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機器人課程在教育領域中越來越受重視。隨著STEM教育理念日益完善,機器人課程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讓他們擁抱未來。為此,我們可以結合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階段開發(fā)一系列的機器人課程,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促進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提升。文章闡述了STEM理念下機器人課程教學對提升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作用,分析了STEM理念下機器人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了開展STEM機器人課程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STEM理念;機器人課程;信息素養(yǎng)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定西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2年度立項課題“基于STEM理念的機器人項目式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DX[2022]GHB010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李玉文(1980—),男,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文峰中學。
STEM教育理念是一種融合多種學科、教學和社會實踐等元素的綜合性課程教學理念,它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了支持。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偏科的情況,導致他們的能力發(fā)展并不平衡。在新時代背景下,新的教育改革倡導將綜合實踐課程納入教育體系,以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全面發(fā)展。通過綜合實踐課程,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探索生活和社會,培養(yǎng)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實際操作技巧,與STEM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完全相同的。STEM教育理念是一種重要的教學理念,它能夠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因此,我們需要深入研究這一理念,并探究將它與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一、STEM理念下機器人課程教學對提升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
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fā)展,我國青少年機器人競賽活動越來越火熱,賽事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然而,要想使機器人課程真正走進課堂,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STEM理念下的機器人課程從課程性質來看是一門充滿活力、具有實踐性和綜合性的活動課程。在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基于學生參與活動的實際情況,引導他們在勤于動手、善于實踐和樂于思考中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素質?;诖?,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信息技術水平、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設計一系列有代入感和啟發(fā)性的問題,以此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
(二)基于操作發(fā)展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通過STEM理念下機器人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學生在參與足球機器人競賽項目的過程中,可以將進攻的機器人改裝成守門的防御機器人。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基于項目式教學的需求,給學生列出詳細的解決方案,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此類機器人的特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發(fā)掘自身的信息技術學習潛力[1]。同時,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從最初的想法出發(fā),一步一步地設計機器人的功能,最終達成預期的目標,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三)通過機器人競賽,拓展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發(fā)展的渠道
為了提高學生的機器人設計能力,教師可為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推薦他們參加科技節(jié)、各種機器人競賽等。此外,教師也可以在校內舉辦各種機器人競賽活動,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可以有效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效果,拓寬學生信息技術素養(yǎng)發(fā)展的渠道。然而,在目前的機器人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教師應加強對機器人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摒棄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重視實踐操作,以促進學生信息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二、STEM理念下機器人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機器人課程教學旨在幫助學生掌握相關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在機器人課程教學中,教師引入電子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的編程熱情,鍛煉他們的計算能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目前,STEM理念下的機器人課程教學還存在如下問題。
(一)過于注重比賽,忽視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隨著技術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機器人課程教學,并且積極組織各種機器人比賽,旨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機器人技術,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然而,目前機器人課程教學仍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競賽形式上,部分學校和教師過于重視比賽,卻忽視了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雖然參加了機器人競賽,但卻沒能深入理解相應的知識與內涵。
(二)機器人課程,普及度不高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機器人課程,這使得機器人課程開始從選修課、興趣課和課下活動等形式轉變?yōu)橐詯酆脼橹鞯臋C器人課程教學形式,但普及度仍然不高。此外,由于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目標不夠明確,部分高中學校更關注高考升學方面的事情,加上缺乏科學的教學方法和統(tǒng)一的教材,導致機器人項目式教育的發(fā)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機器人課程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有待提升
