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韋海英(1975~),女,漢族,廣西南寧人,廣西南寧市上林縣大豐鎮(zhèn)大豐街第二小學,研究方向:小學美術書法教學。
摘 要:近年來,義務教育階段對書法教育的重視度不斷提升。小學階段是學生系統學習漢字的初始階段,而書法是學生了解漢字的重要途徑。美術作為書法教學的前沿陣地,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科育人價值,既要通過教學規(guī)范學生的漢字書寫,又要培養(yǎng)審美能力。文章聚焦小學美術書法教學,分析當前書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有效開展書法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及策略,以期為推進書法教學改革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小學美術;書法;教學原則;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7-0141-04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書法教學越來越被重視,但是教學效果不容樂觀。當代小學生對書法的了解非常少,書寫也存在諸多的不規(guī)范。為了規(guī)范學生的書寫,培養(yǎng)書法學習興趣,發(fā)展綜合素養(yǎng),小學美術應進一步改善書法教學方式,努力構建適合新時代小學生的書法教學體系。
一、 小學美術書法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課堂教學枯燥,難以激發(fā)興趣
在當前小學美術課堂中開展書法教學主要以美術教材為主,缺少專門的書法教材。而教材中能夠向學生呈現的書法內容是極少的書法作品和相關知識介紹,對小學生而言,圖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理論知識則晦澀難懂,難以讓其耐心地進行閱讀和討論??梢?,單一的教學資源難以在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書法練習來看,濃郁的學習氛圍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常常忽視課堂氛圍的營造,大部分學生難以在課堂中積極主動地進行書法練習,并且不能做到靜心練習。此外,教學方式的單一也影響了書法興趣培養(yǎng)。通過課堂觀察發(fā)現,當前書法教學主要采用教師講授、字帖臨摹指導結合的方式,使得書法課堂成為枯燥的理論課與練習課。對此,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方式,更要對教學觀念進行徹底的轉變,否則書法教學會一直出現“穿新鞋,走舊路”的情況。
(二)忽略課后實踐,缺乏長期練習
達成書法教學目標,僅靠課堂教學遠遠不夠。想要讓學生能夠寫一手好字,懂得欣賞書法藝術,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但是,當前小學美術書法教學停留在課堂,忽略課后實踐,導致學生一下課便忘記了書法。教師在課堂結束后,應關注學生是否將所學的書法知識應用到了日常的書寫中,是否積極地了解更多的書法知識,是否能夠簡單地鑒賞書法作品。對此,教師需要開展課后實踐,通過實踐了解學生的書法水平發(fā)展情況,并依據學生的反饋進一步調整教學計劃。目前,大部分教師開展的課后實踐是布置字帖臨摹作業(yè)。由于很多學生認為美術作業(yè)并不重要,花費較多時間進行書法練習會增加自己課后負擔,所以不會認真對待書法作業(yè)。此外,教師對實踐作業(yè)的管理不嚴格,家長在家庭中缺少督促,也是導致學生未能堅持長期練習的重要原因。
(三)教學評價單一,忽視素養(yǎng)發(fā)展
立德樹人背景下,對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視不斷提升,不論是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還是教學方法的多元應用,最終指向的都是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評價作為書法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有效性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有著深刻影響。一是教學評價標準單一。當前書法教學對學生的評價側重于結果,如鑒賞技能的掌握、書寫的規(guī)范性,忽視了學習態(tài)度、文化積累等方面的評價。二是教學評價主體單一。教學評價一致性理念下,書法學習強調學生參與,但是當前的書法課堂中多以教師評價為主,組內互評以及自我評價的實施少之又少,導致學生的學習反思意識較差。三是教學評價形式單一。書法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實施的教學評價多針對學生最終展示的成果,忽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對此,教師應豐富評價形式,將教學評價落實到整個書法學習過程,從而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 小學美術書法教學的基本原則
(一)實用性與育人性結合
實用性與育人性是書法教學的重要特征。小學美術書法教學不能只考慮書法的藝術性,要注重實用性與育人性結合,最大限度發(fā)揮學科的教育價值。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書法學習態(tài)度。一方面,時常強調學生的書寫時的坐姿,使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另一方面,考慮到書法練習需要耗費較多的材料,如紙張。教師應引導學生使用水氈進行練習,培養(yǎng)其環(huán)保意識,減少不必要的紙張浪費。此外,書法藝術博大精深,絕不是胡亂書寫,因此,書法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書寫規(guī)范意識。小學生正處于識字、寫字的基礎階段,通過書法教學規(guī)范學生的漢字書寫,對提高其書寫能力有著積極影響。書法的育人性強調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書法教學應注重以素養(yǎng)為本,教師需要思考如何通過書法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小學生正處于道德品質、思維能力、行為習慣等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書法中蘊含的傳統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在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角度設計書法教學,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
