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天晶
摘 要:新課程標準的發(fā)布和“雙減”政策的提出,給低年段的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為“說寫融合”教學方法的實踐提供了良好契機。文章擬從“說寫融合”對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新課標背景下“說寫融合”教學要求、“說寫融合”教學策略等幾個方面闡述小學低年級語文“說寫融合”的教學思考,以期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關于“說寫融合”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說寫融合”;小學語文;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1-0065-04
一、 引言
小學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們時不時就會發(fā)現(xiàn)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學生在“說”和“寫”兩方面的分離。一些平時積極發(fā)言而且發(fā)言質(zhì)量可圈可點的學生,寫出來的語句卻并沒有口頭表達那樣流暢出彩。按照常理來說,書面表達是口頭表達的延續(xù),口頭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在書面表達時占據(jù)了很大優(yōu)勢,那為什么還會產(chǎn)生說得好卻寫不好的情況呢?其實,在教學實踐中,部分教師并沒有重視“說寫融合”的教學方法,沒有下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說寫融合”的引導,才造成了這種部分學生不能把“說”和“寫”結合起來的現(xiàn)象。在“雙減”政策等教育改革背景之下,小學低年段的語文教學應該要更加多樣化、多元化、整體化,在使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的同時,多方面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yǎng)。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采取“說寫融合”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在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方面的能力,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
二、 “說寫融合”的概念、流程、意義簡述
(一)“說寫融合”的概念簡述
“說寫融合”,顧名思義,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將“聽說讀寫”中的說和寫結合起來,幫助學生進行創(chuàng)意表達、寫作訓練的融合性教學方法。“說寫融合”是由“說”和“寫”兩個要素構成的。“說”,主要指的是學生的口頭表達??陬^表達是學生接觸語文學習最原始的形式,是加強詞匯記憶、使用語文所學知識最為簡單的形式?!皩憽?,則是指學生的書面表達。書面表達是語文教學較為高級的學習形式,對低年段的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難度,尤其是在才開始學習書面表達的時候,難度更大。“說寫融合”,即是將較為簡單的“說”和難度較大的“寫”進行有機的銜接和融合,幫助學習主體在學習對象轉(zhuǎn)化時帶來的學習難度之間進行一定的融合過渡,幫助學生為應對語文知識學習的難度梯次增加進行一定的條件準備。
(二)“說寫融合”的教學流程簡述
一般來說,“說寫融合”的教學流程有四個階段,即轉(zhuǎn)述、口述、拼記、自寫。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教師、學生、家長的任務也有所不同。
第一階段,轉(zhuǎn)述階段。因為學生的表達力還不強,所以該階段側重于引導學生使用課堂上學習的書面語言進行口頭表達的訓練。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提供轉(zhuǎn)述主體,即一句話,讓學生有可轉(zhuǎn)述的東西。學生是轉(zhuǎn)述的主要載體,負責將教師的那句話表達給家長聽。家長是信息的接收者,是學生轉(zhuǎn)述時的傾聽者,同時負責記錄下學生轉(zhuǎn)述的口頭表達。
第二階段,口述階段。隨著教學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逐步淡化為學生尋找表述對象,而是應該旁敲側擊地啟發(fā)學生,故該階段教師的任務為引導學生想一句話或者一段話,幫助學生尋找需要表達的信息對象。學生的任務則是根據(jù)觀察自己的生活,口頭表述一句或者一段自己認為有意義的話語給家長聽。家長的任務則依舊是傾聽孩子的表述,并且做好記錄。
第三階段,拼記階段,即采取拼音進行記錄的階段。在前面兩個階段的鋪墊下,要逐步引導學生進行“寫”的訓練。該階段,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完成拼音拼讀。學生的任務是尋找想要表述的信息對象,并嘗試用拼音將之記錄下來。家長的任務則是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
