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光會
摘要: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閱讀能力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語文,同時也能讓學生的理解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不過在當前閱讀教學的實踐過程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面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甚至會對日后語文教學的優(yōu)化造成嚴重影響。為了能夠進一步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章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以及教學原則進行了分析,并且從多個方面提出了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提升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3-0028-05
隨著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宏觀調控以及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不斷進步,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意識到了教學改革的重要性,不過由于受到學習壓力大、教學模式陳舊以及家庭教育缺失等問題的影響,部分學生并沒有在教師以及家長的引導和幫助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甚至還會出現(xiàn)對閱讀產(chǎn)生反感的情況,這對學生未來的成長以及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都是非常不利的。為此,教師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對當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育展開有針對性的優(yōu)化和革新,通過閱讀教育幫助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水平以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
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一)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應用的能力
語文課程的核心就是要幫助學生提高對語言的應用能力,而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其能夠有效讓學生通過閱讀量的提升加強對語言的積累,讓學生的語言能夠更加豐富以及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例如,學生在描述某些事物時便可以通過曾經(jīng)閱讀過的內容和詞匯進行表達,如利用詩詞去描繪景色等,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明以及促進學生語言積累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除此之外,閱讀還能讓學生的文化底蘊得到有效提升,真正讓學生能夠養(yǎng)成出口成章的能力。
(二)促進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提升
語言主導著交流,更是對思維的表達。語言不僅僅能夠表達思維,還能對人的思維進行一定的提高。雖然閱讀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但除了獲取知識,還要引發(fā)對知識的思考,這才是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是發(fā)展學生思考的重要方式,學生可以通過閱讀獲取大量知識,并且可以對照自身進行思考,讓自己的思想不斷成熟。通過閱讀加上利用讀書筆記和寫作等方式的表達練習,可以讓學生不斷整理和積累思想,在表達中提高思考的頻率,通過表達讓自己的思想更加清晰,同時也養(yǎng)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三)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精神品質
閱讀對于學生精神品質的養(yǎng)成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畢竟書籍是人類文明不斷積累以及傳承的重要途徑之一,其中不僅記載了無數(shù)先人的生活智慧與為人處世的行為,同時還具有豐富的知識理論,因此學生在閱讀當中自然會受到先進文化和廣闊知識的影響,進而幫助學生對書籍中的內容展開深度思考,同時也會讓學生對生活產(chǎn)生深刻的認識,讓學生在學習到先輩學識和思想的同時,還能獲得精神的愉悅,并且能夠對書中所表達的內容展開深度的思考和感想,并且將書中所具備的思想以及道理應用到生活當中,在提高學生道德品質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形成先進和優(yōu)秀的價值觀念,形成獨立的文化人格,讓學生的精神更加強健,對人生也會獲得不同程度的感悟。
(四)豐富學生知識
由于學生年齡小,身心發(fā)育和認知能力不成熟,因此部分學生缺乏對于社會的深度了解甚至缺乏對于善惡和好壞的正確認知。而閱讀則是學生提高對社會認知,提高知識儲備的最好方式。畢竟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他們掌握的知識非常有限,在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時很多教師和家長無法做到有效解答,而閱讀則能夠讓學生靜下心來學習和尋找問題的答案,并且?guī)椭鷮W生的知識儲備得到有效提升,不僅能夠高效地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幫助教師展開深入的教育。
(五)增強學生作文能力
寫作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語文知識落到實處,畢竟想要寫出好的文章離不開對閱讀量以及知識量的大量儲備,而想要為學生的作文能力培養(yǎng)打好基礎,教師則需要以閱讀為核心才能保障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不斷提升。目前小學階段的寫作相對來說過于單一和片面,通常只會讓學生根據(jù)固定的題目和內容進行寫作評分,甚至無法讓學生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內心的真正想法。為此,教師一定要堅持以閱讀為基礎幫助學生展開寫作教育,確保讓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不是只有張開嘴說話才能算是培養(yǎng)表達能力,事實上閱讀就算一言不發(fā),但看進眼里,知識也會記到心里,不知不覺中提升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在讀書的時候,也會不自覺地學到了書籍作者的表達方式,為教師的寫作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沒有意識到閱讀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學生閱讀應當以自覺為主,并沒有針對學生的閱讀習慣以及閱讀方法展開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與此同時,部分教師認為語文課程的課時相對較為緊張,而且學生能夠自覺地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去展開閱讀并且形成良好的閱讀技能,這也是部分教師沒有展開針對性閱讀教育的主要原因。對于學生來說,部分學生不僅缺乏足夠的閱讀意識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沒有可靠的閱讀方法輔助學生進行閱讀,因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出現(xiàn)屢屢碰壁的問題,這種教學理念很容易影響小學閱讀教育的規(guī)范化展開和優(yōu)化。
