查與統(tǒng)計,六款教學平臺的課堂記錄功能具體信息見表3。
從上表可以看出,ClassIn、釘釘、雨課堂、騰訊課四款教學平臺均具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功能和直播回放功能,說明這四款平臺的課堂記錄功能較強。Zoom只具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功能,而騰訊會議則只具有直播回放功能,說明這兩款平臺的課堂記錄功能相對較弱。
(四)課堂管理功能
課堂管理功能是線上教學平臺的一項重要的人機互動功能。該功能可以幫助教師監(jiān)控線上教學過程,增強學生學習的自律性,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課堂管理功能主要有簽到、分組兩項具體功能。簽到功能是幫助教師開展課堂考勤的一種方式。在線上教學中,平臺簽到功能有助于教師掌握學生出勤信息,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該功能也有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形成性評價。分組功能是在教學需要分組對話或者分組討論時使用的功能,比如在漢語口語課上,教師可以使用分組功能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然后進行小組對話練習;使用騰訊會議時,教師可以作為主持人,把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開展小組討論,小組內學生自由討論不會被組外學生打擾,而教師則可以自由進入每個小組。根據(jù)調查與統(tǒng)計,六款教學平臺的課堂管理功能具體信息見表4。
從上表可以看出,六款直播類平臺均具備簽到的課堂管理功能,其中,Zoom、ClassIn、騰訊會議、雨課堂還具備分組功能,只有釘釘和騰訊課堂不具備分組功能。因此,在課堂管理功能方面,Zoom、ClassIn、騰訊會議、雨課堂較強。分組功能對于線上外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增強課堂互動性,而且通過分組可以建立學習共同體,使學生相互激勵、相互學習,確保全體學生共同提高。因此,釘釘和騰訊課堂在課堂管理功能方面存在不足。通過對六款線上漢語教學平臺互動功能的考察與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在課堂交互功能方面,雨課堂、ClassIn功能較為完善,這兩款平臺不僅設計了屏幕共享、舉手、聊天框、視頻音頻發(fā)言等線基本功能,而且還設計了彈幕、匿名反饋、計時器、搶答器等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趣味性的個性化功能。
(2)在課堂練習功能方面,ClassIn、釘釘和雨課堂三款平臺的功能較完善,而Zoom等三款平臺只具備其中某些功能,相對不足。
(3)在課堂記錄功能方面,騰訊會議沒有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功能,Zoom沒有直播回放功能,相對其他四款平臺,這兩款平臺的課堂記錄功能并不完備。
(4)在課堂管理功能方面,釘釘和騰訊課堂沒有分組功能,而分組討論與分組對話是漢語第二語言教學中常見的互動形式。因此,釘釘和騰訊課堂在課堂管理功能方面相對較弱。
三、線上漢語教學的課堂互動
為了了解線上漢語教學課堂互動情況,我們參加了中文聯(lián)盟平臺上的Live課堂,選擇了《HSK標準課程2》《HSK標準課程3》《HSK標準會話課程1》三門課程進行觀摩,共觀摩20節(jié)課,每節(jié)課授課時長為一個半小時。課堂學生人數(shù)10人以內,多為成人學習者,來自美國、智利、摩洛哥、俄羅斯、委內瑞拉等國家,漢語水平在HSK2左右。我們對直播課的課堂互動進行記錄,并選擇《HSK標準課程2》第一節(jié)課對線上漢語教學課堂互動進行分析。
(一)學生參與互動的情況
該節(jié)課到課學生人數(shù)為7人,愿意打開麥克風參與課堂的學生為7人,自愿打開攝像頭參與互動的學生有3人。積極參與互動的人數(shù)為4人,教師點名后參與互動的人數(shù)為3人,具體信息見表5。
從參與互動的人數(shù)分析可知,學生參與課堂主要采用打開麥克風的方式,只有部分學生愿意打開攝像頭。課堂參與可分為主動參與和被動參與兩種情況,主動參與互動的學生4人(其中有1人不愿意打開攝像頭),而被動參與互動的學生3人,而且這3人是在教師點名要求回答問題時才打開麥克風??梢娋€上漢語教學中,7人中只有3人是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互動。
(二)課堂互動形式
我們對整堂課的教學活動進行轉寫,并把互動相應的時間和課堂互動形式做了記錄,整理統(tǒng)計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機互動的時間與次數(shù),具體信息見表6。
從上表可以看出,教師主要按照“復習—導入—生詞講解—語法講解—鞏固練習”的步驟展開教學,其中生詞講解與句型操練是課堂主要內容。課堂互動實際總時長為91分鐘。從互動形式上看,師生互動頻率最高,生生互動次之,生機互動最少。
我們在觀摩線上課堂時還記錄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機互動的次數(shù),從表7可以看出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占主要部分(78.3%),是主要的互動形式,生生互動次數(shù)最少(2.2%)。
根據(jù)線上漢語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將課堂互動分為八種具體形式:教師提問并引導學生開麥齊讀;教師提問單個學生,學生開麥回答;教師讓學生單獨練習;學生主動打開攝像頭回答教師提問;學生主動開麥提問;學生在對話框提問教師;學生在對話框中用表情包等形式回答教師提問;學生開麥相互對話。對這八種具體互動形式的次數(shù)進行記錄,具體信息見表8。
從上表可以看出八種具體互動形式中,教師啟動的師生互動(即前三項功能)占比最高,達58.7%,超過課堂互動總數(shù)的一半,而學生啟動的師生互動占比19.5%,且其中還包含了教師啟動的師生互動。由此可見,此次線上教學未能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
(三)線上課堂互動分析
根據(jù)課堂觀摩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對于線上漢語教學課堂互動,我們得出以下幾點認識。
(1)課堂教學互動過度,未能很好地掌控教學節(jié)奏。一節(jié)課時長為1小時30分鐘,課堂互動實際時長1小時31分鐘。教學環(huán)節(jié)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沒有安排休息時間,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后半段更容易分散,導致學習效率降低。
(2)從互動形式的頻率來看,教學活動中師生互動是其主要方式,生機互動的頻率次之,生生互動最少。教師發(fā)起的師生互動次數(shù)占比最高,部分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課堂,但也存在部分學生只有在教師點名時才參與課堂互動的情況。在生機互動方面,學生利用平臺對話框與教師互動的積極性較高。在生生互動方面,教師在課堂上安排學生之間對話交流,但在本次課堂中教師安排學生對話的次數(shù)較少,學生之間沒有過多的互動交流機會。
(3)從互動的具體形式來看,教師提問并引導學生開麥齊讀次數(shù)最多;教師提問單個學生,學生開麥回答次數(shù)次之;學生開麥相互對話和教師讓學生單獨練習次數(shù)最少。由此可以看出,教師主要采用齊讀、點讀的方式進行課堂互動,教師給予學生之間自由交談的機會少,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在觀摩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教師會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點評,但是點評的語言較為單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采用語言表達的方式進行講解,較少使用體態(tài)語。在本次課堂中,教師也沒有安排學生開展小組合作交流的互動,未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四、結論
