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扶茂華(1975~),男,漢族,廣東樂昌人,佛山市順德區(qū)西山小學高新區(qū)學校,研究方向:學校管理,課堂教學改革。
摘 要:根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課堂上需要適當減少“教師講學生聽”這種“灌輸式”學習方式的比重,做到講重點,會的少講。西山小學高新區(qū)學校根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打破“教師講學生聽”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采用“小組合作”“實踐練習”“教授他人”的主動學習方式,將多種教學方式有機融合,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小組合作的主動課堂”教學模式,推進小組合作的主動課堂教學改革。學校從頂層的“課改文化”到“課改教案”,勾勒出清晰的課改線路,通過“滾動式模式公開課”“課改展示課比賽”“整堂聽課”等措施,讓全體教師參與課堂教學改革,實現(xiàn)學校全員課改。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主動課堂;課改
中圖分類號:G6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32-0023-04
新課程標準指出,想要促進學習方式變革,需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西山小學高新區(qū)學校第五大價值觀是:“構(gòu)建主動課堂,呈現(xiàn)學科教學的魅力,運用小組合作、實踐練習、教授他人的主動學習方式,提高教學效率?!睂W校對推進小組合作的主動課堂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持續(xù)的實踐。
一、理論指導實踐,讓課堂教學改革有“據(jù)”
(一)“學習金字塔”理論
列寧說:“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笨梢娎碚搶嵺`指導的重大意義。根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學習方式有7種,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被動學習方式。在“學習金字塔”理論中,前四種學習方式屬于被動學習方式,其學習內(nèi)容的留存率不高,學習者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狀態(tài),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全都低于50%。
第二類是主動學習方式。根據(jù)“學習金字塔”理論,后三種學習方式屬于主動學習方式,即學習者是主動學習知識的狀態(tài),對學習的參與度很高,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高,都超過50%。其中,第一種學習方式是“小組討論”,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為50%;第二種學習方式是“實踐練習”,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為75%;第三種學習方式是“教授他人”,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為90%。
(二)現(xiàn)實課堂教學悖論
“學習金字塔”理論指出:“被動學習方式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低,主動學習方式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高?!卑吹览碚f,我們的課堂教學應該是被動學習方式少用,主動學習方式多用。
但在教師的真實教學活動中,存在著這樣的悖論: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在30%以下的被動學習方式,被教師大量使用;而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在50%以上的主動學習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極少使用或完全不用。因此,教師會因為教學方式使用不當,造成教學效率低、質(zhì)量差。
二、思考思路準確,讓課堂教學改革有“向”
課堂教學改革的關(guān)鍵在于:改變學習方式。即減少傳統(tǒng)的講授式學習的比重,如“教師講學生聽”;增加小組合作、實踐練習、教授他人的參與式學習的比重。教師通過采用主動學習方式,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留存率。
基于課改思考思路,學校提出了推進小組合作的主動課堂教學改革。教師要減少講授式學習的比重,做到有些不講,有些少講,有些精講,并且增加小組合作、實踐練習、教授他人的參與式學習方式。通過這種方式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與專注度,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改革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發(fā)揮傳統(tǒng)課堂的優(yōu)勢,彌補不足。通過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其真正發(fā)揮實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主動課堂”需要教師講授
