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善維
講評課是指檢測結束后,教師對檢測卷進行評講的課。很多時候,講評課的課堂教學內容比較陳舊,教學方式比較單一,課堂氛圍比較沉悶,課堂效率不高。如何上好講評課?如何讓講評課有溫度、有趣味、有實效?佛山市高明區(qū)滄江中學在智慧課堂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對講評課的教學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第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在講評課正式上課前,教師要對學生檢測卷完成的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教師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題的學生得分情況,并認真研究學生失分的原因,真正做到心中有數(shù)。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也要安排專門的時間,指導學生對自己檢測卷完成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學生既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進步,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更要深入分析自己失分的原因??傊瑤熒家龊贸浞值恼n前準備,這是上好講評課的前提和基礎。
第二,堅持“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跋葘W后教,以學定教”強調的是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要組織、指導學生開展課前預學,在學生預學的基礎上,教師依據(jù)學情,確定教學的內容和策略,開展課堂教學。在上講評課之前,教師應當將參考答案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先學”。在這個時候,學生通過自己核對答案、自主思考,把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解決好,并改正錯誤,作為以后復習的重要材料,同時,學生要將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做好備注。教師可要求科代表將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收集起來,并在課前交給教師,以便教師在課堂上更加有針對性地評講與解決學生的問題。這樣便較好地落實了“以學定教”的具體要求,有利于提升講評課的實效性。
在講評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依據(jù)每個題目的學生得分情況合理地組織教學,也是落實“以學定教”的重要體現(xiàn)。一般來說,對于得分率超過80%的題目,學生的問題主要通過課前學生“自主學習”或同學之間的互幫互助來解決;對于得分率在60%~80%的題目,學生的問題主要通過課堂上學生“小組合學”或“組間互學”解決;對于得分率在30%~60%的題目,學生的問題主要通過課堂上范例探究、學生講解示范、教師點撥總結來解決;對于得分率在30%以下的題目,學生的問題主要通過教師的精準評講來解決。這種“以學定教,分類施教”的教學組織原則,可以極大地提升講評課上學生的參與度及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效性。
第三,貫徹“學為中心,教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皩W為中心,教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強調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堅持把“學生的學”放在課堂教學的中心位置,“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主體作用的同時,也要重視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不要全部、全程自己講,要摒棄“滿堂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也不能當甩手掌柜,不能將一切問題都交給學生自己解決。教師既要當好課堂教學的設計者與組織者,也要當好學生學習的引領者與評價者。
在講評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給足時間,捕捉機會,讓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評學生。此時,教師不要機械、重復、簡單地評講,而要善于創(chuàng)造機會,給學生提供解決問題的腳手架,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路徑,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還要指導與啟發(fā)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所以,上好講評課,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統(tǒng)一起來,有機融合,讓教學相得益彰。
第四,有選擇、有重點、有變式地開展有針對性的鞏固訓練。講評課教學的目的不僅要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因此,有選擇、有重點、有變式地開展有針對性的鞏固訓練十分必要。學生通過這樣的鞏固訓練,能夠達到理解知識、掌握方法、遷移運用的目的。當然,這種鞏固訓練既可以在課堂上進行,也可以安排在課后進行,具體由教師依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與組織。
總之,講評課是教師和學生檢測“教”與“學”效果的一次自查、自省和提升的良機。教師應當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落實“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原則,貫徹“學為中心,教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講評課的實效性。
責任編輯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