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霞
摘要:在小學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中,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教師可以組織群文閱讀教學活動,通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來鍛煉學生的閱讀速度,提升閱讀效果。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應圍繞閱讀主題,選擇不同類型或者風格的文本,引導學生閱讀分析,拓展知識面,掌握文本的特點和描寫手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群文閱讀;小學語文;有效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持續(xù)深入,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已經(jīng)成為教師非常喜歡的一種教學方式,并且學生也愿意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中。群文閱讀在開展階段,通常都是圍繞一個主題選擇出幾篇不同的文章來開展閱讀教學,從主題內(nèi)容出發(fā)對文章進行深入討論和研究。在這樣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可以感受到閱讀教學的全新轉變,發(fā)現(xiàn)閱讀教學的魅力所在,給學生的閱讀深入學習提供助力,構建高效語文閱讀教學課堂。
1 ?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基本原則
1.1趣味性原則
興趣不僅是具有積極意義的情感態(tài)度,而且是推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活動的內(nèi)在動力。教師在選擇群文素材時,要綜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選擇合適的語文群文閱讀素材,讓學生能夠自主地參與到群文閱讀學習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1.2關聯(lián)性原則
所謂關聯(lián)性原則,主要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選擇的群文閱讀文章的題材、作者、體裁等諸多方面存在相同之處,且這些文章的情感表達與教材課文緊密相關,這樣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還能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指導性和針對性,有的放矢,提升閱讀效果。
1.3適宜性原則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選擇的課文要注重適宜性原則,也就是群文閱讀課文的內(nèi)容難度和深度應與當前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相匹配,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群文閱讀學習中,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思維意識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 ?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常見問題
這種教學模式提倡小學生進行多種類文章的閱讀,構建自己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小學教師一般會忽略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將主要的精力放在生詞、生字的學習上,認為小學生語言基礎知識欠缺,不適合在這一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一般會給學生提供一些簡單的材料,訓練學生的閱讀速度,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生字、生詞,而并沒有關注學生閱讀質(zhì)量的提高,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學生閱讀思維固化,在閱讀中只是重點地學習生詞、生字,停留在閱讀表層,不能夠深入地理解文本內(nèi)容,導致學生閱讀效果不佳。
3 ? 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3.1設置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
群文閱讀符合學生的閱讀特點,能夠更好地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圍繞主題體會不同文章的妙處,了解各種寫作手法的運用技巧和表達效果,提升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對此,教師可以關注閱讀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在實現(xiàn)閱讀教學目標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學以致用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小學生缺少良好的獨立思考能力,這就使其閱讀學習呈現(xiàn)表面化的特點,導致群文閱讀教學難以發(fā)揮教學價值。因此,在小學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依據(jù)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和教材主題科學地設置目標,真正契合學生的閱讀需求,激勵學生在群文中比較、品讀和思索,達到預期目標,提升閱讀效果。
3.2利用引導法開展教學活動
引導法是群文閱讀教學中常見的教學輔助方法,小學語文教學素材分成很多單元,每個單元中的文章都有大致相似的主題,這就讓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不用自己去進行文章的分類,而是直接從單元主題出發(fā)來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帶領學生進行單元主題的深入探討,這樣可以讓學生一邊進行閱讀文章的有效學習,一邊鞏固自身所學習的閱讀知識,強化每篇文章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總結概括整個單元中所要講述的內(nèi)容,從而提高閱讀質(zhì)量。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部編版小學一年級《秋天》《四季》這幾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將它們?nèi)诤系揭黄痖_展群文閱讀教學,使用四步引導法開展群文閱讀教學。首先,讓學生回顧整個單元,明確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描述不同的景色;其次,讓學生閱讀這個單元主題下的幾篇文章,迅速瀏覽之后明確每篇文章所講述的大致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再次,教師詳細地分析講解每篇文章當中的內(nèi)容,對其中的知識內(nèi)容進行深入解析,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掌握水平;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拓展主題,鼓勵學生到課堂之外尋找其他描寫景色的文章,系統(tǒng)地學習寫景的語言和方法,補充教材單元知識,激趣勵學。
3.3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情境教學法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但在構建教學情境的過程中,語文教師要結合不同類型的群文閱讀文章,讓學生在特殊的環(huán)境中獲得情感的領悟,并鼓勵學生將教學情境作為學習背景,與同學分享閱讀感受,提高知識的學習效率。
