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粱坡 許惠美 周仁龍
【關鍵詞】“雙減”政策;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在教育愈發(fā)功利化的時代,教育競爭內卷化嚴重,我國的教育生態(tài)迫切需要得到整治.“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一方面嚴抓課后作業(yè)和培訓機構,有效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另一方面調節(jié)、規(guī)范學校的教育活動,對學校教育提出“挑戰(zhàn)”.義務學校開始響應“為學生減負”的號召,但校內“減負”反而刺激了校外“增負”,導致不少學生的校外學習負擔長期處于失控、失管的狀態(tài).如何在落實“雙減”政策的同時改善教學質量,成了學校教育的“新難題”.
1 “雙減”政策下的初中物理教學
面對充斥著惡性競爭的教育環(huán)境,打擊補習機構終歸治標不治本,發(fā)展學校教育、減小教育焦慮才是改善現狀的根本之道.目前,初中物理教學模式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1)迷信題海戰(zhàn)術的教學方法,重復性作業(yè)仍較多,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1];(2)缺乏對知識的綜合運用,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忽略了知識間的串聯(lián),導致學生感到知識不連貫,缺乏整體性[2];(3)缺乏對物理科學思維鍛煉和培養(yǎng),不利于物理知識學習[3].
初中物理學習不只是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科學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建立,進而達成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
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有些學校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學模式轉變的方法.例如,2021年蒲慶明提出“雙減”政策影響下,學校應推廣“探究式教學”,強調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質疑中自主動手探究、學習拓展知識[4].同年,楊瑞風提出“思維導圖”的引入對“雙減”后的物理課堂很重要,強調教師教學要“授人以漁”、學生學習需“步步為營” [5].“雙減”政策倡導的“減負增效”課堂教學,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師對課堂創(chuàng)新的重視,改善學生的求知心態(tài)與學習效率.但是,這些已實行的“雙減”政策對教育對象的能力要求較高,適合學習動機較強的學生.
2 “雙減”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學模式的轉換
基于上述調研,本文以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初中物理教學為例,以“歐姆定律”章節(jié)教學作為具體分析對象.將教學過程劃分為備課、課中和課后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分析對比傳統(tǒng)教學和“雙減”后初中物理教學模式各環(huán)節(jié)的不同之處.
2.1 備課環(huán)節(jié)
傳統(tǒng)物理教學備課時所設計的教案多是截取課本內容,缺少師生互動的設計.“雙減”后物理教學則采用“學案制”.
例如 “歐姆定律”的教學目標為理解歐姆定律并會運用其表達式、變換式進行簡單計算.學案必須具有針對學生概念理解和計算訓練的內容.為了細化隨堂練習的功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學案中為單位換算、圖象分析、歐姆定律的表達式各編寫了隨堂測驗題.
2.2 課中環(huán)節(jié)
傳統(tǒng)教學上課時以“講授”為主,幾乎照本宣科、對教材的依賴性強,難以跳脫課本內容來講授知識,教學缺乏靈活性和趣味性.“雙減”后的課堂教學模式要將學案物盡其用,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同時,學會主動探索、學習.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推導出變換式,并運用公式解答基礎習題和拓展思考題.
2.3 課后環(huán)節(jié)
“雙減”后學校開設了課后服務課程,除了課后服務課程需要完成的練習,不再布置其他作業(yè).科任老師于下午五點半后輪流坐班,輔導學生學習,力求學生“今日事今日畢”.教師坐班時,先引導學生溫習當天的知識,再協(xié)助學生完成課后作業(yè),并通過巡視發(fā)現學生的答題誤區(qū),及時進行講評、糾正.