STEM理念下的機器人課程教學的實施,需要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的支持。然而,部分學校只注重文化課教師團隊的建設和培養(yǎng),對信息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ǎng)力度不夠,缺乏有一定專業(yè)背景和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機器人課程教師,也較少組織相應的培訓,這導致機器人課程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不高。對此,學校要重視起來,積極引進相應的優(yōu)秀人才,多開展相應的培訓活動,加大對本課程的支持力度,從而提升STEM理念下機器人課程教學的效果。
三、開展STEM機器人課程提升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策略
(一)以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指的是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設計不同的任務,通過任務促使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這種模式旨在提升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在這種模式下,教師會設計各種不同的任務,幫助學生掌握新的知識。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中,通過基于課堂實踐活動的討論,學生有更多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來安排課堂實踐活動,并及時回答他們的疑問。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強調將任務目標與現實情境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完成真實的任務來學習[2]。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獲得成就感,還能夠激發(fā)好奇心,學會獨立思考,獲得自主學習新知識的能力。
(二)以團隊合作學習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探究的能力
通過團隊協(xié)作,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科技實驗,提升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耙匀藶楸尽钡慕逃砟钜蠼處熥寣W生以分組、分工、協(xié)作等方式參與到機器人課堂教學中,以此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協(xié)作探究能力。在收集問題、分析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教師要提煉出有價值的探究主題,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團隊合作學習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擺脫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主動學習知識,深入理解知識。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小組競賽和最佳方案討論會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交流和分享的過程中,運用知識,深入理解知識。這樣,在團隊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同學共同探索知識,一起完成任務,獲得協(xié)作探究能力、思維發(fā)散能力的提升。
(三)充分利用高校的STEM教育資源提升師生技術素養(yǎng)
目前,由于缺乏專業(yè)的教師和課本以及相關的實踐經驗,在實施機器人課程教學時,學校要積極利用高校的STEM教育資源,并結合本校的機器人課程教學情況,組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團隊,以促進機器人課程教學的發(fā)展。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機器人技術水平,學校的相關教師團隊應多借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結合本地資源,研發(fā)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機器人課程。對此,學??梢詮母咝R霌碛胸S富知識和技能,具備較強的技術素養(yǎng)的年輕教師,為學生提供實踐性的指導,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掌握技術,從而達成教學目標。
(四)豐富STEM理念下機器人教學項目的課程資源
采用項目式教學的機器人課程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分析、協(xié)作、溝通、批判性思考等多方面的能力,深受學生的歡迎。然而,由于項目式教學的要求較高,普通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相應的標準[3]。因此,學校應與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相關企業(yè)建立良好的關系,共同努力,不斷改進、完善機器人課程的內容,使之更加符合實際需求。學校應該積極制作有深度、涵蓋范圍廣、具有前沿性的課程資源包,同時還要提供簡單易懂的教具,豐富STEM理念下機器人教學項目的課程資源,以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和實踐需求,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五)探索基于“互聯(lián)網+”的教育新模式
在STEM理念下的機器人課程教學中,我們可以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創(chuàng)建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建立起一個完整的、能夠將線上與線下有效結合的學習體系,從而使學生從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轉變?yōu)樽灾魈骄恐R的狀態(tài)[4]。通過“互聯(lián)網+”技術,教師可以將機器人課程教學和在線教育平臺相結合,讓學生的“道具”和“導師”都能夠成為他們的學習工具,讓他們對機器人和科技創(chuàng)新產生濃厚的興趣。
結語
目前,我國高中機器人教育水平仍然不是很高。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機器人課程教育的重要性,積極對學生進行機器人技術教育[5]。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還能提高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研究表明,STEM理念下的機器人課程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升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拓寬他們的思維,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實踐技能。但是,目前的機器人課程教學還存在一些挑戰(zhàn),為此,教師應認真思考,完善組織和實施機器人課程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實踐,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信息素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要進行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以解決機器人課程教學中的問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能與信息素養(yǎng),為他們的未來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李毓嘉. 融合“五育”的STEM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以機器人教學活動為例[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23,38(1):100-106.
毛丹玲,惠恭健. STEM視域下教育機器人的脈絡分析及前瞻:基于近十年國外核心數據庫的文獻分析[J]. 軟件導刊,2023,22(2):246-252.
侯浩翔,張先義,王旦.教育機器人可以提升學生創(chuàng)造力嗎?:基于48項實驗與準實驗研究的Meta分析[J]. 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2,40(3):99-111.
馮建平,曾慧瑩,吳麗華. STEAM理念下中小學機器人教育課程教學模式的建構[J].科技風,2021(31):112-114.
汪小慶,周明龍. 基于機器人課程基地平臺的STEM教育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信息化,2020(18):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