第四階段,自寫階段,即學生自由寫作的階段。這一階段是低年段“說寫融合”教學的強化階段。該階段教師的目標是引導學生進行寫話,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學生的任務則是自行觀察生活,選擇幾句話或者一段話,記錄在筆記本上。家長的角色在這一階段由監(jiān)督者轉(zhuǎn)化為陪伴者,主要任務是陪伴孩子一起回憶一天內(nèi)的所見所聞,幫助孩子尋找想寫的對象。
(三)“說寫融合”在小學語文中的意義簡述
“說寫融合”在低年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大的作用,有很多方面的積極意義。一方面,“說寫融合”利于寫話教學的開展。寫話教學是低年段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更是學生初步訓練書面表達的重要方式?!罢f寫融合”幫助學生培養(yǎng)初步的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優(yōu)化寫話教學,提高寫話教學的質(zhì)量。另一方面,“說寫融合”也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最初的遣詞造句訓練,進行最基礎、最簡單卻對語文寫作有著極大意義的寫作活動,夯實寫作基礎,為高年級進一步學習語文進行必要的鋪墊。除此之外,“說寫融合”的流程中還必須有“觀察”的參與,這在無意之中就會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的良好習慣。觀察是語文學習的眼睛,學生通過觀察習得知識,通過觀察獲得語文學習的啟發(fā)和語文寫作的素材。最后,“說寫融合”教學中必須要有家長的參與,這無疑將會增加學生和家長相處的機會,從而維護學生的家庭關系,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 新的教育背景下“說寫融合”的教學要求
傳統(tǒng)的“說寫融合”教學已經(jīng)不適應當下的教學情況,因為“雙減”政策、新課標的頒布等教育政策和指標的變化,已經(jīng)對“說寫融合”的教學有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師不斷反思總結,推動“說寫融合”教學符合新的教育要求。
(一)層層遞進尊重規(guī)律,抓住寫作為首要目的
語文課堂教學本來是多姿多彩、形式多樣的,但是低年段進行“說寫融合”的教學時,要注意目標的明確性,不能在眼花繚亂的各種教學形式中迷失了主要任務——層層遞進,尊重規(guī)律,以說話為輔導渠道,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尤其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尊重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才能夠一步一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統(tǒng)編版的語文教科書就體現(xiàn)出了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這樣的教學要求。以漢語拼音的教學為例,教材在編排時要求學生首先掌握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等基本知識,再去學習拼讀單個的字詞音節(jié),并不斷練習各個音節(jié)的發(fā)音,最后才到達一個詞或者一句話的學習,學習初步的口語表達??偨Y來看,教材的編排體現(xiàn)了“基礎知識的認識——能力訓練的加強”這樣由淺入深的特點。在說話的訓練,也是體現(xiàn)了“字音——詞義——句意”的學習規(guī)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就曾說過:“語言習慣好,寫起文章來也錯不到哪兒去。”可見,在嘗試書面表達的學習之前,學生需要進行一定的口頭表達學習。從這點來看,“說”是表層的,“寫”是深層的,兩者的融合需要注意目標的明確,即說話的練習很大一部分是為寫作做準備,以說話促進寫作。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后,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學生對知識的接收能力,首先掌握了“說”然后再逐步過渡到“寫”,體現(xiàn)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學習規(guī)律。
(二)立足于教材,保質(zhì)而高效
