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娟
摘 要 深入分析人物形象特點,能夠幫助學生準確解讀小說主題,培養(yǎng)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小說閱讀教學中,具體做法有:借助誤讀糾偏,理解人物思維;立足人物視角,理清情節(jié)脈絡;深挖細節(jié)描寫,側面分析人物;對比分析人物,領會小說主題。
關鍵詞 讀懂主題 理清情節(jié) 深挖細節(jié) 對比分析
小說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小說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有效方法,結合小說中的環(huán)境背景、情節(jié)變化對小說人物性格特點進行解讀,以小說人物理解為基礎,深度領悟小說主題。
一、借助誤讀糾偏,理解人物思維
高中生在小說閱讀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難以厘清故事情節(jié)、錯誤理解小說主題的情況,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將誤讀作為重新細讀的突破口,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以畢飛宇《推拿》小說第十三章《張宗琪》為例。分析人物形象,讀懂小說主題,并回答以下問題:結合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分析小說結尾“這個人”指的是誰?闡述你的判斷依據(jù)。許多學生在回答“這個人”是誰時都給出了錯誤答案。有些學生認為是“金大姐”,有些學生認為是“杜莉”,還有些學生認為是“沙復明”“張宗琪”,只有少部分學生得出了正確答案“高唯”。大部分學生產(chǎn)生誤讀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深入理解字、句、篇之間的聯(lián)系,沒有讀懂小說主題。為解決誤讀問題,教師讓學生重新細讀一遍原文中關于“這個人”的語段:金大姐是張宗琪招過來的,杜莉又是金大姐帶過來的,按照通行的說法,金大姐和杜莉只能是“他”的人,這件事只能由“他”來解決。張宗琪開始瘋狂地咀嚼。想過來想過去,張宗琪動了殺心。清理是必須的。他決定了,一定要把她從推拿中心“摘”掉。這個人不能留。留下這個人,推拿中心就再也不可能太平。
教師讓學生關注文本中關鍵字的用法,即“一定要把她從推拿中心‘摘掉”,“她”必然是指女性,而沙復明是男性,首先要排除“這個人”是沙復明。之后,“這個人”的限定范圍在金大姐、杜莉和高唯之間,金大姐和杜莉是小說中寫明的“非正義者”,開除她們貌似理所當然,但是到底開除其中的哪一個人又會引起學生的糾結。一些學生認為,杜莉與張宗琪并無親屬關系,基于人際關系角度思考理應選擇開除杜莉。這種閱讀理解方式是學生將自己的現(xiàn)實經(jīng)驗和邏輯思維代入到小說人物張宗琪的思維之中,必然會引起誤讀。教師要糾正學生這種錯誤的閱讀理解方式,引導學生站在小說人物張宗琪的思維主體視角分析問題,并將問題“分析小說結尾‘這個人指的是誰?”,準確解讀為“張宗琪想‘摘掉的‘這個人是誰”。在對錯誤理解方式糾偏,以及對問題的準確解讀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分析張宗琪的人物性格特點,找到他在事件中的關注點。只有立足于張宗琪的思考角度,才能準確理解“這個人”是誰。
二、立足人物視角,理清情節(jié)脈絡
《張宗琪》章節(jié)共分為27個自然段,作者利用較大篇幅描寫高唯、金大姐、杜莉之間的沖突。部分學生會將閱讀關注點放在這三個人之間,而忽視了張宗琪這一重要人物。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閱讀注意力集中到重要人物上,找準閱讀視角,將小說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作為襯托重要人物性格的背景,進而幫助學生準確找到“這個人”。讓學生細細品讀小說開頭部分對張宗琪的描寫,自主總結張宗琪的人物性格特點。學生讀后認為張宗琪性格內(nèi)斂,看重利益和權力。在學生了解張宗琪人物性格之后,才能理解張宗琪為什么會在出現(xiàn)員工沖突時作出開除“這個人”的決定。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利益和權力的角度出發(fā),以張宗琪的視角重新看待員工矛盾。在小說中,張宗琪知道高唯是沖著杜莉引發(fā)的矛盾,金大姐偏心杜莉,而杜莉和金大姐對張宗琪在推拿店中的權力并無影響,她倆是張宗琪的人。反觀高唯,高唯為什么要引起矛盾?她受誰的指使引發(fā)的矛盾?如果員工矛盾加劇必然會影響到推拿中心的安定,以及張宗琪的權威地位。這才是引起張宗琪想要“摘”掉“這個人”的根本原因。同時,張宗琪無法確定高唯背后指使是不是沙復明,所以張宗琪只是本著“太平”的目的平定沖突,將引起沖突的高唯作為決心開除的對象,暫時平息推拿中心的內(nèi)部矛盾,維護自己的權威地位。
