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明遠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已經(jīng)取得明顯成效。學生課業(yè)負擔減輕了,學生高興了,但老師覺得責任重了,負擔也重了。有些家長對減負還不太理解,擔憂學生學習成績會不會下降。“雙減”政策推進后,產(chǎn)生了一些新的矛盾。
如何化解這些矛盾?首先要認識為什么要減負。減負之前,中小學最突出的問題是,學業(yè)負擔太重。學生整天埋頭于作業(yè),睡眠不足,又缺乏鍛煉,體力下降,影響身體健康。學生負擔太重,不僅影響到身體,而且影響到學生心理健康。學習缺乏興趣,被動學習,不僅效率不高,而且會形成扭曲的心理,把學習作為競爭的手段,把同學作為競爭的對手,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學生負擔太重,沒有時間走向大自然、走向社會,不了解世界、不了解社會,缺乏寬廣的視野、豐富的知識、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發(fā)展都很不利。減負就是為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負擔減輕了,就能真正做到“五育”并舉,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成為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
《關(guān)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從學校課后服務水平、課堂教育教學質(zhì)量、教師參與課后服務等方面,對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和教師提出了新要求,這不可避免地會增加教師的負擔。
教師的負擔確實加重了,教師不僅要管課堂,還要管課后,要管學生放學后的兩個小時。我覺得要從兩個方面來解決這個矛盾。一方面,學校要調(diào)整管理方式,幫助教師解決困難,例如實行彈性坐班制;做好家長的工作,讓家長理解“雙減”的意義,爭取家長的配合;同時充分調(diào)動社會力量來解決學生課后托管輔導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上好每一節(jié)課,教好每一個學生。要把課堂作為立德樹人的主陣地,讓每個學生在課上都能學懂學會,學生課堂效率提高了,課后就可以減輕作業(yè)負擔。
這就要求提高教師的育人水平。要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F(xiàn)在學界流行“深度學習”的概念。什么是深度學習?就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思考、去掌握知識及知識的本質(zhì)。古人曰:學而不思則罔,又曰:舉一反三。只有讓學生主動地、積極地學習才能做到。要改變教師單方面?zhèn)魇谥R,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然后用題海戰(zhàn)術(shù)、機械的練習來鞏固知識的局面。教師在課堂上把學生教會、教懂了,那么課后就可以少布置一些作業(yè)。現(xiàn)在大家都在研究怎么布置作業(yè)、布置什么樣的作業(yè)。布置作業(yè)也有大學問,作業(yè)不在多,而在精,在于能使學生思考,掌握知識的本源,減少機械的練習。作業(yè)少了,學生就有時間參加各種活動。
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核心概念及其本質(zhì)原理。教學不是簡單地把現(xiàn)存的知識(公式)教給學生。有一次,我聽了一節(jié)數(shù)學課,老師講“三角形的面積”,他讓學生在黑板上畫了正方形、長方形,對角線分開,說明三角形的面積是高乘以底除以二。但一名學生畫了一個梭形,這位老師就不知所措了,最后說:“只有等邊三角形才能這樣。”說明這位老師自己沒有掌握三角形面積的原理,也沒有把最基本的概念教給學生,只是把公式教給了學生。教學的本質(zhì)是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一堂好課就是要通過教材中的知識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生掌握了,就可以減輕課后作業(yè)負擔,提高學習質(zhì)量。
教師要深入研究每一個學生。教書育人在細微處,教師不僅要研究教材,還要研究學生。每名學生天賦不同,思維的品質(zhì)不同。有的學生思維敏捷,但不一定深刻,常常舉手好答;有的學生思維緩慢,但思考問題較深,可能不喜歡舉手搶答。每名學生都會有各種表現(xiàn),教師要了解,然后因材施教,使每名學生都能學懂學會,不斷成長?!秾W記》里有一段話:“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边@段話至今猶有現(xiàn)實意義。
教師要把學習的選擇權(quán)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改變“被教育”“被學習”的現(xiàn)狀,讓學生主動、積極、有興趣地學習。因材施教正確的理解是給不同的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學校和教師的責任是為每個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本來是學生自己的事,要靠自己的努力。把學習選擇權(quán)還給學生,并不是放任不管,教師有責任加以引導、指導。特別是低年級的兒童,他們還沒有能力選擇,更需要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我們要相信每一個學生,讓他自己生動、活潑、自由地發(fā)展。要相信孩子,相信他們的能力。我們的教育其實就是在挖掘他們的能力,啟發(fā)他們的能力,不是我們給他多少知識,而是我們要幫助他自己發(fā)揮他的才能。
課堂教學質(zhì)量提高了,學生的作業(yè)負擔減輕了、學習成績提高了,家長的焦慮就打消了。相應地,教師的負擔也會有所減輕。因此,當今學校的工作要把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教師要不斷鉆研反思,提高育人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才能化解由“雙減”而產(chǎn)生的新矛盾。