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群”越來越受重視。本文論述小學語文單元學習任務群的設計,提出擬定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編排單元課型、設計研習活動、實施多元測評等做法,從而基于目標要求,重組教學內容,串聯(lián)知識,以“鏈條式”任務引導學生探究,促使學生全面、系統(tǒng)地習得語文技能,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 學習任務群設計 單元整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3)34-0077-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注重課程的階段性與發(fā)展性?!皩W習任務群”的提出為語文教學變革提供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新路徑,給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所處年級、年齡、認知規(guī)律和單元模塊的特點,以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設計有針對性的學習任務,充分調動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樂學、好學,從而更加高效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一、學習任務群概述
構建語文學習任務群,是舊課標中沒有提到的,其更注重語文學習的整體性,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圍繞特定主題,以“任務”為導引,整合課程內容與學習方法,形成一連串的子項目,指向不同知識點,最終轉化為一個邏輯關聯(lián)的有機體。
學習任務群概念主要有以下五個特征:直指核心素養(yǎng)、以學習項目為載體、以課堂情境為導向、以實踐活動為主線、以自主合作為方略。一個學習任務群,通常集合了聽說讀寫四要素,目標更全面,從小到大,從低到高,課程結構嚴絲合縫,使語文學習更綜合更開放。同時,任務群組織方式多種多樣,更易于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積極參與合作探究,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實現(xiàn)知識—經驗—素養(yǎng)的轉化,促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也就是說,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以語文課程核心素養(yǎng)為綱,不再是學科知識的逐點解析、語文技能的逐項訓練,其主要操作要點為:以學習項目為載體,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資源等;以問題情境為導向,不僅著眼于語言能力,還整合自主合作、個性化等學習方式;以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為主線,強調參與、體驗和經歷;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方式,凸顯學生學習語文的主體性。
二、基于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計
自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推行以來,單篇教學陷入“尷尬境地”,多數教師思慮著“該不該走老路”。學習任務群來襲,為教學設計指明了新方向?;谛陆滩膶?,群文閱讀恰逢其時,給師生另一種體驗與追求。秉著“以生為本”理念,本文將從“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來架構統(tǒng)編五下五單元任務群,做好備課、上課、反思,真正落實教學目標。
(一)梳理文本內容,擬定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有著多重學習目標,即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知識目標要求掌握本單元課文內容(主要事件、人物形象、故事結構);技能目標要求習得閱讀、寫作和口語表達技巧,懂得遷移應用;情感目標旨在情感體驗和情緒共鳴,形成審美素養(yǎng)。在學習任務群視角下,教師應當立足單元整體,深入分析單元主旨,提煉具有針對性、導向性的要素,明確重難點,為教與學提供清晰明了的方向,從而一步一步地開拓習作單元的深度和廣度。
以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該單元屬于習作單元,體現(xiàn)“字里行間眾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的思想觀念,緊扣主題“作者筆下的人”,收錄了《人物描寫一組》《刷子李》兩篇精讀課文、《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門員和他的觀眾們》兩篇習作例文,以及單元習作“形形色色的人”,并穿插了“交流平臺”“初試身手”等模塊,這些內容緊密關聯(lián),一致指向人物描寫方法訓練:具體表現(xiàn)一個人的特點,讓學生學習結合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特點的方法。
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應秉持這樣的設計理念:首先,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思想,集合多種文本,切實關注學生的語文學習方法訓練、習慣養(yǎng)成;其次,優(yōu)化學習情境和流程,以“任務鏈條”結構來推動課程進度,讓學生感悟理解,習得相關知識點;最后,通過評價來觀察教學效果,給予學生閱讀、寫作指導。
基于上述設計理念,教師可以設定如下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對小嘎子的動作描寫、對駱駝祥子的外貌描寫,選取嚴監(jiān)生臨死前仍惦記兩莖燈草典型事例,學習寫人的基本方法;(2)能結合習作例文、批注及課外寫人名篇,進一步感知寫人的基本方法;(3)能選擇典型事例,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表現(xiàn)人物的特點,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4)能根據習作評價標準,客觀聽取組員或其他同學的建議,并自行修改習作;(5)分析例文,總結“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的方法。
基于本單元的主題特點,教師可以明確其教學重點、難點。閱讀對比文本,感受人物形象,了解課文中描寫人物的方法及其好處;總結描寫人物的方法,學會運用多種方法表現(xiàn)人物形象;通過分析習作例文,學會運用多種描寫方法描寫人物,引導學生關注單元首頁,深化對單元的整體認識。
(二)編排單元課型,規(guī)劃教學路徑
統(tǒng)編小學語文教材編寫特別注重能力序列,在指向閱讀理解的同時,增加了書面表達的比重,讓整個教學達到了一種“均衡感”。通常情況下,一個單元收錄3—5篇課文,每一篇課文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因此,基于“五位一體”編排特點,教師要依照單元核心目標,對整個單元教學進行重新規(guī)劃,統(tǒng)籌考慮,將其編制成多課型、多版塊的“結構模式”,層層遞進,讓學生輕松掌握習作方法,落實語文要素,也為接下來的任務群實施奠定框架基礎。