“主動課堂”不是教師不講授,只是把“濫講”變成“精講”,把“滿堂講”改為“重點講”。教師上課的時候,哪些題目不講,哪些題目略講,哪些題目重點講,哪些題目拓展講,要做到一清二楚。重點講的題目還應該進行適度拓展變式,讓學生做一道題會一類題。
講授式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講授式教學的優(yōu)點是采用一對多的模式,一位教師就可以大規(guī)模地對很多學生進行教學,讓教師的工作效能最大化。學校的小組合作的主動課堂,還是以講授式為主的課堂,采用“秧田式”的學生面向教師坐。我們要清醒認識到,讓學生圍坐在一起是各有利弊的,益處是便于學生交流,弊端是降低學生上課專注度。而學生合作交流學習只是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那就應該從提高學生上課專注度的角度考慮,讓學生的座位面向教師認真聽講。
(二)“主動課堂”也有被動學習方式
“主動課堂”不是整節(jié)課都在合作學習,而是應該抓住課堂教學的重點,根據(jù)動靜結(jié)合的課堂教學設(shè)計原則,每節(jié)課只安排一兩個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小組合作學習環(huán)節(jié)只是整節(jié)課的一個組成部分。
“主動課堂”也不是讓學生整節(jié)課到講臺進行“教授他人”,而是在小組合作的基礎(chǔ)上,小組內(nèi)的學生互說互練,小組內(nèi)的學生師傅教授徒弟,這就是小組內(nèi)的教授他人。小組合作學習后,各個小組派學生代表到講臺進行匯報展示,或者進行全班的教授他人,請學生做課堂小老師,這就是全班的教授他人。
三、明確形式措施,讓課堂教學改革有“形”
學校推進小組合作的主動課堂教學改革,主要是在課堂中增加“小組合作”“實踐練習”“教授他人”的三種主動學習的形式。其中每一種學習方式對應兩種形式措施。
(一)小組合作
學校的小組合作主要有兩種形式措施:一是學生師徒結(jié)對的2人小組,二是兩組師徒組合在一起的4人小組。
對知識類、記憶類的知識學習,適合使用學生師徒結(jié)對2人小組。學生師徒結(jié)對的2人小組,成績較好的學生對成績落后學生進行輔導、逐一過關(guān),逐一訂正錯誤知識點。杜郎口中學8人小組合作學習,最終也是落實到組內(nèi)學生兩兩配對,師徒合作,學生學習每一個知識點,都有師傅對徒弟的及時跟進、指導、糾錯,將因材施教做到了極致。
對思維性、拓展類的知識學習,適合使用學生4人小組。例如,對這件事你們有什么感受?這道題有多少種解題思路?這種類型的題目,需要多一些的思維火花和交流碰撞,開放性的問題,4人小組這種小組合作方式的學習效果會更好。
在教學中,2人和4人小組應混合使用,小組合作應該從師徒結(jié)對2人小組開始。低年級學生以師徒結(jié)對2人小組為主,而中高年級主要以2或4人為一個小組。學生4人小組交流討論時,必須要有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前,教師先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為:“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匯報展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有具體的任務或要求,任務要求越具體,學生做題越清晰,合作學習的收效就會越大。
(二)實踐練習
學校實踐練習主要有兩種形式措施:一是“課前小練”,二是“看誰一百分”。
“課前小練”就是上課之初的幾分鐘讓學生對易錯題進行紙筆訓練。因為傳統(tǒng)課堂最大的弊端就是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一考全都不會。一節(jié)課讓教師少講5分鐘,學生多練5分鐘,適當減少“教師講學生聽”的時間,增加“實踐練習”的時間,一定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再者,為了便于“課前小練”的展示、保存、共享、修訂,我們要求“課前小練”全部PPT呈現(xiàn),每節(jié)課做一頁的PPT題目,課前讓課代表播放PPT組織學生練習。學生有專門的課前小練本,便于教師對學生或?qū)W生師徒進行逐一過關(guān)。
“看誰一百分”是實踐練習的另一種形式措施。學校要求教師每周給學生出2份練習題,題目要有適當難度,加強對易錯題進行滾動式訓練,及時復習及時反饋?!翱凑l一百分”是采用課堂檢測的形式進行,把培養(yǎng)學生認真讀題、仔細檢查的習慣作為重點。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檢測情況及時查漏補缺,采用面批面改或?qū)W生師徒過關(guān)的形式進行。同時,要重視“看誰一百分”的評價,通過加分、抽獎、免作業(yè)等各種獎勵方式,讓學生重視練習,期待取得好成績。
(三)教授他人
李鎮(zhèn)西說:“最好的學就是讓學生給別人講?!比绻晃粚W生能把知識說得一清二楚,能夠把知識教會別人,那才是真正的掌握。我們學校教授他人的形式措施有兩種,一是學生師徒結(jié)對2人小組的師徒互講。二是學生代表到講臺上的匯報展示,做課堂小老師給全班學生講。我們把學生教授他人的形式稱為“課堂小老師”,這與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知道,教師講肯定會比學生講思路更清晰,條理更清楚。那學生上臺講題的價值意義在哪里?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互相作用的過程,教師講得好并不等于學生學得好,只有發(fā)揮學生在課堂的主動性,學生才會學得好。不管是學生小組內(nèi)講,還是讓學生上臺講,都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參與度,所以,最好的學就是讓學生給別人講。
