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內容摘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認真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水平,進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文章將從引言、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古詩詞教學導入的具體策略幾個部分開展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導入的探究,從而為更好的開展高中語文課堂的高效率課堂導入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高中語文 古詩詞 導入策略
導入環(huán)節(jié)是一堂課的最開始環(huán)節(jié),是架設在師生之間的第一座橋梁。人們常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導入對于課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重視導入,認真設計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構建有效導入課堂”[1]。在課堂教學中,好的導入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引人入勝。導入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成功的導入如同緩緩拉開的序幕,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高中語文部編本教材中,古詩詞類課文所占比重增加,高中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鑒賞能力不足,許多學生對古詩詞產生畏懼心理?!扒擅畹慕虒W導入,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更高效”[2]。同時也能使學生在一節(jié)課堂的開始就用最飽滿的熱情進入到課堂當中,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理解古詩詞蘊含的豐富人文內涵,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國外研究現(xiàn)狀:二十世紀七十年代,C·Turney等人提出導入的功能是引起注意、激起動機、建構教學目標、明確學習任務以及建立聯(lián)系。他們認為,在新的教學內容開始時,吸引學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求知欲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躍的成分;導入要建構學習目標,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全神貫注地有意義的開展學習;導入要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順利的導入新課。
國內研究現(xiàn)狀:國內的學者和教育家們對此話題同樣很感興趣,并從多個方面撰文研究。胡淑珍在《教學技能》一書中提出導入也叫開講,她認為導入作為課堂教學重要的一環(huán),它可以是一堂課的開始,有時也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對導入的功能、類型及基本要求作了一些闡述。閻承利(1999)研究了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的導入藝術,提出了新課導入、設計導入語應遵循的一些原則,并介紹了某些學科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的一些導入方法。王大寶(2001)等編著的《導入技能結束技能》一書中指出導入是指在講解新知識或教學活動開始之時,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引導學生進入新的學習時境的一種方式,是課堂教學的啟導環(huán)節(jié)、領起環(huán)節(jié)。傅建明(2005)在《教育原理與教學技術》一書中指出巧妙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適宜的教學氛圍,以至于影響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結合國內外研究成果,可以得出關于課堂導入的研究主要劃分為導入的內涵、策略、方法、原則、作用這幾個方面。其中對課堂導入的方法的研究最多,但大多數(shù)研究都是通過對現(xiàn)有文獻的概括總結,難以為教學實踐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就研究對象而言,主要分布在小初階段,對高中學段的研究稍顯薄弱?;诖耍恼聫牟烤幈靖咧姓Z文古詩詞導入入手,分析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古詩詞導入的現(xiàn)狀,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導入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問題
1.課堂導入形式單一,過于簡單化
課堂導入是教師在正式上課之前用來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新知識的準備,促使學生更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在目前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有很多老師都會采取復習—新授課的形式進行導入,復習導入本身是很好的導入方法,但有的復習導入形式單一、過于簡單化,比如: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古詩《登高》,本堂課接著來探究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特別是教師在與學生熟悉之后,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出現(xiàn)類似的教學情況。其次,有的老師會采取直接導入的方式,直抒胸臆,表明本堂課所要學習的課文是哪一篇,但這樣往往不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高中古詩詞的學習本身是枯燥的,因此導入就顯得格外重要,好的導入能夠從一開始就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從而更好的開展教學。
2.課堂導入流于形式
高中階段語文課程學習任務重,課堂教學導入流于形式,為了進行課堂導入而進行課堂導入,從而使導入的內容與課堂教學內容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把握不了課堂的節(jié)奏,多發(fā)于新入職的教師身上。教師在開展課堂導入的時候,習慣性將大學時學習的課堂教學導入方式運用其中,形式單一、固化,造成課堂導入內容與具體的教學內容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很難真正發(fā)揮出課堂導入的效果?!盵3]
3.導入存在生搬硬套現(xiàn)象
在古詩詞導入環(huán)節(jié),有的教師會生搬硬套名師的課堂導入設計,并沒有結合教材分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沒有深入思考本堂課想要達到的教學效果。俗話說:“學我者生,似我者亡”對于好的東西我們不光要學習,而且要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并在運用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直接講名師的課堂導入拿到課堂上,會顯得很生硬,進而造成適得其反的結果。
(二)導致問題的原因
1.高中語文課程任務重
“根據(jù)《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由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三類課程構成。三類課程分別安排7—9個學習任務群。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文化方面的內容始終貫穿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4](p10)在學習任務群8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研習主要規(guī)定了古詩詞學習的任務與標準,占2學分,學分比重高;該學習任務群中明確指出,“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作品,積累文言閱讀經驗,培養(yǎng)民族審美趣味,增進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提升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盵4](p18)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內容涉及面廣,相比初中古詩詞的學習來說難度有所增加,對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要求由“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5]轉變?yōu)轶w會古詩詞的精神內涵、審美追求和文化價值,梳理文學作品中常見的文化常識,注意古今語言的異同。進而對教師的教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古詩詞在高中語文教材中的占比重比較大,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由于課堂教學任務重,教師把時間更多的放在學生對古詩詞情感內容的分析理解上,從而采取較單一、簡單的形式導入課堂或者甚至忽視了對古詩詞教學的導入。但在學業(yè)繁忙的高中學習中,語文教師更應該通過課堂采取適當?shù)姆绞絹頊p輕學生學習的壓力,充分利用好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不僅能讓學生思維得到發(fā)展,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
