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藜潔
【摘? 要】無論學習哪門學科,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品質起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時也是作為學生綜合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對于怎樣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品質是很多英語教師迷茫的、不知所措的問題。何為思維能力與品質?學生們的思維能力與品質在目前英語教學中是怎樣培養(yǎng)的?教師應該怎樣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本文試圖通過探討這三個問題,為每位正在探索思維品質道路上的一線初中英語教師提供一些靈感和建議。
【關鍵詞】思維品質;核心素養(yǎng);英語教學
一直以來,在談及“思維”兩字時,我們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是數學、物理課堂,似乎思維的培養(yǎng)在初中教學中總是與數理化等理科有著直接的關系,而英語教學與思維培養(yǎng)似乎關聯不多,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也不怎么關注學生思維品質到底如何。2017年修訂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提出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明確地把思維品質列為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強調了思維品質在發(fā)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那么,何為思維能力與品質?目前英語課堂上教師培育學生的思維狀況怎么樣?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本文試圖探討這三個問題。
一、思維與思維品質
在談思維品質之前,我們不妨先來談談思維。每個人都有思維,但由于每個人的思考高度不同,會導致其心理結構也不同。結構大致分五層:自我思維、換位思維、社會思維、時空思維和哲學思維。其主要目的是探索與發(fā)現事物的內部本質聯系和規(guī)律性,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簡單來說,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和事物之間內在聯系的認識。
思維的種類很多,根據思維的憑借物(思維的內容),思維可以分為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根據思維的邏輯性,思維可以分為直覺思維、分析思維。
對于思維有了基礎的認識之后,我們再來談談思維品質這個概念。每個人的思維品質都各不相同,思維品質也稱智慧品質,它是指思維能力的特征與表現特點。人們由于思維不同,所表現的特征也不同。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現狀
(一)英語老師對培育學生思維的意識較為淺薄并且缺少專業(yè)的理論意識
學術界有關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文章也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但部分一線教師,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師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認識還是很模糊,只知道英語學科素養(yǎng)近階段很火,但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體涉及哪幾方面的內容,鮮少有人能夠不假思索地說出來,部分一線英語教師們對于英語學科的目標認識似乎依舊停留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之上。由于中考這座大山在前,英語老師們深入人心的育分觀念一時還是難以轉變,在實際的英語課堂中,英語教師滿堂灌的語言點講解,學生一套接著一套的中考題刷題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對于如何由育分轉為育人,老師們既缺少相關的理論知識,也沒有實踐經驗,更沒有敢于跨出那一步的膽量。
(二)英語教師不知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近些年來,有關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講座和課例研討也常有開展,但一些老師們對于思維品質這一目標培養(yǎng)似乎又走入了誤區(qū),認為英語課堂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無非就是搞一些學生活動,呈現出學生積極參與、一片熱鬧的課堂生態(tài),又或是整堂課老師不停地提問。在一些公開課上,筆者也看到有些教師為了展現出思維品質這一目標的培養(yǎng),硬生生地加入一些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活動,或是提出一系列學生無需動腦就能回答的問題,又或是在課堂的某一環(huán)節(jié)設計一個活動證明一下該活動就是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等諸如此類的形式主義。盡管英語教學對思維品質的關注日益提高,但是很多教師對英語課堂如何發(fā)展學生的高階思維品質還是束手無策,很多英語課堂中對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還處于較低水平。比如在閱讀教學中,學生整堂課都是忙于處理一些與文本有關的表層信息,而對文章的大意、文體的類型、文章的結構、語言的使用、作者的寫作意圖等一概不知;在寫作教學中,一味地強調語言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忽視了寫作意圖和語言的得體性;在語法教學中,呈現的語言脫離語境,為了教語法而教語法,練習環(huán)節(jié)就是脫離語境的刷題,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性的產出。
(三)學生的語言能力無法撐起英語課堂中指向思維品質發(fā)展的活動
初中階段,尤其是八年級是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的關鍵期,學生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fā)展的階段,學生們展現出來的有關分析、推理等高階思維能力在數理化課堂中一覽無余,然而到了英語課堂,就顯得捉襟見肘。我們經常會看到,在英語閱讀公開課上,學生在回答一些基于語篇的諸如what和which的事實性問題時,學生們的表現可以說是積極主動的,然而一旦老師繼續(xù)追問why或how等超越語篇的問題時,原本高舉的那一只只手瞬間縮回了大半。難道是一到英語課堂,學生們原有的思維能力都瞬間弱化了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知識會被遺忘,但習得知識過程中培養(yǎng)出來的思維能力和水平是伴隨一生的。學生們在英語課堂上對于老師設計的各類提升思維品質的問題或活動的反應不盡如人意的原因并不在于學生真的不會,實在是因為“囊中羞澀”——詞匯量不夠??!我們在聽課時會注意到學生在下面用中文竊竊私語,而講臺上老師的一句“Please speak English”把原本躍躍欲試的幾只手也給打下去了。顯而易見,學生的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滯后于思維品質的發(fā)展,而英語老師們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在各類公開課時,老師們?yōu)榱吮苊獬霈F課堂上冷場的僵局,提出的問題很多都是基于文本的一些低階思維的理解性問題,就算在最后的本意在發(fā)展學生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高階思維品質的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也大抵都是事先準備好的一場show。
