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介入課程教學發(fā)揮了信息共享的作用。初中物理課堂也受到影響,教學模式不斷改革與更新。在順應時代潮流與探尋前沿化教學模式的路上,初中物理課程教學模式逐漸開始普及微課教學。微課教學具有課時短、流動性強、內容針對性強、自主學習為主等特點,教師實際教學中,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課前預習、課堂針對性教學、課后復習等操作,并通過預習與復習等手段幫助學生更熟練地掌握課堂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微課教學;初中物理;教學應用
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內容為向學生展現(xiàn)自然界中存在的聲、光、熱、電、力現(xiàn)象與原理,學生不僅學習到客觀現(xiàn)實的物理知識,還能增強綜合運用理論知識的能力。教育部大力推行新課改以來,初中物理教學要求教師緊跟教育教學模式前沿,探索行之高效教學模式,加深學生對物理課程的理解,為社會提供更多優(yōu)質、專業(yè)的物理學人才。由于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加上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尤其是在視覺方面的優(yōu)勢,成為目前新型教學模式的首選。在物理教學中要加強微課的應用,既要加強對教材研讀,又要強化學生學情分析,以學生學習需求為導向,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目的,最終促進教學實效的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
目前,大多數(shù)的初中物理課堂仍遵循著傳統(tǒng)的“教師根據(jù)教材板書指導學生學習相關物理知識”的教學模式,由于初中物理知識具有較為系統(tǒng)及復雜的理論知識體系,因此學生普遍覺得初中物理很難,以致學生對物理課程不感興趣。而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動力,為幫助學生加強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需要不斷提高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主動學習物理知識,進而達到提升學生物理能力的目的。此外,學生無法快速掌握物理知識與其尚未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關,學生在耗費大量時間努力學習后收獲不佳,勢必會打擊其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學習物理失去熱情。然而微課可通過大量的短視頻劃分及整理知識點,促進學生明確初中物理知識的基本脈絡,有利于學生加速掌握相關物理知識。
二、微課教學的積極意義
微課作為新型的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具有較為突出的優(yōu)勢。一是微課采用小視頻的方式與學生實施線上線下互動教學,且微課時長在5~10分鐘,包含的內容主要是重難點,這能有效契合目前初中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相較于傳統(tǒng)模式,利用微課在課前可以預習,在課中可以學習,在課后可以溫習,使學生的學習更具有導向性和有效性。二是在利用微課教學實施時,應秉承一課一主題的基本原則,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并采取濃縮知識點的精華,幫助學生掌握課堂學習中的重難點和疑難點,將教學中的主題、原理等充分展示出來。三是借助微課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具有較強的互動性,能實現(xiàn)線上線下互動,利用微課將學生學習內容體現(xiàn)出來,尤其是在時效性方面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
三、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策略
初中物理教學重視學生理論知識結合實際生活的能力,而教學內容中的每一個課題知識點的劃分大多以一個個實驗操為知識點,具有內容少、針對性強的特點,符合微課教學特點,因而將微課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勢必會產生“1+1>2”的效果。
(一)課前導入微課視頻,引起學生興趣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需要緊密結合學生的特點,加強對學生學情的分析,明確學生的學習偏好,掌握學習能力,根據(jù)微課教學優(yōu)勢加強個性化教學模式的實施,以確保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到滿足。因此,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加強對微課視頻的應用,以學生物理知識學習的需求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微課視頻設計時,應確保所制作的內容能契合學生的實際,以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將學生所學知識和重難點融入微課視頻。
以“聲現(xiàn)象:噪聲的危害和控制”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制作一段小視頻,視頻先是一段優(yōu)美的旋律,接著放出一個嘈雜的聲音,隨后向學生進行詢問:“同學們,看了剛才視頻,覺得視頻中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學生根據(jù)當下的感受積極舉手回答,有學生說:“前面的聲音比后面的要好聽一些?!边€有的學生說:“前一段聲音優(yōu)美動聽,聽起來讓人感覺很愉悅,后一段聲音有些嘈雜,聽起來讓人心煩。”教師給予發(fā)言學生一定的肯定與鼓勵,然后繼續(xù)引導:“同學們都發(fā)現(xiàn)了,優(yōu)美的聲音令人心情愉悅,而雜亂的聲音令人煩躁,那么雜亂的聲音是怎么定義的呢?接下來我們打開課本一起探索什么是雜亂的聲音?!边@種教學模式在引起學生興趣的同時,還可以順利過渡到課程內容。