在理解張宗琪的人物性格基礎上,讓學生從張宗琪的視角簡述小說情節(jié),指出“這個人”:張宗琪與沙復明合開推拿中心,員工高唯因金大姐偏心杜莉,與金大姐和杜莉產(chǎn)生矛盾,張宗琪擔心高唯受人指使引發(fā)矛盾,挑戰(zhàn)自己在推拿中心的權威地位,所以想要開除高唯。
三、深挖細節(jié)描寫,側面分析人物
在節(jié)選的小說章節(jié)閱讀中,學生很難從有限的閱讀材料中整體性獲知人物形象全貌。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了解人物形象,教師應當指導學生細讀文本中的關鍵內(nèi)容,找到與人物描寫相關的事件,從側面分析評價人物??梢宰寣W生細讀小說中描寫張宗琪吃羊肉的片段,從張宗琪的語言、心理、行為等細節(jié)描寫,以及情節(jié)發(fā)展和所處環(huán)境,深挖人物的深層性格特點。節(jié)選片段中出現(xiàn)了兩次“吃一次羊肉也不容易”的語句,表明張宗琪作為“老板”并沒有對自己有特殊待遇,而是與員工一樣吃相同的伙食。正是因為吃羊肉不是經(jīng)常能有的,所以員工才會對羊肉分配產(chǎn)生沖突,這也表明了推拿中心中人物的生存狀態(tài)。在發(fā)生員工沖突時,高唯氣勢洶洶,但是張宗琪卻“夾著羊肉,歪過了腦袋,在那里等”。從張宗琪的行為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急不躁、沉著穩(wěn)重、冷觀事態(tài)發(fā)展的人,這為他想開除高唯作了鋪墊。
小說人物是作者詮釋主題的重要支撐。作者會從特定的時代背景、社會環(huán)境中塑造出豐滿的人物表層形象和深層內(nèi)在性格。所以,在小說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從小說的細節(jié)描寫處入手,結合環(huán)境、情節(jié)、事件、行為、語言等多種因素,綜合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對小說主題的理解。
四、對比分析人物,領會小說主題
盲人是存在視覺障礙的特殊群體,盲人與正常人相比,其心理更加敏感,對外界事物感知和理解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稄堊阽鳌饭?jié)選章節(jié)圍繞羊肉分配產(chǎn)生的員工沖突展開敘述,盲人不知道羊肉分配不公平,在盲人世界里需要有一個人指出不平公的問題,而這在視力正常的明眼人世界中是很難發(fā)生的事情?!稄堊阽鳌吩O了明線和暗線兩條線索,明線是高唯與金大姐、杜莉的矛盾沖突,暗線則是主要人物張宗琪的思想變化,通過員工沖突引發(fā)主要人物內(nèi)心的波瀾。小說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人物形象,使得盲人張宗琪的人物形象在沖動粗暴的明眼人高唯面前更顯得沉穩(wěn)老練。在理解小說人物形象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細致觀察主人公的言行舉止,再深入剖析其他次要人物的表現(xiàn),從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之間的對比中深入探究主人公的形象,并從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中揭示盲人群體的生活狀態(tài),有助于學生讀懂小說的主題。
綜上所述,理解小說主題是小說閱讀的難點,在小說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通過理清故事情節(jié)脈絡,理解人物性格,揭示人物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生活狀態(tài),進而深入理解小說主題。分析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從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等層面,全面總結人物性格特點,促進學生閱讀思維能力發(fā)展。
[作者通聯(lián):山東高密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