2.課堂可利用時間有限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科,優(yōu)美的古詩詞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蘊含著中華兒女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伴喿x古詩詞作品,可以體味古人豐富的情感,增強對人生的感悟,激發(fā)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6](p57)古詩詞的內容很豐富,學生在誦讀理解、把握《登高》這首詩的意象、品味詩歌情感,掌握詩歌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時需要花費課堂大半的時間,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讓學生去感受詩人的精神境界,體會詩人對社會的思考與對人生的感悟。因此,教師在古詩詞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應當注重學生所學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適當加入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背景,把握好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時間,通過有效的導入把學生帶入到古詩情境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消除對古詩詞的畏難心理。
3.教師對導入不夠重視
高中階段師生都面臨著比較大的高考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各科的教學時間都比較緊迫。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大多還是習慣性將精力放到具體的古詩詞課文教學中,只是為了進行課堂導入而進行課堂導入,忽視了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本身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受到影響。
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導入的有效性策略
(一)復習舊知識導入法
復習舊之知識導入是教師在講授新課前,通過復習舊知識,或提出與以前學過的知識有關的問題,引出與之相關聯(lián)的新問題。在教學中,許多古詩詞是密切相關的,教師可以通過聯(lián)系“舊知識”,在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知識的過程中導入新課。
例如,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初中學過的辛棄疾的一首詞來進行導入??梢栽O計如下導入語:“同學們在初中我們學習過辛棄疾的一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好嗎?“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6](p66)當時,作者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和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溢于言表。辛棄疾六十六歲時兩鬢蒼蒼,作者支持北伐抗金的決策,對獨攬朝政的韓侂胄輕敵冒進的做法感到憂心忡忡,但他的意見并沒有引起南宋當權者的重視,于是作者登上了京口北固亭,眺望被敵人踐踏的大好河山,懷古憶昔,感慨萬千,寫下了著名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詞,感受詞人的愛國情懷?!斑@種導入方法讓學生回顧了以前學習過的辛棄疾的作品,重新點燃了他們的熱情,讓他們在聯(lián)系舊知識與新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了詞人的心境變化。”[7]
(二)視頻導入法
視頻導入是通過在課前播放視頻、音樂等,從多個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讓學生盡快進入古詩詞學習的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活躍的思維和表達的欲望。教師可以根據(jù)古詩詞的感情基調選擇適合的視頻來設計導入,做好多媒體教學與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給學生一種真實的課堂體驗。
例如,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蘇軾文章所描寫的赤壁通過多媒體視頻教學展示出來,再配上相應的背景音樂,能夠讓學生更快地進入到文章的情境當中。同樣的,在《聲聲慢》一課教學中,主要是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fā)作者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情,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背景音樂給學生播放文章,邊聽邊想象凄涼的場景,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地了解文章的情感基調。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入法
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入是教師通過列舉與新課知識相關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進入新知識。用生活中的事例,更容易使學生感受到真實感、親切感,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更快融入課堂。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課文中的場景,聯(lián)系學生實際生活來設計導入語,讓學生融入詩歌的情境中,站在作者的角度,更深入地理解、鑒賞古詩詞作品。
例如,在《歸園田居》(其一)一課教學中,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做選擇題,有兩種人生道路:一條是十年寒窗苦讀,金榜題名;另一條是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不上大學。如果走入社會,有兩條路:做官,有名有利;做普通人,平平淡淡。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的選擇說出來,與小組同學交流。通過做選擇讓學生明白,其實我們都在做同一件事情就是舍與得,舍和得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地,我們總是在不斷地舍去,又不斷地得到。東晉著名文學家陶淵明也曾經做過和大家同樣的選擇,同學們知道他選擇了什么嗎?從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激發(fā)出來,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保證教學質量。
(四)故事情境導入法
故事情境導入是教師在講授新課之前,結合所教內容,給學生講一講相關的歷史故事、典故或通過語言描述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激發(fā)古詩詞閱讀興趣、活躍學生思維,能縮小學生與古人的距離,讓古詩詞的學習不那么枯燥而變得有趣,將課內知識和課外知識緊密聯(lián)系起來,使學生樂學、愿學、愛學,從而更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
例如,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赤壁之戰(zhàn)的故事,通過講述周公瑾赤壁破曹來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3],在講述故事的時候,教師不但可以適當?shù)剡\用一些肢體動作,還可以將多媒體教學工具引入其中,通過圖片、視頻、音頻等輔助,使故事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情境中。此外,在故事情境導入當中,不僅僅是讓教師唱“獨角戲”,而是要把課堂教給學生,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量,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參與故事復述當中,學生想要講好一個故事,就需要對文本進行閱讀和深入理解,同時使自身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更高。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做好課堂導入非常的重要,在導入中,學生可以培養(yǎng)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更深刻的理解古詩詞情感。因此,教師對課堂導入更要重視起來并進行深入的理解,了解和掌握各種課堂的導入方法,并根據(jù)具體的古詩詞教學內容,運用合適的課堂教學導入,其目的是讓課堂導入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效率,提高詩歌鑒賞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范山林.有效導入,優(yōu)化古詩詞教學[J].新作文:教研,2019(3).
[2]趙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導入語例談[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語文教學),2014(10):19.
[3]夏春艷.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的藝術性方法分析[J].考試周刊,2020(12):58-59.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6]教育部組織編寫.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必修上冊(2019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1.
[7]朱志剛.妙用課堂導入,讓教學更高效——以獲高中教學競賽金獎的古詩詞課為例[J].語數(shù)外學習(高中版上旬),2019(10):28.
基金項目: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游藝觀念的審美文化史觀照研究》(項目編號:19XJA751010);2.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重點項目《魏晉士人精神互文性研究》(批準號:20SKGH212)。
(作者單位:重慶三峽學院文學院。指導教師:張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