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播放輕柔的音樂來營造閱讀學習環(huán)境,組織學生在學習環(huán)境中閱讀《慈母情深》《父愛之舟》。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感受到母愛與父愛的偉大,有利于其正確價值觀念的塑造。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分享,將自己在生活中與父母相處的感動瞬間講述出來,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4設置合理的課堂教學問題
在群文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更加有趣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分析,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整合信息,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教師不要一直占據(jù)著整個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在完成各項教學活動的時候過度參與到其中,而是要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如果想要讓學生掌握文章中的重點部分,則可以圍繞文章的重點巧設問題,指導學生探究的方向,為學生搭建思維的“支架”,從而讓學生深入文章探究的過程中,以進行更加合理的文章分析。
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兩個不同的角度進行問題設置。例如,在《影子》《比尾巴》等群文閱讀中,教師可以先設置一些比較性的問題,讓學生了解文章中描寫了哪些內(nèi)容,這些內(nèi)容是如何描寫的,每篇文章所要重點表現(xiàn)的內(nèi)容存在什么樣的區(qū)別等。利用這種橫向比較的問題讓學生更加充分地融入閱讀教學中,對于不同文章中存在的特點有更加充分的了解,從而得出最終答案。接下來可以設置一些沖突性更強的問題。群文閱讀教學開展階段,所選擇的文章都有十分明顯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同之處,這些不同之處就會形成一定的沖突性特征,教師應該從沖突性特征出發(fā),讓學生對文章產(chǎn)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從而收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3.5強化思維導圖的教學應用
3.5.1利用思維導圖,發(fā)散思維
思維導圖是學生閱讀的有效工具,其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可憑借著自身所具有的發(fā)散性,將內(nèi)容從中心向四周延伸,并逐漸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以層層遞進和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方式,清晰地展示整個知識脈絡,逐漸在課堂教學的應用中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例如,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可以鼓勵學生綜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繪制思維導圖,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有效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為其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和想象空間。而當學生按照自身的思維模式設計出思維導圖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營造活躍氛圍,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而且,這種發(fā)散性思維能力的提升需要將學生放在合適的學習氛圍中,通過引導學生經(jīng)過分析、比較、辨析、概括等由淺入深的思維過程,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5.2利用思維導圖直觀化地激發(fā)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貫徹新課程改革理念,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課堂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所以,語文教師要對新課程改革理念進行深入學習和全面分析,選擇切實可行的教學手段,激勵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充分結合思維導圖教學方式的應用特點,將文字、線條、色彩、數(shù)字、符號等要素進行集中應用,充分體現(xiàn)閱讀信息和主題內(nèi)容的關聯(lián)性,引導學生在思考文章內(nèi)容的同時,帶給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插入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視頻和音樂,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教學引導作用和啟發(fā)作用。這樣就可以充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發(fā)揮學生參與群文閱讀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保證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總之,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閱讀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途徑。以往,單篇的閱讀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對相同主題的文章進行整合教學,引導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在保證語文學科教學質(zhì)量的基礎上,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幫助其在群文閱讀學習中,形成正確的閱讀學習方式和閱讀分析思維,為其后續(xù)進行語文知識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曉霞.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學周刊,2022(15):113-115.
[2]成婉秋.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探究[J].讀與寫(上,下旬),2021(35):94-95.
[3]徐紅霞.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48):69-70.
[4]吳淑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23(4):49-51.
[5]肖哲.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22(4):59-61.
[6]李瑜瑜. 通過單元整合閱讀,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 亞太教育,2022(3):118-120.
[7]李淑云.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2(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