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建芳
摘? ?要: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把握“互聯(lián)網+教育”在教育幫扶領域的運用機遇,采取多種策略進行線上指導、線下督導,可促使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并扎實掌握學習內容,鍛煉學習能力,增強學習效果。基于此,教師們從線上指導、線下督導兩方面入手,詳細闡述了數(shù)學教學中的“雙師指導”實踐策略,以期為改革初中數(shù)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雙師指導”;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17-0047-02
在“雙減”背景下,教學提質增效既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又是學生減輕過重課后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重要途徑。教師是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其教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數(shù)學教學的效果。眾所周知,“互聯(lián)網+教育”能助推教育幫扶,賦能教育提質增效,而“雙師指導”教學模式是“互聯(lián)網+教育”在教育幫扶領域中的運用成果。在踐行“雙師指導”教學模式時,城鄉(xiāng)教師應積極互動,借鑒彼此的經驗,以彌補自身的不足,增強教學能力?;蛑苯訉⒚麕熃虒W資源引入課堂,以輔助學生體驗高質量的教學活動,如此可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把握“互聯(lián)網+教育”在教育幫扶領域的運用機遇,并發(fā)揮“雙師指導”的優(yōu)勢,應用多種策略實施數(shù)學教學。具體實施策略如下:
一、課前:“雙師指導”之線上指導
線上指導是“雙師指導”的實踐表現(xiàn)。有效的線上指導,既可以切實發(fā)揮名師的作用,助力教師汲取教學經驗,以彌補教學不足,又可以助力學生自主學習,并初步認知所學,如此可為進行課堂學習做好準備。基于此,在實施數(shù)學“雙師指導”教學時,師生要把握課前時機,以參與線上指導活動。
(一)對教師的線上指導
部分初中數(shù)學教師缺乏良好的預習指導經驗。在這種情況下,其難以有效指導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因此影響了數(shù)學教學效果。大部分數(shù)學教師都重視課前預習,并竭盡所能地應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預習。例如在課前階段,教師會登錄網站,觀看名師課前預習指導視頻,以總結多種預習方法,如設計前置性作業(yè)、發(fā)放導學案等,借此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升教學能力。
(二)對學生的線上指導
對學生的線上指導是指學生在名師的指導下進行線上自學。線上自學既是高效智慧課堂的實踐體現(xiàn),又是學生做好課堂學習準備的途徑。在實施數(shù)學教學時,教師要把握好課前時機,聯(lián)系教學內容,搜集相關名師的教學視頻,并將其發(fā)送給學生,如此可促使其進行線上自學。
如數(shù)學教師在實施“軸對稱”預習指導時,可立足該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的關系,搜集各種軸對稱現(xiàn)象,并提出各種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思考。然后由此總結出軸對稱的特點,如此可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建構初步認知。同時,學生也因此增強了自學意識,如此有利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自主探究數(shù)學。
二、課中:“雙師指導”之線下督導
線下督導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推動課堂教學發(fā)展的活動。課堂教學效果不佳,是學生遭遇過重學業(yè)負擔的重要原因?!半p師指導”可以在彌補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的同時,切實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實施數(shù)學教學時,教師應把握課中時機,并應用不同的方式,發(fā)揮名師的作用,即“攜手”引導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以教師為主,以名師為輔
以教師為主,以名師為輔是“雙師指導”線下督導的重要方式。在數(shù)學課堂中,教師發(fā)揮自身教學能力的作用,聯(lián)系教學內容,應用多種方式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以引導學生體驗,如此可促使學生逐步建構數(shù)學認知。
以“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例,在課堂上,教師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引導小組成員一起動手操作,探究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在合作過程中,學生集思廣益,在紙張上繪制圓,移動“直線”,測量圓心到“直線”的距離,觀察圓與“直線”的交點等,由此總結出直線與圓的關系。之后,教師搭建舞臺,鼓勵各小組展現(xiàn)操作成果,并就此進行點撥,如此可促使學生完善認知。最后,教師播放視頻,展現(xiàn)名師探究直線與圓位置關系的畫面,以促使學生繼續(xù)學習,增強其對圓與直線位置關系的認知,如此可增強課堂學習效果。
(二)以名師為主,以教師為輔
以名師為主,以教師為輔是“雙師指導”線下督導的方式之一。部分教師因自身教學能力的影響,無法有效實施課堂教學。此時,充分發(fā)揮名師的作用,由其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然后再由教師進行輔助,可增強課堂教學的效果。
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為例,在課堂上,名師和學生隔著屏幕進行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名師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探尋多邊形中最簡單的圖形,并一步步引導學生探尋到相似三角形。然后名師結合學生的探究情況,鼓勵其為相似三角形下定義。隨后,名師提出數(shù)學問題,引導學生用定義解決。在學生解決問題之際,教師走到他們的身邊,了解其問題解決的情況,并及時提供幫助。在規(guī)定時間結束后,教師鼓勵學生毛遂自薦,展現(xiàn)問題答案,并就此進行指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既增強了對等腰三角形定義的認知,又鍛煉了數(shù)學應用能力。基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名師繼續(xù)引導,不斷提出任務,驅動學生動手操作,并一步步探究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在學生完成該任務的過程中,教師巡視課堂,了解情況,并給予指導。
三、課后:“雙師指導”之線上指導
課后是學生鞏固所學的階段。大部分初中生缺乏課后學習的意識。名師線上指導,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課后學習意識,又可以使其體驗課后活動,鞏固所學,提高學習效果。因此在課后階段,要發(fā)揮名師作用,以指導學生鞏固所學。
比如在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后,學生可登錄在線課堂,與名師互動。在互動過程中,名師聯(lián)系課堂內容,向學生不斷提問,如此可驅動學生回顧課堂所學。同時名師鼓勵學生聯(lián)系課堂所學,建立思維導圖,以直觀展現(xiàn)出數(shù)學知識點,如此可建構完善的認知,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責任編輯 韓梁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