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教師應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充分挖掘聽說語篇的育人價值,設計真情境、相關聯(lián)、有層次的學習活動,通過多元評價,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本文以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 2“Work and play”的聽力模塊(Jack's weekends)教學為例,探討在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設計策略,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英語學習活動觀;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聽說
作者簡介:吳曉波(1987.08-),女,上海人,上海嘉定區(qū)民辦華盛懷少學校,教師,研究生,研究方向:學科教學。
一、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教師在教學中應設計聽、說、讀、看、寫等語言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機會學習和運用語言知識,發(fā)展語言能力。然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將教學重心放在了閱讀和寫作教學上,忽視聽說教學。目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多是“聽錄音,做習題”的“檢測型”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常忽視對主題意義的解讀,設計的活動缺乏關聯(lián)性;教學目標單一,尤其在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上缺乏相應的目標等。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符合新課標對聽說教學的要求,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
二、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聽說教學設計策略
(一)重視聽力文本的語篇解讀,基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設定目標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以語篇研讀為邏輯起點開展有效教學設計。語篇解讀中的語篇不僅指閱讀語篇,還應包括聽力語篇。因此,教師在解讀聽力語篇時,不僅應就語篇的主題、內容、形式、語言特點等進行解讀,還應關注其語境的正式程度、語言表達方式及功能,挖掘隱藏含義等。通過理解聽力材料和深挖聽力文本內涵,實現文本知識的遷移,為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教學目標設定及活動設計提供堅實的基礎,進而有助于教師設計一系列有助于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和促進學生自主參與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思考和領悟聽力材料背后的文化內涵,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二)緊扣英語學習活動觀,設計真情境、相關聯(lián)、有層次的學習活動
英語學習活動觀要求教學設計與實施要以主題為引領,以語篇為依托,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chuàng)新等活動,引導學生整合性地學習語言和文化知識,進而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和策略,圍繞主題表達個人觀點和態(tài)度,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教師在進行活動設計時應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知識和情感為切入點,創(chuàng)設的真實聽說語境,以情境化的活動組織教學才符合英語學習活動觀,才能激發(fā)學生的交際興趣,進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實現學科育人價值。同時,活動之間需有內在邏輯性,構成任務鏈,統(tǒng)領于主題語境之下。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三個層次的學習活動在聽說教學設計中應表現為由淺入深,由獲取理解信息到內化信息,再到創(chuàng)造新地解決問題的過程;由基于文本到深入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各階段應相互關聯(lián)、層次遞進。因此在英語活動觀指導下,教師應充分考慮設計真情境、相關聯(lián)、有層次的學習活動。
(三)遵循“教—學—評”一體化設計原則,實現以評價促聽說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評在育人過程中的不同功能,樹立“教—學—評”一體化的整體育人觀念。沒有評價的教學過程無法判斷教師的教學效果,更無從知曉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進行聽說教學設計時,教師應預設教學活動評價的重點,并能依據課堂教學實時動態(tài)開展評價活動??梢越柚畔⒓夹g、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實現多元評價,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實現自我調控,使課堂上的聽說活動真實發(fā)生,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發(fā)展。
三、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設計策略
在教學實踐中如何落實英語學習活動觀來實現英語核心素養(yǎng)目標呢?以下以一堂英語聽說課教學設計為例,通過示例呈現和分析說明,探討英語學習活動觀指導下指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初中英語聽說課堂教學策略。
(一)語篇分析
本課例為牛津上海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2“Work and play”的聽力模塊(Jack's weekends)教學。該單元主題是“My life”,屬于“人與自我”的主題范疇,涉及主題群“生活與學習”及子主題“豐富、充實、積極向上的生活”。
What:語篇“Jack's weekends”是一篇以第一人稱視角對周末生活按照時間順序展開闡述,描述了活動的時間、地點、人員、活動頻率等信息。
Why:通過Jack的自述,展現了其豐富、充實的周末生活,并能看出Jack是一個熱愛勞動、熱愛家庭的男孩。通過了解Jack的周末生活可以幫助學生對比思考自己的周末生活,引導學生合理安排周末生活。
How:此語篇是一篇自述,主要內容為Jack對他周末一天生活的描述,總共描述了八個時間段進行的八項活動,并通過圖片對應呈現了活動信息。Jack的自述使用了一般現在時,并通過頻度副詞,如usually、often、always等,對活動的頻度、時間進行了準確描述。從八幅圖片提供的信息中也可以觀察到Jack周末生活十分愉快。
(二)教學目標設定
通過深入解讀聽力文本,筆者設定了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能夠:
1.聽懂和獲取Jack描述自己周末生活的相關信息,包括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的頻度以及一起活動的人物等信息,并記下相關筆記。
2.基于獲取的信息及圖片,自主描述Jack的周末生活,并進行簡單評價,關注、提取、歸納并內化一般現在時和頻率副詞等知識。
3.運用相關的語言表達方式,談論并反思自己的周末生活,并能對同伴的周末生活進行恰當評價;
以上三個目標圍繞主題語境設置,層級分明。從語言能力來看,學生需要聽懂Jack關于周末生活的自述,鞏固獲取和記錄關鍵信息的能力,并使用所學知識正確描述自己的周末生活。從思維品質來看,學生能理性地分析、判斷、評價Jack、自己乃至同伴的周末生活并能邏輯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從文化意識來看,學生通過對Jack周末生活的分析,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積極向上的情感態(tài)度。從學習能力來看,學生能夠在學習活動中主動傾聽、與他人合作,主動歸納梳理所學內容。
