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杰
【關鍵詞】專業(yè)成長;教學競賽;英語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18-0090-03
一、比賽:專業(yè)成長的助推劑
1.堅持:水到渠成的小收獲
2002年,師范學校畢業(yè)之后我就成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工作之后,在英語學習上我依然保持了上學時候的習慣,每天堅持英文閱讀。學校相關的英文讀物很少,我就自己到書店購買。我邊學習邊做學習筆記,碰到自己喜歡的單詞,就以句子的形式寫在巴掌大小的白色卡片上,把它們放在口袋里,一有空就拿出來念幾遍,不斷復習。我每天工作之余,都會打開英語新聞進行聽力訓練,保持耳朵對英語的敏感度。
因這樣一個簡單的習慣,讓我順利完成區(qū)級英語基本功比賽,并成功晉級市級比賽。在市級比賽中,我的綜合能力被當時在現(xiàn)場的教研員胡澄宜老師看到,她讓我加入省級教學技能大賽的隊伍,還特地找了一位專業(yè)的吉他彈奏老師,幫我提升吉他彈奏技能。胡老師的嚴厲是我們技能大賽小組成員都記憶猶新的,然而,正是因為她的嚴厲,讓我們的備賽準備做得更扎實、更高效。2004年11月,在安徽黃山舉辦的全國首屆小學英語教師教學技能展評中,我獲得了一等獎。
獲獎之后,我就開始思考將吉他彈唱引入課堂教學,如果能在我的課上和學生一起彈著吉他唱著英語歌,那將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吧!于是,我就帶著我的吉他走進課堂,把書上的小短文創(chuàng)編成一首歌。學生從來沒有在這樣的情況下學過英語,他們每個人都唱得很開心、學得很開心。
幾年前我在一家餐館吃飯時,一位年輕的老板走過來說道:“您是劉老師吧?我是您以前的學生,我可喜歡您的英語課了,您現(xiàn)在上課還彈吉他嗎?我到現(xiàn)在還會唱您教的歌?!闭f完,他還唱了幾句,讓我感到驚喜與感動。
除了帶學生唱歌之外,在教學的其他層面上,我并沒有太多的章法,于是在校內課堂教學比賽名落孫山。在教師節(jié)頒獎大會上,我一個人坐在角落看著那些獲獎的選手們,心中充滿羨慕。我暗暗下定決心,總有一天我也要站在全國賽課的領獎臺上。
2.改變:在“好玩”與“高效”之間尋找平衡
校內賽失利之后的兩年中,我努力在“好玩的課堂”和“高效的課堂”之間找到一個平衡的支點。在這段時間,我有幸得到了常州市教研員吳曼麗老師的悉心關照與大力支持。她知道我在認真地研究課堂教學,只是缺少一些方法,于是她便經常來聽我上課,每次聽完課后都耐心地指導我。她經??隙ㄎ艺n堂中的設計亮點,鼓勵我相信自己。漸漸地,我的課堂不再是單純地考慮如何設計好玩的活動,而是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通過更扎實的雙基訓練幫助學生掌握重難點知識。
吳曼麗老師看到我的進步甚是欣喜,她鼓勵我參加首屆華東六省一市小學課堂教學大賽。2007年10月,吳老師陪我乘坐夜里出發(fā)的臥鋪火車前往徐州。正是在這樣的貼心關懷和精神感召下,我執(zhí)教的Today is Halloween一課最終獲得了一等獎。
在一次大型課堂教學研討活動中,經朋友引見,我有幸結識了我的恩師鮑當洪老師,并拜他為師。師傅的課堂有著簡單而實用的教學設計,他善于借助教學用具,幫助學生操練鞏固,讓學生在扎實的訓練和真實的學習任務中習得語言。
在師傅的帶領下,我接連參加了一些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的獨立處理語料的能力與駕馭課堂的能力得以逐步提升,同時也暴露了一些課堂教學的問題。有同行反饋我的課堂教學設計偏向細致,有點束縛了學生的發(fā)揮。面對中肯的建議,我開始反思自己的設計理念,并積極學習教學理論,更注重課堂教學的大框架設計,給予學生更多參與的空間,有向開放,重心下移,這正吻合了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理念。于是,我的課堂開始呈現(xiàn)新的樣態(tài)。
2013年,我通過選拔來到了江蘇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學。在各級領導、教研員以及同行的關心和幫助下,2014年11月,我再次站上了課堂教學大賽的舞臺。市教研員黃小燕老師和區(qū)教研員薛紅老師都給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幫助,我在這次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2015年,我又在第十屆全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優(yōu)秀課展評中榮獲一等獎。
二、教研:專業(yè)成長的凈化劑
1.“教海探航”:源源不斷的探索
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是全省教師熟知的征文競賽,我的教育科研也是從這里起步的。每每想起“教海探航”,不得不提我剛工作時的龐榮瑞校長,他的那句“引領教師進入研究狀態(tài)”至今讓我印象深刻,這樣的引導式研究不會讓人有壓迫感。我開始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英語課既有趣,又能夠讓學生思維得到螺旋上升式的成長。于是,我將研究結果撰寫成文章《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巧設“遞進式”任務》,文章榮獲當年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二等獎。
