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旨在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想品質和學習能力等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脫離情境和活動,學生感到十分枯燥,在學習詞匯過程中缺乏主動性、自主性,這不利于學生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發(fā)展,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诖耍P者結合自身詞匯教學實踐,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究,旨在幫助廣大同行改進教法,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高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質量。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作者簡介:龍飄飄,廣州市禺山高級中學。
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在語篇、語境中掌握英語語言知識和發(fā)展能力的意識,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內容都是依托一定語境話題來呈現(xiàn)的,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教師創(chuàng)設關聯(lián)性、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英語學習活動,通過連續(xù)的階梯式任務,引導學生對詞匯進行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從而達到育人目標。
一、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誤區(qū)
(一)教學理念層面
目前,脫離語境教詞匯的現(xiàn)象經常出現(xiàn),高中英語課堂缺乏學生自己去感悟詞匯的語境,而且,詞匯教學沒有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聯(lián)系起來。由此導致學生的詞匯學習缺乏深度,并且呈現(xiàn)出碎片化的狀態(tài)。
(二)教材處理層面
高中學生要學習的英語詞匯數(shù)量較多,很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時會把所有詞都提及一次,之后就不會提及。還有的教師單獨進行詞匯教學,等于把詞匯從教材中獨立出來,在后面的語篇教學、語法講解中對這些詞匯卻少有提及。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對教材的處理較為粗淺。
(三)教學對象處理層面
不少高中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也不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方式加大了學生之間的差距。
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路徑
(一)教學活動不脫離文本主題和語篇語境
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不應讓學生單純記憶詞匯,而應結合特定的語境、具體的主題進行詞匯教學活動。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能力有差異,他們對主題的認知、對語篇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詞匯學習的成效。因此,詞匯教學活動所應用的語言材料的主題和語境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
(二)注重動態(tài)語言能力培養(yǎng)及思維品質提升
高中學生已經儲備一定的詞匯量,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訓練他們在真實情境中根據(jù)具體條件和特定環(huán)境,提取儲備的詞匯知識去完成具體的、真實的語言任務的能力,涉及同義詞辨析、反義詞運用、一詞多義、詞意猜測等。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關注對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詞匯學習中自發(fā)地對文本主題、觀點進行分析、判斷和評價。
(三)借助語篇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詞匯教學不可獨立進行,可依托語篇來教授詞匯,并揭示詞匯的文化內涵。高中英語教材中的語篇是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一片沃土,可以借助帶有文化烙印的語篇講授其中的詞匯,給學生拓展文化知識,在語篇的閱讀和分析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四)通過反思和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繼續(xù)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加強自我評價和反思,由此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不斷改進詞匯學習的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三、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開展英語學習活動,實現(xiàn)深度學習
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內容都是依托一定語境話題來呈現(xiàn)的,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教師引導學生對詞匯進行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和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意識,達成育人目標。
為此,教師可以以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自我這三大主題語境為依托開展詞匯教學。人與自然主題語境涉及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災害防范、宇宙探索。近年來,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一直是高考考查的熱點和難點,話題往往涉及社會學、心理學、科學技術等范疇,派生詞、合成詞比比皆是,學術名詞、專業(yè)術語會給學生造成障礙。讓學生查閱這類話題的語篇,積累相關的詞匯,通過英語角等平臺分享學習,最后寫出語篇摘要,是我們的成功做法。人與自我主題語境包括生活與學習、做人與做事兩個方面。語篇選材富有時代感,貼合當下青少年的生活,啟發(fā)學生樂于學習、善于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人與社會主題語境包括文學、藝術與體育,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歷史、社會與文化,科學與技術等方面。依托人與自然、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三大主題語境,引領學生對文本材料進行分析(搞清楚what、why和how), 然后利用英語角等平臺,分享各自的觀點和想法,最后生成話題作文和話題詞匯集。