信息技術的進步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促使線上漢語教學蓬勃發(fā)展。為了滿足海內外國際中文教學的需要,各種線上教學平臺紛紛涌現(xiàn),為國際中文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因為研發(fā)理念、使用對象等不同,每個線上教學平臺在互動功能設計方面各有自己的特色。同時,國際中文教師也因為教育背景、教學經(jīng)驗等不同,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對于如何處理課堂互動也不盡相同。根據(jù)對六款線上漢語教學平臺的調查分析與線上教學課堂觀摩,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線上教學平臺的功能設計不應只考慮滿足線上教學的一般需求,還應考慮學習者的情感需求,功能設計要能調動、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盡量降低線上學習帶來的孤獨感。雨課堂設計了彈幕和匿名反饋功能,ClassIn設計了搶答器、骰子功能等,都考慮到了學生的情感因素,體現(xiàn)了線上教學平臺的人性化設計。
(2)線上漢語教學直播類平臺具備的互動功能最多,包括課堂交互、課堂練習、課堂記錄、課堂管理功能。但六款線上教學平臺在具體的互動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各有所長。比如ClassIn、騰訊會議和雨課堂的課堂交互功能較為豐富,雨課堂具有匿名反饋、彈幕功能,騰訊會議有分組功能等。因此,國際漢語教師在開展線上漢語教學時,應探索構建多款平臺相互配合、相互融合的線上教學模式,充分發(fā)揮各個平臺的功能優(yōu)勢,取長補短,爭取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3)目前,線上漢語教學課堂互動性有待提高,互動形式過于集中,課堂互動主要為教師發(fā)起的師生互動。原因主要在于教師線上漢語教學能力有待提高。另外,學生主動參與不夠,盡管有些學生能夠參與課堂互動,但大部分學生是被動參與,能夠打開麥克風和攝像頭并主動發(fā)起的互動很少。因此,國際中文教師應該及時總結線上教學經(jīng)驗,完善教學模式,增強課堂互動性,提高線上漢語教學能力,促進國際中文教育向內涵式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曹蓉麗珠.對外漢語線上一對一教學師生言語互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22.
[2]丁楊梅.在線互動漢語教學平臺教學形式探析[D].華僑大學,2019.
[3]江彥羲.基于IFIAS的線上課堂教學師生互動研究[D].廣西大學,2022.
[4]李琪.線上漢語教學的多通道互動模式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21.
[5]李亞男.基于IFIAS系統(tǒng)的一對一線上口語教學互動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21.
[6]李瑤.兩款互動教學平臺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外國語大學,2022.
[7]李卓.基于FIAS的對外漢語初級漢語課課堂互動調查報告[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
[8]覃碧月.多元互動模式下漢語中級口語線上教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21.
[9]王夢瑤.線上漢語綜合課師生言語互動研究[D].西北大學,2021.
[10]王銘顯.初級對外漢語綜合課線上教學互動模式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2.
[11]張麗維.漢語在線互動教學平臺研究及其對泰國漢語教學的啟示[D].廣西大學,2018.
Study on Online Chinese Teach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Cheng Lele1 Liu Shu1 Liu Chang2
1.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2.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motes online Chinese teaching develop rapidly. Currently, six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s, including Zoom, ClassIn, Voov meeting, DingTalk, Rain classroom and Tencent classroom, are the most popular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Based on surveys and classroom observations, we find that ClassIn is far better than DingTalk and Tencent Classroom in terms of interactive function. Rain class and Classin also have some personalized designs. In addition, we also find that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in the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teacher-initiated communication is the main one. Based on the above, we think more attention should not only be paid to the general needs of online teaching, but also to the personalized needs of learners when designing the teaching platform. As international Chinese teachers, we should construct an online teaching mode with multiple platforms that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platforms advantages,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lass activities and achieve the best teaching results.
Key words: Online Chinese teach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Interactive function
*本成果得到教育部中外語合中心2022年度國際中文教育基地項目“東南亞國家國際中文在線教育調查與研究”(22YHJD1008)與湖北省高校教學研究項目“雙一流背景下的漢語國際教育‘微課+翻轉課堂實踐教學模式研究”(2022440)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