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是語文教學極為重要的工具,“說寫融合”的低年段語文教學要緊密結合教材,才能夠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同時才能夠保證教學的高效率、高質(zhì)量。借助統(tǒng)編版語文教材,可以實現(xiàn)課文文段、句式的仿寫,口語交際活動,閱讀、學習的感悟等“說”與“寫”的教學活動實踐。在這些活動之中,讓學生模仿著教材來說,讓學生模仿著教材來寫,讓學生在照貓畫虎的過程中盡量避免“憑空表達”“無從下手”的困難。結合二年級下冊教科書中“半個雞蛋殼”看圖寫話訓練來舉例說明。教學活動的設計上,我們首先從較為簡單的字詞入手。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課文中的用字用詞,為學生尋找模仿的對象。比如,可以通過這樣的話語進行引導:“同學們還記得之前學過的課文《彩色的夢》中是使用哪些字詞來形容鉛筆的呢?”學生回答:“長、圓……”即用“長、圓”等字詞來形容鉛筆的形態(tài),教師則可以趁機引導學生:“對啦,課文中使用‘長、圓’等形容詞描繪鉛筆的形狀,那么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這樣的用詞,然后觀察一下圖片里的天空、草地、雨景,找一些你認為恰當?shù)男稳菰~來形容一下好嗎?”接著就帶著學生圍繞圖片中事物的典型特征進行討論發(fā)言,完成“說”的準備。然后,參照“一邊……一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又……又……”等經(jīng)典句式,讓學生結合剛才討論的字詞,構成一個一個句子,描述一下小蟲子們玩耍的情景。最后打開學生的腦洞,結合課文的一些段落,讓他們想象一下圖片中蟲子的對話并邀請幾位學生將之表演出來。而對學生的任務安排上,首先是要引導學生說,然后才安排學生寫?!罢f”就像是為學生“寫”安排的梯子,為學生的進步和提高進行必要的準備。這樣,也就是所謂的結合教材,高效、高質(zhì)地進行“說寫融合”的教學了。
(三)巧妙結合生活,尋找寫話支撐點
“說寫融合”教學是離不開生活的,生活的素材、對生活的感悟是學生寫話的重要支撐點,教師需要在“說寫融合”教學中積極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學生的說和寫尋找支撐點。在聯(lián)系生活這一方面,教師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花點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學生對生活的了解情況。只有教師基本了解了本班的學生對生活的大致理解,才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在說寫的教學中積極聯(lián)系生活生發(fā)思考,激發(fā)孩子們對生活經(jīng)驗的共鳴,吸引其注意力,抓住一些轉(zhuǎn)瞬即逝的寫話感想。比如,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一個要求寫作“留言條”的寫話練習,教師就可以巧妙地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在引導學生寫話之前,可以參考本單元所學習的課文《黃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溝》等,為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句式和用詞思維,為學生的模仿提供參照。那么在寫作留言條的時候,就可以將這些句式和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結合起來。比如請學生起來談一談身邊用到的留言條,一些學生就會說道:“早晨起來,媽媽因為要上早班無法叮囑早餐的事,就采用留言條的形式,告訴我早餐在哪兒?!边@就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留言條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他同學也就會自主地聯(lián)系到自己身邊需要用到留言條的地方了,從而萌生了寫作的欲望和捕捉到寫話的對象。最后,教師在引導學生了解留言條的三個要點之后,就可以幫助他們選擇一個使用留言條的地方進行寫話練習了??梢?,生活經(jīng)驗是學生“說”和“寫”的重要基礎和靈感、材料的源泉,是學生“說”和“寫”的重要支撐點。
(四)重視啟發(fā)思維,長期高效訓練
不管是說話還是寫話,都需要思維的參與,都是訓練思維的過程。在“說寫融合”的教學中,更要注重思維的提高,重視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組織長期高效思維訓練。溫儒敏先生認為,訓練思維是閱讀和寫作的多個作用之一,更是坦言:“人的整體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是思維能力”“寫作就是思維訓練的過程,使大腦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創(chuàng)意”。可見,思維能力的鍛煉是“說寫融合”教學的重要要求。要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就需要引導學生動腦,立足教材抓住核心帶動學生進行問題探討。比如在《曹沖稱象》的教學中,有教師就緊緊抓住了“課文中提到的兩種稱象的方法”,并引導學生將這兩種方法進行比較,思考為什么曹沖的方法要好一點,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如此,就引領學生在說寫的過程中進行了思維的啟發(fā),幫助學生進行拓展,進行高效的思維訓練。而且,這樣的訓練應該長期存在于我們“說寫融合”的課堂,一次兩次的訓練是無法達到訓練思維的目的的,需要長期安排這樣的活動,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思維拓展。
四、 “說寫融合”的教學策略參考