根據(jù)主題語境,開展語篇閱讀,實現(xiàn)話題詞匯積累,使學生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提升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并以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終極目標。在教學活動中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學生通過聽、說、讀、寫、看等方式,感知和理解主題語境,觀察探究總結語言應用策略,最終實現(xiàn)知識遷移和創(chuàng)新。
(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促進自主探究
動機是影響語言習得的重要情感因素。而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其學習動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其學習動機,課堂活動不應采用“給予式”,應采用“啟發(fā)式”,注重小組合作,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想在詞匯課堂上讓學生動起來很不容易,筆者認為教師需要提高詞匯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鼓勵學生參與活動。下面幾個游戲是筆者課堂上常開展的小組合作式詞匯練習和拓展游戲。
第一,詞匯接龍。根據(jù)具體授課內容,由第一個學生在紙條上寫出第一個相關單詞,然后按座位順序依次寫出相關單詞。比如,在“Computer”的教學中,warming-up部分可以開展頭腦風暴,讓學生快速在一張紙條上寫下有關科技的詞匯,之后傳給本組下一名學生,傳到本組最后一名學生后將本組紙條上的詞匯分享給全班。接龍的方式并不拘泥于這一種,也可以采取個人口頭和小組競賽等方式。
第二,詞匯大冒險。在PPT上展示當堂學習的詞匯,單數(shù)行的學生轉過身背對屏幕,雙數(shù)行的學生按要求描述給出的詞匯,單數(shù)行的學生根據(jù)其描述猜測單詞。通過合作形式來練習詞匯,有助于提高詞匯學習效率。
第三,演一演。英語中不少詞匯可以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如行為動詞stare、glare、glance,這些動詞的意思很容易用肢體語言呈現(xiàn)出來。又如針對形容詞beautiful、ugly、modern、hungry、thirsty,學生在表演這些詞的意思時煞費苦心,不乏想象力,贏得滿堂喝彩。還有很多其他活動形式需要教師根據(jù)所教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所教內容進行創(chuàng)造,只要有利于達成本節(jié)課詞匯教學目標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就是好活動。有趣的活動不但可以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還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何樂而不為呢。
(三)結合英語核心素養(yǎng),精心挑選語篇
教師應精心挑選語篇,明確主題詞匯,讓學生學會圍繞主題“順藤摸瓜”,搜集相關詞匯,鞏固和擴大詞匯量。如“Wildlife protection”這個單元的主題語境是人與自然,圍繞野生動物保護的話題展開。本課需要重點幫助學生在語境中歸納整合描述野生動植物現(xiàn)狀、導致此現(xiàn)狀的原因、應采取的應對措施的詞匯和句型,最后通過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發(fā)聲的寫作輸出強化學生對相關詞匯的靈活使用,強化學生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社會責任意識,認識到野生動物保護刻不容緩。
(四)結合詞塊進行學習,加強記憶輸出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詞塊的呈現(xiàn),幫助學生關注以詞塊形式出現(xiàn)的名詞詞組、介詞詞組、動詞詞組等。在詞匯學習中,學生應當對詞匯、短語以一種整體或詞塊(Lexical Chunks)的形式去理解、記憶和產出,這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的教學中,筆者讓學生整合描述野生動植物現(xiàn)狀、導致這個現(xiàn)狀的原因、應采取的應對措施的詞塊,然后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語境,讓學生在語境中使用這些詞塊,從而使學生自覺養(yǎng)成以詞塊形式學習詞匯的意識,提高學生詞匯學習效率。
(五)借助思維導圖,完善詞匯體系
英語中存在形近詞、近義詞的現(xiàn)象。面對這類詞,學生難以揣摩和思索其真正意義是什么。教師可采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深化學生對這類詞的理解和認識。比如,satisfactory和satisfying看上去很相似,教師就要對這類英語詞匯進行細致拆分,并舉出有關聯(lián)性的近義詞或反義詞等,最后每個詞都與相關的短語進行搭配組合,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xiàn),讓學生去探究和摸索,使學生深刻理解英語詞匯的正確用法。
此外,高中階段英語書面表達很重要,這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多進行詞匯積累,從而在書面表達時更準確地表情達意。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將核心詞塊進行提取制作成“詞匯導圖”。如make、have、get、break等詞會構成很多詞塊,以break為中心詞有break down、break away from、break out、break into等。整理詞塊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活躍性。
總而言之,詞匯教學不是單純的語言點教學,也不是單獨的詞匯操練,而是結合具體主題在特定語境中展開的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在詞匯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教育學會課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有效教學策略探究”(課題編號:202114135)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黃媛媛.核心素養(yǎng)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9):742.
[2]李麗琴.核心素養(yǎng)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究[J].新東方英語,2019(8):39.
[3]李慧慧.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J].新東方英語,2018(1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