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雙減”后初中物理的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學生的課堂體驗,促進了師生互動和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教師運用教研組共同商討、審核的“學案”,工作開展得井然有序.課堂中教師通過“學案”,給學生下達明確的任務,按計劃把控時間,提高教學效率.此外,學案的運用能讓水平高的學生在完成基礎任務后,繼續(xù)探究學習拓展知識,也能讓水平較低的學生不再苦于如何緊跟步伐、融入討論,完成任務便能輕松學到基礎知識.課后服務里幫助學生溫習知識,鍛煉學生歸納能力,傳授學生認知技能.
3 分析“雙減”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學的走勢
3.1 問卷調查
2022年5月隨機抽取八十九中的初中生,進行關于“雙減”政策后物理教學的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意在了解受教育者對該物理教學模式的感受,答卷人共有150人,其中48% 為女生,52% 為男生.
針對課堂體驗,大部分學生表示能很好地跟上教師的講授速度、完成學習任務,其余的學生表示還需以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而定,沒人認為課堂任務一直很繁重.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內容設計,基本能與班級學生的平均學習水平相契合.
如圖2所示,對于學校新增的課后服務,有52%的人認為開設服務有價值、能解決學習疑問,有44% 覺得“中規(guī)中矩”,僅4% 否認了現行的課后服務.這體現出,課后服務的設立確實能對不少學生在學習方面起到促進作用.
調查學習成績是否有所提升時,感覺到“成績提高”和“沒明顯變化”的人數基本持平、占比較大,仍然有小部分人認為“成績下降”.由此可知,目前的教學模式仍有很大改進空間,找到更佳的教法后還能提升更多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調查課后有無參加過校外途徑的物理輔導時,仍有少數學生表示“有參與”;而詢問參加或不參加校外輔導是否影響學習成績時,覺得“不好說”的學生卻高達58%,表態(tài)“會”與“不會”的人數幾乎各占剩余人數的一半.這表現出很多學生至今仍不完全信任學校教育,升學的競爭壓力依舊很大.
調查目前對“雙減”前后的感受時,少部分人偏好“雙減”前的教學模式,認為“雙減”后自覺學習的要求過高,缺乏學習動力;大部分人更喜歡“雙減”后的教學模式,覺得“雙減”后課堂更加高效、更具趣味性,學習負擔也得到適當減輕.這說明“雙減”的實施,確實能變相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3.2 初中物理教學的發(fā)展趨勢
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都對目前的教學模式持積極態(tài)度.這意味著“雙減”政策能循序漸進地調節(jié)教學環(huán)境.但不少學生依舊難以信任學校教育,依賴校外輔導.歸根結底,還是我國學校的教育體系缺乏引領力,建立高質量的教育體系刻不容緩.要想提高物理教學質量,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他們的自主探究意識.打破“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思維,改進“以學生思考為主”的教學設計,想盡辦法去激活、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才是教學的良性競爭方向,才是“雙減”政策下初中物理教學的發(fā)展方向.
4 結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課堂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教會學生認知技能.教師也應增強課堂教學的效益意識,以求減輕學生課后的負擔.啟發(fā)學生思考,是培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正如物理教學中,教師直接解釋實驗原理,遠不及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要來得有趣、有成效.“學案”任務也要富有挑戰(zhàn)性,需要教師以學生個性化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盡最大可能去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學生在習得知識的過程中收獲成就感,從而緩解學生的學業(yè)焦慮,減弱其對“題海戰(zhàn)術”的青睞.
為了進一步削減學生和家長對校外輔導的依賴,物理教師主持“課后服務”課程時,不能讓輔導課形同虛設,要極力配合當天的教學內容,盡力做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教師要積極收集學生的疑問,在講評習題時講述知識間的聯(lián)系與相應的解答技巧,并及時進行鞏固訓練,幫助學生完善知識結構,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檢驗能力和歸納能力.將優(yōu)秀、先進的教學理念帶入學校,創(chuàng)建“增效減負”的課堂,提供“愿學盡學”的環(huán)境,共同建立、維護校內高質量教學體系,讓學校成為當地教育的“領頭羊”,這是“雙減”政策的愿景,更是我國初中物理乃至義務教育的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