第一次參加頒獎大會,當時的盛況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各地的專家學者、教研工作者相聚一堂,不同學科的教師在一起探討小學教育。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人,聽到了很多有趣的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啟發(fā),這樣一種觸類旁通的體驗給我后來的教育實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然,我還需要辯證地思考和實踐。
2.問題研究:自然而然的遇見
在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中,遇到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我們不能逃避問題,積極優(yōu)化問題、解決問題才是智慧的選擇。
20年前,小學英語教學剛興起,很多人認為英語不過是死記硬背的學科,多讀多背就能學好英語。讀和背的確是英語學習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學習方式。然而,英語學習中更重要的是用思維來建構語言的習得。于是,我開始查閱資料,申報了區(qū)級課題“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英語思維水平的策略研究”,在研究中撰寫的論文被發(fā)表在省級刊物上,并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2013年12月,我的區(qū)級課題順利結題。
課題研究的經歷讓我明白,想要把教學做得專業(yè)必須以課題研究為抓手,在日常教學中積極實踐,及時將所思所得整理成文。近10年來,從特級教師沈峰的“語篇整體教學”到“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再到現(xiàn)在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專題研究,我在一個個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中力求獲得專業(yè)的提升。
三、關注:專業(yè)成長的潤滑劑
1.師生之間的有向釋放
20多年來,雖然我在學科專業(yè)發(fā)展上也有了一些成績,但是作為教師,專業(yè)成長不能僅僅局限在學科教學上,還要體現(xiàn)在育人能力上。
閱讀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的專著《好的教育:我講的不過是常識》后,我頗受啟發(fā),從“教育的意義在于激發(fā)”“教育就是成全人”“教育的本質就是解決師生關系”等文字中,我似乎找到了一些教書育人的路徑。從唐校長提出的放大學生的亮點中,我加大了在班級中獎勵學生的力度和維度,將“最具孝順心”變?yōu)椤白罹吡咙c獎”“最具創(chuàng)意獎”“最佳對話獎”等獎項,有效提高了學生學業(yè)上和為人處事上的綜合能力。
優(yōu)秀的教師一定是被家長廣泛認可的教師。雖然工作很忙,但是我經常問自己,學生畢業(yè)后會記住什么?同時,我認真分析現(xiàn)在學生的身心特點,用心經營師生關系,與時俱進,增加一對一的交流,有向釋放對學生的關注,這才是師生關系良性發(fā)展的潤滑劑。
2.城鄉(xiāng)之間的合作分享
2017—2019年,我參加了常州市教育局舉辦的“優(yōu)秀教師城鄉(xiāng)牽手”活動,在與常州市東青實驗學?!盃渴帧逼陂g,我積極引領小學英語組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和教育科研工作,指導多名青年教師執(zhí)教區(qū)級公開課,多篇論文在省級刊物發(fā)表。同時,我也在英語教研組積極執(zhí)教公開課并多次作專題講座,為常州市東青實驗學校英語組的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2019年9月,根據(jù)學校工作安排,我來到常州市鄭陸實驗學校,開啟了兩年的教學交流生涯。在這兩年中,我積極與學科組教師共同探討適合鄉(xiāng)鎮(zhèn)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策略,共同探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更主動更有效地開展英語學習,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此外,我與常州市鄭陸實驗學校的青年教師朱竹青老師結對,指導其獲得天寧區(qū)信息化教學優(yōu)質課大賽一等獎、天寧區(qū)小學英語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并指導朱老師成功完成了兩次區(qū)級公開課,均獲好評。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做好日常工作,并永遠葆有一顆愛心和積極進取的心,做一個問題解決者和美好生活的創(chuàng)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