(二)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死板
死板的教學方法同樣是影響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雖然目前新課標和多項政策支持教師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但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依然會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進行教育。這些教學模式不僅無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以及對閱讀的興趣,甚至還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內容以及學習壓力。例如,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會給學生布置各種任務,如好詞好句積累、讀后感等,這些任務必然會讓學生感受到過多的學習壓力。與此同時,教師不注重閱讀方法的養(yǎng)成,甚至會讓許多低年級學生自主閱讀,學生面臨大量的生字生詞不僅無法有效地閱讀下去,甚至還會打消學生的閱讀意愿。因此,傳統(tǒng)教學模式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以及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教師必須要改善這些陳舊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帶著興趣展開閱讀。
(三)閱讀內容和閱讀目標的限制
閱讀內容和目標的限制也是當前影響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因素之一,由于受到了傳統(tǒng)教學習慣的影響,教師在展開閱讀教育時通常會以教材為基礎選擇閱讀材料,閱讀內容不僅較為單一,而且閱讀的目的也非常僵化,甚至部分教師認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必須要以提高考試成績?yōu)榛A進行培養(yǎng),這無疑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讓學生閱讀時面臨更多的壓力。在這樣的教育環(huán)境下,很多教師和家長非但不會利用先進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愛上閱讀,甚至還會組織學生閱讀課外書,認為閱讀課外書會占用學生的學習時間,這種思想在閱讀教學中無疑會讓學生僅存的閱讀動力受到限制。與此同時,教師的閱讀教育目標對學生的思想也會產(chǎn)生極大的約束,由于部分教師的閱讀教學目標主要以考試為核心,因此在閱讀中會利用閱讀理解、讀后感的方式考查學生的閱讀情況,而在教師的眼中學生閱讀理解和讀后感的答案必須要統(tǒng)一,學生很難有自主發(fā)揮的空間,一旦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甚至會受到教師的批評,這樣的閱讀教學方法無疑會對學生的閱讀思想帶來非常嚴重的限制,甚至對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也十分不利。
(四)缺乏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
在對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進行調查后發(fā)現(xiàn),家庭閱讀環(huán)境的缺失對于學生閱讀興趣以及閱讀習慣的影響也非常大,目前很多學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家長不僅缺少對家庭教育的研究,甚至部分家長對于學生學習的關注也非常少,家長只注重學生的學習成果,不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因此學生也面臨諸多來自家庭方面的學習壓力。目前很少有家長能夠主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是家長過于忙碌,下班后沒有時間和精力陪學生閱讀,而且家長本身缺乏閱讀興趣,也無法有效帶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其次是家長的管理和家庭教育模式過于強制,在學習方面也會采用命令式的教育模式強制學生進行學習,導致學生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最后是家庭對學生書目選擇的問題,由于家長缺乏對閱讀的研究,因此對書目的選擇也不太科學,甚至會出現(xiàn)書籍內容和學生年齡不匹配的情況,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而在改善家庭閱讀環(huán)境的過程中,促進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如何利用家校聯(lián)合改善家庭閱讀環(huán)境成為閱讀教育改革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
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原則
(一)堅持以學生的興趣為主導
畢竟在任何知識的學習中興趣都是學生最好的引導者,尤其是對于閱讀教育來說,現(xiàn)代很多學生由于過早接觸電子產(chǎn)品,因此面對枯燥、知識內容單一且復雜的閱讀,很少有學生會通過興趣沉浸在閱讀當中,而碎片信息時代對學生造成的影響,讓部分學生的思維也傾向于對碎片信息的分析,而這也更加凸顯出了閱讀的重要性。閱讀不僅能夠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思維、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量,同時還能讓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得到有效養(yǎng)成,這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而想要讓學生沉浸在閱讀當中,必須要讓學生意識到閱讀所帶來的樂趣,讓學生能夠以興趣為主導展開閱讀,確保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得到進一步成長。
(二)堅持以習慣養(yǎng)成為目標