但是,不能用學生的講完全代替教師的講,課改不是把教師一講到底改為學生一講到底。教學的重點難點,還是必須讓教師講。同時,在學生講的時候,教師還要能夠及時給予指導,要充分發(fā)揮教師對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如圖1)
四、改革架構(gòu)具體,讓課堂教學改革有“系”
學校課堂改革的架構(gòu)呈線性結(jié)構(gòu),形成“課改文化”——“課改圖譜”——“課改模式”——“課改案例”——“課改教案”的線路。從頂層的“課改文化”到“課改教案”,勾勒出清晰的課改線路,形成架構(gòu)體系。
“課改文化”關(guān)乎課堂的價值觀。主要以學校第五點為核心,即“構(gòu)建主動課堂,呈現(xiàn)學科教學的魅力,用小組合作、實踐練習、教授他人的主動學習模式,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全員講價值觀,讓課改文化深入人心。
“課改圖譜”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突出“主動”二字。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深學生課堂的參與度,把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串聯(lián)起來。因此,教師活動從“編制題目,錯題滾動”開始,到最后的“家校一體,云端評價”,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學生活動從“課前小練,進入狀態(tài)”開始,到最后的“個性自評,捆綁互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改模式”以某一課型的某一課文作為具體案例,通過科組教師的集體備課,商討并確定教學設(shè)計,再通過上模式公開課檢驗教學設(shè)計。編制課改教學模式時,確定這類課型的模塊,要寫清楚“操作步驟和設(shè)計意圖”“操作要領(lǐng)和注意事項”,讓其他教師看到課改模式,能夠清晰明了地知道要怎樣做,要注意什么問題。
“課改案例”以關(guān)注某一具體問題或教學重點為內(nèi)容,特別是說清楚這個問題在集體備課的一稿到N稿的優(yōu)化歷程。只關(guān)注一個要點,不必面面俱到,但要能夠以點帶面,引發(fā)教師思考促進專業(yè)成長。
“課改教案”把理論知識學習、策略方法探討、公開課實踐結(jié)合起來。從集體備課開始,到同級教師滾動式的公開課實踐,確定出這一課型的最優(yōu)方案。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教師既要顧全大局,又可保留個人意見,體現(xiàn)“模式化教學,個性化實施”的思路。(如圖2)
五、全員全程參與,讓課堂教學改革有“質(zhì)”
課改的關(guān)鍵不在于一位教師一節(jié)課上得有多好,而在于全體教師全部課都上得還不錯。日常的教研活動公開課,基本上是采用“一人多次上一節(jié)課”的形式,賽課、磨課、展示課,都是精心打磨反復試教的結(jié)果,這種公開課對上課教師個人專業(yè)成長促進作用是巨大的。但課改目標是要全部教師全部課都上得好,所以,我們把教研形式改為“多人輪流上一節(jié)課”,讓全體教師同上同構(gòu)公開課,讓全體教師對課改能夠“身臨其境”。
(一)滾動式模式公開課
學校要求科組集體備課要與研究模式公開課結(jié)合,通過規(guī)范的集體備課,研究模式課如何上,然后教師滾動式地上模式公開課。通過“上課——修訂——再上課——再修訂”的滾動式模式公開課,讓全體教師都能掌握教學模式,從而實現(xiàn)學校的全面課改目標。
學校梳理出來的教學模式,只有每位教師都上,才能深入理解為什么要這樣上,然后實現(xiàn)觸類旁通。只有教師根據(jù)編制教學模式去上公開課,教學模式才會真正發(fā)揮作用。學校要推進全員課改,就要把公開課重心放在“多人輪流上一節(jié)課”上,開展?jié)L動式的模式公開課,全員滾動,人人參與,從而推進學校的全員課改。
(二)課改展示課比賽
學校開展課改展示課比賽,以賽促練。通過比賽檢驗教師日常教學的課改水平和課改措施落實情況,通過比賽倒逼教師日常教學落實學校課改措施。賽課內(nèi)容提前兩天公布,也就是說,教師最多的準備時間也只是兩天,所以比賽課很大程度是教師日常課堂教學的真實呈現(xiàn)。
教師對課改展示課比賽很重視,對能不能拿到一等獎會非??粗?。部分教師拿到比賽內(nèi)容之后,備課到深夜,在比賽前作好各種準備,給學生作好充分的動員。作為教師就是要靠自己的專業(yè)贏得他人的尊重,關(guān)乎自己職業(yè)道德的事情,肯定會很看重。
(三)整堂聽課
學校推進“整堂聽課”的工作,覆蓋教師的日常課堂教學?!罢寐犝n”重點關(guān)注教師課堂改革和學生課堂狀態(tài)。正如佐藤學在《靜悄悄的革命》中所說,要想改變學校,首先要打開課室門。教師之間的互相聽課、互相研究、互相學習要成為我們工作的常態(tài)。讓教師更多的時間用在課堂教學上,做到聚焦日常課堂,決戰(zhàn)日常課堂。
推進小組合作的主動課堂教學改革是一條漫漫長路,只有勇于實踐,總結(jié)反思,持續(xù)優(yōu)化,堅持不懈,才能最終到達遠方。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不為不成。
參考文獻:
[1]黃成佳.以小組合作學習為契機推進靈動課堂[J].科學咨詢,2020(51):169.
[2]馬曉紅.關(guān)于新課程改革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J].新課程,2019(14):183.
[3]黎憲.“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改革的創(chuàng)新實踐[J].生活教育,2016(6):14-15,25.
[4]張曉宇.小組合作交流與課堂教學改革[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5(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