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國昌 龍璐茜
【摘要】本文以外研版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1為例,闡述英語單元教學“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包括明確理念、解讀文本、分析學情、確定單元目標與課時目標、設計課堂評價、實施教學等步驟。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評”一體化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13-0077-04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2022年版英語課標》)提倡教師樹立“教—學—評”整體育人觀,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同時提出注重“教—學—評”一體化設計,堅持以評促學、以評促教,將課堂評價、作業(yè)評價、單元評價、期末評價等多種教學評價貫穿英語課程教與學的全過程。本文探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及意義,以外研社新標準(三年級起點)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1教學為例,論述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
一、“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及意義
(一)“教—學—評”一體化的內涵
《2022年版英語課標》指出,“教”主要體現(xiàn)在基于核心素養(yǎng)目標和內容載體而設計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學”主要體現(xiàn)在基于教師指導的、學生作為主體參與的一系列語言實踐活動;“評”主要監(jiān)控教與學的過程和效果,為促學、促教提供參考和依據(jù)?!敖獭獙W—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三個板塊,“一體化”就是將這三個看似獨立的板塊進行有機融合,構建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聯(lián)系。教師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學、評三者的關系,明確“學”是核心,以學為本、以教導學;以評測學,以評促學;以評測教、以評促教,理解“教”與“評”最終是為了服務“學”,促進“學”的發(fā)生。落實到具體教學,教師不僅要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成為評價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合作者,根據(jù)評價結果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而且要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確定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教—學—評”一體化的意義
落實“教—學—評”一體化,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教師專業(yè)技能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一是改變了評價模式,實現(xiàn)了全面評價。落實“教—學—評”一體化,教師要將評價重點由終結性評價轉向過程性評價,由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轉向兼顧學生的學習結果和過程評價,評價方式要更加多元、靈活,評價反饋要及時。二是優(yōu)化了教學設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落實“教—學—評”一體化,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注意各教學要素間的關系,明確教什么、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評,實現(xiàn)教學合一、教評合一、學評合一,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效和評價結果,及時調整教學行為,改進教學設計,確保教學目標順利達成。三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敖獭獙W—評”一體化要求教師將學生納入評價活動,引導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四是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敖獭獙W—評”一體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
二、“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
實現(xiàn)“教—學—評”一體化的關鍵是制定準確、適宜、明確的學習目標,難點是設計與學習目標相匹配的評價任務。1999年,美國課程與教學領域專家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提出了目標導向、基于評估證據(jù)進行教學活動安排的逆向設計教學理論,為“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提供了參考范式?;谀嫦蚪虒W設計模式,結合王薔提出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與實施的相關要素分析”,我們在實踐探索中逐漸形成了如圖1所示的“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流程。
其中,“明確理念”是指教師要明確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明確英語學科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解讀文本”指的是教師研讀《2022年版英語課標》,從單元主題、單元內容入手,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三個角度對語篇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學情分析”是指教師要熟悉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明確學生發(fā)展的起點,分析學生是否擁有與單元學習內容相關的學習和生活經(jīng)驗等;“確定目標”是指教師分析文本內容和學生的學情,依據(jù)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明確學生在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方面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設計評價”是指設計評價任務,明確評價的內容、形式、要求和標準;“實施教學”是指教師的教學要立足英語學習活動觀,基于教學目標和評價活動,設計有層次的教學活動,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下面,我們以外研社新標準(三年級起點)英語五年級上冊Module 1為例,對“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及實施進行解析。
(一)明確理念
“教—學—評”一體化小學英語教學以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踐行“學思結合、用創(chuàng)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以主題形式引領學生學習。
(二)解讀文本