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對于閱讀教育來說應當是第一目標,如果無法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必然也不會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培養(yǎng)。為此,教師一定要主動轉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目標,確保能夠形成以閱讀習慣養(yǎng)成為核心的教學體系。在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感悟、交流、二次創(chuàng)作等方式進行閱讀,確保學生能夠處于一個濃厚的閱讀氣氛當中,通過學生之間的社交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社交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學生可以通過社交的方式交流閱讀內容和感悟,這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無疑會帶來非常重要的幫助。
(三)堅持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方法
良好的閱讀方法也是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單純的文字閱讀必然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因此,教師應當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利用靈活的方法進行閱讀,例如,將書中的文字片段畫成畫、帶著豐富的想象力進行閱讀、尋找書中優(yōu)美的詞語等,讓學生帶著輕松的目標展開閱讀,并且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的閱讀水平和閱讀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四)堅持建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閱讀環(huán)境的建設作為影響學生閱讀行為的重要方式,在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時必須要從以下兩點入手:首先是優(yōu)化學校閱讀環(huán)境,學校不僅要建立并且開放一定規(guī)模的圖書館,同時還需要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設置閱讀課,或者設置閱讀興趣社團,以便于為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校園閱讀環(huán)境;其次,家庭閱讀環(huán)境也非常重要,教師需要利用家長會、家訪等方式督促學生家長重視閱讀教育,并且協(xié)助家長選擇合適的閱讀書目、適合學生的閱讀方法等建立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以便于學生在家中也能持續(xù)地投入閱讀習慣養(yǎng)成當中。
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yōu)化措施
(一)根據(jù)學生年齡段變化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內容跨度、心理生理變化最長也是最重要的階段,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意識到循序漸進教學的重要性,并且在合適的年齡推薦合適的書籍,以便于滿足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閱讀需求。例如,在1-2年級的閱讀課程當中,教師應當以繪本過渡為基礎,通過帶有插圖的故事書籍、生活知識書籍讓學生初步養(yǎng)成閱讀興趣,并且通過圖文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字意識和想象力。而3-4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逐步脫離圖文結合進行閱讀,閱讀內容也應當以復雜的科普書籍、簡單的童話和神話故事以及寓言書籍為主,讓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5-6年級則可以推薦一些具有文化底蘊的書籍,如白話文的歷史書和古典名著等,同時還需要給予學生自主選擇和交流閱讀內容的權利,讓學生能夠進一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和習慣。
(二)利用先進的教育方法加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對于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積極性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尤其是在當前教學模式和制度不斷改革優(yōu)化的背景下,以興趣為導向的教育更加重要,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會影響學生一生的學習習慣,而如今許多先進的教學模式都能夠幫助學生規(guī)范學習方法、養(yǎng)成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例如游戲化教學、情景教學等,再配合動畫等學生感興趣的方式進行引導,學生必然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養(yǎng)成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必須要選擇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方法展開閱讀教學,并且采用先進的互動或者游戲教學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比如,教師在對課文《猴王出世》進行引導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相應的動畫片讓學生把課文和動畫內容進行對比,這對于激發(fā)學生細致閱讀的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與此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表演來對閱讀材料中的情節(jié)進行直觀展現(xiàn),例如,《司馬光砸缸》等文章都可以利用表演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讓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協(xié)助學生想象的方式引起學生的閱讀需求,想象力是閱讀教育的重點培養(yǎng)內容之一,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想象將文字轉化成畫面,這樣學生便能夠在提高閱讀積極性的同時,還不會對閱讀感覺到枯燥乏味。