三、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英語教師需轉變觀念,提升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
要想真正做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實現學科核心素養(yǎng),初中英語教師需要轉變觀念。一直以來,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目標都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而這樣的觀念在老師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面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到底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老師們一時手足無措。面對這樣的困境,英語教師首先要做的是用一種開放的姿態(tài)迎接新的事物,做到不抵觸、不焦躁。此外,英語教師需不斷提升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英語教師個人素養(yǎng)包括自身語言素養(yǎng)和學科教學素養(yǎng)。就自身語言素養(yǎng)而言,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自己也需不斷充電學習,擴充自己的詞匯量,提升自己的口語水平。只有擁有深度解讀教材、不斷探究反思能力的教師,方能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培養(yǎng)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真正地在課堂中激蕩智慧,師生共同深度學習,實現師生思維品質共同提高,這應該就是古人口中的教學相長的雙贏局面吧,這樣的課堂必定是充滿思維品質的高品質英語課堂。
(二)依托閱讀課,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高階思維
杜威說:“學習就是要學會思維,學校為學生所能做的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能力?!苯逃娜磕康木褪鞘谷司哂谢钴S的思維。幫助學生發(fā)展良好的思維品質責無旁貸,尤其英語是國際通用語言,對學生交流很重要。初中英語課中最為常見的英語閱讀課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抓手,那么英語教師如何依托閱讀課型來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評判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呢?在拿到一篇文本時,老師們首先要做的是對語篇進行多維的、深度的研讀。建議英語教師可以嘗試思考以下五個問題:第一,作者寫了什么?即what,這個問題一方面從主題角度幫助學生了解語篇的主旨大意,另一方面從內容角度幫助學生理解語篇的基本信息和重點信息;第二,作者為什么寫?這個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明白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有關推斷、綜合、概括等高階思維便可得到有效的鍛煉;第三,作者是怎樣寫的?這個問題幫助學生從文體角度和語言角度來分析和探究語篇的文體形式、內容結構和語言修辭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進行描述、闡釋、分析、判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第四,你認為作者寫得怎么樣?也就是how的問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對語篇進行欣賞、質疑、贊同或反對,學生的評判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訓練;第五,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寫?這第五個問題必然是基于第四個問題的,學生在進行評判之后,便自然而然有創(chuàng)新的欲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便是評判思維,沒有評判,何來創(chuàng)新?借助這五個問題,英語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設計一系列由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到遷移創(chuàng)新的英語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促進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
(三)用好思維工具,助力思維發(fā)展
談及培養(yǎng)思維,必然要利用思維的工具——思維視圖。思維視圖是由美國人大衛(wèi)·海勒在1988年開發(fā)的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提高,用來構建知識、擴散自己思維、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軟件工具。思維視圖共有8種圖形: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樹型圖、環(huán)抱圖或稱括號圖、流程圖、復流程圖、橋型圖。在英語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中,我們可以利用不同的思維視圖來激發(fā)和梳理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以英語閱讀教學為例,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使用思維導圖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教師可以利用氣泡圖要求學生圍繞話題進行頭腦風暴,一方面幫助學生回憶已知詞匯,另一方面引入新詞匯,建構語義圖,進行詞匯呈現。在讀中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借助流程圖來呈現事件發(fā)生的順序;利用括號圖來幫助學生獲取和梳理文本信息;利用樹型圖進行人物分析;借助橋型圖來進行對比和比較。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思維視圖來記憶和復述課文,亦可引導學生利用思維視圖來建構自己的觀點??傊?,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使用合適的思維視圖讓學生的思維外化,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理性和系統(tǒng)的思維習慣,讓思維借助思維的工具,促進思維品質的提升。
四、結束語
義務教育階段是培育與加強學生思維的主要時間段,初中英語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并運用語言能力,更需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思維品質,從而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最終是實現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
【參考文獻】
[1]常生龍.未來教育發(fā)展的六大趨向[E].http://learning.sohu.com/20160119/n435117061.shtml,2016-01-19/2016-06-01
[2]懷特海著.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譯.北京:三聯書店,2014.
[3]劉穎,蘇巧玲.醫(yī)學心理學[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7:27.
[4]夏谷鳴.英語學科教學與思維品質培養(yǎng)[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7(2):9-13.
[5]蕭浩輝.決策科學辭典[M].人民出版社,1995.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