(二)系統性與漸進性結合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學更加關注內容的整合,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首先,小學美術開展書法教學基于系統性原則制訂教學計劃。教師需要立足整體設計每一節(jié)課,組織教學活動,如此才能穩(wěn)步推進書法教學,促進教學目標達成。書法教學不是獨立的,與其他學科教學息息相關。于美術而言,書法教學的發(fā)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具有重要影響;于數學而言,書法教學利于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于語文而言,書法教學的開展利于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發(fā)展。因此,小學美術書法教學不能片面地從美術角度思考教學,還需要考慮與其他學科融合進行系統教學。其次,書法教學需要遵循漸進性原則。書法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需要考慮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征,需要考慮個體差異,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學習書法、練習書法,扎實地提升自身書法水平。例如低年級學生應以認識書法工具、掌握簡單字形結構為主;中年級學生需要進一步了解書法的各方面知識,深化文化熏陶,同時加強硬筆書法技巧指導,提升書寫能力;高年級學生可以進一步練習毛筆書法教學,加強學生對字體結構的掌握等。
(三)課堂學習與課后實踐結合
課堂是實施書法教學的前沿陣地,如何利用好課堂是教師需要重視的教學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堅持以生為本,以素養(yǎng)為導向,合理設計教學目標與教學活動。同時,在有限的課堂內,教師需要通過資源拓展、課程融合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教學方法方面,既要通過任務驅動、小組合作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又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營造課堂氛圍,輔助書法教學實施。此外,課后實踐是書法教學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通過課后實踐,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書法,激發(fā)學習興趣,還可以在廣闊的平臺展示自身學習成果,不斷提升學習自信。
三、 小學美術書法教學實踐探索
(一)開發(fā)書法教學資源,優(yōu)化課堂教學
美術教材、書法教材是書法教學的主要資源,為了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書法,學習書法,需要圍繞教學內容開發(fā)更多優(yōu)質教學資源,構建內容豐富、氛圍濃郁的高效課堂。在備課階段,教師應靜心研讀教材,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書法水平、身心特征以及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搜集教學資源。以指導學生欣賞《蘭亭集序》為例,教師在課前可以通過網絡搜集高清視頻以及內容解說等資源,制作微課,用于課前預習,確保課堂教學能夠留出更多時間進行鑒賞。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展示書法作品時,可以適當地加入古典音樂,渲染氣氛,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例如,通過觀看微視頻與欣賞各書法名家作品,讓學生了解漢字的演變過程和每一種字體的特點,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再結合漢字的書寫,體會不同字體的特點。同時,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的重復播放、細節(jié)放大、動畫等功能。例如鑒賞書法作品的布局時,可以利用圖片放大功能帶領學生進行觀察分析,學習行書的走筆與筆鋒的停頓時,可以運用動畫功能進行動態(tài)展示。整節(jié)課以賞為主,以寫為輔,相得益彰,既豐富了學生的書法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與書寫技能。此外,可以將書法與數學、語文等學科融合,對書法教學進行拓展延伸,最大限度發(fā)揮書法的教育價值。
(二)科學指導課堂練習,夯實書法基礎
練習是書法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練習,學生可以進一步掌握書法技巧,逐漸寫出具有韻味的漢字。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練習了解學生對書法知識的掌握情況,明晰薄弱之處,從而進行針對性指導。一方面,教師需要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選取相應的臨摹內容,而且臨摹內容應具有代表性、典型性,避免學生在練習環(huán)節(jié)進行盲目書寫。例如,教學“橫折”的書寫時,先引領學生觀察比較“目、五”兩個字中“橫折”的共同點與不同之處,了解同一筆畫在不同漢字中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比較、分析、臨寫的能力。而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臨摹與評價,使得學生在同伴評價中改進不足。臨摹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中巡回,觀察學生的坐姿、握筆姿勢等,及時糾正不足。利用多媒體展現書寫時起筆、運筆、收筆的動作方法,通過教師多次示范書寫,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而且提高學生的理解及書寫能力。在實踐中發(fā)現學生不能真正理解、沒有掌握要領的,教師在學生臨摹時必須走下講臺,多次進行手把手的指導,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悟書法技巧。
(三)融合語文寫字教學,扎實穩(wěn)步推進