本模塊屬于“人與自我”和“人與社會”的范疇,包含“健康、文明的行為習慣與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人際交往”兩個主題,圍繞“描述過去的經(jīng)歷”這一話題展開,包含兩個單元,分別是Unit 1 Did you come back yesterday?和Unit 2 We bought ice creams.,共有4個語篇,分別是韻律歌謠、長對話、配圖短對話、明信片書信。依據(jù)單元主題,我們從what,why,how三個維度對4個語篇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三)分析學生的學情
埃克里森的人格發(fā)展理論認為,學生享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希望獲得認同和肯定,但抗拒因不能完成任務導致的挫敗感。從知識和經(jīng)驗角度看,五年級的學生擁有一定的詞匯基礎和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在四年級下冊已經(jīng)學習了“一般過去時”,初步了解了動詞的過去時態(tài)變化規(guī)律。部分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簡單地描述過去的經(jīng)歷,但缺乏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從認知發(fā)展角度看,學生對課堂學習充滿熱情,具有合作學習的經(jīng)驗,熱衷小組交流討論,但容易偏離主題,學習效率不高,合作探究能力有待提高。學生需要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在課堂學習活動中習得知識、提高能力,達成學習目標,體會學習的樂趣。
(四)確定目標
本模塊包含兩個單元,核心話題是描述自己的經(jīng)歷,學習重點是運用一般過去時態(tài)進行交談。結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融合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4個板塊,本模塊可以設定如下整體教學目標:①學生能夠給家人或朋友制作、書寫一張明信片,并向全班介紹;②嘗試用喜歡的方式記錄生活,在班級進行展示。
將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分解到本模塊的4個語篇當中,對應的教學目標如下頁表2所示。
(五)設計評價
課堂評價活動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檢測學生是否達成預期目標、是否達到預期要求,教師可以根據(jù)評價結果及時指導學生的學習。課堂評價包括學生的自評和互評,以及教師點評,設計如表3、圖2所示清晰的評價標準以及“摘星”評價規(guī)則,打造靈動、多元的課堂評價體系。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模塊自評表(見下頁表4)進行單元整體評價,幫助學生梳理單元知識,引導學生及時反思并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
(六)實施教學
本模塊教學活動需要兩個課時,每個課時都包含教學導入、語篇學習、教學產出三個部分。
1.第1課時的教學活動
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問題“Did you have a good summer vacation?”,引導學生回憶假期生活,再拋出第二個問題“What did you do in your vacation?”,請學生描述自己的假期生活,激活學生已有經(jīng)驗,逐步過渡到本模塊主題學習。在學習語篇1和語篇2時,教師可以設計6項學習活動。教學語篇1時,學習活動1是觀察語篇配圖,基于圖片信息推測故事的背景和主題信息;學習活動2、學習活動3是根據(jù)音頻內容和教材文本提取信息,與同伴唱誦韻律歌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認真傾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語音方面的錯誤,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引導學生基于評價標準進行自評和互評。教學語篇2時,學習活動4是梳理文本,提取信息,完成閱讀理解,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學習活動5是核心語言知識練習;學習活動6是分角色表演對話。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將對話進行改編或續(xù)編。教學中,教師要巡視課堂,了解學生學習目標的達成度,監(jiān)測學生自評、互評的情況。在教學產出環(huán)節(jié),學生進行表現(xiàn)性評價,如根據(jù)練習單上的內容生成采訪問題,采訪同伴并展示采訪結果。
2.第2課時的教學活動
第2課時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建立在第1課時課后作業(yè)的基礎上,教師請學生分享周末的經(jīng)歷。語篇3包含3項學習活動:學習活動1、學習活動2是觀察圖片,揣摩說話人的情緒,與同伴分角色表演對話;學習活動3是學生分析人物情緒變化的原因,分小組討論與朋友相處和維系友誼的方法,學會換位思考,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語篇4包含兩項學習活動:學習活動1是分析語篇,從中提取信息,繪制思維導圖,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學習活動2是根據(jù)本模塊的核心語言知識開展練習,檢測掌握核心詞匯、重點句型的情況。在教學產出環(huán)節(jié),學生比對中外明信片書寫格式的異同,書寫明信片,培養(yǎng)語言運用能力和跨文化意識。此外,教師要鼓勵學生運用文字、照片、視頻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生活,并在課中進行分享,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心,掌握學習方法。
總之,小學英語“教—學—評”一體化設計以目標為導向,遵循“以學定評、以評定教,以評促學、以評促教、以教促學”的原則,將評價貫穿于課堂教學全過程,使教學活動與評價活動同時進行,最終服務于學生的學習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教—學—評”一體化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改進教學行為,讓學生得到高頻、即時的反饋,了解自己的學習進度,有針對性地進行強化訓練,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將“教—學—評”一體化理念落實到英語課堂,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立足課堂教學實際,不斷探索教學新方法,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王薔,李亮.推動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評一體化:意義、理論與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9(5):114-120.
[3]李華.如何進行學生評價[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4]丁麗云.“教—學—評一體化”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2018(3):66-68.
注:本文系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2年度教育改革專項課題“‘雙減背景下學生學業(yè)質量評價改革研究”(2022ZJY417)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蔣國昌(1968— ),廣西融安人,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小學教育教學;龍璐茜(1991— ),湖南婁底人,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學。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