(三)學習活動設計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指導,為了達成學習目標,筆者對“Jack's weekends”這一主題學習進行了學習活動設計:
學習理解類活動:
Activity 1: Ss watch eight pictures on page27, try to describe them and raise questions.? (感知與注意)
【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讓學生觀察教材上的八幅圖片,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八幅圖中同時出現的人物及圖片所描述的活動內容,預測話題內容,進而引入“Jack's weekend”這一話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提問“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se activities at the weekend? ”,引導學生生成問題清單,從而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此活動中,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判斷學生的閱讀理解水平,并評價其利用圖片推斷主題及提出問題的能力。
Activity 2: Ss listen and note down key information like what,when,how often, who. (提取與梳理)
【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讓學生在聽音頻過程中提取關鍵信息,如what、when、how often、who 等,在聽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整體感知,并培養(yǎng)學生準確獲取、梳理和記錄關鍵信息的能力,進而提高聽力技能。此活動中教師需關注學生獲取信息的準確性,從而了解學生對于文本的整體把握情況及記錄關鍵信息的能力。
Activity 3: Ss work in pairs and draw a mind map of Jack's weekend. (概括與整合)
【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讓學生通過同伴合作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描述Jack的周末生活的相關語言表達和邏輯結構,建立各個細節(jié)之間的關聯(lián),主動構建知識網絡,為聽后復述初階口語輸出活動做好鋪墊, 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課堂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性。在活動中教師應觀察學生梳理的思維導圖結構是否清晰,邏輯是否合理,要點是否清楚,進而幫助其更好地進行知識建構。
應用實踐類活動:
Activity 4: Ss tell Jack's weekend to the partner based on the mind map(描述與闡釋、內化與運用)
【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轉述對話的核心內容,使用正確的關鍵句型與重點語言。幫助學生借助語言支架,通過練習內化語言目標。教師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信息描述是否完整,是否能夠以第三人稱視角進行闡述,時態(tài)及頻度副詞使用是否正確。
Activity 5: Ss analyze Jack's weekend and give some comments. (分析與判斷)
【設計意圖】 此活動旨在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學生通過對Jack的周末生活進行評價,加深對主題意義的理解及語篇背后的價值取向。教師在此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回應和反饋引導其正確評價Jack的周末生活,并認識到Jack是一個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熱愛家人的男生。
Activity 6:Ss share weekend life with each other and note down key information(內化與運用、提取與梳理)
【設計意圖】此活動旨在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用所學語言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向同伴分享自己的周末生活,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同伴在傾聽的過程中記錄關鍵信息,也再次鍛煉了學生的聽力策略運用能力。教師在此活動中設計評價量表(如下圖),對學生的表達進行針對性的評價,讓學生能更直觀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語言輸出情況,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參與量表的設計。
Checklist
Does he use the proper tense and adverbs if frequency?
Does he express his weekend logically?
Does he give enough information about his weekend?
……
遷移創(chuàng)新類活動:
Activity 7: Ss give advice on others' weekend life based on the notes. (批判與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理性地、有邏輯地表達態(tài)度和觀點,促進能力向素養(yǎng)的轉化。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評價空間,不能過于干擾,進而影響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學生在個性觀點的多元表達中,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等都得以培養(yǎng)。
作業(yè)設計:自我反思及評價自己的周末生活,為自己設計一個豐富有意義的周末生活,錄制音頻上傳至釘釘班級群文件。 (想象與創(chuàng)造)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及評價自己的周末生活,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在反思的過程中進一步拓展升華主題。
四、結語
英語聽說教學是落實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之一。英語學習活動觀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理念和實踐路徑,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應深入研讀聽力語篇,以核心素養(yǎng)為指向確定教學目標,以活動觀的三個學習活動維度(學習理解、應用實踐、遷移創(chuàng)新)進行針對性的活動設計,并且每一項學習活動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其中,增強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通過有效、即時的評價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龔莎.學習活動觀視角下英語聽說整合教學設計[J].基礎教育課程,2021(22):51-57.
[3]吳丹.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英語聽說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9.
[4]周智忠.學習活動觀視域下的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實踐[J].基礎外語教育,2021(1):79-85,111.
[5]朱飛霞.英語學習活動觀視角下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實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