(三)利用靈活的方式促進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的方式對于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雙向提升都會帶來非常重要的幫助,閱讀和寫作教育一直以來都需要得到有效的配合,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讀寫融合教育幫助學生提高讀寫雙向能力,并且引導學生利用寫作的方式提高閱讀興趣和習慣。在寫作時,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而不是必須要以下達任務的方式讓學生寫讀后感。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讀后繪畫的方式鍛煉低年級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利用讀后續(xù)寫和內容改寫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興趣、利用讀后感讓學生能夠將想法落實到文字上或者單純進行優(yōu)美詞句的摘抄等。而想要激發(fā)學生閱讀和寫作的積極性,良好的評價和引導非常重要,畢竟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理解和認知能力較弱,因此對閱讀內容的看法也千奇百怪,教師在展開讀寫結合教育時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評價。例如,評價時可以著重評價和鼓勵寫讀后感以及續(xù)寫和改寫的學生,同時還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以及提出閱讀問題,并且鼓勵學生利用獨特的思想去展開閱讀。與此同時,如果學生的讀后感或者續(xù)寫中出現(xiàn)不利于學生成長的內容,或者偏離閱讀主題的內容,教師一定要利用溫和的方式進行糾正,確保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能夠更好地進行閱讀和寫作。
(四)利用家校合作的方式展開閱讀教學
家校合作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育來說同樣非常重要,畢竟單純的學校教育不僅很難滿足學生持續(xù)學習的需求,同時也會很難讓學生養(yǎng)成持續(xù)閱讀的習慣。而在“雙減”政策和新課標的引導下,促進家校合作、改善家庭教育對于教學改革尤為重要,家庭教育的優(yōu)化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同時還能促進家庭和諧。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家校合作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的家校合作措施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第一,學校和家庭需要建立高效的家校合作教學網(wǎng)絡,在完善課堂閱讀教育之后,如何確保家庭和學校之間的聯(lián)系,讓家長能夠和教師共同組建一個良好的閱讀平臺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微信群等方式來和家長進行及時的聯(lián)系,并且每天從群內布置一些簡單的閱讀任務,讓學生能夠在家長的引導下展開閱讀,并且將閱讀效果上傳到群中,讓學生在家里也能有效地進行閱讀。
第二,家庭需要給予學生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的建設是確保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基礎。畢竟在學校中,學生會受到教師和同學的影響進行閱讀,而很多家庭并沒有產(chǎn)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部分學生在家庭中并不會主動去閱讀。因此家長一定要建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首先是書籍選擇方面,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來選擇合適的圖書內容,并且多購買一些全年齡段的書籍或者名著。其次則是要制訂好家庭閱讀的習慣,例如,每天晚上8點到9點進行閱讀,利用45分鐘的時間展開家庭讀書會,并且?guī)ьI學生展開閱讀感悟以及對閱讀內容的分析,從而確保學生在良好的家庭閱讀環(huán)境中產(chǎn)生對閱讀深度的興趣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方法。最后則是要家長參與閱讀當中,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家長也要進行閱讀和分享,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和環(huán)境,才能讓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行為得到更好的培養(yǎng)。
五、 結語
總的來說,閱讀教育作為整個小學語文教育的基礎教育,教師必須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維和教學模式,確保堅持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養(yǎng)成的原則,并且結合先進的教學模式和理念、正確的閱讀教學方法以及家校閱讀教育的融合,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學會閱讀,為促進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任雄.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幾點思考探究[J].學苑教育,2020(9):32-33.
[2]鄧美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的感悟與思考[J].科普童話,2017(47):35.
[3]呂德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的感悟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7(31):160.
[4]姜溢.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6,13(36):191-192.
[5]張士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激發(fā)學生文本閱讀興趣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12):52.
[6]馬洪晶.淺談電化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C]∥全國智慧型教師培養(yǎng)體系建構模式學術會議一等獎論文集,2016:716-721.
[7]范禹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探究[C]∥全國智慧型教師培養(yǎng)體系建構模式學術會議一等獎論文集,2016:2414-2418.
[8]陳輝.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期待培養(yǎng)[C]∥全國智慧型教師培養(yǎng)體系建構模式學術會議一等獎論文集,2016:3021-3023.
[9]李雪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的感悟與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3(2):131.
[10]馬元浩.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幾點思考[J].語文學刊,2012(13):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