書法教學與語文寫字教學有著密切聯系,如寫字過程中的書寫筆畫、名家經典中的書法作品、課后訓練中的書法練習等。為了讓書法走進學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學生對書法的重視度,教師應注重在書法教學中融入語文寫字教學。書法與語文寫字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書法教材中的內容與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有著明顯的階段性,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身心特征。兩者融合,能夠彌補各自的不足,提升教學的全面性。例如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剛剛進入校園,開始系統地認識漢字,學習書寫漢字。對這一階段的學生,坐姿、握筆姿勢以及漢字的書寫筆畫是需要掌握的重要內容。這與語文寫字教學剛好契合,教師在開展書法教學時可以適當引入語文課本中的漢字,使學生在書法練習中提升寫字能力,在寫字練習中提升書法水平。中高年級學生對楷體、小篆等不同書法形成一定的認識,也掌握了一定的書法技巧,在語文學習中也認識、掌握了一些復雜的漢字。教師開展書法教學時,可以結合語文寫字加強筆畫結構講解,提高學生在書法中的布局能力,不斷培養(yǎng)其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但是,書法與寫字不能混為一談,教師應正確地認識書法與寫字,明晰兩者的共通之處與區(qū)別,從而更好地進行融合,提高書法教學的有效性。
(四)搭建課后實踐平臺,促進能力提升
書法教學不只存在于美術課堂,課堂之外,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進行書法實踐。以往的書法教學側重是示范、講解、練習,教學模式枯燥無趣,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能力提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書法教學關注學生的審美鑒賞、藝術創(chuàng)造、文化素養(yǎng)、思想品質等多方面的發(fā)展。實踐活動是促進素養(yǎng)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開展書法教學應合理利用多種資源搭建課后實踐平臺。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學校資源成立書法社團?!半p減”背景下,學校不斷改善課后服務,為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成立了多個社團。書法社團是學生交流、學習書法的重要平臺。在社團中,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書法作品展覽會,呈現學習成果,給予學生鼓勵與肯定;可以帶領學生布置學校的走廊、校園黑板報,用書法裝點校園,增強校園的文化氛圍;可以組織書法配畫大賽,學生可以獨立創(chuàng)作繪畫、題詞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利用校外資源組織學生進行書法實踐。例如帶領學生走進社區(qū)參加寫春聯送春聯活動,走進美術書法展覽館,近距離觀看欣賞優(yōu)秀書法家作品,基于直觀的感受品悟作品的思想內涵,感受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
(五)實施多元評價,關注學生全面發(fā)展
多元評價的實施能夠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自身的書法學習,能夠幫助教師進行科學備課、針對性指導,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前,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診斷性評價,以了解學生的書法水平。例如,教師在課堂中組織書法知識競答游戲,既可以帶領學生回顧上一堂課所學的知識,又可以了解學生對之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同時還可以活躍課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實施形成性評價。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互評與自評。例如,欣賞書法作品時,學生有不同的見解,在其發(fā)言后,教師可以請其他同學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在思維碰撞中發(fā)展美術素養(yǎng)。再如,臨摹練習結束后,邀請學生進行作品展示,進行自評與互評,使其在評價中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在評價中找到攻克書法難題的方法。此外,教師在課堂中扮演著組織者、輔助者、引導者的角色,其評價對學生有著重要影響。在學習過程中,教師應多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評價語言要盡可能具體,使得學生能夠從評價中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針對總結性評價,教師應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不能局限于書法測試這一種形式。比如布置階段性打卡任務,在階段練習結束后進行階段性總結評價,還可以通過創(chuàng)作書法作品的形式進行學習考核??傊?,多元化評價應貫穿整個書法教學,關注學生學習情況的同時,為教師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書法教學不是簡單的書法欣賞,也不是機械的書法練習,需要賞、練結合,其蘊含的思想文化、書寫技巧等需要學生通過長期的文化積淀與訓練才能掌握。當前小學美術書法教學存在課堂教學枯燥、缺乏課后實踐、教學評價單一等多樣問題,作為教師,應正視問題的存在,積極在教學中尋求變革。開發(fā)書法教學資源、加強課堂練習指導、與語文寫字教學融合、搭建課后實踐平臺、實施多元教學評價是針對當下問題提出的對策,但在具體實施中仍會面臨新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以專業(yè)應對難題,不斷提高書法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曉珺,許倩倩.在小學書法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J].讀寫算,2021(10):63-64.
[2]劉玉存.小學美術書法課堂教學模式優(yōu)化探究[J].新課程,2021(1):47.
[3]張成雨.小學美術教學中書法教學常見問題及對策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7):272.
[4]田云.小學美術課堂書法教學[J].學苑教育,2019(20):83.
[5]劉發(fā)榮,劉艷萍.小學書法教學中“書”與“法”的實踐策略[J].考試周刊,2018(66):26.
[6]孫莉.美術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蓄力待發(fā)的小學書法教學[J].江蘇教育,2018(29):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