若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進行實驗演示,則容易受到場地、實驗條件、實驗時間等多方面的限制,難以高效、直觀展示物理現(xiàn)象,學生難以直觀地理解較為深奧的理論知識,其學習興趣容易受到打擊。相較于傳統(tǒng)的課前導入方式,利用微課導入可以使教學內容由抽象轉變?yōu)榫呦?,幫助學生將抽象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感知聯(lián)系起來,進而更好地深度理解理論知識概念、規(guī)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互聯(lián)網(wǎng)共享微課,豐富預習與復習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PPT教學已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常態(tài)化。其主要教學手段是畫面教學與板塊劃分,引導學生對課程內容的強化理解,以確保學生對課堂知識更好地理解,便于學生更好地吸收新知識,需要把PPT教學轉化成具有便捷性、移動性和公開性的特點,發(fā)揮微課短小精悍的優(yōu)勢,因此已經成為目前初中物理教學的新趨勢。教師在教學中制作針對性強的短視頻,要明確視頻內容,并將其通過微信、釘釘?shù)染W(wǎng)絡聊天工具發(fā)送給學生。微課因其內存占比小,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進行觀看。當過一段時間后,學生對某個知識點記憶模糊,就可以自主回過頭用微課再復習和鞏固。此外,在預習新知識時,也能提前熟悉教學重點和難點,便于學生在課堂上更易突破和掌握知識點。
以《聲現(xiàn)象:聲音的特性》這一課的教學為例,由于本節(jié)內容存在如響度、音調、音色、頻率、振幅等較多的專業(yè)術語,因此,學生在課堂中通常無法完全接受。教師可提前在網(wǎng)上收集有關專業(yè)術語的相關資料,并將每一個專有名詞都制作成小視頻,在視頻中解釋和舉例說明術語的含義和應用價值,上課前一天共享給學生,并囑咐其進行預習。學生一邊看視頻,一邊預習課本知識,可以更高效地熟悉新知識,也能充分理解頻率、振幅等專有名詞的含義。課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膹土暎骸巴瑢W們經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聲音的強弱叫響度,聲音的震動幅度就稱為振幅,包括音調、音色等詞都與聲音有關,卻又各有不同,因這節(jié)課偏理論,所以同學們課后可經常播放微課內容,多聽多看,加強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記憶與理解?!彪S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學生家里通常備有MP4、手機等電子設備,利用電子設備學習微課內容時,好像在課堂學習知識一樣,學生的學習過程沒有時空和場地限制,最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學生課前預習只能通過翻閱課文內容或是自行查閱資料,課文內容有限,而自行查閱資料卻未經篩選和整理,并非所有資料都適用于學生課前預習,導致課前預習效果不理想。學生課后復習只能通過課堂上記錄的課堂筆記或是寫課后練習,一旦學生課堂筆記不全面,則會嚴重影響課后復習效果。然而課堂筆記多為文字,配合簡單的圖畫,一些抽象的知識以及實驗演示則只能通過腦海記憶,不利于課后復習。借住互聯(lián)網(wǎng)共享微課,可以使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統(tǒng)一、豐富,直擊預習要點,同時可以使復習內容更為豐富、完整,避免出現(xiàn)復習知識點不完善的情況。
(三)借助微課視頻,深化教學實驗
初中物理許多原理及知識點均由具體的實驗得出,對學生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要求較高,但部分物理實驗操作步驟比較復雜,且涉及許多難以接觸的材料,在教學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難以讓學生參與教學實驗。通過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或PPT講解,可能會出現(xiàn)細節(jié)性的東西被忽略、遺忘,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將教材中的每一個實驗單獨制成小視頻,細致到每一個操作步驟,并采取畫外音、主持等方式講解,確保視頻的趣味性,但是解釋應盡可能地全面,以便于學生消化和理解實驗內容與結果。
以《光現(xiàn)象:光的反射》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結合本節(jié)教學目標與學生年齡段理解水平制作光反射微課視頻。選擇紙、平面鏡、激光筆、量角器等器材進行實驗,幫助學生理解光反射的規(guī)律與現(xiàn)象。在進行平面鏡反射太陽光微課播放時,教師可適當進行引導:“同學們觀察反射到墻上的光斑有什么變化?”學生經過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光斑會隨著平面鏡的移動與傾斜位置發(fā)生變化?!苯處煂W生發(fā)言進行肯定與鼓勵,隨后播放用激光筆演示光反射的微課視頻,并引導學生觀察入射點、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讓其在草稿紙上畫出光路圖,使學生更熟練實驗過程,以便于理解實驗得出的結果與結論,對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效率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針對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的放大功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看到實驗的關鍵步驟和關鍵點,以便隨時解決學生在實驗中遇到的難題,幫助其有效地參與物理實驗學習中。
初中生對物理實驗的目的、實驗原理、操作器材方法、實驗過程了解較少,直接參與實驗,難以成功完成相應的實驗;加之學生完成實驗所需時間較長,無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反復觀察和探究,導致實驗教學效率低下,難以真正達到實驗教學目的。借住微課視頻可以讓學生掌握了解實驗操作的細節(jié),掌握實驗的關鍵點,熟知實驗過程,通過反復觀看視頻、探究實驗內容,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體會探索科學知識的樂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自發(fā)現(xiàn)問題、觀察分析、探索知識、總結歸納、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當前社會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微課已成為最新的教學模式,能更好地契合初中物理知識學習特點,尤其是知識點較為密集和復雜,教師需要結合這一學科特點加強微課的應用,以達到傳輸知識的目的,最終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提升,在彰顯教學成效的同時推動新課改教育理念的落地落實。
【參考文獻】
[1]羅潔.“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微課在初中物理課堂上的運用[J].求知導刊, 2020(15):26-27.
[2]汪自強.淺談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6):130-131.
[3]黃文如.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物理之友, 2019(1):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