仍以統(tǒng)編教材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該單元訓練要素主要是習作要求為“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具體地表現(xiàn)一個人的特點”,要求學生學習如何“感知人物”,實現(xiàn)由“感知”到“描寫”的轉變、由“讀者”到“作者”的轉變。因此,在設計單元課型結構時,教師要著力于“整體性”目標,有效組合各模塊,落實各要素。在單篇課文教學上,教師要抓住重點、難點,實現(xiàn)“以小見大”“一課一得”的目標,便于后續(xù)單元的統(tǒng)整教學。
依照單元編排結構特點,教師可用8—9個課時來完成單元教學,設計如表1所示的單元教學規(guī)劃,其中包括“導讀課”“推進課”“運用課”“反思課”等,嵌入“綜合性學習”,形成一個閉環(huán)空間,讓整個單元教學環(huán)環(huán)相扣,切實達成單元教學目標。
(三)設計研習活動,促進能力提升
實施任務群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一個好的學習任務應該覆蓋多領域,如閱讀、寫作、言語表達等,同時創(chuàng)設相應情境,提供訓練場景,以喚醒學生的潛在學習力。
再以統(tǒng)編教材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根據該單元整體目標,教師應繼續(xù)細化“任務群”子環(huán)節(jié),以語文要素為導向,聚焦“最近發(fā)展區(qū)”,進行逆向安排,將多文本要點聚合,進行并聯(lián)式學習,真正發(fā)揮“單元整體”效能。具體操作時,教師可以按照“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的要求,設計三個學習任務群。
第一個任務為“學一學眾生相”,主要設計四個活動?!安虏挛沂钦l”活動較為簡單,主要是隨機抽選班級學生的“自我畫像”,讓同學觀察,猜測人物,比較結果,引出單元任務。“批注閱讀,找關鍵句”活動旨在引導學生精讀課文,讓學生在“文本人物的特點有哪些?”“作者選用了哪些典型事例?”“又運用的哪些方法來烘托?”等一連串問題驅動下,運用批注閱讀方法,習得寫人的方法?!叭宋锩O計”活動以“名片”作為“交流平臺”總結,引導學生從兩篇精讀課文中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物,自主設計人物名片,內容應包括姓名、性別、年齡、經歷、個人特點,字數不得超于100字,完成后先小組交流,后全班討論?!皶匙x相關名作”活動本著內外勾連原則,進行文本拓展與方法遷移,讓學生接觸更多類型的名篇寫作,可摘選朱自清《背影》、冰心《冬兒姑娘》等作品,供學生課后閱讀,要求學生對比人物描寫的異同,對關鍵語句進行圈畫,反復閱讀,細細品味,并寫下感想。
第二個任務為“搭一搭大框架”??紤]到本單元的側重點,嘗試融合“習作例文”和“初試身手”,分階段推進寫作訓練,即首先選定寫作對象,然后列舉典型事例,最后用好描寫方法,協(xié)同展開,其活動設計如圖1所示。
在第二個任務中,鑒于本單元核心要點是習作,對象選取、特點挖掘、事例找尋、方法表現(xiàn)等步驟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方法的教授應清晰明了。教師可運用思維導圖,讓學生用“習作支架單”的形式來厘清思維脈絡,以便于后續(xù)寫作。
第三個任務為“看一看小成果”。主要由三個模塊組合,即“小試牛刀”“我改你評”“共聚官微”。三個模塊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指向習作練習(見圖2)。
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體現(xiàn)“字里行間眾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的思想觀念,字字句句緊扣著人文主題。寫人,即是向讀者介紹一個陌生人,讓其形象躍然紙上。上述任務群以寫人方法為主線,創(chuàng)設了一連串任務鏈,有效發(fā)揮集合效應,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表達,實現(xiàn)了讀寫融通。
(四)找準目標方向,實施多元測評
評價與反饋是教學的收尾,不僅能幫助教師了解學情,還能給學生提供進一步成長的機會?;趯W習任務群開展單元教學評價時,教師要根據學習目標,選取科學的評價方式來檢驗方法運用熟練度、思維完善度,并加入自評互評環(huán)節(jié),評價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寫作方法運用和語言表述能力,使學生深度思考,認識自身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評估單元教學目標是否達成,需要一系列證據支撐,即學習結果,通常有多種表現(xiàn)形式,如口頭(背誦、扮演、討論)、文字(作文、描述)和圖形(圖表、模型)。在習作單元模塊,成果檢驗的方式其實就是寫一篇作文,為此教師可以制訂如表2所示的“習作星際評價表”,讓教師有可遵循的評價指標。評價表從多個維度展開,采取自評、互評、家長評、老師評等策略,指出問題,引導修改,最后由教師綜合評定習作。
考慮到評估范疇的寬泛性,教師不應沉浸于成果的收集,而應依據教材,設置表現(xiàn)性的任務,如開展“角色表演”活動,讓學生課后演繹小嘎子和小胖墩兒摔跤的動作,用過程表現(xiàn)來評估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增強評價內容的多元性,讓習作教學更靈活、高效。
上述單元的學習任務群設計,既有對真實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也有明確的角色定位,更有具體任務的安排以及最終成果的要求。而無論是場景再現(xiàn)、角色定位,還是任務設置、成果表現(xiàn),均緊扣“形象色色的人”,并最終指向單元語文要素的落實。教師在讓學生自主開展整個單元的學習活動和語言實踐的同時,還要注意“指導”,尤其是引導那些對細節(jié)描寫掌握得不是很好的學生,使其認識到自己寫的是什么、不足之處在哪里、怎樣改進提升。同時,要注意將一級學習任務分解為若干子任務,每一個子任務也需要進一步分解為若干目標任務,最終形成具有邏輯關聯(lián)的三級任務體系。
課堂教學應是一次經歷、一種感悟、一分收獲。在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探索應用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小學生階段性特點和目標,努力建構真實情境,導入學習任務,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韓夢蒙.讓深度學習真實發(fā)生:學習任務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探究和運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2,38(6):71-75.
[2]童志國,熊樂收.“學習任務群”視角下的大單元教學探索:以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第二單元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22(8):45-49.
[3]武亞楠.摭談“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小學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數據庫科研,2022(7):47-50.
作者簡介:黃鋒(1980— ),廣西賀州市人,一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
(責編 林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