“說寫融合”的教學策略需要考慮兩個最為基本的點,一個是語文學科的學科規(guī)律,一個是學生的學習認知規(guī)律。圍繞這兩個基本規(guī)律,我們可以參考圖1的設計思路思考教學策略。
(一)立足兩條基本規(guī)律,制定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制定是“說寫融合”教學的重要工作,必須要符合客觀現(xiàn)實,要與語文學科基本規(guī)律和學生學習認知的規(guī)律相契合,不可以天馬行空地制定教學目標,主觀地進行教學設計。
就語文學科規(guī)律來說,語文學科的課程標準是我們重點參考的標準,教學目標的制定不能離開課程標準的規(guī)范和約束。2022年版課標這樣寫道:“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边@是新課程標準對低年段語文寫話的要求,是“說寫融合”教學時指定教學目標的重要參考。
就學生的學習認知規(guī)律來說,教學目標的設計和制定,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情,教師需要做好學情分析的工作,比如,在本次“說”和“寫”的教學活動之前,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需要強化,哪些知識需要補充;在本次“說”和“寫”的教學活動后,學生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加強或鍛煉,新學到了哪些知識,哪些知識得到了強化和鞏固等,都是教師需要進行的必要的準備工作。
(二)立足因地制宜的教學理念,恰當?shù)剡x擇說寫教學方式
要充分了解低年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采取恰當?shù)慕虒W策略。
從心理學上來說,低年段的學生思維類型多是動作性思維和形象性思維,易于接收具有趣味性、動作性、形象性的教學;其理論性思維能力極弱,對理論的接收能力極為有限。基于此,教師在“說寫融合”的教學中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爭取讓學生能夠運動起來,以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從學生的接收能力來說,低年段的學生接收信息的能力較弱,所以教師需要注意把控教學活動的時長,以保證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雙減”政策的提出,學生是不能夠把“寫話”的任務帶回家去完成的,所以在課堂上就要結束“說話”和“寫話”的任務。所以教師在設計課程時長時,就要抓住重點,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教學活動太多,則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接收,如果活動太少,則無法達到教學的效果。一般二至三個教學活動為最好,而且要恰當?shù)乜刂茣r長。比如陳夢璇老師在指導“半個雞蛋殼”的寫話時,對“觀察圖畫并且說出主要內(nèi)容”和“關聯(lián)圖畫并學用‘早上’‘過了一會兒’‘到了下午’‘天黑了’四個詞語”兩個活動就使用了15分鐘,剩下的25分鐘就是孩子們動手寫話。三個教學活動就是一節(jié)課,教學活動數(shù)量適中,教學時長也把握得很到位。
(三)及時進行教學評價,通過教學評價增強教學效果
教學評價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策略。教學評價可以幫助學生對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衡量,判斷對錯。教學評價也有利于教師在最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對教學進行必要的補充和糾正,更是對教學的總結和深化。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教學評價時應該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是評價的多樣性,不能簡單地、多次地使用“真好、真不錯”等詞匯,一來這些評價用詞屬于陳詞濫調(diào),二來不容易走進學生的心中,起不到教學評價應該具有的教育作用。所以在教學評價時,教師要預設一下學生的回答,進行切合實際的、具體的評價。其次是評價要注意形式多樣化,不要單一地進行教師評價,而是進行同學間互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多方參與的、多角度開展的教學評價。
五、 結語
“說寫融合”是將學生“說話”和“寫話”結合起來的教學形式,適應“雙減”政策和新課標改革等新的教育形勢。即使部分教師缺乏“說寫融合”的相關意識和技能,但是如果能夠真正地去學習、了解“說寫融合”的教學理念,明確新形勢下“說寫融合”的要求,采取正確的教學策略,也能夠發(fā)揮出“說寫融合”的作用,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陳夢璇.小學語文低年段“說寫融合”的要求及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2(35):27-29.
[2]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331.
[3]溫儒敏.溫儒敏論語文教育三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